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9-2016年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实验站玉米日耗水量数据集 被引量:2
1
作者 马一宁 丁日升 +3 位作者 佟玲 康绍忠 李思恩 杜太生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4期10-20,共11页
掌握农田系统作物耗水量变化情况,对研究作物各生育期水分消耗规律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数据提供了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实验站内大型称重式蒸渗仪实测的玉米耗水量数据,时间分辨率为日尺度,灌溉方式为畦灌,数据范围为2009–2016年。数据... 掌握农田系统作物耗水量变化情况,对研究作物各生育期水分消耗规律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数据提供了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实验站内大型称重式蒸渗仪实测的玉米耗水量数据,时间分辨率为日尺度,灌溉方式为畦灌,数据范围为2009–2016年。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严格遵循仪器数据质量控制和规范。数据以日为尺度公开,以期为区域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实验站 大型蒸渗仪 耗水量 玉米
下载PDF
中国西北旱区加工番茄需水量时空变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茹月 任前 +2 位作者 谢琪 谭君位 黄冠华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7期39-47,共9页
【目的】探究中国西北旱区加工番茄需水量的时空变异特征。【方法】根据西北旱区40个典型气象站点1985—2014年气象资料,基于作物系数法和水量平衡原理,计算并分析了研究区加工番茄不同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实际腾发量(ET_(c))和灌溉需水... 【目的】探究中国西北旱区加工番茄需水量的时空变异特征。【方法】根据西北旱区40个典型气象站点1985—2014年气象资料,基于作物系数法和水量平衡原理,计算并分析了研究区加工番茄不同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实际腾发量(ET_(c))和灌溉需水量(I_(c))时空变异规律。【结果】①西北旱区加工番茄全生育期ET_(c)和I_(c)从西向东大致呈低-高-低的变化特征,新疆东部、甘肃和宁蒙区西北部ET_(c)和I_(c)呈高值,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②新疆、甘肃和宁蒙区加工番茄全生育期年均ET_(c)分别为460.98~1202.69、591.14~749.92、530.63~878.66 mm,年均I_(c)分别为187.21~1180.98、508.69~702.97、354.94~851.14 mm;③西北旱区加工番茄全生育期ET_(c)和I_(c)在1985—2014年总体均呈增加趋势(0~30.0 mm/10 a),其中新疆和甘肃地区平均ET_(c)和I_(c)呈显著增加趋势,而宁蒙区平均ET_(c)呈不显著增加趋势,且I_(c)年际间变化趋势不明显。【结论】西北旱区加工番茄生育期ET_(c)和I_(c)呈现强烈的时空变异特征,在气候变化环境下迫切需要大力推进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水资源优化调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需水量 加工番茄 实际腾发量 时空变异特征
下载PDF
中国广义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及利用状况动态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刘统兵 方瑜 +3 位作者 黄峰 王素芬 杜太生 康绍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6-65,共10页
作为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水土资源匹配态势与利用程度决定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及食物安全。为优化中国农业水土资源配置,该研究基于2000—2020年31个省市的统计数据,采用基尼系数评价农业水土匹配状况,提出广义农业水土匹配系数揭示各... 作为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水土资源匹配态势与利用程度决定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及食物安全。为优化中国农业水土资源配置,该研究基于2000—2020年31个省市的统计数据,采用基尼系数评价农业水土匹配状况,提出广义农业水土匹配系数揭示各省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及配比程度,联合匹配特征与水土利用状况确定各省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类型区。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灌溉水与耕地分布差距较大(基尼系数均值0.424),匹配情况变差;广义农业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分布相对合理(基尼系数均值为0.360),无显著变化趋势。地理区及省际间农业水土匹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匹配状况为“土多水少”,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匹配状况为“水多土少”,广东(广义农业水土匹配系数均值为2.06)和云南(广义农业水土匹配系数均值为1.02)匹配程度分别为各省市最低和最高,匹配状况均为“水多土少”;2)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程度空间异质性明显,垦殖率东南高西北低,农业水资源利用程度北高南低;3)吉林、新疆、江苏水土资源配置情况变差(转为低匹配高开发区),北京水土资源配置情况有所好转(转为高匹配低开发区)。研究结果能够为国家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相关决策提供支撑,对实现国家食物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土壤 广义农业水土资源匹配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 可持续发展 中国
下载PDF
充分发挥农业节水的战略作用 助力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 被引量:3
4
作者 马颖卓 康绍忠 《中国水利》 2019年第1期6-8,共3页
农业是最主要的用水部门,消耗了全球总用水量的70%,发展农业节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保障全球水安全与食物安全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国务院对节水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16字... 农业是最主要的用水部门,消耗了全球总用水量的70%,发展农业节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保障全球水安全与食物安全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国务院对节水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16字治水方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为我国农业节水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要求。解决中国水短缺问题,节水是根本出路。一直以来,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也是最有潜力的节水大户。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强的水土资源的刚性约束,如何以节水助力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农业节水 绿色发展 分发 农业用水效率 水土资源 食物安全 工作高度
