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6822例犬X线检查病例回顾性分析
1
作者 杨腾昆 陈可欣 +4 位作者 刘钢 傅梦竹 苏畅 张迪 夏兆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6,共8页
为了研究X线检查在犬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和主要异常诊断等,本研究对2022年1—12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6 822例犬X线检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1岁以下684例(10.03%),1~7岁2 101例(30.80%),7岁以上4 037例(59.18%);雄... 为了研究X线检查在犬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和主要异常诊断等,本研究对2022年1—12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6 822例犬X线检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1岁以下684例(10.03%),1~7岁2 101例(30.80%),7岁以上4 037例(59.18%);雄性2 828例(41.45%),雄性去势1 169例(17.14%),雌性1 464例(21.46%),雌性绝育1 361例(19.95%)。共进行X线检查8 539例次,检查类型包括平片8 510例次,造影29例次。平片检查部位由多到少依次为胸部(3 191/8 510,37.50%)、四肢骨(3 023/8 510,35.52%)、中轴骨(1 476/8 510,17.34%)和腹部(820/8 510,9.64%)。胸部主要影像学异常为肺非结构间质型(939/3 191,29.43%)和心影增大(649/3 191,20.34%);四肢骨主要影像学异常为骨关节炎(1 089/3 023,36.02%);中轴骨主要影像学异常为椎间隙狭窄(876/1 476,59.35%)和退行性病变(443/1 476,30.01%);腹部主要影像学异常为下泌尿道结石(261/820,31.83%)。造影检查包括逆行性尿路造影25例次和消化道造影4例次。逆行性尿道造影检查检出的主要异常表现/诊断为尿道狭窄(7/25,28.00%),消化道造影检查检出的主要异常表现/诊断为造影剂残留(3/4,75.00%)。结果表明,X线检查在犬类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应用广泛,尤其在心脏疾病、骨关节疾病和泌尿道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回顾性分析 影像学表现 诊断
下载PDF
2022年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2121例犬心脏超声病例回顾性分析
2
作者 周媛媛 张静 +4 位作者 傅梦竹 张迪 邝怡 陆梓杰 刘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3,共7页
本研究对2022年1—12月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影像中心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的2 121例犬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评估各心脏病的检出率,及其在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中的流行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共有1 464例(69.02%)犬检出患有心脏病,其中3... 本研究对2022年1—12月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影像中心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的2 121例犬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评估各心脏病的检出率,及其在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中的流行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共有1 464例(69.02%)犬检出患有心脏病,其中31例犬至少患2种心脏病,共计检出心脏病1 496例次。根据检出心脏病种类划分,犬最高发心脏病种类是获得性瓣膜病(1 332例次,89.04%),其中粘液瘤样二尖瓣疾病最常见(1 322例次,占心脏病检出数量的88.37%),多发于贵宾犬、混血犬和博美犬等,其中雄性较雌性高发,老年犬高发;其次高发疾病是心包积液(78例次,5.21%);第三高发疾病为先天性心脏病(56例次,3.74%),最常见的种类是动脉导管未闭(23例次,占先天性心脏病检出数量的41.07%)、房间隔缺损(9例次,占先天性心脏病检出数量的16.07%)、肺动脉狭窄(8例次,占先天性心脏病检出数量的14.29%)和主动脉狭窄(8例次,占先天性心脏病检出数量的14.29%)。本研究确定了不同种类心脏病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对心脏病的诊断和筛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临床中可参考相应特征,提高心脏病诊断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流行特征 心脏超声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2022年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9167例犬腹部超声病例回顾性分析
3
