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8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阶段五参与”社会服务模式在畜牧学科高等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农业大学“牛精英计划”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佳琦 马佳莹 +1 位作者 李胜利 曹志军 《中国乳业》 2020年第S01期16-20,共5页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高校三大职能。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围绕畜牧学科开展社会服务探索实践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促进行业进步发展的一剂良药。目前,畜牧学科高等教育在社会服务职能上仍存在种种问题。“牛精英...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高校三大职能。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围绕畜牧学科开展社会服务探索实践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促进行业进步发展的一剂良药。目前,畜牧学科高等教育在社会服务职能上仍存在种种问题。“牛精英计划”自2011年创立至今,一直致力于培养具备全局观、专业突破、产业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等综合能力突出的畜牧领军人才,“三阶段五参与”社会服务模式涵盖了本硕博、教师、大众五个群体共同参与其中,通过“文化传播-成果转化-智库咨询”三个阶段共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真正实现“学生成长,行业发展”的共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服务 畜牧 高等教育 牛精英计划 三阶段五参与。
下载PDF
基于牛精英平台对动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以湖南农业大学牛精英参赛经验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佩华 曹志军 +5 位作者 何俊 兰欣怡 方热军 谢方平 易自力 贺喜 《中国乳业》 2020年第S01期45-49,共5页
“牛精英计划”自2011年启动迄今近10年,湖南农业大学代表队连续参加了第二、三届牛精英挑战赛,获得奶牛队二等奖、三等奖和肉牛队一等奖的优秀成绩,基于这一平台,不仅激发了该校动科专业大学生和研究生对奶牛和肉牛行业的热爱,同时积... “牛精英计划”自2011年启动迄今近10年,湖南农业大学代表队连续参加了第二、三届牛精英挑战赛,获得奶牛队二等奖、三等奖和肉牛队一等奖的优秀成绩,基于这一平台,不仅激发了该校动科专业大学生和研究生对奶牛和肉牛行业的热爱,同时积极推动了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并提供了有价值的改革思路。为总结成功的经验,凝练清晰的实践教学改革模式,介绍了湖南农业大学参加“牛精英挑战赛”的情况、总结了赛后对人才培养质量影响的积极延伸效果,并深入分析了牛精英平台设立的“做中学”“以赛促学”和“以赛促教”的教育原理依据。最后,提出了牛精英平台对动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精英 动科专业 实践教学 改革 思考
下载PDF
第一届高校科技创新高层论坛闭幕辞——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常信
3
作者 吴常信 《中国高校科技》 2007年第S1期5-5,共1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第一届"高校科技创新高层论坛"很快就要结束了,这次论坛有如下几个特点:嘉宾来源广泛这次论坛的嘉宾来自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地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有来自政府的、高校的和企业的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第一届"高校科技创新高层论坛"很快就要结束了,这次论坛有如下几个特点:嘉宾来源广泛这次论坛的嘉宾来自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地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有来自政府的、高校的和企业的嘉宾;有来自综合性大学和行业高校,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的嘉宾;有来自北京上海等发达省分的嘉宾,也有来自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嘉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技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常信 老工业基地 北京农业大学 动物遗传育种学 副主任 中国农业大学 畜牧系 重庆市教委
下载PDF
中国荷斯坦牛SAA3.2基因对产奶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4
作者 杨千钰 郭子骄 +3 位作者 郑伟杰 杨少华 韩博 孙东晓 《中国畜牧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49,共6页
作者通过前期RNA-seq研究发现血清淀粉样蛋白A3.2(Serum Amyloid A3.2,SAA3.2)基因是影响产奶性状的关键功能基因。本研究基于409头中国荷斯坦母牛30×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分析SAA3.2基因上游调控区2 000 bp区段内的突变位点及基因型... 作者通过前期RNA-seq研究发现血清淀粉样蛋白A3.2(Serum Amyloid A3.2,SAA3.2)基因是影响产奶性状的关键功能基因。本研究基于409头中国荷斯坦母牛30×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分析SAA3.2基因上游调控区2 000 bp区段内的突变位点及基因型,共鉴定到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利用Haploview4.2软件分析出这7个SNPs形成一个单倍型块,Block由3种单倍型组成:H1(GCCAAAC)、H2(ATCGCGT)和H3(ATTGCGT),频率分别为58.6%、22.8%和16.0%。