下载PDF
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的理论创新及研究重点 被引量:104
5
作者 康绍忠 胡笑涛 +1 位作者 蔡焕杰 冯绍元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7,共7页
本文分析了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理论研究的发展态势和热点问题及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理论创新滞后而严重制约农业与生态节水工作正常开展的状况。提出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理论创新的总体目标,分析了创新的技术难点,提出了重大研究课题。
关键词 农业与生态节水 理论创新 技术难点 研究课题
下载PDF
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的技术创新与未来研究重点 被引量:148
6
作者 康绍忠 蔡焕杰 冯绍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共6页
指出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研究领域在试验仪器设备条件、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研发、精准灌溉和灌溉系统的自动控制、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与区域农业水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分析了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研究中... 指出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研究领域在试验仪器设备条件、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研发、精准灌溉和灌溉系统的自动控制、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与区域农业水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分析了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研究中在地面灌溉、喷微灌、节水机具、节水材料与制剂、污水灌溉利用、渠道防渗与水量调配、精准灌溉等方面的发展态势,提出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创新的总体目标,提出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创新的几个重大研究课题,论述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创新的保障条件建设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与生态节水 技术创新 发展态势 研究课题 保障条件
下载PDF
农业绿色高效节水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被引量:56
7
作者 陆红娜 康绍忠 +3 位作者 杜太生 佟玲 丁日升 李思恩 《农学学报》 2018年第1期163-170,共8页
农业绿色高效节水是保障中国食物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笔者分析了国内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国内外农业高效节水研究发展态势,指出了国内农业高效节水发展遇到的瓶颈和应关注的问题,提出了国内农业节... 农业绿色高效节水是保障中国食物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笔者分析了国内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国内外农业高效节水研究发展态势,指出了国内农业高效节水发展遇到的瓶颈和应关注的问题,提出了国内农业节水发展中应实现"四个转变",即由单一节水灌溉技术向与农艺技术相结合转变,由单一高效节水向节水节肥节药一体化转变,由单一节水高产向节水提质高效转变,由重视节水面积数量向重视工程质量和效益转变;搞好"四个完善",即完善节水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体系,完善农业节水试验与用水监测网络,完善农业节水补偿机制,完善节水产品市场准入机制;以及加强变化环境下农业高效节水科学研究工作的建议。指出了未来中国节水高效农业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作物生命需水及对变化环境的响应、作物精量高效用水的多过程协同调控、作物生产-水资源-生态系统的互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效节水 生命健康需水 生态健康 绿色发展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节水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集成研究的总体框架 被引量:32
8
作者 康绍忠 粟晓玲 +2 位作者 杨秀英 沈清林 石培泽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5年第1期1-9,共9页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及节水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的集成研究对推动农业与生态节水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以及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持续利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总结石羊河流域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及节水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的集成研究对推动农业与生态节水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以及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持续利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总结石羊河流域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该流域水资源与节水综合集成研究的总体目标,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开发以及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三个层面论述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节水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综合集成研究的总体框架,阐述了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并指出了研究中的关键技术难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配置 节水生态农业 应用基础理论 关键技术 集成示范