作者 刘蕾 郭瑞泽 +3 位作者 刘钢 戴榕全 刘慜思 张迪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为了总结超声检查技术在小动物临床中的实际应用,尤其是腹部超声在犬常见疾病中的超声诊断作用,以及不同疾病在超声诊断中异常的检出率,本研究对2022年1—12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9 167例犬腹部超声检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 为了总结超声检查技术在小动物临床中的实际应用,尤其是腹部超声在犬常见疾病中的超声诊断作用,以及不同疾病在超声诊断中异常的检出率,本研究对2022年1—12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9 167例犬腹部超声检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患犬年龄分布为1岁以下597例(6.5%),1~7岁2 887例(31.5%),7岁以上5 683例(62.0%);性别分布为雄性(包含雄性去势)4 262例(46.5%),雌性(包含雌性绝育)4 905例(53.5%)。扫查部位或系统的检查次数由高到低分别为肝胆系统(5 054例次,55.1%)、脾脏(4 818例次,52.6%)、泌尿系统(4 385例次,47.8%)、胰腺(4 061例次,44.3%、)、胃肠道(3 110例次,33.9%)、肾上腺(2 169例次,23.7%)和生殖系统(1 509例次,16.5%)。肝胆系统主要超声异常为胆泥淤积(2 918例次,57.7%),脾脏主要超声异常为脾脏结节(510例次,10.6%),泌尿系统主要超声异常为膀胱结晶(1 633例次,37.2%),胰腺主要超声异常为回声不均(1 162例次,28.6%),胃肠道主要超声异常为胃炎(238例次,7.7%),肾上腺主要超声异常为肾上腺增大(365例次,16.8%),生殖系统主要超声异常为子宫积液(226例次,15.0%)。此外,超声引导介入操作共1 312例次,占进行超声检查病例总数的14.3%。结果表明,腹部超声检查在诊断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病例,以及筛查病因不明但表现明显的病例方面,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数据为动物医学领域提供了宝贵的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超声 诊断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动物口腔奈瑟菌致猫感染性心包炎的病例报告
4
作者 梁贝贝 谢曈 +3 位作者 黄薇 刘洋 陆梓杰 林珈好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141,共4页
猫细菌性心包炎是猫心包积液的病因之一,其发病率较低,仅占所有猫心包积液病例的0.7%~9.6%。本文旨在探讨由动物口腔奈瑟菌(Neisseria animaloris)引起猫细菌性心包炎的罕见病例,为类似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2021年5月,本院接诊了1例因... 猫细菌性心包炎是猫心包积液的病因之一,其发病率较低,仅占所有猫心包积液病例的0.7%~9.6%。本文旨在探讨由动物口腔奈瑟菌(Neisseria animaloris)引起猫细菌性心包炎的罕见病例,为类似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2021年5月,本院接诊了1例因精神沉郁、食欲废绝3 d而就诊的患猫,体格检查显示该猫呼吸急促、心音沉闷,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大量心包积液。通过心包积液细菌需氧培养和16S rRNA基因PCR鉴定,明确病原为动物口腔奈瑟菌。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治疗后,患猫的状况在1周内并未明显改善,最终于家中死亡。本病例报告提供了关于该病例诊断和治疗的详细过程,明确动物口腔奈瑟菌可能是引起猫感染性心包炎的潜在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包炎 动物口腔奈瑟菌 心包积液
下载PDF
槟榔提取物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代重山 郝智慧 沈建忠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101,共5页
在动物养殖过程中,抗生素添加易产生微生物耐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开发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且无有害物质残留的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已成为我国动物饲料添加剂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槟榔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草药,具有... 在动物养殖过程中,抗生素添加易产生微生物耐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开发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且无有害物质残留的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已成为我国动物饲料添加剂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槟榔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草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已被广泛应用。研究表明,槟榔提取物具有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作用。