1
|
中国国际传播研究的边界拓展与自主性创新 |
姬德强
张毓强
|
《对外传播》
CSSCI
|
2023 |
4
|
|
2
|
超越赛博边界: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的理论接合 |
张磊
纪君奕
|
《对外传播》
|
2025 |
0 |
|
3
|
2017中国传播论坛暨金砖国家传媒国际研讨会综述 |
姬德强
李展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4
|
“全球地方”视角下的中国国际传播新格局 |
张毓强
姬德强
|
《对外传播》
CSSCI
|
2024 |
9
|
|
5
|
深度交往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的旧问题与新挑战 |
姬德强
张毓强
|
《对外传播》
CSSCI
|
2024 |
2
|
|
6
|
博弈与融通:国际传播话语创新的辩证一体 |
张毓强
姬德强
|
《对外传播》
CSSCI
|
2024 |
0 |
|
7
|
边界作业: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的知识生产——以“新时代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为例 |
张毓强
纪莉
姬德强
相德宝
李宇
刘俊
|
《对外传播》
|
2022 |
4
|
|
8
|
论历史唯物主义在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中的理论旨归 |
曾祥敏
杜恺健
|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
2024 |
0 |
|
9
|
2022年中国视听领域国际传播实践创新与未来展望 |
叶珲
刘俊
|
《对外传播》
CSSCI
|
2023 |
3
|
|
10
|
重新发现界面:作为国际传播的中华文化街头表演研究 |
张磊
宋奕杉
|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
2024 |
0 |
|
11
|
历史回音与现实交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传播研究回顾(1982-2018) |
龙耘
潘晓婷
|
《对外传播》
|
2018 |
3
|
|
12
|
北京副中心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研究 |
王润珏
|
《中国名城》
|
2019 |
2
|
|
13
|
新世界主义图景下的理论探索与现实回应--2017年中国国际传播研究述评 |
龙耘
潘晓婷
|
《对外传播》
|
2017 |
1
|
|
14
|
数智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框架建构与实践探索 |
王润珏
付瀚爽
|
《视听界》
|
2025 |
0 |
|
15
|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对外话语创新与国际传播实践 |
张毓强
姬德强
|
《对外传播》
CSSCI
|
2023 |
4
|
|
16
|
系统重构与形象再塑:中国国际传播新形势、新任务、新战略 |
范红
张毓强
程曼丽
于运全
胡钰
姜飞
钟新
|
《对外传播》
|
2021 |
8
|
|
17
|
从媒介到平台:中国国际传播的认识论转向 |
姬德强
张毓强
|
《对外传播》
|
2022 |
11
|
|
18
|
Sora、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我国国际传播的新生态 |
张毓强
姬德强
龙耘
钟新
周敏
陈积银
|
《对外传播》
CSSCI
|
2024 |
12
|
|
19
|
数字传播时代的国家治理与群体认同:历史变迁理论的视角 |
郭琳
龙小农
|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
2022 |
1
|
|
20
|
谁的TikTok:国际传播视野中的数字平台 |
姬德强
张毓强
|
《对外传播》
CSSCI
|
202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