基于混合动物模型,应用SAS 9.4软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共发现6个SNP位点:g.26500216A>G、g.26500312C>T、g.26500608A>G、g.26500678A>C、g.26500899G>A和g.26501916C>T,均与305d产奶量、乳脂量及乳蛋白量极显著关联(P<0.000 1);g.26500435C>T位点与产奶量、乳脂量、乳蛋白率、乳脂率及乳蛋白率均显著关联(P<0.000 1~0.025 3);利用JASPAR在线软件预测发现,7个SNP位点在突变后均改变了C/EBPβ、C/EBPδ和SOX10等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以上研究表明,SAA3.2基因对中国荷斯坦牛产奶量及乳成分性状具有显著遗传效应,这一发现为奶牛基因组选择育种领域提供了潜在的遗传标记信息,对于优化奶牛育种策略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荷斯坦牛 SAA3.2基因 产奶性状 关联分析 遗传效应
下载PDF
哺乳动物耐力的遗传基础及研究进展
5
作者 姚茹玉 周梦晗 +6 位作者 王心雨 李媛媛 张鹤潼 杨涛 冯墨 刘宇 赵春江 《中国畜牧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2,共7页
耐力性状在生物体的健康、环境适应性和经济性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入理解其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近年来关于耐力的研究逐渐增多,涵盖了生理、遗传和代谢等多个领域,然而其遗传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从耐力性状的生理和遗传... 耐力性状在生物体的健康、环境适应性和经济性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入理解其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近年来关于耐力的研究逐渐增多,涵盖了生理、遗传和代谢等多个领域,然而其遗传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从耐力性状的生理和遗传基础、影响耐力的基因位点、基因表达分析以及代谢组学研究方面综述了哺乳动物耐力性状的遗传基础和研究进展,以期为本领域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力 遗传基础 基因位点 基因表达分析 代谢组学
下载PDF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对动物肠道屏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6
作者 刘燕娇 戴兆来 罗玉衡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8-1469,共12页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muciniphila)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下一代益生菌。现有研究已证实,其与动物肠道屏障稳态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A.muciniphila的生物学特性、在肠道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对肠道屏障的影响和作用机制。A.muciniphila能够通过多...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muciniphila)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下一代益生菌。现有研究已证实,其与动物肠道屏障稳态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A.muciniphila的生物学特性、在肠道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对肠道屏障的影响和作用机制。A.muciniphila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包括增强肠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促进肠上皮细胞的再生、促进黏蛋白及杯状细胞产生,以增强黏液屏障、抑制炎症反应和影响肠道菌群等。未来研究需在描述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不同的临床模型以详细阐释A.muciniphila与肠道屏障互作的分子机制,为动物肠道健康的研究和微生态制剂的开发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 下一代益生菌 肠道屏障
下载PDF
西藏色瓦绵羊同期发情及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研究
7
作者 符汉宇 苏奎源 +7 位作者 陈哲 扎西旺杰 刘博华 谭占坤 冯彬彬 商振达 刘锁珠 徐业芬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66,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西藏色瓦绵羊的繁殖率,试验选取104只繁殖季节空怀母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26只,分别使用阴道孕酮栓(CIDR)+孕马血清(PMSG)+前列腺素(PG,试验Ⅰ组)、醋酸氟孕酮阴道海绵栓+PMSG+PG(试验Ⅱ组)、CIDR+PMSG(试验Ⅲ组)及两次注... 为了进一步提高西藏色瓦绵羊的繁殖率,试验选取104只繁殖季节空怀母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26只,分别使用阴道孕酮栓(CIDR)+孕马血清(PMSG)+前列腺素(PG,试验Ⅰ组)、醋酸氟孕酮阴道海绵栓+PMSG+PG(试验Ⅱ组)、CIDR+PMSG(试验Ⅲ组)及两次注射PG(试验Ⅳ组)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然后对发情羊只分别采用稀释新鲜精液与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20 d、30 d后分别利用妊娠试纸和兽用B超仪进行妊娠诊断并统计受胎率。