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媒介新生态语境中的传媒艺术发展和理论创新——首届“艺术与传媒”高端论坛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施旭升 张锋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7-148,共2页
由中国传媒大学和《文艺研究》杂志社主办,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现代传播》编辑部、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中国传媒大学)联合承办的首届"艺术与传媒"高端论坛,于2015年12月26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
关键词 艺术传播 高端论坛 《文艺报》 中国传媒大学 现代传播 文艺评论 当代电视 新生态 中国文联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下载PDF
影视剧作品的评价标准——第二届“艺术与传媒”高端论坛综述
2
作者 戴清 吴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6-157,共2页
2016年4月27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光明日报》文艺部、《现代传播》编辑部联合承办的第二届"艺术与传媒"高端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举行。
关键词 高端论坛 中国传媒大学 现代传播 文艺评论 中国文联 评价标准 艺术构成 商业美学 国际交流中心 彭文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中国电视艺术的生存策略
3
作者 肖怀宇 《教育传媒研究》 2018年第4期91-94,共4页
互联网对当代中国电视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释放了大众的文艺创造能力,使文艺更加贴近大众、贴近生活,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本文从电视艺术的定位出发,分析了互联网对电视艺术的影响,提出了互联网时代电视艺术的三个生存策略:文化... 互联网对当代中国电视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释放了大众的文艺创造能力,使文艺更加贴近大众、贴近生活,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本文从电视艺术的定位出发,分析了互联网对电视艺术的影响,提出了互联网时代电视艺术的三个生存策略:文化生存、技术生存和审美化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电视艺术 生存策略
原文传递
中国电视剧农村女性形象的框架研究——以1983-2015年获“飞天奖”农村题材剧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11
4
作者 漆亚林 仲呈祥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6-81,99,共7页
通过30多年来获奖"飞天奖"剧目的文本考察和内容分析,从身体表象、内在性格、伦理角色和职业身份四个维度分析了飞天奖剧目中农村女性形象框架,阐释了电视剧将农村女性的客观形象转换为主观形象的框架机制和文化规约。研究发... 通过30多年来获奖"飞天奖"剧目的文本考察和内容分析,从身体表象、内在性格、伦理角色和职业身份四个维度分析了飞天奖剧目中农村女性形象框架,阐释了电视剧将农村女性的客观形象转换为主观形象的框架机制和文化规约。研究发现,飞天奖电视剧的农村女性形象建构体现了国家话语对于新时期农村女性通过不懈努力改变自身命运的精神训导与动力指向,彰显了精英话语的底层关怀和现代性启蒙思想,同时体现了大众话语以及男权话语对于农村女性传统角色与现代角色的召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天奖” 电视剧 女性形象 框架研究 农村题材
下载PDF
仪式·政治·诗学:当代博物馆艺术品展示的叙述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施旭升 苑笑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0-84,共5页
当代博物馆为了完成对人的创造、物与关的历史和人类心灵的历史的讲述,采用了多种叙述策略。首先,博物馆通过缔造仪式,将展示物品置于空间情境中来进行叙述;其次,当代博物馆与意识形态和权力控制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博物馆在西方... 当代博物馆为了完成对人的创造、物与关的历史和人类心灵的历史的讲述,采用了多种叙述策略。首先,博物馆通过缔造仪式,将展示物品置于空间情境中来进行叙述;其次,当代博物馆与意识形态和权力控制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博物馆在西方常常作为政治谋划的叙事策略;第三,博物馆通过展示使空间与时空、与美对话,发挥其独特的诗性功能,使没有生命的展品在观者的凝视中获得生命;在当代新媒体语境中的博物馆不仅拓展了其展示功能,而且通过与观众的互动而进一步丰富其诗性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叙事策略 仪式 政治 诗学
下载PDF
国际视野下艺术史观的新指向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华斌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3-77,共5页
