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文豪 周绪正 +3 位作者 李冰 牛建荣 魏小娟 张继瑜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5-57,共3页
阿维菌素具有强大的抗虫药效,开创了新一代抗虫药物的里程碑,对螨类和昆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动物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欧美与我国都制定了阿维菌素类药物的残留标准,快速有效... 阿维菌素具有强大的抗虫药效,开创了新一代抗虫药物的里程碑,对螨类和昆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动物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欧美与我国都制定了阿维菌素类药物的残留标准,快速有效地检测阿维菌素的残留量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与安全意义。文章对近年来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检测的研究及发展现状作了详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残留 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 趋势 检测限
原文传递
基于Web of Science的“阿维菌素类药物”的文献计量研究
2
作者 文豪 周绪正 +3 位作者 李冰 牛建荣 魏小娟 张继瑜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5-168,共4页
为了了解全球范围内"阿维菌素类药物"的研究现状,文章采用文献计量研究的方法分析了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阿维菌素类药物"的相关文献数据。结果表明:美国在"阿维菌素类药物"研究上发表了数量最多且质... 为了了解全球范围内"阿维菌素类药物"的研究现状,文章采用文献计量研究的方法分析了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阿维菌素类药物"的相关文献数据。结果表明:美国在"阿维菌素类药物"研究上发表了数量最多且质量最好的论文,我国与美国在"阿维菌素类药物"的研究上差距较大;默克公司等商业公司在"阿维菌素类药物"研究上也发表了较多的论文,间接体现出"阿维菌素类药物"的经济效益与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类药物 WEB of SCIENCE 文献计量 研究现状 论文 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CNKI数据库的兽用抗寄生虫药伊维菌素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3
作者 文豪 周绪正 +3 位作者 李冰 牛建荣 魏小娟 张继瑜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3-176,共4页
为了实时了解我国抗寄生虫药伊维菌素研究的前沿动态与现状,文章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数据库近11年收录的相关科研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学比较和研究,分析了国内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兽用抗寄生虫药伊维菌素对各种寄生虫有着良好的疗... 为了实时了解我国抗寄生虫药伊维菌素研究的前沿动态与现状,文章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数据库近11年收录的相关科研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学比较和研究,分析了国内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兽用抗寄生虫药伊维菌素对各种寄生虫有着良好的疗效,得到了畜牧业科技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维菌素 畜牧业 分析 文献计量学 研究现状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
原文传递
牛至精油在兽药基础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牛彪 梁剑平 刘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2-96,共5页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加大,广谱耐药菌的增多,寻找抗生素的替代品使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眼光积聚于天然新型药物的研发。牛至作为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精油是一种天然无化学毒性并且具有强抗菌消炎作用的植物精油,在兽药临床...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加大,广谱耐药菌的增多,寻找抗生素的替代品使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眼光积聚于天然新型药物的研发。牛至作为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精油是一种天然无化学毒性并且具有强抗菌消炎作用的植物精油,在兽药临床研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论文主要从牛至精油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及提取方面加以论述,为牛至精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精油 新型药物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丁香酚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7
5
作者 孔晓军 刘希望 +1 位作者 李剑勇 杨亚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8-511,共4页
丁香酚是丁香油的主要成分,为一种有机酚。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解热镇痛、抗炎、麻醉等药效;此外还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氧化、抗癌、驱蚊避虫等多种活性,同时毒副作用小,代谢残留少,因而在医药、化妆品等诸多领域备受青睐。随... 丁香酚是丁香油的主要成分,为一种有机酚。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解热镇痛、抗炎、麻醉等药效;此外还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氧化、抗癌、驱蚊避虫等多种活性,同时毒副作用小,代谢残留少,因而在医药、化妆品等诸多领域备受青睐。随着其功能团、作用位点、作用方式的进一步阐明以及有关数据库的建立,丁香酚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对丁香酚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酚 药理学作用 镇痛 抑菌
下载PDF
中药鸭跖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兴业 李剑勇 +1 位作者 李冰 杨亚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2-655,共4页