下载PDF
农业节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领域发展态势及重大科技问题 被引量:5
9
作者 康绍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30-135,共6页
本文指出了影响我国农业节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领域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了该领域的发展态势和热点问题,提出了我国农业节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领域未来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在分析我国农业节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领域科技需求的基础... 本文指出了影响我国农业节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领域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了该领域的发展态势和热点问题,提出了我国农业节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领域未来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在分析我国农业节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领域科技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节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优先科技领域和几个重大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节水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发展态势 技术瓶颈 优先领域
下载PDF
干旱区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与关键问题 被引量:44
10
作者 粟晓玲 康绍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7-172,共6页
水资源合理配置一直是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关键问题。该文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配置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指出中国干旱区在生态水文过程的机理、生态需水基础数据积累、水资源的生态... 水资源合理配置一直是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关键问题。该文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配置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指出中国干旱区在生态水文过程的机理、生态需水基础数据积累、水资源的生态价值以及水资源配置的水文学科学基础研究等方面是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该领域应进一步研究生态水文过程与作用机制、流域尺度生态需水计算的理论基础、水资源的生态价值的评价、分布式流域模型、自然与人工复合系统下水资源转化、演变的规律、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机制与流域水资源多维调控理论模式及决策方法等若干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合理配置 干旱地区 可持续利用 生态系统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节水农业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49
11
作者 康绍忠 粟晓玲 +2 位作者 沈清林 石培泽 杨秀英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4年第4期1-8,共8页
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中人口最多、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性最强的地区。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已严重超载。本文分析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 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中人口最多、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性最强的地区。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已严重超载。本文分析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讨论了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即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两个关键"、把握"三大环节"、构建"四大保障"、实施"五大转变"、建设"六大工程";最后提出了流域节水生态农业发展的"五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生态用水 农业节水 水环境 综合治理
下载PDF
区域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鑫 王素芬 +1 位作者 康健 孙昊阳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0-324,共5页
为了高效利用区域农业水资源,根据农业供需水影响因子,建立了区域农业水资源供需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所建立的BP模型预测海河流域近期(2020年)和中期(2030年)农业供需水量。结果表明,建立的预测模型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可用于区... 为了高效利用区域农业水资源,根据农业供需水影响因子,建立了区域农业水资源供需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所建立的BP模型预测海河流域近期(2020年)和中期(2030年)农业供需水量。结果表明,建立的预测模型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可用于区域农业供需水的预测。海河流域近中期农业缺水率呈递减趋势,2020年和2030年缺水率分别为20.2%和1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 供需平衡 预测 BP模型
下载PDF
贯彻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 推动农业适水发展与绿色高效节水 被引量:65
13
作者 康绍忠 《中国水利》 2019年第13期1-6,共6页
