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融合,守正创新:助推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范周 祁吟墨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10,共5页
文化产业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是满足人民文化精神生活需求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供需关系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协调、创新能力不足等深层次矛盾仍然凸显。进入新时期,欲推动我国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是满足人民文化精神生活需求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供需关系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协调、创新能力不足等深层次矛盾仍然凸显。进入新时期,欲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在充分认识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现代与传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个性创新与协同发展、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等几对重要关系,在文化引领、业态升级、文化供给、人才建设和环境提升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 融合 创新
下载PDF
试论艺术管理如何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杰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105,共8页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全面进步,如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党的十八大后文化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强,艺术管理涉及的多个领域如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都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全面进步,如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党的十八大后文化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强,艺术管理涉及的多个领域如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都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化产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视角,梳理艺术管理的发展脉络,分析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厘清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管理对文化产业的作用,可以丰富对于艺术管理的认知,促进中国艺术管理工作的发展,进而以艺术管理为抓手,促进中国文化产业更好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管理 文化产业 智能化发展
下载PDF
数字技术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机理、绩效与路径 黄河流域九省区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晨 钮钦 《实事求是》 2024年第3期40-49,共10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持续演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已成为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从驱动机理来看,数字技术能够助推文化产业降成本、强创新、促协同、拓空间,进而助力文化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从驱动绩效来看,以黄...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持续演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已成为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从驱动机理来看,数字技术能够助推文化产业降成本、强创新、促协同、拓空间,进而助力文化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从驱动绩效来看,以黄河流域九省区为例,数字技术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绩效稳中有升,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且空间异质性显著。经济相对发达的山东、四川等地具备较大优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效率仍待提高。从影响因素来看,人力资源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及产业集聚度对于黄河流域数字技术驱动文化产业的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积极影响,而市场消费需求、地区产业结构和政府支持力度的作用尚不明显。对此,应从增强产业协同联动、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更好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等方面积极发力,进一步释放数字技术对于文化产业升级的带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文化产业 黄河流域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7
4
作者 常天恺 齐骥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3年第3期12-19,共8页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路径,也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选择。全面理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需要从中国式现代化出发进行全局性、时...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路径,也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选择。全面理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需要从中国式现代化出发进行全局性、时代性、前瞻性考量,充分认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要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发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作用,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促进文化产业融合创新,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和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推进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自信
下载PDF
中国文化产业“十四五”时期的几个转型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凯强 范周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20,共5页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我国文化产业转型与融合发展同步推进,乡村振兴开启新征程,数字化发展进一步深化延展。面向“十四五”,深化对文化产业的整体认知,准确把握文化产业的重要转型,对于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我国文化产业转型与融合发展同步推进,乡村振兴开启新征程,数字化发展进一步深化延展。面向“十四五”,深化对文化产业的整体认知,准确把握文化产业的重要转型,对于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十四五”时期 重要转型
下载PDF
文化产业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6
作者 隋缘 《人文天下》 2020年第S01期41-45,共5页
在全球经济受到疫情影响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将是促进我国未来发展、破局全球经济的重要方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 在全球经济受到疫情影响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将是促进我国未来发展、破局全球经济的重要方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质量强国 高级化 制造强国 文化产业 网络强国 产业链 中央委员会
下载PDF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应变与求变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杰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5-32,共8页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高质量的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明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涵义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外部环境及其必然性,从宏观、中观和微观...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高质量的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明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涵义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外部环境及其必然性,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指出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问题,提出在宏观层面政府应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特征的文化经济政策,在中观层面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效益,在微观层面激活市场主体创新力,以创新驱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实现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持续高水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经济 产业融合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角下文化产业的思想理路与创新路径 被引量:8
