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大开发对中国农药与化学防治的期望
1
作者 屠豫钦 陈万义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4-47,共4页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农药学分会与中国昆虫学会药剂毒理专业委员会于 2 0 0 1年 11月17日至 19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凌 )召开“第二届全国植物农药暨第六届药剂毒理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 30 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农药学分会与中国昆虫学会药剂毒理专业委员会于 2 0 0 1年 11月17日至 19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凌 )召开“第二届全国植物农药暨第六届药剂毒理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 30 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 ,大会发表论文 10 9篇 (含摘要 ) ,现选其中 7篇 ,摘要发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届全国植物农药暨第六届药剂毒理学术讨论会 农药 化学防治 植物源
下载PDF
油类助剂在除草剂中应用及开发前景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成菊 张文吉 +1 位作者 李学锋 白月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8期91-93,105,共4页
简要介绍了油类助剂包括矿物油、植物油及其衍生物在国外除草剂中的应用。包括油类助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应用范围等。由于来源天然植物 ,易降解 ,毒性低 ,油类助剂及其衍生物有望取代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助剂 。
关键词 油类助剂 除草剂 应用 开发前景
下载PDF
农药残留分析不确定度的评价及其应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潘灿平 钱传范 江树人 《现代农药》 CAS 2002年第2期12-14,37,共4页
本文讨论了农药残留分析的主要误差来源、分析结果的不确定度、减少不确定度的可能措施以及分析结果可置信度的实际应用.为使分析结果具有可比性, 在取样和样本制备时应采用国际共同认可的FAO法规方法.残留数据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残... 本文讨论了农药残留分析的主要误差来源、分析结果的不确定度、减少不确定度的可能措施以及分析结果可置信度的实际应用.为使分析结果具有可比性, 在取样和样本制备时应采用国际共同认可的FAO法规方法.残留数据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残留量在田间施药点之间的可变性,占80%(100%;其次是施药点田间残留量分布的可变性, 占30%(40%;再次是样本实验室制备(占20%(30%)和分析方法不确定度(占10%(20%). 从某一田间取样并分析的植物样本, 其残留结果的组合不确定度包括取样、样本制备和分析, 至少在33%(44%之间.平行样本分析结果的评价应考虑分析的组合不确定度.在一定可置信范围评价某一农产品是否超出法定最高残留限量(MRL)时需要分析较大数量的样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经济而可靠地分析并得出结论,本文从统计学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分析 不确定度 评价 应用 误差
下载PDF
一种新的环糊精衍生物手性固定相的合成及其在对映异构体过量值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史雪岩 郭红超 +2 位作者 王敏 金文戈 周景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36,共3页
以 β 环糊精为原料 ,合成了一种新的环糊精衍生物 2 ,6 二 O 苄基 3 O 戊酰基 β 环糊精 ,用核磁氢谱和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并将所得环糊精衍生物用作毛细管气相色谱手性固定相制备成色谱柱 ,用于 2 ,4 二氯苯乙酮的不对... 以 β 环糊精为原料 ,合成了一种新的环糊精衍生物 2 ,6 二 O 苄基 3 O 戊酰基 β 环糊精 ,用核磁氢谱和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并将所得环糊精衍生物用作毛细管气相色谱手性固定相制备成色谱柱 ,用于 2 ,4 二氯苯乙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产物 2 ,4 二氯苯乙醇和反式 2 己烯醇的Sharpless环氧化产物 反式 3 正丙基环氧乙烷甲醇的对映异构体过量值 (e.e .值 )测定和催化反应评价 ,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测定 毛细管气相色谱 环糊精衍生物 手性固定相 对映异构体过量值 反式-3-正丙基环氧乙烷甲醇
下载PDF
