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欧李生长期组织器官中不同形态钙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30
1
作者 马建军 张立彬 +2 位作者 刘玉艳 许雪峰 于凤鸣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1-636,共6页
研究了野生欧李萌动期、开花期和果实发育期各组织器官中不同形态钙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野生欧李对钙的吸收积累与钙的形态密切相关,木质部和花器官、果实、果柄中的钙主要以果胶钙形态为主,韧皮部和新梢中的钙主要以草酸... 研究了野生欧李萌动期、开花期和果实发育期各组织器官中不同形态钙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野生欧李对钙的吸收积累与钙的形态密切相关,木质部和花器官、果实、果柄中的钙主要以果胶钙形态为主,韧皮部和新梢中的钙主要以草酸钙形态为主。在年生长发育时期,木质部中各种形态钙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进入果实成熟膨大期含量回升;韧皮部中各种形态钙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进入果实成熟膨大期水溶钙、果胶钙、磷酸钙和草酸钙含量略有回升;花器官和果实中各种形态钙含量变化呈"下降—增加(或下降)—下降"的变化;在果实发育期,新梢中的水溶钙、果胶钙、草酸钙和剩余钙含量明显增加,而果柄中的水溶钙含量增加最为明显。随生长发育进程各组织器官中存在钙形态转化。木质部、韧皮部、花和果实中水溶钙和果胶钙含量的年变化与相应器官中钙总量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组织器官 含量 相关性
下载PDF
野生欧李果实中不同形态钙的含量及分布 被引量:39
2
作者 马建军 张立彬 +1 位作者 于凤鸣 许雪峰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55-759,共5页
以野生欧李为材料,采用逐级提取的方法分析了果实中不同形态的钙在果实发育期含量变化及分布,以期探明钙在欧李果实中含量变化和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特性,为揭示欧李高钙的机理提供材料。结果表明,果实钙累积主要发生在两个阶段:一是在幼... 以野生欧李为材料,采用逐级提取的方法分析了果实中不同形态的钙在果实发育期含量变化及分布,以期探明钙在欧李果实中含量变化和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特性,为揭示欧李高钙的机理提供材料。结果表明,果实钙累积主要发生在两个阶段:一是在幼果细胞分裂期,即花后45d出现一次累积高峰,单果累积量达总量的69·39%,另一次累积高峰发生在细胞膨大期,累积时间持续30d左右,细胞分裂期以果胶钙形态积累为主,而细胞膨大期以水溶钙形态积累为主;果实各部位钙分布以果肉居多,占单果钙累积总量的72·50%,其次为核仁和核皮;果实不同形态钙累积量为:水溶钙>果胶钙>磷酸钙>草酸钙>残渣钙,其中活性钙(水溶钙和果胶钙)组分占钙累积总量的69·87%;嫁接欧李果实中不同形态钙含量组成比例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果实 不同形态钙 分布
下载PDF
叶面喷施硼酸对苹果果实硼和钙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魏宗梅 许雪峰 +3 位作者 李天忠 王忆 孔瑾 韩振海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11-1116,共6页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叶面喷施硼酸,研究硼对果实硼和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叶面喷硼对果实吸收硼的短期效果来看,果实发育的不同时期叶面喷施硼酸均促进果实对硼、钙的吸收,并且处理的效果顺序...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叶面喷施硼酸,研究硼对果实硼和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叶面喷硼对果实吸收硼的短期效果来看,果实发育的不同时期叶面喷施硼酸均促进果实对硼、钙的吸收,并且处理的效果顺序是: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在果实采收时硼含量为: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幼果期。不同时期叶面喷施硼酸均提高了果肉细胞中水溶态硼、半束缚态硼和束缚态硼的绝对含量,从3种形态硼所占的比例来看,随着果实不断发育,水溶态硼和半束缚态硼比例升高,而束缚态硼比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下载PDF
发根农杆菌介导山定子遗传转化及发根再生植株 被引量:11
4
作者 武姣 孔瑾 +2 位作者 王忆 韩振海 许雪峰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59-966,共8页
为了提高山定子的生根能力,用发根农杆菌转化山定子,诱导产生发根,并由发根诱导出再生植株。通过对不同发根农杆菌株系、培养基、共培养时间以及添加乙酰丁香酮(AS)的研究,优化了发根农杆菌转化体系。植株切段用添加AS(100μmol·L... 为了提高山定子的生根能力,用发根农杆菌转化山定子,诱导产生发根,并由发根诱导出再生植株。通过对不同发根农杆菌株系、培养基、共培养时间以及添加乙酰丁香酮(AS)的研究,优化了发根农杆菌转化体系。植株切段用添加AS(100μmol·L-1)的菌液侵染30min,共培养3d,以在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固体1/4MS培养基上的发根诱导率最高,达到88.89%。将发根根段置于MS+BA2.0mg·L-1+IBA0.1mg·L-1+GA30.1mg·L-1再生培养基上,通过愈伤组织的诱导可得到再生植株,再生率达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定子 发根农杆菌 转化 再生
下载PDF
NaCl和等渗聚乙二醇对苹果属植物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洪兵 韩振海 许雪峰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7-162,共6页