因此,本文总结归纳了槟榔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抗炎、抗寄生虫和抗微生物活性,并进一步讨论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旨在为槟榔提取物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提取物 生物学活性 动物生产 应用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感染与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高鹏 叶苗苗 +5 位作者 张永宁 周磊 盖新娜 郭鑫 杨汉春 韩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88,共12页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家猪致死率可达100%,严重威胁我国及世界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尚无确实安全有效的预防用疫苗。本文总结了ASFV的流行历史与态势、生物学特性与复制、感染与致病...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家猪致死率可达100%,严重威胁我国及世界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尚无确实安全有效的预防用疫苗。本文总结了ASFV的流行历史与态势、生物学特性与复制、感染与致病机制、与靶细胞的相互作用以及适应性免疫应答,并讨论了相关预防与控制措施,以期为我国ASFV研究和防控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ASFV) 流行病学 病原生物学 感染与致病机制 预防与控制
下载PDF
J、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分离和囊膜蛋白(gp85)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周钊灿 游广炬 +4 位作者 杨金易 苏晓娜 高丽 王永强 郑世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为了解现阶段我国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流行特征和演化趋势,本试验于2021—2022年从国内某鸡场采集蛋清ALV衣壳蛋白(p27)抗原阳性的鸡血浆,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DF-1)分离病毒并进行亚群鉴定;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分离株的囊... 为了解现阶段我国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流行特征和演化趋势,本试验于2021—2022年从国内某鸡场采集蛋清ALV衣壳蛋白(p27)抗原阳性的鸡血浆,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DF-1)分离病毒并进行亚群鉴定;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分离株的囊膜蛋白(gp85)基因片段,并对其进行测序,将基因序列与ALV不同亚群毒株进行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选取氨基酸变化差异较大的分离毒株进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显示,共分离到7株ALV毒株(3株J亚群,4株K亚群),ALV-J分离毒株CAU4932、CAU4860和CAU2259的gp 85基因片段长度为918 bp,编码306个氨基酸,分离毒株之间gp 85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0.5%~95.2%,gp85蛋白氨基酸同源性为95.1%~99.3%;ALV-K分离毒株CAU7049、CAU5006、CAU7176和CAU7168的gp 85基因片段长度为1008 bp,编码336个氨基酸,分离毒株之间gp 85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89.4%~92.3%,gp85蛋白氨基酸同源性为94.0%~99.7%。gp85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发现,分离株gp85蛋白氨基酸序列均会发生突变,但高变区hr1和hr2所占比例较多,证实了gp85的高变性。在gp85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中存在部分位点的氨基酸突变,可能导致gp85蛋白抗原性发生变化。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显示,5株分离毒株均可在DF-1细胞内复制并存在可被抗体识别的p27抗原表位。结果表明,本试验分离的7株ALV毒株是国内ALV-J和ALV-K流行毒株的突变株,不仅丰富了ALV基因组库资源,且为后续研究ALV的遗传变异特征和流行趋势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病毒 J亚群 K亚群 gp 85基因 序列比较
下载PDF
北京地区食源性沙门菌消毒剂抗性基因和耐药基因分布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征 翟卫帅 +4 位作者 邹之宇 吴聪明 沈建忠 汪洋 刘德俊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0,共9页
