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花苜蓿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90
1
作者 卢成 曾昭海 +2 位作者 张涛 戚志强 胡跃高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9期28-32,共5页
分别介绍了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中的几类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近年来研究表明,紫花苜蓿的茎、叶中含有50余种营养素及未知生长因子,营养成分比其它植物丰富。其植株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膳食纤维、皂甙、类黄酮和酚醛酸等具有药... 分别介绍了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中的几类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近年来研究表明,紫花苜蓿的茎、叶中含有50余种营养素及未知生长因子,营养成分比其它植物丰富。其植株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膳食纤维、皂甙、类黄酮和酚醛酸等具有药用价值的生物活性成分,这使紫花苜蓿生物活性成分的工业化开发利用成为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成分 紫花苜蓿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苜蓿根瘤菌的田间竞争结瘤能力 被引量:12
2
作者 曾昭海 陈文新 +2 位作者 胡跃高 隋新华 陈丹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341-1345,共5页
以在温室条件筛选出与 Vector苜蓿品中匹配较好的根瘤菌系 CCBAU30 1 38和 Vector为材料 ,应用 RAPD技术研究CCBAU30 1 38田间竞争结瘤能力。结果显示 ,利用冻融法处理的根瘤、菌体提取的 DNA可以直接作为 PCR扩增的模板 ,扩增结果与以... 以在温室条件筛选出与 Vector苜蓿品中匹配较好的根瘤菌系 CCBAU30 1 38和 Vector为材料 ,应用 RAPD技术研究CCBAU30 1 38田间竞争结瘤能力。结果显示 ,利用冻融法处理的根瘤、菌体提取的 DNA可以直接作为 PCR扩增的模板 ,扩增结果与以类菌体 DNA及总 DNA作为模板处理的结果相同 ;以根瘤处理物作为 PCR扩增的模板 ,应用 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接种菌 CCBAU30 1 38田间竞争结瘤能力进行研究 ,接种 1 4 0 d后 ,CCBAU30 1 38田间占瘤率为 4 7.7% ,表明该菌具有较强竞争结瘤能力和持久力。试验结果还说明 ,在接种菌与土著菌有差异的条件下 ,应用 RAPD技术开展竞争结瘤能力研究 ,可以直接以根瘤处理物作为 PCR扩增的模板 ,具有简易、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 根瘤菌 占瘤率 紫花苜蓿
下载PDF
紫花苜蓿建植期四种刈割频次下的产量、品质及再生性研究 被引量:53
3
作者 戚志强 玉永雄 +1 位作者 曾昭海 胡跃高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4-142,共9页
收获制度是苜蓿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为明确不同刈割制度下建植期苜蓿生长规律,本研究利用盆栽试验,通过人工控制苜蓿生长温度、水肥条件,完善测定指标体系,进行苜蓿刈割频次的研究,分析连续生产情况下不同收获制度对不同类型苜蓿... 收获制度是苜蓿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为明确不同刈割制度下建植期苜蓿生长规律,本研究利用盆栽试验,通过人工控制苜蓿生长温度、水肥条件,完善测定指标体系,进行苜蓿刈割频次的研究,分析连续生产情况下不同收获制度对不同类型苜蓿建植期产量、品质、再生能力及持续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频刈割会显著降低苜蓿的生产力和持久性。连续高频刈割后延长收获间隔可以恢复苜蓿茎密度和再生能力,但不能恢复到适宜刈割频次的水平。不同品种间生育期、耐刈性与再生性、产量分布以及营养价值存在显著差异,并导致相同收获频次下饲草产量、饲草品质以及持续生产力的差异。在建植期及低龄草地,维克多(Vector)和得龙(Durango)2个国外引进品种适于间隔为25~35d高频度刈割;我国东北地区育成低休眠级苜蓿品种公农1号适于间隔为35~45d的刈割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刈割频次 再生性 持久性
下载PDF
共生固氮在农牧业上的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4
作者 曾昭海 胡跃高 +2 位作者 陈文新 隋新华 赵晓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1-24,共4页
共生固N是生物固N的主体部分,具有固N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叙述了主要豆科作物年固N量及固N量占豆科作物本身所吸收N的比例,阐述了豆科作物在与非豆科作物间套轮作中固定N素的转移及对非豆科作物的影响,并介绍了影响豆科作物-根... 共生固N是生物固N的主体部分,具有固N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叙述了主要豆科作物年固N量及固N量占豆科作物本身所吸收N的比例,阐述了豆科作物在与非豆科作物间套轮作中固定N素的转移及对非豆科作物的影响,并介绍了影响豆科作物-根瘤菌共生体共生固N效率的主要因素。开展豆科作物-根瘤菌共生体系方面的研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固N 共生固N 豆科作物 间套轮作
下载PDF
播期对裸燕麦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4