结果表明:试验Ⅰ、Ⅱ组母羊发情主要集中于48 h内,试验Ⅰ组发情率最高为84.62%,试验Ⅰ、Ⅱ、Ⅲ组发情率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试验Ⅰ、Ⅱ、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Ⅲ、Ⅳ组羊只稀释新鲜精液人工授精后受胎率分别为72.73%、70.00%、60.00%、50.00%,均分别显著高于冷冻精液受胎率(P<0.05);试验Ⅰ、Ⅱ组中发情母羊使用稀释新鲜精液进行人工授精的受胎率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试验Ⅰ、Ⅱ组中发情母羊使用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的受胎率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说明在藏北草原采用CIDR+PMSG+PG对西藏色瓦绵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后使用稀释新鲜精液人工授精可取得最优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色瓦绵羊 同期发情 发情鉴定 人工授精 受胎率
原文传递
黑水虻幼虫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8
作者 姜强 曲扬华 +1 位作者 孙玉丽 吕增鹏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3-1515,共13页
黑水虻幼虫具有繁殖快、适应性强、生物转化效率高等生物学特性,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及几丁质、抗菌肽等活性物质,是一种优质饲用资源型昆虫,在替代豆粕等蛋白质饲料原料上有着巨大潜力。此外,由于... 黑水虻幼虫具有繁殖快、适应性强、生物转化效率高等生物学特性,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及几丁质、抗菌肽等活性物质,是一种优质饲用资源型昆虫,在替代豆粕等蛋白质饲料原料上有着巨大潜力。此外,由于黑水虻幼虫独特的腐生生活方式,在解决有机废弃物和资源再利用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黑水虻幼虫的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基质优化策略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展,推荐了黑水虻幼虫在各类动物饲粮中的适宜用量,并探讨了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旨在为黑水虻幼虫饲料化的开发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幼虫 营养价值 饲料化 动物生产
下载PDF
反刍动物乳酸利用菌的代谢、分解模式及其在瘤胃酸中毒中的应用
9
作者 何姗姗 吴力健 +6 位作者 裴世腾 吕良康 熊凤良 张帆 王炜康 陈合伟 杨红建 《中国畜牧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5,共6页
瘤胃酸中毒是反刍动物集约化养殖模式下常见的一类营养代谢病,其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严重时甚至导致动物死亡,从而对牧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乳酸利用菌作为具有分解乳酸功能的一类内源性瘤胃菌群,是缓解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重要菌群,... 瘤胃酸中毒是反刍动物集约化养殖模式下常见的一类营养代谢病,其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严重时甚至导致动物死亡,从而对牧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乳酸利用菌作为具有分解乳酸功能的一类内源性瘤胃菌群,是缓解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重要菌群,对反刍动物生产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综述了乳酸利用菌的特征、分解能力及其对酸中毒的调节和影响因素,以期为缓解瘤胃酸中毒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利用菌 反刍动物 酸中毒
下载PDF
中国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59
10
作者 曹志军 史海涛 +1 位作者 李德发 李胜利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9,共19页
本文在查阅357篇相关度比较高的公开发表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从中筛选出有代表性的、测定信息较为完整的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文献67篇。归纳和总结了中国近年来在反刍动物饲料常规养分、瘤胃有效降解率、小肠消化率等指标评定上具有代... 本文在查阅357篇相关度比较高的公开发表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从中筛选出有代表性的、测定信息较为完整的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文献67篇。归纳和总结了中国近年来在反刍动物饲料常规养分、瘤胃有效降解率、小肠消化率等指标评定上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此外,本文还提出了目前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中存在的问题和针对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为该领域的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饲料 营养价值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粗饲料科学利用及评价技术 被引量:54
11