艺术史观涉及民族性的艺术元素、艺术形态及艺术发生发展的历史。20世纪百余年来,中国文艺界开始理性地面向世界,从而与国际化的视野接轨。与中国现代历史的进程相适应,艺术史观先后受到了"进化论""洋为中用""... 艺术史观涉及民族性的艺术元素、艺术形态及艺术发生发展的历史。20世纪百余年来,中国文艺界开始理性地面向世界,从而与国际化的视野接轨。与中国现代历史的进程相适应,艺术史观先后受到了"进化论""洋为中用""非物质文化"观念的影响,体现为与时俱进的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史观 国际视野 进化论 洋为中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作为时空的艺术:无电场域音乐的存在方式
7
作者 冯亚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引用"场域"为核心概念,展开音乐传播的本体研究;音乐传播的无电场域划分为四大类:田野场域,宗教、仪式场域、教育场域,无电舞台场域,无电场域音乐的形态具有变体多、音响真实的特征,音乐的行为具有双向互动的特征,观念上具有... 引用"场域"为核心概念,展开音乐传播的本体研究;音乐传播的无电场域划分为四大类:田野场域,宗教、仪式场域、教育场域,无电舞台场域,无电场域音乐的形态具有变体多、音响真实的特征,音乐的行为具有双向互动的特征,观念上具有小众化审美的特征;这些特征启发对当下音乐传播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 音乐传播 时空艺术
下载PDF
文化背景和美学修养的比较——以伊朗电影《一次别离》和中国电影《亲爱的》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金尧 韩天棋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72-74,共3页
2011年,伊朗小成本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以下简称《一次别离》)成功摘取了第6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和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等25项国际大奖。2014年9月末,陈可辛导演的电影《亲爱的》在我国同样获得了票房与口碑的... 2011年,伊朗小成本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以下简称《一次别离》)成功摘取了第6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和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等25项国际大奖。2014年9月末,陈可辛导演的电影《亲爱的》在我国同样获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张艺谋导演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道:"现实主义情怀,对我来说也是在拍摄中要坚持的东西。现实主义这种类型和现实主义情怀,等等这些东西,实际上是可以融会在各种类型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外语片奖 张艺谋导演 美学修养 陈可辛 国际大奖 自我救赎 李红 人性关怀 伤痕累累 田文
下载PDF
北京市民审美熏陶研究
9
作者 张晶 潘皓 +1 位作者 包新宇 杨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17,共5页
审美熏陶是培养市民文明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各类艺术观赏活动在潜移默化之中陶冶市民情操,提升都市文明,进而推动"文明和谐之都"与"首善之都"的构建进程。北京近年在组织审美熏陶活动方面积极推进并取得可喜成绩,... 审美熏陶是培养市民文明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各类艺术观赏活动在潜移默化之中陶冶市民情操,提升都市文明,进而推动"文明和谐之都"与"首善之都"的构建进程。北京近年在组织审美熏陶活动方面积极推进并取得可喜成绩,同时也存在诸多的可以改进与完善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熏陶 都市文明 首善之都
下载PDF
影视大数据:影视互动体验与量化认知的根本 被引量:20
10
作者 戴志强 朱海澎 潘皓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6-129,共4页
影视大数据是影视艺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融结合的产物,它对影视作品的创作、传播、接受等环节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在梳理影视大数据内涵的基础上,分别从互动创作、互动传播、互动接受三个方面分析了影视大数据与影视互动体验之间的关系... 影视大数据是影视艺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融结合的产物,它对影视作品的创作、传播、接受等环节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在梳理影视大数据内涵的基础上,分别从互动创作、互动传播、互动接受三个方面分析了影视大数据与影视互动体验之间的关系;从表现元素、创作元素、传播效果三个方面探讨了影视大数据对于影视量化认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大数据 影视互动体验 影视量化认知
下载PDF
VR影像叙事:一场全新时空的审美之旅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金尧 苏米尔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0-104,共5页