5
作者 吴娜 曾昭海 +3 位作者 任长忠 郭来春 赵国军 胡跃高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6-501,共6页
为了明确裸燕麦的最适播种时期,研究了5种播种时期对裸燕麦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后,裸燕麦的分蘖力逐渐减弱,株高降低,干草产量亦随之下降。随着播期推迟,裸燕麦整个生育期也必然后延,灌浆期相应缩短,花后干物质... 为了明确裸燕麦的最适播种时期,研究了5种播种时期对裸燕麦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后,裸燕麦的分蘖力逐渐减弱,株高降低,干草产量亦随之下降。随着播期推迟,裸燕麦整个生育期也必然后延,灌浆期相应缩短,花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越来越低。穗粒数和公顷穗数显著减少,籽粒产量呈下降趋势。气候因子中日照时数对籽粒产量影响最大,≥0℃积温次之;在其它因子不变的情况下,积温每增加1℃.d,籽粒产量增加1.517 kg/ha;日照时数每增加1 h,籽粒产量增加4.176 kg/ha;而降雨量每增加1 mm,籽粒产量减少1.629 kg/ha。本试验条件下,为保证灌浆顺利进行和完全成熟,吉林白城地区裸燕麦播期最好选择在4月上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燕麦 播期 生物学特性 产量
下载PDF
紫花苜蓿品种间自毒性物质含量差异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卢成 曾昭海 +2 位作者 郑世宗 戚志强 胡跃高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8-582,共5页
利用生物测定和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自毒性现象,并评价不同品种苜蓿自毒性差异。结果显示,苜蓿叶浸提物抑制受体苜蓿vector的胚根生长,对照与所有处理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50个苜蓿品种按自... 利用生物测定和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自毒性现象,并评价不同品种苜蓿自毒性差异。结果显示,苜蓿叶浸提物抑制受体苜蓿vector的胚根生长,对照与所有处理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50个苜蓿品种按自毒性强度可分为3大类9个小组,自毒性最弱的组只有一个品种,为Key;最强的组有GS20001X、超级阿波罗、射手、NS00-32、牧野、WL232HQ共5个;其余品种分布在上述两组之间。在苜蓿叶浸提物中检测到香豆素、邻香豆酸、间香豆酸和对香豆酸4种目标酚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毒性 紫花苜蓿 生物测定
下载PDF
紫花苜蓿菌核病病原鉴定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薇 魏海雷 +2 位作者 张力群 胡跃高 储国良 《草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69-75,共7页
菌株NJ1分离自苏南丘陵地区苜蓿菌核病株.通过病原菌致病性测定和形态学特征观察,结合病原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将病原菌鉴定为三叶草核盘菌(Sclerotinia trifoliorum).对该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菌株NJ1菌丝生长最适... 菌株NJ1分离自苏南丘陵地区苜蓿菌核病株.通过病原菌致病性测定和形态学特征观察,结合病原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将病原菌鉴定为三叶草核盘菌(Sclerotinia trifoliorum).对该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菌株NJ1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18~23℃;最适pH值为5~9;病原菌对硫酸铵利用能力强,对L-半胱氨酸利用能力差;对甘露醇和乳糖利用最好,D-果糖和D-木糖利用较差,不能利用柠檬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草核盘菌 苜蓿菌核病 鉴定 ITS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苜蓿自毒性的研究进展及其前景 被引量:16
8
作者 胡跃高 曾昭海 +2 位作者 程霞 戚志强 朱万斌 《草原与草坪》 CAS 2001年第4期9-11,共3页
从苜蓿自毒性的发现及概念入手 ,对苜蓿不同部分的自体毒素含量、不同土壤结构对自毒性的表现、不同的品种自体毒素含量的研究、自体毒素化合物对其它各类杂草或对作物的影响、苜蓿自毒性的可能物质基础、克服苜蓿自毒性的主要方法和途... 从苜蓿自毒性的发现及概念入手 ,对苜蓿不同部分的自体毒素含量、不同土壤结构对自毒性的表现、不同的品种自体毒素含量的研究、自体毒素化合物对其它各类杂草或对作物的影响、苜蓿自毒性的可能物质基础、克服苜蓿自毒性的主要方法和途径等进行了论述。并展望未来可开展的研究领域以及我国开展相关研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自毒性 研究进展 毒素含量
下载PDF
黄淮海平原旱作条件耐旱苜蓿品种筛选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悦萍 曾昭海 赵晓萌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3期208-211,共4页