测定了不同耐盐性苹果属植物珠眉海棠、小金海棠和山定子幼苗各部位的游离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苹果属植物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均大于等渗PEG处理,NaCl和等渗PEG处理对耐盐种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影响较小,高盐度下盐敏感种的游离... 测定了不同耐盐性苹果属植物珠眉海棠、小金海棠和山定子幼苗各部位的游离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苹果属植物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均大于等渗PEG处理,NaCl和等渗PEG处理对耐盐种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影响较小,高盐度下盐敏感种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持续大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脯氨酸含量 苹果属植物 聚乙二醇 PEG处理 NaCl胁迫 小金海棠 耐盐性 山定子 高盐度 幼苗
下载PDF
三种苹果属植物幼苗拒Na^+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洪兵 韩振海 许雪峰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3-148,共6页
以苹果属耐盐性不同的山定子、小金海棠和珠眉海棠的幼苗为试材,通过拒Na+能力的测定确定了盐敏感种的整体拒Na+能力为65%左右,中等耐盐种的整体拒Na+能力为80%左右,耐盐种的整体拒Na+能力为90%左右,根部和茎基部的拒Na+能力是苹果... 以苹果属耐盐性不同的山定子、小金海棠和珠眉海棠的幼苗为试材,通过拒Na+能力的测定确定了盐敏感种的整体拒Na+能力为65%左右,中等耐盐种的整体拒Na+能力为80%左右,耐盐种的整体拒Na+能力为90%左右,根部和茎基部的拒Na+能力是苹果属植物幼苗整体拒Na+能力的主要部分,耐盐种根部和茎基部的拒Na+能力明显大于盐敏感种。耐盐种侧根、茎基木质部和老叶的Na+累积效应明显,是主要的聚Na+部位。耐盐种通过地上部Na+的重新分配和再转运,使幼叶和成熟叶Na+含量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属植物 幼苗 抗盐性 钠离子 盐分胁迫 拒盐能力
下载PDF
NaCl和等渗PEG对苹果属植物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洪兵 韩振海 许雪峰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05-107,111,共4页
以不同耐盐性苹果属植物珠眉海棠、小金海棠和山定子的幼苗为试材,测定了各部位的可溶性糖含量,NaCl胁迫下苹果属植物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均大于等渗PEG处理,苹果属植物的耐盐性与其主根、侧根、幼叶和成熟叶可溶性糖的累积量呈负相关性。
关键词 苹果属植物 NACL 等渗PEG 可溶性糖含量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山定子遗传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马志梅 王忆 +2 位作者 许雪峰 孔瑾 韩振海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0-164,共5页
以山定子叶片作为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的受体,通过比较在卡那霉素筛选培养基上的抗性芽百分率,研究激素配比、乙酰丁香酮、脯氨酸、共培养时间、预培养时间、侵染时间对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培养不利于山定子转化;菌液中添加乙酰丁香... 以山定子叶片作为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的受体,通过比较在卡那霉素筛选培养基上的抗性芽百分率,研究激素配比、乙酰丁香酮、脯氨酸、共培养时间、预培养时间、侵染时间对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培养不利于山定子转化;菌液中添加乙酰丁香酮和脯氨酸对转化无明显影响;侵染10min,共培养3d抗性芽百分率最高;转化后叶片再生培养基的最佳激素配比为NAA1.0mg/L+BA2mg/L+TDZ4mg/L。抗性植株经PCR检测,初步证明外源目的基因已整合到山定子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定子 叶片 遗传转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小金海棠二价铁转运蛋白基因MxIRT1定点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学宁 孔瑾 +2 位作者 王忆 韩振海 许雪峰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9-194,共6页
采用PCR技术对小金海棠(Malus xiaojinensis)二价铁转运蛋白基因MxIRT1的定点突变体系进行了探讨。根据MxIRT1开放阅读框(ORF)两端和突变位点序列各设计一对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带有突变位点且在突变位点相互重叠的两个PCR片段。对... 采用PCR技术对小金海棠(Malus xiaojinensis)二价铁转运蛋白基因MxIRT1的定点突变体系进行了探讨。根据MxIRT1开放阅读框(ORF)两端和突变位点序列各设计一对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带有突变位点且在突变位点相互重叠的两个PCR片段。对以上两个片段的浓度进行调整后,将其用作PCR反应的模板。对退火温度和延伸时间进行优化后,利用ORF两端引物,将带有突变位点的两个片段拼接起来,从而获得了含有所要突变位点的MxIRT1,并将其插入pEASY-T2载体中。DNA序列分析表明在预期位点上已经发生了突变:MxIRT1编码的第186位密码子已由组氨酸残基变为丙氨酸残基,证明用PCR技术已成功地使MxIRT1基因发生突变。整个突变过程不需要任何回收与纯化步骤,是一个高效、快捷的定点突变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金海棠 基因突变 定点突变技术 二价铁转运蛋白基因 缺铁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