随着VR时代的来临,影视艺术与VR技术的"联姻"已使得传统影视从创作美学到接受美学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革。技术革新往往推动艺术演进,VR技术也为传统影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VR影像叙事的创作美学具有"发散性"与&qu... 随着VR时代的来临,影视艺术与VR技术的"联姻"已使得传统影视从创作美学到接受美学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革。技术革新往往推动艺术演进,VR技术也为传统影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VR影像叙事的创作美学具有"发散性"与"聚合性"的艺术特征;接受美学具有"自主性"与"自觉性"的艺术特征。当然,VR影像叙事也存在审美局限,因而亟待构建优化路径进行突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影像 发散性 聚合性 自主性 自觉性
下载PDF
纪实话语与戏剧结构——电视真人秀的叙事特点 被引量:10
12
作者 苗棣 王更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8-82,共5页
作为当下最为流行和最受关注的节目类型之一,真人秀在叙事上有其独特之处,即戏剧与纪实双重特性的有机结合。为更好地认识真人秀的制作规律,本文从真人秀的戏剧结构设置、人物形象塑造、纪实与现场结合、现场追述运用四个角度探讨真人... 作为当下最为流行和最受关注的节目类型之一,真人秀在叙事上有其独特之处,即戏剧与纪实双重特性的有机结合。为更好地认识真人秀的制作规律,本文从真人秀的戏剧结构设置、人物形象塑造、纪实与现场结合、现场追述运用四个角度探讨真人秀戏剧与纪实的双重特性,并结合具体节目逐一进行创作分析。试图创新性地解决真人秀在制作、语法及理念方面存在的"真"与"戏"的矛盾,为真人秀节目的制作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考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真人秀 戏剧结构 纪实话语 人物形象 现场追述
下载PDF
“电影抗战”的时代先声——早期抗战电影的价值和启示(1931—1937) 被引量:4
13
作者 史博公 林吉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4-108,共5页
中国电影在进入1930年代以前,总体上仅作为一种新奇娱乐而存在,社会影响力并不大。但在此后,其社会关注度却陡然提升,这主要是因为从1931年底开始相继上映了不少抗战电影。这些作品让观众感到了国难当头的危机,看到了家破人亡的悲剧,萌... 中国电影在进入1930年代以前,总体上仅作为一种新奇娱乐而存在,社会影响力并不大。但在此后,其社会关注度却陡然提升,这主要是因为从1931年底开始相继上映了不少抗战电影。这些作品让观众感到了国难当头的危机,看到了家破人亡的悲剧,萌发了抗日救亡的情怀,堪称"电影抗战"的时代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电影 电影史 中国电影 社会关注度 淞沪抗战 八年抗战 十九路军 国防电影 绥远抗战 新闻纪录片
下载PDF
网络动画与电视动画的叙事差异探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黑特 李巾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4-97,共4页
网络动画和电视动画虽然都是动画视听叙事作品,但是由于媒介平台的不同,二者在叙事特点和审美倾向等方面呈现出种种差异;需要从网络和电视这两种不同的媒介形式入手,探析网络动画和电视动画在受众群体、叙事节奏和叙事悬念上的差异,进... 网络动画和电视动画虽然都是动画视听叙事作品,但是由于媒介平台的不同,二者在叙事特点和审美倾向等方面呈现出种种差异;需要从网络和电视这两种不同的媒介形式入手,探析网络动画和电视动画在受众群体、叙事节奏和叙事悬念上的差异,进一步探究媒介文化的本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动画 电视动画 叙事差异
下载PDF
戏剧传播之熵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明拥 周靖波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8-83,共6页
噪音是剧场的天敌,一部剧场发展史就是努力消除噪音的历史,但由于噪音也是信息,因此剧场噪音无法彻底消除。一直有个误解,即剧场的噪音是由不文明观众制造出来的。若将戏剧看成一种直线单向的信息传播过程,将剧场看作剧作者与观众之间... 噪音是剧场的天敌,一部剧场发展史就是努力消除噪音的历史,但由于噪音也是信息,因此剧场噪音无法彻底消除。一直有个误解,即剧场的噪音是由不文明观众制造出来的。若将戏剧看成一种直线单向的信息传播过程,将剧场看作剧作者与观众之间的传播媒介,那么导演和演员作为戏剧信息传播的环节,可能比观众制造的噪音更大。戏剧信息传播最大的不稳定性,来源于导演对原作的错误解码和再编码,导演即是戏剧传播之熵,而演员对剧中人物的过度演绎则是信息冗余。他们共同增加了戏剧传播的熵值,并因此引起了无穷无尽的戏剧观论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 剧场 媒介 噪音戏剧观
下载PDF
华语电影节国际传播影响力建构探析——以2015年华语电影节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默然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5-167,共3页