作者 李胜利 史海涛 +1 位作者 曹志军 王雅晶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149-3158,共10页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及其他草食动物饲粮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品质优劣直接关系到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近年来,秸秆厌氧碱贮技术和蒸汽爆破技术以其简便高效、适合大规模应用等优点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此外,在粗饲料营养价值评...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及其他草食动物饲粮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品质优劣直接关系到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近年来,秸秆厌氧碱贮技术和蒸汽爆破技术以其简便高效、适合大规模应用等优点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此外,在粗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技术领域,一些简便实用的粗饲料评价方法也引起了许多研究人员的兴趣,比如,通过乙酸和丁酸含量估测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通过测定36或48 h的瘤胃降解率估测粗饲料在瘤胃中的降解情况,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粗饲料营养价值的快速评定以及应用粗饲料综合评价指数对粗饲料品质进行快速评价,等等。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材料,并结合本实验室的部分研究成果,将这些技术逐一做了介绍,并针对其特点展开分析,以供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及生产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饲料 营养价值 评价 高效利用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杜玲 刘刚 +2 位作者 陆健 刘丑生 哈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9-116,共8页
DNA测序技术从以Sanger法为代表的第一代测序技术到如今的高通量测序(HTS)技术,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如今该技术在动植物基因组的研究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它的问世可以使人们以更低廉的价格,更全面、更深入地对全基因组进行分析... DNA测序技术从以Sanger法为代表的第一代测序技术到如今的高通量测序(HTS)技术,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如今该技术在动植物基因组的研究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它的问世可以使人们以更低廉的价格,更全面、更深入地对全基因组进行分析。作者阐述了几种关于HTS的测序技术平台:Roche/454测序技术、ABI/SOLID测序技术、Illumina/Solexa测序技术、单分子测序技术及Ion Torrent测序技术,并且还归纳了HTS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及表观基因组学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技术 基因组学 转录组学 应用
下载PDF
DNA宏条形码技术在食草动物食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郭艳萍 张浩 +2 位作者 赵新钢 罗海玲 张英俊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2-260,共9页
随着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整合DNA条形码和高通量测序的DNA宏条形码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在食草动物的食性鉴定中有很大潜力。放牧动物食性研究是动物营养学和草地生态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而与传统食性研究方法相比,宏条形... 随着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整合DNA条形码和高通量测序的DNA宏条形码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在食草动物的食性鉴定中有很大潜力。放牧动物食性研究是动物营养学和草地生态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而与传统食性研究方法相比,宏条形码技术可通过对植物DNA条形码的高通量测序,获得样本中的物种组成进而分析动物食性。介绍了传统食性分析手段的局限,重点综述了DNA宏条形码技术的产生、操作原理以及在食草类动物食性鉴定领域中的应用,同时还简述了可能存在的挑战,并对该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条形码 宏条形码 高通量测序 食草动物 食性鉴定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生物降解技术在反刍动物生产上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晨 郭永鹏 +1 位作者 计成 赵丽红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60-64,共5页
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严重威胁动物健康和人类食品安全。牛采食被黄曲霉毒素B1(AFB1)污染的日粮后,被机体吸收的AFB1能在肝脏中代谢转化为黄曲霉毒素M1(AFM1),再转运和分泌到牛奶中。众所周知,AFM1为强致癌物,严重影响乳品质量安全,威胁... 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严重威胁动物健康和人类食品安全。牛采食被黄曲霉毒素B1(AFB1)污染的日粮后,被机体吸收的AFB1能在肝脏中代谢转化为黄曲霉毒素M1(AFM1),再转运和分泌到牛奶中。众所周知,AFM1为强致癌物,严重影响乳品质量安全,威胁人类健康。文章从青贮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状况,黄曲霉毒素对反刍动物的危害,及黄曲霉毒素生物降解技术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了解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采取切实可行的毒素消减措施,及保障人类食品安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饲料 反刍动物 牛奶 黄曲霉毒素 生物降解 微生物
下载PDF
