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戏剧”的戏剧——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曦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4年第5期73-80,共8页
抗战初期,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演遍大江南北,在抗日宣传中发挥了显著作用。究其成功的原因,首先应归于独特的编演方式。而这一独特的演出形式又在二十年后的西方剧场中找到了共鸣。跨越时空的两种戏剧艺术的共鸣,在某种程度上正反映... 抗战初期,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演遍大江南北,在抗日宣传中发挥了显著作用。究其成功的原因,首先应归于独特的编演方式。而这一独特的演出形式又在二十年后的西方剧场中找到了共鸣。跨越时空的两种戏剧艺术的共鸣,在某种程度上正反映了戏剧精神的内在要求。本文将街头剧形式的《放下你的鞭子》定义为"非戏剧"的戏剧——一种隐藏剧场身份的戏剧,通过分析其构建剧场的策略、对行为表演的借鉴、实现政治宣传的手段,探讨这种"非戏剧"的戏剧形式如何在悖论中实现了戏剧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下你的鞭子》 街头剧 行为表演 压迫者剧场
下载PDF
“文革”后期的“改编”剧作
2
作者 周靖波 《新世纪剧坛》 2016年第5期41-46,共6页
"文革"期间,在文化专制政策下,一切艺术活动都必须符合"政治需要",服务于"中心工作",正常的戏剧创作被窒息。到了"文革"后期,在人民群众和党的干部的强烈要求下,极少数"十七年"时期的戏剧、电影作品被解禁;但是,必须用路线斗... "文革"期间,在文化专制政策下,一切艺术活动都必须符合"政治需要",服务于"中心工作",正常的戏剧创作被窒息。到了"文革"后期,在人民群众和党的干部的强烈要求下,极少数"十七年"时期的戏剧、电影作品被解禁;但是,必须用路线斗争的观念对原作加以重写,使它们在主题和情节上与"文革"后的时代话语保持一致。1975年10月,为纪念长征胜利40周年,在北京的部队文艺团体上演了十幕话剧《万水千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创作 时代话语 电影作品 文艺团体 文化专制 改编本 杜鹃山 人民群众 中心工作 副营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