世界各国纷纷举办电影节,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每个电影节都在努力扩散自身的文化、资本影响力。华语电影节传播影响力的扩散,必须要顾及"他者"已定的传播规则及各种先在的制约因素。在对各大国际电影节的成熟运作经验的转... 世界各国纷纷举办电影节,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每个电影节都在努力扩散自身的文化、资本影响力。华语电影节传播影响力的扩散,必须要顾及"他者"已定的传播规则及各种先在的制约因素。在对各大国际电影节的成熟运作经验的转换与继承上,华语电影节既着眼于建构华语电影在海外的认知度与影响力,又在不断明晰自身定位的过程中,与之保持相对的创造性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电影 传播影响力 运作经验 上海国际电影节 知度 互联网传播 香港国际电影节 东京国际电影节 作者电影 胡金铨
下载PDF
多维视域中的观赏文明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皓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7-88,共2页
观赏文明是对人们在公共性审美观赏这一特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观念、素养、行为方式的整体概括,是衡量社会文明建设程度的重要标尺,具有多重维度的意义内涵和目标指向。从审美维度看,观赏活动是一种审美化社会实践,观赏文明与审... 观赏文明是对人们在公共性审美观赏这一特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观念、素养、行为方式的整体概括,是衡量社会文明建设程度的重要标尺,具有多重维度的意义内涵和目标指向。从审美维度看,观赏活动是一种审美化社会实践,观赏文明与审美素养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认识维度和道德维度看,观赏实践具有独特的以美启真、以美扬善的认识功能和道德教化功能,观赏文明与认识能力、道德素养之间也具有双向互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建设 观赏 视域 道德教化功能 实践活动 审美维度 社会实践 审美素养
下载PDF
文化体系构建的复合关系结构与当下反文化思潮辨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2-76,共5页
构建切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文化体系、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当下文化结构体系的复合关系性决定了我国文化构建的不同逻辑层次之间既具内在协调性、统一性又有差异性、侧重性的特征;同时,也要正视文化建设... 构建切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文化体系、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当下文化结构体系的复合关系性决定了我国文化构建的不同逻辑层次之间既具内在协调性、统一性又有差异性、侧重性的特征;同时,也要正视文化建设中与先进文化相悖的各种"反文化"暗流的涌动,这些思潮正在严重阻碍我国文化的健康发展,亟待甄别与正本清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软实力 层次性 理念
下载PDF
“意义解构”与“大众心理”——从无厘头电影《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说起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士萌 施旭升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6-28,共3页
无厘头电影源自香港,是新浪潮电影运动影响下的突出表现,是上个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中的特有类型。无厘头电影的特点是对传统电影中的固有模式进行肢解和再创,颠覆受众传统认知,以此表达人们的迷茫、困惑以及对于社会的一种态度,蕴含着... 无厘头电影源自香港,是新浪潮电影运动影响下的突出表现,是上个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中的特有类型。无厘头电影的特点是对传统电影中的固有模式进行肢解和再创,颠覆受众传统认知,以此表达人们的迷茫、困惑以及对于社会的一种态度,蕴含着强烈的批判色彩。作为这种无厘头电影的典型文本样式的《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讲述了取经之前的孙悟空因欲杀唐僧而被观音菩萨惩罚,转世投胎成至尊宝后与蜘蛛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光宝盒 传统认知 蜘蛛精 影像艺术 大话西游 大众心理 文本样式 唐僧 具象化 周星驰
下载PDF
音乐评论的传播与写作思路当改进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晓凡 《当代音乐》 2017年第12期13-15,共3页
当前艺术评论话语面临的一些窘境,如受众对批评资讯的相对冷漠、批评话语体系的相对滞后等,在音乐领域都有反映,且相当明显。这督促着学术界探索音乐评论写作方式和传播方式的新思路。当前积极型受众较少,而消极型受众的阅读习惯非常碎... 当前艺术评论话语面临的一些窘境,如受众对批评资讯的相对冷漠、批评话语体系的相对滞后等,在音乐领域都有反映,且相当明显。这督促着学术界探索音乐评论写作方式和传播方式的新思路。当前积极型受众较少,而消极型受众的阅读习惯非常碎片化。因此,因势利导地让乐评话语的核心意念更多地占领碎片化阅读空间,就是乐评传播思路改进的要务。假以适当的分工配置,这方面的努力并非不会有所成效。而在写作方面,除了对话语做策略化的"提炼",还应提倡深度乐评者积极吸纳受众反馈信息,积极进行迭代式的多次评论,以便推进传受双方评论话语的同步与融合,从而更好地塑造音乐社会学理论中较为理想的乐评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评论 艺术评论 新媒体 评论话语 社会文化素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