针对《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提出的农业节水增效行动及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和优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两项节水重点任务,结合研究成果和考察实例,从推动适水农业发展、促进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实施灌区现代化改造、重在解决农业高效节水发展面临... 针对《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提出的农业节水增效行动及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和优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两项节水重点任务,结合研究成果和考察实例,从推动适水农业发展、促进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实施灌区现代化改造、重在解决农业高效节水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等四方面提出贯彻落实具体建议,为农业节水发展提供了思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节水行动方案 适水农业 高效节水 农业现代化
下载PDF
农业水土工程学科路在何方 被引量:15
14
作者 康绍忠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介绍了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内涵;从近年作者在国际交流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尴尬和困惑分析了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在剖析国际上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发展与变化特征以及国内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知识体系需求变化的基础上... 本文介绍了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内涵;从近年作者在国际交流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尴尬和困惑分析了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在剖析国际上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发展与变化特征以及国内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知识体系需求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为了生存和发展亟须对传统农业水土工程学科进行改造、拓展和提升;指出未来农业水土工程学科迫切需要发展水信息与水管理、水生态与水环境、灌溉排水机械与自动化、水经济与水文化、全球变化与农业用水应对和灌区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应通过实施大的农业水土观战略和学科领域拓展与提升战略,以及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变革推动农业水土工程学科走向更加系统综合,由传统的工程观、技术观,向与科学观、系统观、市场观、生态观、全球观、未来观综合发展;通过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生态环境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高新技术,实现农业水工程学科现代化,促进面向新时代的农业水土工程学科适应性发展;提出了新时代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新作为,指出学科应用基础性研究还需更加机理、更加前沿,应用技术性研究还应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系统综合、更加模式化和标准化;最后,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水科学与工程学科实现适应性发展的创新实践,力求对相关单位学科发展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土工程 领域拓展 改造提升 现代化 学科建设 适应性发展
下载PDF
基于2型模糊集的多目标农业-生态水土资源优化配置 被引量:7
15
作者 郭萍 潘琦 +2 位作者 岳琼 王奕诚 张洪航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53-365,共13页
针对西北干旱区灌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复杂不确定性等问题,以石羊河流域红崖山灌区为例,耦合2型模糊集、模糊可信度约束规划和多目标规划等理论方法,构建了基于2型模糊集的多目标农业-生态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模型以灌溉水... 针对西北干旱区灌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复杂不确定性等问题,以石羊河流域红崖山灌区为例,耦合2型模糊集、模糊可信度约束规划和多目标规划等理论方法,构建了基于2型模糊集的多目标农业-生态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模型以灌溉水损失最小、生态植被灌溉水满意度最大、生态植被灌溉水费用最小和主要粮食作物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对红崖山灌区10个决策单元的地表水、地下水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进行优化配置。求解模型得到不同可信度水平和不确定性程度下的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结果表明:耦合2型模糊集的模型能够提供丰富的配置方案,水量对可信度水平的敏感性高于不确定性程度,作物种植结构对可信度水平不敏感。以不确定性程度参数为0.5、可信度水平为0.7时为例,生态植被均通过地表水灌溉,作物通过地表水、地下水联合灌溉,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均大于小麦。相比前人研究,本研究考虑生态植被灌溉需求,优化结果更加真实合理。本研究可为决策者提供较为符合灌区实际的配置方案,为西北干旱区灌区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规划 水土资源 优化配置 生态植被 2型模糊集 红崖山灌区
下载PDF
黄河流域灌区节水农业高效管理对策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素芬 《民主与科学》 2019年第3期58-60,共3页
灌区节水农业用水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了灌区灌溉效益不能正常发挥,与现代农业和农村绿色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因此,灌区需要大力提升农业用水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整合水利、农业、自然资源、财政、发改委等部门的相... 灌区节水农业用水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了灌区灌溉效益不能正常发挥,与现代农业和农村绿色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因此,灌区需要大力提升农业用水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整合水利、农业、自然资源、财政、发改委等部门的相关资金,加强灌区现代化建设的投资力度,出台相关经济激励与诱导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农业 灌区 高效管理 黄河流域 现代化建设 用水管理 灌溉效益 经济持续