小麦化学杂交剂Hybrex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景平 梁晓梅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25,共1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小麦化学杂交剂 (Hybrex) ,色谱柱为反相MCH 5C18不锈钢柱 ,苯为内标 ,检测波长为 2 6 2nm ,甲醇 -水 (体积比为 85∶15 )为流动相 ,方法的变异系数RSD为 0 5 2 1%。回收率在 98 0 9%~ 10 0 88%之间 ,方...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小麦化学杂交剂 (Hybrex) ,色谱柱为反相MCH 5C18不锈钢柱 ,苯为内标 ,检测波长为 2 6 2nm ,甲醇 -水 (体积比为 85∶15 )为流动相 ,方法的变异系数RSD为 0 5 2 1%。回收率在 98 0 9%~ 10 0 88%之间 ,方法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ex 分析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小麦化学杂交剂
下载PDF
有机食品——农业生产的未来 被引量:1
6
作者 慕卫 刘峰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4-4,共1页
关键词 有机食品 农业生产 绿色食品 农业发展 食品质量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非破坏性测定黄豆籽粒中蛋白质、脂肪含量 被引量:41
7
作者 李宁 闵顺耕 +2 位作者 覃方丽 张明祥 叶升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9,共5页
采用傅里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非破坏性分析 ,能够提供完整籽粒黄豆样品成分的含量信息 ,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PartialLeast Squares,PLS) ,以 39个不同品种的完整籽粒黄豆样品建立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 ,其中蛋白质、脂... 采用傅里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非破坏性分析 ,能够提供完整籽粒黄豆样品成分的含量信息 ,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PartialLeast Squares,PLS) ,以 39个不同品种的完整籽粒黄豆样品建立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 ,其中蛋白质、脂肪含量分析模型的测定系数R2 分别为 99 30 ,97 5 2 ,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 0 76 %和 1 3% ,检验集的化学值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 0 94 73,0 86 95。用所建模型对 2 6 4个不同品种的黄豆样品进行预测 ,并采用R error指标来估计分析结果的误差 ,其中蛋白质和脂肪模型预测的最小相对误差分别为 0 0 4 %和 2 4 6 % ,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 2 4 5 %和 4 2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豆 籽粒 蛋白质 脂肪 含量测定 非破坏性分析 近红外光谱法 品质育种 品质参数
下载PDF
凝胶色谱净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黄瓜、番茄和青椒中15种有机磷农药 被引量:45
8
作者 潘灿平 王丽敏 +2 位作者 孔祥雨 江树人 钱传范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5-568,共4页
建立了凝胶色谱柱净化蔬菜样本,毛细管气相色谱 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15种有机磷农药的方法。用环己烷 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1)淋洗液以1mL/min的流量洗脱凝胶色谱柱(10mmi d ×200mm,SX 3),分别用气相色谱检测各段流出液中农药的含量... 建立了凝胶色谱柱净化蔬菜样本,毛细管气相色谱 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15种有机磷农药的方法。用环己烷 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1)淋洗液以1mL/min的流量洗脱凝胶色谱柱(10mmi d ×200mm,SX 3),分别用气相色谱检测各段流出液中农药的含量,得到了15种有机磷农药的凝胶色谱流出曲线。采用该方法检测,15种有机磷农药在黄瓜、番茄和青椒中的最小检出质量比均低于5×10-3mg/kg,在蔬菜中不同添加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77 8%~1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 10%~16 6%,其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达到了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色谱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测定 黄瓜 番茄 青椒 有机磷农药 蔬菜 净化 凝胶色谱 农药残留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苹果中的酚类物质 被引量:55
9