为了解北京地区消毒剂抗性基因分布、携带情况及其与耐药基因之间的关系,本试验采集北京市6个行政区共计39家超市及农贸市场的猪肉和鸡肉样品,分离培养沙门菌并进行鉴定,随后结合Seqsero2、Staramr和Diamond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沙门菌的... 为了解北京地区消毒剂抗性基因分布、携带情况及其与耐药基因之间的关系,本试验采集北京市6个行政区共计39家超市及农贸市场的猪肉和鸡肉样品,分离培养沙门菌并进行鉴定,随后结合Seqsero2、Staramr和Diamond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沙门菌的消毒剂抗性基因和耐药基因进行筛选与分析。结果显示,从28家超市和11家农贸市场的148份猪源和147份鸡源样品中共分离得到79株(26.78%)沙门菌。所有分离菌株共预测得到17种血清型,其中71株鉴定得到16种序列型(ST),大部分分离菌株的血清型与ST型一一对应,其中优势菌株为肠炎沙门菌ST11(n=24)。共检出32个消毒剂抗性基因,其中非共同携带的抗性基因有5个,包括外膜孔道蛋白基因opmD/npmC(携带率72.15%)、有机汞调控蛋白基因merR2(携带率37.97%)、季铵盐类消毒剂抗性基因qacEΔ1(携带率21.52%)和qacF(携带率12.66%)、外排泵基因oqxAB(携带率1.27%)。共检测出50个耐药基因,覆盖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等共10类抗菌药物,其中氨基糖苷类占比最高(36.0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消毒剂抗性基因个数与耐药基因种类数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43,P=6.3×10^(-5)),提示沙门菌在携带消毒剂抗性基因的同时,可能也携带更多种类的耐药基因。本试验为指导食品消毒剂的合理使用、保障北京地区食品安全和疾病预防提供理论支持,具有公共卫生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全基因组测序 消毒剂抗性基因 耐药基因
下载PDF
禽呼肠孤病毒在我国部分地区蛋鸡群中的血清流行率和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郑好 杨霞 +8 位作者 张素 赵一萌 汤君宇 高丽 曹红 马国明 王占新 郑世军 王永强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禽呼肠孤病毒(ARV)在我国流行范围较广,感染家禽后使其出现病毒性关节炎、生长不良和产蛋量下降等表现,对我国养禽业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解我国蛋鸡群中ARV的流行情况及存在的感染风险因素,本试验在2022年11月—2023年3月从北京... 禽呼肠孤病毒(ARV)在我国流行范围较广,感染家禽后使其出现病毒性关节炎、生长不良和产蛋量下降等表现,对我国养禽业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解我国蛋鸡群中ARV的流行情况及存在的感染风险因素,本试验在2022年11月—2023年3月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陕西、湖北和重庆9个省市的45个蛋鸡养殖场(其中包括祖代蛋鸡群、父母代蛋鸡群和商品代蛋鸡群),收集共计45份调查问卷和968份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的ARV抗体,并结合调查问卷,采用单因素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方法找到蛋鸡出现ARV感染症状的风险因素。ELISA检测结果显示,968份血清样本中检出阳性863份,阳性率为89.15%(95%CI:87.0%~91.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全进全出饲养模式下的蛋鸡出现ARV感染症状的概率显著低于区域性全进全出饲养模式或不同日龄、不同批次混养饲养模式下的蛋鸡,且具有较强程度的关联(P<0.05,0.1<OR<0.3);生物安全防控严格的大、中型规模化养殖场(5万只以上)的蛋鸡出现ARV感染症状的概率显著低于生物安全防控存在不足的小型养殖场(2万~5万只)的蛋鸡,且具有较强程度的关联(P<0.05,0.1<OR<0.3);员工不注意对鸡舍消毒的养殖场饲养的蛋鸡出现ARV感染症状的概率显著高于员工对鸡舍具有较强或一般消毒意识的养殖场饲养的蛋鸡,具有中等程度的关联(P<0.05,1.5<OR<3.0)。综上所述,饲养模式、养殖场规模和员工对鸡舍的消毒意识可能是产蛋鸡群感染ARV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禽呼肠孤病毒(ARV) 抗体检测 风险因素
下载PDF
艾美耳球虫的遗传操作:平台建立、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瑞英 索静霞 +4 位作者 梁琳 刘贤勇 丁家波 索勋 汤新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62-3373,共12页
艾美耳属球虫是畜牧生产中最常见的寄生虫,引起鸡、兔、羊、牛等养殖动物严重消化系统疾病,影响动物健康和养殖效益。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者们先后建立了艾美耳球虫的瞬时转染、稳定筛选和基因编辑等遗传操作平台,实现了... 艾美耳属球虫是畜牧生产中最常见的寄生虫,引起鸡、兔、羊、牛等养殖动物严重消化系统疾病,影响动物健康和养殖效益。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者们先后建立了艾美耳球虫的瞬时转染、稳定筛选和基因编辑等遗传操作平台,实现了艾美耳球虫的基因过表达、基因敲除和基因编辑等操作,极大推进了艾美耳球虫基础生物学和作为新型真核载体疫苗的研究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本文围绕艾美耳球虫遗传操作平台建立的关键技术、创新性设计、存在的技术瓶颈以及应用前景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为其他畜禽寄生虫遗传操作平台的构建提供参考,也为球虫病新型防控制剂的研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美耳球虫 遗传操作 基因编辑 技术瓶颈 疫苗载体
下载PDF