8
作者 齐骥 张笑天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9-97,共9页
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之争更加尖锐,大国博弈明显升温,新的国际形势与冷战结束后"文明冲突论"一同被植入学术视野,为重建文化秩序带来新命题、构成新挑战。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充分认识培育文化自信和发展文化... 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之争更加尖锐,大国博弈明显升温,新的国际形势与冷战结束后"文明冲突论"一同被植入学术视野,为重建文化秩序带来新命题、构成新挑战。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充分认识培育文化自信和发展文化产业双向互动的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当代价值。一方面,文化自信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源泉与动力,是应对世界异质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心理支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另一方面,文化产业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创新时代消费供给,夯实文化精神支柱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新时代,只有全面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引导和扩大文化消费市场,形塑并壮大国际话语体系,建立健全国家文化治理体系,才能更加坚定国家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对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文化产业 文化价值 文化治理体系
下载PDF
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产业繁荣——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回顾 被引量:4
9
作者 范周 胡音音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共4页
2018年是文化产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文化自信深入人心,产业发展持续繁荣;文化和旅游部成立,文化和旅游融合成为最大亮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优质文化产... 2018年是文化产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文化自信深入人心,产业发展持续繁荣;文化和旅游部成立,文化和旅游融合成为最大亮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优质文化产品日益丰富;现代文化产业市场体系逐步健全,文化消费成为国民消费新热点;文化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制约文化发展的诸多体制机制障碍逐渐破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政策 文化与旅游融合
下载PDF
乘风数字经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范周 《人文天下》 2020年第10期2-5,共4页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正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在经济...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正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在经济新常态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双重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意义得到充分彰显。立足于数字经济时代,促进文化产业"双效"统一,使之更好地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推动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走向和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数字化转型 政府工作报告 疫情防控 经济新常态 新业态 在线服务 互联网
下载PDF
文化扶贫中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青亦 尹亦菲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3-26,共4页
数字文化产业不仅助力贫困地区接入数字经济发展,而且着力推动贫困地区的内生式发展。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定位精准扶贫,需要增强贫困人民的融入性,突出贫困地区文化的特色性。数字文化产业促进了贫困地区产品的可及性,深化了贫困地区产业... 数字文化产业不仅助力贫困地区接入数字经济发展,而且着力推动贫困地区的内生式发展。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定位精准扶贫,需要增强贫困人民的融入性,突出贫困地区文化的特色性。数字文化产业促进了贫困地区产品的可及性,深化了贫困地区产业的内生性。各级政府需要统一规划、顶层设计,加强数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数字文化扶贫云平台,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为主、社会力量参与的网络合作治理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扶贫 数字文化产业 数字文化扶贫制度体系
下载PDF
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被引量:15
12
作者 范周 《中国国情国力》 2018年第12期12-15,共4页
文化产业内涵丰富,随着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所面临的学科建设难度和压力与其他一般学科大为不同。学科体系若不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反复论证,便无法形成自己的学科特点。本文从我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发展历程、呈现特征... 文化产业内涵丰富,随着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所面临的学科建设难度和压力与其他一般学科大为不同。学科体系若不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反复论证,便无法形成自己的学科特点。本文从我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发展历程、呈现特征以及文化产业专业如何培养人才、如何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发,结合实际,提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学科建设 实践教学 师资建设
下载PDF
以高水平竞争掀开“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的壮丽篇章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周 《人文天下》 2020年第18期2-7,共6页
一、“十四五”时期中国发展大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8月24日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十四五”时期中国发展大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8月24日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发展蓝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何为“长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座谈会 文化产业发展 经济社会领域 新征程 发展蓝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奋斗目标 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实践与挑战——基于三期交叠视角
14
作者 朱依娜 卢阳旭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3,178,共7页
当前,中国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处于技术快速发展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期、国际秩序深度调整期“三期交叠”的特殊时期。技术不确定性、经济社会发展多目标属性以及大国博弈相互交织,给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带来新的挑战。在梳理中国人工智能... 当前,中国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处于技术快速发展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期、国际秩序深度调整期“三期交叠”的特殊时期。技术不确定性、经济社会发展多目标属性以及大国博弈相互交织,给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带来新的挑战。在梳理中国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三期交叠”给中国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带来的挑战突出表现为影响识别难题、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无人区”难题和伦理治理体系有效性难题三个方面。就此,本文从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伦理审查机制建设、伦理教育、治理工具创新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伦理治理 三期交叠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推进乡村文化自信自强