作者 吴燕华 刘文力 +2 位作者 阎红 李楠 蔡同一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26-828,共3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红星、秦冠、小国光、黄元帅和富士 5个苹果品种果皮和果肉中小分子酚类物质的分布情况。色谱柱为C1 8柱 ( 1 5 0mm× 4 .6mm ,Φ5 μm) ,流动相为甲醇和水 ,柱温为 30℃ ,流速为 1 .2mL min,线性梯度洗脱 ...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红星、秦冠、小国光、黄元帅和富士 5个苹果品种果皮和果肉中小分子酚类物质的分布情况。色谱柱为C1 8柱 ( 1 5 0mm× 4 .6mm ,Φ5 μm) ,流动相为甲醇和水 ,柱温为 30℃ ,流速为 1 .2mL min,线性梯度洗脱 ,紫外检测器波长为 2 80nm。在此色谱条件下 ,各组分均得到良好分离。标准样品的线性范围为 0 .9983~ 0 .9999,平均回收率为 75 %~ 9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苹果 酚类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苹果汁 加工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大麦中蛋白质、淀粉和赖氨酸含量 被引量:24
10
作者 闵顺耕 覃方丽 +1 位作者 李宁 于飞键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43-845,共3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大麦中蛋白质、淀粉、赖氨酸的含量 ,并用光谱影响值法(leverage)对异常值进行判断和处理。蛋白质、淀粉和赖氨酸含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测定系数R2 分别为0 .985、0 .973和 0 .978;检验集的化学值与... 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大麦中蛋白质、淀粉、赖氨酸的含量 ,并用光谱影响值法(leverage)对异常值进行判断和处理。蛋白质、淀粉和赖氨酸含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测定系数R2 分别为0 .985、0 .973和 0 .978;检验集的化学值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 0 .985 3、0 .96 4 4和 0 .9172 ,分析模型的预测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 4 .0 %、2 .4 %和 5 .4 % ,该结果可替代经典分析方法 ,满足农产品快速分析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 测定 大麦 蛋白质 淀粉 赖氨酸 含量 偏最小二乘法 异常值
下载PDF
氯磺隆和苯磺隆对玉米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2
11
作者 范志金 钱传范 +3 位作者 于维强 陈俊鹏 李正名 王玲秀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3-178,共6页
用玉米沙培主根长度法测定了玉米品种农大 3138和农大 10 8对氯磺隆和苯磺隆的相对敏感性。结果表明 ,农大 3138耐药能力比农大 10 8强 ,氯磺隆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比苯磺隆大。有关玉米离体乙酰乳酸合成酶(ALS)的研究结果表明 ,氯磺隆和... 用玉米沙培主根长度法测定了玉米品种农大 3138和农大 10 8对氯磺隆和苯磺隆的相对敏感性。结果表明 ,农大 3138耐药能力比农大 10 8强 ,氯磺隆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比苯磺隆大。有关玉米离体乙酰乳酸合成酶(ALS)的研究结果表明 ,氯磺隆和苯磺隆对两种玉米离体ALS酶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是玉米ALS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 ,氯磺隆对两种玉米ALS酶的抑制作用强于苯磺隆。低浓度的氯磺隆和苯磺隆对活体ALS酶无抑制作用 ,高浓度下才抑制活体ALS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磺隆 苯磺隆 玉米 乙酰乳酸合成酶 抑制作用
下载PDF
解毒酶系在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32
12
作者 吴青君 张文吉 +2 位作者 张友军 徐宝云 朱国仁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3-28,共6页
对阿维菌素敏感 (ABM- S)和抗性 (ABM- R)种群小菜蛾的羧酸酯酶 (Car E)、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ST)和多功能氧化酶 (MFO) O-脱甲基活力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除 1~ 2龄外 ,ABM- R种群的 Car E活力显著高于 ABM- S种群 ,显著性随幼虫... 对阿维菌素敏感 (ABM- S)和抗性 (ABM- R)种群小菜蛾的羧酸酯酶 (Car E)、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ST)和多功能氧化酶 (MFO) O-脱甲基活力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除 1~ 2龄外 ,ABM- R种群的 Car E活力显著高于 ABM- S种群 ,显著性随幼虫龄期的增长而增大 ,ABM- R种群 4龄末期幼虫的 Car E比活力为 ABM- S种群的 2 .2 5倍。动力学研究表明 ,可能是低龄幼虫中酶分子的变构起主要作用 ,而随着虫龄增长 ,酶分子数量的增加对抗性的作用逐渐增大。从酯酶同工酶等电聚焦电泳得出 ,ABM- R种群的 E7、E13和 E15同工酶活力显著提高是导致 ABM- R种群酯酶活力提高的主要原因。ABM- S和 ABM- R种群 GST的活力差异在1~ 2龄期最大 ,为 2 .0 9倍 ,随幼虫龄期的增大而降低 ,4龄幼虫期的 GST无种群差异。未检测到多功能氧化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阿维菌素 抗药性 解毒酶系