我国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率、病原谱和主要病原菌耐药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玥 宋世豪 +5 位作者 倪婉仪 赵恪 邓昭举 汪洋 吴聪明 孙城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8-97,共10页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其病原菌种类多样,流行分布呈一定季节性和地域性特征,病原菌耐药特征差别较大。为系统了解我国各地牧场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率、病原谱和主要病原菌耐药特征,本文梳理了近十年在我国各地区牧场开...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其病原菌种类多样,流行分布呈一定季节性和地域性特征,病原菌耐药特征差别较大。为系统了解我国各地牧场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率、病原谱和主要病原菌耐药特征,本文梳理了近十年在我国各地区牧场开展的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奶牛子宫内膜炎在我国各地牧场的发生率普遍较高;各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谱存在差异,以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芽孢杆菌为主;主要病原菌对青霉素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等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各地有关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谱和主要病原菌耐药特征的研究在流行病学设计、疾病诊断、病原菌分离培养和数据统计等层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议未来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并在全国范围内系统开展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耐药性监测,为指导临床兽医科学用药和制定我国奶牛子宫内膜炎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子宫内膜炎 病原谱 耐药性
下载PDF
2株公园湖水源非O1/O139群霍乱弧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佳玮 施霁桢 +4 位作者 李金鑫 任志浩 张越 谭丽琼 苏敬良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9-57,共9页
近年来,非O1/O139群霍乱弧菌(NOVC)引起人和动物感染时有报道。本试验于2021年3月—2022年4月连续采集圆明园遗址公园湖水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经16S rRNA序列分析和溶血性检测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并通过细胞毒性试验和小鼠感染试验对分... 近年来,非O1/O139群霍乱弧菌(NOVC)引起人和动物感染时有报道。本试验于2021年3月—2022年4月连续采集圆明园遗址公园湖水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经16S rRNA序列分析和溶血性检测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并通过细胞毒性试验和小鼠感染试验对分离株的致病性进行检测;采用PCR方法对分离株的毒力相关基因ctxA、ctxB、tcpA、hlyA、rtxA、rtxC和chxA进行检测;通过系统发育进化分析对分离株的chxA基因全长进行分析;通过药敏试验对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共分离鉴定出2株NOVC,NOVC分离株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呈现明显的溶血现象;经过滤除菌的细菌培养液上清有溶细胞作用,对体外培养的Vero细胞具有极强的毒性作用,可引起细胞萎缩和脱落;分离株培养物和培养液上清经腹腔注射均可致死小鼠,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10^(7.23)CFU。PCR检测结果显示,分离株hlyA、rtxA、rtxC和chxA基因呈阳性,提示细菌的致病性可能与毒力因子的表达相关。对chxA基因的全长分析结果显示,2株分离株均可编码II型ChxA毒素,其催化域与I型毒素高度同源,但在相应区域缺失1段5个氨基酸片段(^(619)AIAKE^(62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株分离株均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阿米卡星敏感,均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结果表明,公园水源性NOVC分离株携带多种毒力相关基因,产生溶血素等溶细胞毒素,可致死小鼠,对抗菌药呈多重耐药,对水生动物和环境的公共卫生具有潜在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1/O139群霍乱弧菌 致病性 毒力基因 ChxA毒素
下载PDF
液相色谱-四极杆线形离子阱质谱法快速检测牛奶中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13
作者 刘楚君 谢洁 +7 位作者 屈子裕 张莉蕴 张谛 戴新华 方向 江游 江海洋 吴聪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29,共10页