黄淮海平原是中国重要农区,农业生产在中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中,苜蓿已经全面引入该区农业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该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及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是全国的16%和18%,水资源严重不足问题在该... 黄淮海平原是中国重要农区,农业生产在中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中,苜蓿已经全面引入该区农业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该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及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是全国的16%和18%,水资源严重不足问题在该区将长期存在。筛选适应该区旱作条件下的苜蓿新品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引进国内外10个苜蓿品种,完全旱作条件下开展3年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旱作条件下产量较高的苜蓿品种分别是RS、中苜一号、BG-1和R-1,3年干草平均产量分别为6761.4kg/hm2、5991.8kg/hm2、6103.6kg/hm2和5980.2kg/hm2,分别比对照敖汉苜蓿增产55.5%、37.8%、40.3%和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耐旱 黄淮海平原
下载PDF
不同发酵类型青贮菌制剂对青贮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55
10
作者 张涛 崔宗均 +3 位作者 李建平 杨立国 康玉凡 胡跃高 《草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67-71,共5页
在许多国家,青贮饲料是牲畜的重要饲料形式。不同发酵类型的青贮菌制剂会对青贮发酵产物的营养品质、有氧稳定性和动物采食量产生重要的影响。笔者就青贮发酵菌制剂的筛选标准,同型、异型乳酸发酵菌种组成做了介绍,主要就同型、异型和混... 在许多国家,青贮饲料是牲畜的重要饲料形式。不同发酵类型的青贮菌制剂会对青贮发酵产物的营养品质、有氧稳定性和动物采食量产生重要的影响。笔者就青贮发酵菌制剂的筛选标准,同型、异型乳酸发酵菌种组成做了介绍,主要就同型、异型和混合3种乳酸发酵对青贮产物的品质影响及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 青贮菌制剂 同型发酵 异型发酵 混合发酵
下载PDF
紫花苜蓿-根瘤菌高效共生体筛选及田间作用效果 被引量:42
11
作者 曾昭海 隋新华 +3 位作者 胡跃高 陈丹明 陈文新 郜瑞路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95-100,共6页
从中国农业大学根瘤菌菌种保藏中心筛选出19株紫花苜蓿根瘤菌,利用河北吴桥的土壤,经温室盆栽试验筛选出适合Vector紫花苜蓿品种的3株高效根瘤菌CCBAU30138,CCBAUN210及CCBAUN96077。并将3株菌进行田间接种效果验证,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接... 从中国农业大学根瘤菌菌种保藏中心筛选出19株紫花苜蓿根瘤菌,利用河北吴桥的土壤,经温室盆栽试验筛选出适合Vector紫花苜蓿品种的3株高效根瘤菌CCBAU30138,CCBAUN210及CCBAUN96077。并将3株菌进行田间接种效果验证,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接种CCBAU30138,CCBAUN210和CCBAUN96077后,全年干草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1.9%,10.2%和13.7%,单位面积蛋白质产量比对照增产19.63%,15.63%和13.59%。上述结果说明,通过土壤筛选的高效根瘤菌可以应用到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菌 紫花苜蓿 筛选 田间效果
下载PDF
有限灌溉对燕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9
12
作者 赵宝平 庞云 +3 位作者 曾昭海 胡跃高 李桂荣 刘瑞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5-108,115,共5页
在防雨池栽培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有限灌溉对两个燕麦品种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为裂区设计,主区为7个灌溉处理,副区为品种(内农大莜1号,白燕7号)。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过分亏缺或后期灌水过量均显著影响到燕麦干物质积累;内... 在防雨池栽培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有限灌溉对两个燕麦品种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为裂区设计,主区为7个灌溉处理,副区为品种(内农大莜1号,白燕7号)。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过分亏缺或后期灌水过量均显著影响到燕麦干物质积累;内农大莜1号的干草产量、籽粒产量以及粗蛋白产量均为E处理(底墒水+拔节水+抽穗水)最高,而白燕7号的以上三种产量是以F处理最高;两个品种均是E处理具有最高的水分利用效率(WUE),过度干旱(处理A)或后期灌水过多(处理G)均显著影响燕麦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内农大莜1号具有更强的抗旱性,而白燕7号则对水分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灌溉 燕麦 产量品质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当前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的形势与任务 被引量:129