下载PDF
苦皮藤假种皮中的杀菌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43
13
作者 杨征敏 吴文君 +1 位作者 王明安 周文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3-96,共4页
用 5种溶剂对苦皮藤假种皮进行了系统提取 ,在灵敏的活性追踪指导下 ,从2 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 3个具有杀菌活性的化合物 :麝香草酚、多羟基二氢沉香呋喃和间苯二酚 ,它们抑制玉米小斑病菌 Bip olaris maydis孢子萌发的 EC50 分... 用 5种溶剂对苦皮藤假种皮进行了系统提取 ,在灵敏的活性追踪指导下 ,从2 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 3个具有杀菌活性的化合物 :麝香草酚、多羟基二氢沉香呋喃和间苯二酚 ,它们抑制玉米小斑病菌 Bip olaris maydis孢子萌发的 EC50 分别为 2 2 .2 7、53.32、16 9.2 9mg/L。其中麝香草酚为首次在卫矛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皮藤 假种皮 成分 杀菌活性 结构分析 杀菌剂
下载PDF
涂敷纤维素类手性固定相对甲霜灵中间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拆分 被引量:14
14
作者 周志强 邱静 +2 位作者 江树人 王敏 杨晓玲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9-91,共3页
通过在自制的球形氨丙基硅胶上涂敷纤维素_三 (3 ,5_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 ) (CDMPC)制备了手性固定相 ,并采用该手性固定相成功地对甲霜灵中间体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拆分 ;
关键词 涂敷纤维素 手性固定相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甲霜灵 中间体 手性拆分 杀菌剂
下载PDF
吡啶衍生物研究(VII):含1,3,4-噻二唑环的吡啶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13
15
作者 车超 毛淑芬 +2 位作者 慕长炜 徐彦军 覃兆海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75-78,共4页
依据活性基团拼接原理 ,设计合成了含 1,3,4 -噻二唑和吡啶两种杂环的酰基脲类似物 ( )和新烟碱类化合物 ( )。杀虫活性测定表明 ,在 2 0 0 0μg/ m L剂量下 ,施药 3d后 g对棉铃虫的杀死率达 90 % 。
关键词 1 3 4-噻二唑环 吡啶衍生物 生物活性 合成 杀虫剂 杀虫活性
下载PDF
稀土元素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6
作者 慕康国 张福锁 +2 位作者 王成菊 张文吉 胡林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稀土元素在农业上应用的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生理活性、生理生化机制及稀土元素的卫生毒理学和环境安全性方面,对其在防治植物病害、对植物病原微生物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对稀土元素在防治植物病害及诱导植物抗病性方面进行了综述,... 稀土元素在农业上应用的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生理活性、生理生化机制及稀土元素的卫生毒理学和环境安全性方面,对其在防治植物病害、对植物病原微生物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对稀土元素在防治植物病害及诱导植物抗病性方面进行了综述,重点探讨了稀土元素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机制,并展望了此方面的应用前景,期望能够对于进一步研究利用稀土防治植物病害,拓宽稀土元素农用范围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植物病害 综述 作用机制 稀土
下载PDF
α-单取代环十二酮构象的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道全 杨晓亮 +2 位作者 王明安 梁晓梅 尤田耙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75-480,共6页
利用分子力学计算 ,单晶X射线分析和1HNMR技术研究了α 单取代环十二酮的构象 .结果表明 ,它们的优势构象的环骨架仍是 [3333]构象 ,而羰基则在 2 C位置上 .在晶体中 ,它们的优势构象为α 角顺取代 [3333] 2 酮构象 ,而在溶液中则取α... 利用分子力学计算 ,单晶X射线分析和1HNMR技术研究了α 单取代环十二酮的构象 .结果表明 ,它们的优势构象的环骨架仍是 [3333]构象 ,而羰基则在 2 C位置上 .在晶体中 ,它们的优势构象为α 角顺取代 [3333] 2 酮构象 ,而在溶液中则取α 角顺取代和α 边外取代 [3333] 2 酮两种构象 ,且两种构象处于动力学平衡之中 ,以α 边外取代[3333] 2 酮构象占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单取代环十二酮 构象 -2-酮 -2-酮 农药
下载PDF