为给国产质谱提供检测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参考依据,本试验首次基于自主研制液相色谱-四极杆线形离子阱质谱法(LC-Q-LIT),建立了牛奶中磺胺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前处理采用液液萃取方法,牛奶样品经乙腈提取,正... 为给国产质谱提供检测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参考依据,本试验首次基于自主研制液相色谱-四极杆线形离子阱质谱法(LC-Q-LIT),建立了牛奶中磺胺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前处理采用液液萃取方法,牛奶样品经乙腈提取,正己烷脱脂,取适量提取液,经氮气吹至近干,初始流动相复溶后,进行LC-Q-LIT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按照空白添加的方法进行制备。仪器条件按照色谱峰形及其响应强度进行优化。LC-Q-LIT检测牛奶中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方法学验证指标包括线性范围、检测限和定量限、回收率和精密度。将LC-Q-LIT方法与文献中报道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进行对比,并采用LC-Q-LIT方法检测5份实际样品。经优化选择依利特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分离目标物;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V/V)为11种磺胺类药物的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V/V)为9种喹诺酮类药物的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正离子电离(ESI+)和选择反应监测模式。结果显示,在牛奶基质中,11种磺胺类药物在5~500μg/L线性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2)≥0.999),检测限、定量限和添加回收率范围分别为1.0~3.0μg/L、2.5~10.0μg/L和77.39%~119.44%,日内精密度为1.21%~6.04%,日间精密度为2.25%~9.45%;9种喹诺酮类药物在10~450μg/L线性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2)≥0.990),检测限、定量限和添加回收率范围分别为5.0~9.0μg/L、10.0~20.0μg/L和81.97%~118.49%,日内精密度为1.64%~10.94%,日间精密度为2.05%~12.69%。LC-Q-LIT方法的回收率与LC-MS/MS方法相近,可达到仪器准确度要求。5份实际样品经LC-Q-LIT检测,未测出磺胺类药物,测得司帕沙星残留量为0.84μg/L。结果表明,LC-Q-LIT方法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且灵敏度高,定性和定量准确,适用于牛奶中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磺胺类 喹诺酮类 液相色谱-四极杆线形离子阱质谱法(LC-Q-LIT)
下载PDF
小分子化学污染物广谱识别性核酸适配体的制备及其应用进展
14
作者 陈莹杰 王佳琦 +5 位作者 宋岳龙 贾竹青 李德喜 王战辉 杜向党 李成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5-97,共13页
作为新型生物识别材料,广谱识别性核酸适配体在食品和环境中小分子化学污染物及其结构类似物的同时检测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有关腺苷受体拮抗剂、被非法滥用活性物质、抗炎药物、抗微生物药物、工业化学品、农药、类固醇雌... 作为新型生物识别材料,广谱识别性核酸适配体在食品和环境中小分子化学污染物及其结构类似物的同时检测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有关腺苷受体拮抗剂、被非法滥用活性物质、抗炎药物、抗微生物药物、工业化学品、农药、类固醇雌激素和毒素等小分子化学污染物广谱识别性核酸适配体的筛选方法和优化策略,归纳总结了109条核酸适配体序列和平衡解离常数(或相对亲和力)及其所用的测定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基于广谱识别性核酸适配体所开发的生物传感器,以期为食品和环境中小分子化学污染物快速检测产品的更新换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化学污染物 广谱 核酸适配体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机器学习方法在预测细菌耐药表型中的应用
15
作者 邹之宇 张凯英 +8 位作者 马士珍 杨璐 陈丝雨 吕艳丽 吴聪明 沈建忠 夏兆飞 王璐 汪洋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医疗需求不断增长,人医临床、宠物临床和畜牧养殖行业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愈发频繁,导致病原菌耐药问题日趋严峻,造成公共卫生安全隐患。快速、准确的细菌耐药表型检测能够有效指导临床医生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医疗需求不断增长,人医临床、宠物临床和畜牧养殖行业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愈发频繁,导致病原菌耐药问题日趋严峻,造成公共卫生安全隐患。快速、准确的细菌耐药表型检测能够有效指导临床医生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降低由经验用药和不合理用药引发的耐药风险。然而,现有检测技术耗时较长且操作繁琐,难以在临床中推广,种类单一的快速检测试剂等产品又无法满足临床的多元化需求。因而,亟需开发新的技术方法以提供快速鉴定细菌耐药表型的有效解决方案。细菌的组学信息中蕴含大量与细菌耐药表型相关的特征,从中快速、准确地挖掘相关信息能够为快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机器学习模型在处理复杂结构数据方面有显著优势,在挖掘组学信息工作中展示巨大应用潜力。随着该领域的快速发展,机器学习方法有望为临床快速、准确地预测耐药表型提供技术支持,助力医生诊疗准确性的提升。本综述系统总结了机器学习模型在细菌耐药表型预测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比较了不同机器学习方法的特点和性能,同时归纳总结细菌耐药表型预测建模工作所需的关键要素,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 表型预测 机器学习