13
作者 戚志强 玉永雄 +1 位作者 胡跃高 曾昭海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107-113,共7页
通过对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现状的综合分析,认为我国苜蓿产业正处于从盲目投资、无序竞争的低水平生产向技术与资金配套完备、市场运作合理的生产方式发展的转型期。由此,提出未来发展中我国苜蓿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为行业协会建设、品... 通过对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现状的综合分析,认为我国苜蓿产业正处于从盲目投资、无序竞争的低水平生产向技术与资金配套完备、市场运作合理的生产方式发展的转型期。由此,提出未来发展中我国苜蓿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为行业协会建设、品种繁育与种子产业建设、草产品生产管理技术体系建设、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建设、产品品种多样化与深加工产业建设以及产业优化布局与深化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产业建设 形势与任务
下载PDF
不同生态区若干典型作物土壤中紫花苜蓿土著根瘤菌分布状况 被引量:7
14
作者 曾昭海 陈丹明 +2 位作者 胡跃高 隋新华 陈文新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26-28,共3页
采用根瘤菌接种技术可以保证苜蓿成功建植、提高苜蓿产量和改善苜蓿品质,有关效果受施用区土著菌影响较大。应用MPN法对我国多种土壤进行苜蓿土著菌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除个别土壤外,苜蓿土著菌数量为30~3000个/g;黄土高原典型作物... 采用根瘤菌接种技术可以保证苜蓿成功建植、提高苜蓿产量和改善苜蓿品质,有关效果受施用区土著菌影响较大。应用MPN法对我国多种土壤进行苜蓿土著菌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除个别土壤外,苜蓿土著菌数量为30~3000个/g;黄土高原典型作物土壤中根瘤菌数量为2 5万~45万个/g。可见,在典型作物地土壤及有关土壤类型区,土著菌数量较低,根瘤菌接种技术是此类地区发展苜蓿种植的重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区 土壤 紫花苜蓿 土著菌 根瘤菌 分布 接种技术
下载PDF
18个紫花苜蓿育种材料在苏南丘陵区的适应性比较 被引量:10
15
作者 戚志强 傅反生 +2 位作者 胡跃高 曾昭海 储国良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5-38,共4页
为选育适宜苏南丘陵区种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引种18个育种材料,跨越一涝一旱2个极端年份,通过产量、抗病性、越夏性等多个指标的综合比较,筛选出适应性较强的Rampage、中苜1号、MF 3个育种材料,RS在干旱环境下表现优异。... 为选育适宜苏南丘陵区种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引种18个育种材料,跨越一涝一旱2个极端年份,通过产量、抗病性、越夏性等多个指标的综合比较,筛选出适应性较强的Rampage、中苜1号、MF 3个育种材料,RS在干旱环境下表现优异。同时试验表明苜蓿在苏南丘陵区可获得较高产量,但必须应对高温高湿的夏季和易涝易旱的贫瘠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育种材料 适应性 苏南丘陵区
下载PDF
几种除草剂防除苜蓿地杂草的试验 被引量:16
16
作者 曾昭海 胡跃高 +3 位作者 张薇 黄笑飞 李瑞德 王华宏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9-22,共4页
苜蓿地中以马唐、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 ,其鲜重占整个杂草鲜重的 90 .0 4 %~ 97.84 %。每单位重量的干草中 ,杂草所占的比例为 6 6 .5 7%~ 76 .3%。盖草能、金豆和普施特 3种除草剂在不同剂量下对上述杂草防除结果表明 :各处理均... 苜蓿地中以马唐、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 ,其鲜重占整个杂草鲜重的 90 .0 4 %~ 97.84 %。每单位重量的干草中 ,杂草所占的比例为 6 6 .5 7%~ 76 .3%。盖草能、金豆和普施特 3种除草剂在不同剂量下对上述杂草防除结果表明 :各处理均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收。 5 %普施特水剂增收较为明显的是水平 4 (用药量为 2 4 0 0ml hm2 ) ,比对照增加收入的比例为 171.2 %~ 174 .9% ;4 %金豆增收较为明显的为水平 3(用药量为 15 0 0ml hm2 ) ,比对照增加收入的比例为 193.9%~ 198.1% ;12 .5 %盖草能增收较为明显的为水平 2 (10 5 0ml hm2 )、水平3(135 0ml hm2 ) ,比对照增加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2 0 0 .9%~ 2 0 2 .4 %和 196 .6 %~ 198.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防除 苜蓿地 杂草 试验
下载PDF
苜蓿菌核病生防菌及化学药剂的筛选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薇 魏海雷 +1 位作者 张力群 胡跃高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2-165,共4页