动物科学专业认知实习课程教学实践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建云 韩国才 +3 位作者 王忠 张炳坤 王书敏 田见晖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8年第11期69-71,共3页
动物科学专业认知实习是引导学生了解专业、树立专业思想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合理设计课程、精心编排内容等一系列实践,探索出了聘请企业指导教师现场讲解、深入现代化企业感知前沿科技、聘请专家和劳模融入情怀教育、校企协同育人长... 动物科学专业认知实习是引导学生了解专业、树立专业思想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合理设计课程、精心编排内容等一系列实践,探索出了聘请企业指导教师现场讲解、深入现代化企业感知前沿科技、聘请专家和劳模融入情怀教育、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加强基地建设等方法,使课程内容不断优化,对引导学生全面认知专业、激发学习热情、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坚定学农爱农为农的信念有较好的积极作用,实现了"既认知动物科技、又感知专业情怀"的"双认知",同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科学 认知实习 教学实践
下载PDF
2023年度肉牛牦牛产业与技术发展报告 被引量:14
16
作者 曹兵海 曹建民 +4 位作者 李俊雅 郭爱珍 王之盛 孙宝忠 陈昭辉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5-338,共4页
本文基于对2023年肉牛牦牛产业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展望了2024年肉牛牦牛产业发展趋势,并提出了肉牛牦牛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肉牛 牦牛 产业 展望 建议
下载PDF
动物育种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爱国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动物 育种 技术 发展
下载PDF
2023年度奶牛产业与技术发展报告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胜利 姚琨 +7 位作者 刘长全 王雅春 王中华 李建喜 王加启 张和平 曹志军 王硕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8-341,共4页
本文从生产现状、市场与贸易、加工与消费、技术研发等角度对2023年中国奶业发展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中国与奶业发达国家产业素质的差距点,为中国奶业发展提出技术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奶牛 产业 技术
下载PDF
猪全产业链育种技术及其国内外应用现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剑锋 邱小田 +3 位作者 周磊 张桂香 刘丑生 左玲玲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共5页
全产业链育种技术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被动物育种学家们提出,但直到近些年才逐渐在少数国外育种企业中应用。基于元共祖、基因组选择“一步法”等理论算法,国内外学者提出了MF-ssGBLUP、MAGE等一系列不同的全产业链遗传评估模型和算... 全产业链育种技术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被动物育种学家们提出,但直到近些年才逐渐在少数国外育种企业中应用。基于元共祖、基因组选择“一步法”等理论算法,国内外学者提出了MF-ssGBLUP、MAGE等一系列不同的全产业链遗传评估模型和算法,国外育种企业荷兰托佩克公司、PIC等已经在实际育种中应用了此技术,并实现了纯种性能的进一步改良提升。我国颁布的《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将全产业链一体化育种定位为未来种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全产业链育种对我国生猪产业综合生产效率提升具有重大的行业价值,也将是未来生猪育种领域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猪全产业链育种技术在我国生猪产业的应用前景,旨在为我国加快全产业链育种的研发和技术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产业链 遗传评估 育种
下载PDF
2023年中国兔产业发展情况和2024年发展展望 被引量:8
20
作者 武拉平 秦应和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7-351,共5页
本文总结了2023年我国兔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分析了目前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2024年兔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促进兔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技术建议。研究表明,2023年我国兔业总体处于巩固和调整时期,肉兔产业处于高位,獭... 本文总结了2023年我国兔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分析了目前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2024年兔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促进兔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技术建议。研究表明,2023年我国兔业总体处于巩固和调整时期,肉兔产业处于高位,獭兔和毛兔则相对低迷。兔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良种普及率低、养殖成本高、兔病仍然时有发生、兔产品加工创新不足、产品营销能力不足、数字化转型缓慢等。2024年,肉兔产业将趋于稳定,行情处于高位调整;獭兔产业继续调整,獭兔市场将逐步回升;毛兔产业则蓄积后劲,毛兔市场将强势回升。论文最后部分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产业 特点 趋势 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