下载PDF
成都猪呼吸道源氟苯尼考耐药肠球菌流行病学调查
16
作者 王奕青 王亚新 +5 位作者 肖孟晋 樊润 翟卫帅 沈建忠 汪洋 刘德俊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共10页
为探究成都地区猪呼吸道源氟苯尼考耐药肠球菌的检出情况,并阐明其耐药表型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试验于2020年10月自成都地区3家养殖场和1家屠宰场各采集60份育肥猪鼻咽拭子,琼脂培养法分离细菌,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为探究成都地区猪呼吸道源氟苯尼考耐药肠球菌的检出情况,并阐明其耐药表型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试验于2020年10月自成都地区3家养殖场和1家屠宰场各采集60份育肥猪鼻咽拭子,琼脂培养法分离细菌,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对分离的细菌进行种属鉴定,通过微量肉汤法测定耐药表型,利用Illumina novaseq平台、三代纳米孔测序技术获得细菌全基因组数据,借助多位点序列分型、系统进化分析、侧翼序列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手段探究其分子遗传特征。结果显示,共分离获得氟苯尼考耐药肠球菌42株(检出率17.5%),分别检出8(养殖场A)、13(养殖场B)、14(养殖场C)和7(屠宰场)株,以粪肠球菌最多(81.0%,34/42)。42株肠球菌均为多重耐药菌,对泰妙菌素(95.2%)、庆大霉素(92.9%)和利奈唑胺(83.3%)的耐药率较高。粪肠球菌ST型分布广泛,以水平传播为主,其中ST633型(n=7)和ST591型(n=6)最为流行,且存在跨地区的克隆传播;所有菌株均携带了多种耐药基因、毒力基因以及多种类型的质粒复制子。分离菌株携带的氟苯尼考耐药基因中阳性率最高的基因为optrA(83.3%)和fexA(73.8%),且侧翼序列呈多样化,存在optrA和cfrA基因共存菌。结果表明,成都地区猪呼吸道源氟苯尼考耐药肠球菌存在耐药菌分布广、毒力强,耐药程度高、种类多,耐药基因数量多、种类繁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细菌耐药性流行病学监测和生猪养殖屠宰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抗菌药物耐药性 optrA 可移动遗传元件
下载PDF
水禽源H3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鉴定及其对鸭的致病性研究
17
作者 佟琪 韩琪祺 +3 位作者 束思成 常昊宇 刘金华 孙洪磊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7-94,共8页
为调查某蛋鸭养殖场发生的以急性产蛋下降和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病原,研究对发病鸭群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全基因组演化分析以及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引起蛋鸭发病病原为H3N6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该病毒HA和NA基因来源于欧亚... 为调查某蛋鸭养殖场发生的以急性产蛋下降和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病原,研究对发病鸭群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全基因组演化分析以及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引起蛋鸭发病病原为H3N6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该病毒HA和NA基因来源于欧亚谱系野鸟源低致病性AIV,内部基因与当前流行的2.3.4.4b分支H5Ny亚型AIV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该病毒对SPF鸭高度易感,感染雏鸭出现呼吸道症状以及神经症状,死亡率40%,引起肺脏等多脏器严重病理损伤,病毒可在气管、肺脏、小肠和脑中有效复制,通过口咽和泄殖腔长时间(11d)排毒,并且在鸭之间接触传播。综上所述,试验分离的新型重组H3N6亚型AIV对鸭致病性较强,并具有一定的传播能力,对水禽养殖业具有一定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N6 禽流感病毒 基因重排 致病性
原文传递
北京某绿地蚊媒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18
作者 李金鑫 廖佳玮 +6 位作者 张越 任行 任志浩 施霁桢 毕玉海 谭丽琼 苏敬良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8,共7页
为了解北京某绿地蚊媒病毒的分布情况,本试验使用诱蚊灯捕蚊采集到蚊虫标本19000余只,利用蚊子细胞C6/36培养进行病毒分离,利用高通量测序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鉴定分离株;RT-PCR测定分离株病毒的序列,并与国内外相应病毒序... 为了解北京某绿地蚊媒病毒的分布情况,本试验使用诱蚊灯捕蚊采集到蚊虫标本19000余只,利用蚊子细胞C6/36培养进行病毒分离,利用高通量测序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鉴定分离株;RT-PCR测定分离株病毒的序列,并与国内外相应病毒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样本经病毒分离获得2株可引起明显细胞病变的分离株,分别命名为BJ2021/01和BJ2021/02。