下载PDF
藏粮于水 藏水于技——发展高水效农业保障国家食物安全 被引量:46
17
作者 康绍忠 《中国水利》 2022年第13期1-5,共5页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在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持续、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成为重中之重。“吃饭”问题不仅是粮食安全问题。早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刻指出...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在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持续、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成为重中之重。“吃饭”问题不仅是粮食安全问题。早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刻指出,“现在讲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的政协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大食物观”拓展了传统的粮食边界,指导我们从更广的维度认识和把握粮食安全。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保证,水安全是食物安全的基础。当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食物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刚性约束。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本期特约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康绍忠,就我国水资源与食物安全形势进行分析,并从“藏粮于水,夯实国家食物安全的农业用水保障”和“藏水于技,促进高水效农业快速健康发展”两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供相关部门和广大读者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国家食物安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农业大学 有效供给 粮食供给 极端天气事件 刚性约束
下载PDF
深刻认识区域水循环演变规律 确立合理的绿洲灌溉农业规模 被引量:2
18
作者 康绍忠 佟玲 《中国水利》 2013年第5期22-25,共4页
“我们在石羊河流域的研究工作表明.西北旱区流域水资源要可持续利用。首先应该做到水地平衡,按水办事。以水定地,合理控制农业开发与灌溉规模;在整个流域水资源科学配置中要考虑生态用水的要求。如果不考虑生态用水.这个区域的发... “我们在石羊河流域的研究工作表明.西北旱区流域水资源要可持续利用。首先应该做到水地平衡,按水办事。以水定地,合理控制农业开发与灌溉规模;在整个流域水资源科学配置中要考虑生态用水的要求。如果不考虑生态用水.这个区域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是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必须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实现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加强农业用水的监测评估和农业节水科学研究等基础性工作.才能保证国家的高效节水农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水循环 中国农业大学 灌溉农业 工程学院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农业可持续发展 流域水资源
下载PDF
风力提水在南疆灌溉农业发展中的潜力评估
19
作者 宋姝 牛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3-129,共7页
开采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未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途径。风能作为一种有活力且经济效益更高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多种利用方式,风力提水技术便是其中之一。该研究通过对2000~2014年南疆地区风速及降水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两参数威布尔分... 开采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未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途径。风能作为一种有活力且经济效益更高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多种利用方式,风力提水技术便是其中之一。该研究通过对2000~2014年南疆地区风速及降水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两参数威布尔分布模型对南疆的风能资源进行评估。通过作物的蒸散发及有效降雨量计算南疆灌溉需水量,以探寻风能资源和灌溉需水量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南疆地区平均风功率密度4月最大(25.14 W/m^(2)),灌溉需水量与风功率的季节分布不匹配,最大出现在8月(9.02亿m^(3))。通过统计南疆5个地(州)的风力提水总量,计算其占非自流灌溉区内灌溉需水量的比例,进而得出克州最适宜建设风力提水工程,其风力提水满足率达68%以上。相应的风力提水潜力评估结果,为南疆农业节水灌溉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风能 蒸散发 风力提水 灌溉需水量 南疆
下载PDF
滴灌条件下马铃薯耗水规律及需水量的研究 被引量:38
20
作者 王凤新 康跃虎 刘士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5,共7页
通过田间试验,用水量平衡法和蒸渗仪实测了不同滴灌灌水控制方式下的马铃薯耗水量。结果发现,在滴灌条件下,马铃薯水分腾发量(ET)受土壤基质势下限的影响要比灌水频率大。在土壤基质势高于-25kPa时,ET主要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土壤基质势... 通过田间试验,用水量平衡法和蒸渗仪实测了不同滴灌灌水控制方式下的马铃薯耗水量。结果发现,在滴灌条件下,马铃薯水分腾发量(ET)受土壤基质势下限的影响要比灌水频率大。在土壤基质势高于-25kPa时,ET主要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土壤基质势降低时,会导致马铃薯腾发量的下降;当土壤基质势低于-45kPa时,马铃薯就会受到明显的水分胁迫,引起腾发量大幅度下降。大于或等于1次/4d滴灌灌水频率对马铃薯的腾发量影响不明显;但当滴灌灌水频率为1次/6d或1次/8d时,由蒸渗仪测得的马铃薯腾发量明显低于更高频率处理。可以用-25kPa水势处理下的腾发量作为滴灌马铃薯的参照腾发量。研究表明,20cm蒸发皿的蒸发量与马铃薯腾发量之间有非常好的相关性,用20-cm蒸发皿的蒸发量作为灌溉计划的参考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腾发量 滴灌 土壤基质 灌水频率 耗水规律 蒸渗仪 条件 下降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