15
作者 齐骥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5,共6页
新质生产力作用并赋能于当代乡村,表现出以乡土文明和传统文化为底色,以乡村生产、生态和生活要素的优化组合、跃升创新为基本内涵的鲜明特征,其与乡土文化产生的碰撞、纳新和融汇,重塑了乡村文化自信自强的新质要素,优化了乡村文化自... 新质生产力作用并赋能于当代乡村,表现出以乡土文明和传统文化为底色,以乡村生产、生态和生活要素的优化组合、跃升创新为基本内涵的鲜明特征,其与乡土文化产生的碰撞、纳新和融汇,重塑了乡村文化自信自强的新质要素,优化了乡村文化自信自强的逻辑理路。以新质生产力激活乡土文化资源、凸显乡村生态意蕴、塑造乡村高品质生活,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继承和弘扬,又体现出新时代充分发挥“新质”要素作用,催生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治理创新,让更广泛的乡土村民提升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夯实了建成文化强国的乡土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自信自强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基于文化产业本质属性的互联网文化内容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晓璐 殷文倩 《新闻知识》 2021年第7期52-58,共7页
文化产业作为服务于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新型产业业态,意识形态属性是其本质属性,统领其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虽然互联网时代的文化内容有了新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机制,但是同样要遵循文化产业内容价值规律,守持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本质属性... 文化产业作为服务于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新型产业业态,意识形态属性是其本质属性,统领其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虽然互联网时代的文化内容有了新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机制,但是同样要遵循文化产业内容价值规律,守持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本质属性。针对互联网时代文化内容生产与传播的新特征,本文分别从生产、传播、技术、政府和人五个维度,提出丰富和繁荣互联网文化内容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意识形态 互联网 文化内容
下载PDF
我国文化产业学科体系建设路径研究——基于文献综述视角
17
作者 孟伟 《产业创新研究》 2021年第6期73-75,共3页
自2004年起,4所高校率先开设文化产业专业。目前无论是文化产业专业的高校数量,还是培养的文化产业专业人才数量,文化产业专业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学科。然而,关于文化产业学科归属、文化产业学科体系建设等问题仍是各类学... 自2004年起,4所高校率先开设文化产业专业。目前无论是文化产业专业的高校数量,还是培养的文化产业专业人才数量,文化产业专业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学科。然而,关于文化产业学科归属、文化产业学科体系建设等问题仍是各类学术会议研讨的热门议题。本文从文献综述的角度呈现目前的研究成果,总结近十余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学科体系 学科归属 学科发展
下载PDF
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创新研究——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31
18
作者 李培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45,共8页
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边疆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时必须充分关照其独特性,这对于保护民族文化、加强民族... 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边疆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时必须充分关照其独特性,这对于保护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文化安全等意义巨大。同时,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规模较小、文化生态脆弱以及文化安全风险较高等问题,在坚持差异化原则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目标的进程中,应该科学、充分地挖掘民族文化资源蕴涵的深层价值,在开发利用中注重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充分考虑并注重培育其所具有的文化安全的现实功能,使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中闯出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新疆地处祖国西部边疆,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在这一地区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特色发展理念,实施特色文化产业和产品品牌工程,拓展对外文化贸易,延长产业链,坚定地走高质量特色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文化产业 高质量 路径 新疆
下载PDF
新时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动力、效用和路径研究 被引量:63
19
作者 李培峰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12期113-123,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文化产业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新时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成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由于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产业,首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文化产业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新时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成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由于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产业,首先必须正确理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文化贸易的推动等因素在驱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等方面发挥重要效用。新时代,我国文化产业要在创新机制引领下,在制度保障、科技赋能、文化支撑、消费创新和改革动力等五个领域发力,确保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 路径
下载PDF
艺术乡建与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9
20
作者 陆梓欣 齐骥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91,共9页
高质量发展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的高效率、公平和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推动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乡村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和适应美好生活多元化需求、高品质供给之间可持续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的高效率、公平和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推动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乡村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和适应美好生活多元化需求、高品质供给之间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艺术乡建作为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手段,在乡村实践中可通过协同紧密的时空关联及嵌入互补的场景关联,与乡村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并以文化价值再构、空间场景重塑、村落关系再生为支点,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振兴中,艺术乡建以凝练形象表达,优化创意设计,激发知识蜂鸣,创造审美体验等途径,实现涵盖文化内容、文化产品、文化事件、文化旅游领域在内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范式创新,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产业 艺术乡建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