高通量测序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BJ2021/01分离株含有版纳病毒(BAV)、忍者病毒(SHTV)、沙捞越病毒(SWKV)和库蚊源类芜菁黄花叶病毒科病毒(CuTLV),为4种病毒的混合物;BJ2021/02为BAV。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BAV分离株BJ2021/02的12个片段与国内外BAV分离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58.1%~98.7%,编码氨基酸的同源性为54.4%~98.9%。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BJ2021/02分离株属基因A型。本试验结果丰富了我国BAV的基因组序列,为开展北京市BAV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为虫媒病毒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病原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媒病毒 版纳病毒 忍者病毒 沙捞越病毒 库蚊源类芜菁黄花叶病毒科病毒
下载PDF
副结核分枝杆菌重组酶介导扩增-侧向流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19
作者 南岳 龙美贞 +2 位作者 王元智 刘一朵 周向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55-3260,共6页
旨在建立一种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vium subsp.paratuberculosis,MAP)精准快速的检测方法,结合重组酶介导扩增(recombinase-aid amplification,RAA)和侧向流试纸条(lateral flow dipstick,LFD)技术,以MAP的特异性多拷贝插入元... 旨在建立一种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vium subsp.paratuberculosis,MAP)精准快速的检测方法,结合重组酶介导扩增(recombinase-aid amplification,RAA)和侧向流试纸条(lateral flow dipstick,LFD)技术,以MAP的特异性多拷贝插入元件IS900设计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时间和温度等条件,建立可用于MAP现场可视化检测的RAA-LFD方法。该检测方法在35℃条件下恒温反应30 min即可实现对MAP目的基因的有效扩增。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特异性地检测出MAP,不与其他常见的病原发生交叉反应;对MAP标准品的最低检测限可达到10 fg·μL^(-1);使用该方法对149份牛奶样品进行检测,与传统的PCR相比,其敏感性为100%。综上,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针对于MAP的精准快速的试纸条检测方法,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结核分枝杆菌 重组酶介导扩增 侧向流试纸条
下载PDF
北京地区犬猫尿源奇异变形杆菌耐药性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分析
20
作者 陈玉娟 黄克斌 于咏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5,共7页
为调查北京地区犬猫尿源奇异变形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现状,并分析其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主要耐药机制,本试验于2018—2019年采集北京地区16只犬和13只猫的符合菌尿标准的尿液样本,以及264株犬源和152株猫源尿液中未鉴定细菌分离... 为调查北京地区犬猫尿源奇异变形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现状,并分析其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主要耐药机制,本试验于2018—2019年采集北京地区16只犬和13只猫的符合菌尿标准的尿液样本,以及264株犬源和152株猫源尿液中未鉴定细菌分离株;分离鉴定奇异变形杆菌,检测其对临床常用的12种抗菌药的耐药性,并分析奇异变形杆菌携带β-内酰胺酶的情况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显示,共分离获得44株犬源(15.7%)和5株猫源(3.0%)奇异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分离株对阿奇霉素和多西环素耐药率均为98.0%,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率为6.1%~73.5%,多重耐药率为79.6%。28株分离株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为57.1%,主要基因型为bla TEM型、bla CTX-M-9型和bla OXA-1型;1株分离株携带头孢菌素酶(AmpC),基因型为bla CMY-2型。产ESBLs菌株对氨苄西林、氯霉素、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P<0.05)。奇异变形杆菌分离株形成生物被膜阳性率为100%,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度与所选抗菌药的耐药性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犬猫尿源奇异变形杆菌耐药情况严重,携带ESBLs阳性率较高,形成生物被膜阳性率达100%,临床用药时可选择耐药率较低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变形杆菌 尿源 耐药性 Β-内酰胺酶 生物被膜形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