通过毒力测定法比较11种化学药剂对苜蓿菌核病的抑菌效果,其中45%五氯·福、50%速克灵和55%甲硫·菌核净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均能抑制病原菌生长。温室生测表明45%五氯·福防治苜蓿菌核病效果最好,500倍液防效达73.9%。从江... 通过毒力测定法比较11种化学药剂对苜蓿菌核病的抑菌效果,其中45%五氯·福、50%速克灵和55%甲硫·菌核净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均能抑制病原菌生长。温室生测表明45%五氯·福防治苜蓿菌核病效果最好,500倍液防效达73.9%。从江苏省句容地区苜蓿根围土壤中分离到415株细菌,采用平皿对峙法从中筛选到3株对菌核病具有拮抗效果的生防菌,代号S1和S2的菌株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带超过1.5cm。温室生测菌株S2对苜蓿菌核病的生防效果最好,接种病原菌10d后防效达67.5%,15d后为6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菌核病 三叶草核盘菌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下载PDF
紫花苜蓿对九种杂草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卢成 曾昭海 +1 位作者 王维 胡跃高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6年第5期42-45,共4页
试验运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紫花苜蓿叶化感物质对九种受体植物的作用。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叶提取物对多变小冠花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具有抑制作用,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提取物对高羊茅种子的发芽势有促进作用,与对照差异显著(P<0.0... 试验运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紫花苜蓿叶化感物质对九种受体植物的作用。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叶提取物对多变小冠花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具有抑制作用,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提取物对高羊茅种子的发芽势有促进作用,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其最终发芽率也增加(P<0.05);除狗尾草外,其余八种受体植物的胚根长度都受到紫花苜蓿叶提取物的抑制,与对照的差异均显著(P<0.05);提取物对稗草、狗尾草、高羊茅、毛马唐和多变小冠花的苗长具有促进作用,与对照差异均显著(P<0.05);反枝苋的苗长则受到抑制(P<0.05);提取物对受体植物的幼苗鲜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虎尾草、匍匐翦股颖、巴哈雀稗、反枝苋和多变小冠花幼苗鲜重明显降低,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化感物质 受体植物
下载PDF
十四种化学除草剂对沧州地区苜蓿地杂草防效试验 被引量:13
19
作者 戚志强 胡跃高 +1 位作者 曾昭海 郜瑞路 《草原与草坪》 CAS 2005年第6期41-44,共4页
选用14种除草剂对沧州地区苜蓿(Medicago sativa)地苗期的杂草进行了防除试验。对苜蓿株高,产量及杂草量的综合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效盖草能、精禾草克、精稳杀得、拿捕净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为100%,苜蓿保系列各剂型在杂草株龄较大的情... 选用14种除草剂对沧州地区苜蓿(Medicago sativa)地苗期的杂草进行了防除试验。对苜蓿株高,产量及杂草量的综合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效盖草能、精禾草克、精稳杀得、拿捕净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为100%,苜蓿保系列各剂型在杂草株龄较大的情况下综合表现较好,其中苜蓿保2%EC将杂草率从80.6%(CK)降到了36.5%,苜蓿增产40.6%。沧州地区春播苜蓿幼苗期单独使用禾本科除草剂或阔叶草除草剂效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除草剂 杂草防除 幼苗期
下载PDF
紫花苜蓿在苏南丘陵山区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傅反生 吉沐祥 +4 位作者 胡跃高 戚志强 储国良 张薇 陈源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15-317,共3页
通过对当地的气温、降水量、光照、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技术条件、社会条件、市场条件分析紫花苜蓿的生态适应性,指出紫花苜蓿南引至苏南丘陵地区的社会条件、市场条件已经具备,且苏南丘陵地区紫花苜蓿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已经展开并取得... 通过对当地的气温、降水量、光照、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技术条件、社会条件、市场条件分析紫花苜蓿的生态适应性,指出紫花苜蓿南引至苏南丘陵地区的社会条件、市场条件已经具备,且苏南丘陵地区紫花苜蓿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已经展开并取得一定进展,这将使紫花苜蓿南引最终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 丘陵 紫花苜蓿 适应性 生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