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8
作者 靳莉 任天瑞 +1 位作者 向文胜 陈馥衡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17,共9页
概述了乙酰辅酶 A羧化酶 (Acetyl- Co A carboxylase,[EC6 .4 .1.2 ],ACC酶 )在植物体内的作用以及以 ACC酶为作用靶标的抑制剂的发展状况。根据抑制剂在体内与体外的抑制数据 ,讨论了化合物物理性质与结构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 ACC酶... 概述了乙酰辅酶 A羧化酶 (Acetyl- Co A carboxylase,[EC6 .4 .1.2 ],ACC酶 )在植物体内的作用以及以 ACC酶为作用靶标的抑制剂的发展状况。根据抑制剂在体内与体外的抑制数据 ,讨论了化合物物理性质与结构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 ACC酶抑制剂主要有芳氧苯氧丙酸酯类、肟醚类环己二酮类、芳氧苯基环己二酮类和三酮类环己二酮。其中肟醚类环己二酮和芳氧苯氧丙酸酯类ACC酶抑制剂已经有几十种商品化的产品。目前新发现的芳氧苯基环己二酮类和三酮类环己二酮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辅酶A 羧化酶 抑制剂 研究进展 除草剂 芳氧苯氧丙酸酯 肟醚类环己二酮 芳氧苯基环己二酮 三酮类环己二酮
下载PDF
涂敷型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氯氟草醚乙酯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被引量:8
19
作者 侯士聪 王敏 +3 位作者 周志强 乔振 郭红超 史雪岩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7-539,共3页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微晶纤维素和3,5 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为原料合成了纤维素 三(3,5 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并将其涂敷于小粒径的氨丙基化硅胶(APS)上,制备出纤维素 三(3,5 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涂敷型硅基手性固定相。通过元素分...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微晶纤维素和3,5 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为原料合成了纤维素 三(3,5 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并将其涂敷于小粒径的氨丙基化硅胶(APS)上,制备出纤维素 三(3,5 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涂敷型硅基手性固定相。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该固定相进行了表征。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该固定相上首次直接拆分了触杀型苗后除草剂氯氟草醚乙酯对映体。考察了流动相组成对对映体保留和拆分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异丙醇体积分数的减小,对映体的分离度逐渐增大,在异丙醇的体积分数为1 0%时,分离度已达3 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敷型手性固定相 制备 高效液相色谱 对映体分离 氯氟草醚乙酯 除草剂 手性农药
下载PDF
杀虫植物苦皮藤毒杀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吴文君 王明安 +3 位作者 朱靖博 周文明 胡兆农 姬志勤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31-637,共7页
从苦皮藤CelastrusangulatusMax .根皮中分离出 5个对粘虫Mythimnaseparata (Walker)具有毒杀活性的新化合物 .经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谱鉴定其结构为 1α,2α ,6 β 三乙酰氧基 4 β 羟基 8α 异丁酰氧基 9β 呋喃甲酰氧基 13 异戊... 从苦皮藤CelastrusangulatusMax .根皮中分离出 5个对粘虫Mythimnaseparata (Walker)具有毒杀活性的新化合物 .经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谱鉴定其结构为 1α,2α ,6 β 三乙酰氧基 4 β 羟基 8α 异丁酰氧基 9β 呋喃甲酰氧基 13 异戊酰氧基 β 二氢沉香呋喃 (1) ,1α ,2α ,6 β 三乙酰氧基 4 β 羟基 8α ,13 二异丁酰氧基 9β 苯甲酰氧基 β 二氢沉香呋喃 (2 ) ,1α ,2α ,6 β 三乙酰氧基 4 β 羟基 8α 异丁酰氧基 9β 苯甲酰氧基 13 异戊酰氧基 β 二氢沉香呋喃 (3) ,1α ,6 β ,8α ,13 四乙酰氧基 2α 羟基 9α 苯甲酰氧基 β 二氢沉香呋喃 (4) ,1α ,2α 二乙酰氧基 4 β ,6 β 二羟基 8β 异丁酰氧基 9α 苯甲酰氧基 13 异戊酰氧基 β 二氢沉香呋喃 (5 ) .它们对5龄粘虫的致死中量LD50 分别为 91 4 ,2 71 5 ,16 8 8,388 0和 135 3μg/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植物 毒杀成分 苦皮藤 二氢沉香呋喃 倍半萜 毒杀活性 植物性杀虫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