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具有祛风行水、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寒热瘴疟、水肿尿少、高热不退、咽喉肿痛等症。阐述了鸭跖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以期使新型高效、副作用小的中药鸭跖草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达... 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具有祛风行水、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寒热瘴疟、水肿尿少、高热不退、咽喉肿痛等症。阐述了鸭跖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以期使新型高效、副作用小的中药鸭跖草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达到疗效最大化,副作用最小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跖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中药方剂防治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研究综述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玲 陈炅然 +4 位作者 郭天芬 李宏胜 杨峰 胡广胜 王旭荣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41-2743,共3页
综述了以清热解毒为主,化痰止咳、清利咽喉为辅组成的中药方剂在防治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方面的应用现状及效果观察,归纳了防治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肾传支)的中药种类及其方剂。探讨了研发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eit... 综述了以清热解毒为主,化痰止咳、清利咽喉为辅组成的中药方剂在防治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方面的应用现状及效果观察,归纳了防治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肾传支)的中药种类及其方剂。探讨了研发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eitis,IB)中药的途径和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并扩大中药在防治畜禽病毒病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防治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疗效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的兽医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范颖 周绪正 +2 位作者 李冰 李金善 张继瑜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5-748,共4页
骨质疏松症是养殖业中危害畜禽健康的重要骨骼疾病之一,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预防措施等几个方面对笼养蛋鸡、奶牛和羊的骨质疏松症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和兽医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发病原因 临床症状 预防措施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旭东 黄鑫 +2 位作者 郝宝成 李建江 陈士恩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8-72,共5页
结核分枝杆菌在人类生活中已有几十万年,但至今仍有很多人因感染该菌而死亡。结核病仍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亦是单病因所致的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我国是全球结核病爆发的重要灾区,近年来出现的耐多药结核病菌... 结核分枝杆菌在人类生活中已有几十万年,但至今仍有很多人因感染该菌而死亡。结核病仍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亦是单病因所致的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我国是全球结核病爆发的重要灾区,近年来出现的耐多药结核病菌和广泛耐药结核病菌成为全球疾病控制的一个主要威胁,而我国结核病疫情主要以耐药率高为主要特征,耐多药结核病的患者总人数位居全球第一。文章概述了结核分枝杆菌最新的检测方法及其耐药机制,对于指导结核病治疗、控制其传播及开发新型抗结核病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 耐药 检测 基因突变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丁海娥 杨中铎 +1 位作者 舒宗美 师音 《中医药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16-19,共4页
目的:从4种植物的内生真菌中筛选对单胺氧化酶及乙酰胆碱酯酶具有抑制活性的提取物。方法:用组织块法分离4种植物中的内生真菌;对分离出的纯内生真菌用液体培养基发酵培养,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发酵液并用乙醇对菌丝体进行回流提取,得... 目的:从4种植物的内生真菌中筛选对单胺氧化酶及乙酰胆碱酯酶具有抑制活性的提取物。方法:用组织块法分离4种植物中的内生真菌;对分离出的纯内生真菌用液体培养基发酵培养,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发酵液并用乙醇对菌丝体进行回流提取,得到各组分提取物;用酶标法测定提取物的单胺氧化酶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果:共分离出36株内生真菌,其中有16种内生真菌提取物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其中GT-7菌液萃取物抑酶活性最强。2种内生真菌提取物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论:药用植物中存在丰富的内生真菌,其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单胺氧化酶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可作为筛选单胺氧化酶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下载PDF
茶树精油兽用消毒剂中1,8-桉叶素和松油烯-4-醇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11
作者 牛彪 梁剑平 +6 位作者 秦文文 尚若锋 郝宝成 杨珍 郭文柱 王学红 刘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75,共7页
通过检测茶树精油兽用消毒剂中1,8-桉叶素和松油烯-4-醇的含量,并建立茶树精油中1,8-桉叶素和松油烯-4-醇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为茶树精油新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先将茶树精油兽用消毒剂中的茶树精油提取出... 通过检测茶树精油兽用消毒剂中1,8-桉叶素和松油烯-4-醇的含量,并建立茶树精油中1,8-桉叶素和松油烯-4-醇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为茶树精油新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先将茶树精油兽用消毒剂中的茶树精油提取出来,再用GC法测定提取的挥发油中1,8-桉叶素和松油烯-4-醇的含量。茶树精油兽用消毒剂不同批次中1,8-桉叶素和松油烯-4-醇含量保持稳定;1,8-桉叶素在0.013mg/mL~0.41 mg/m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8),松油烯-4-醇在0.175 mg/mL~5.575mg/m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3),1,8-桉叶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9%,RSD为1.89%(n=6),松油烯-4-醇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58%,RSD为1.45%(n=6)。该方法能够简便、准确、快速的测定茶树精油兽用消毒剂中1,8-桉叶素和松油烯-4-醇的含量,可为茶树精油兽用消毒剂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精油兽用消毒剂 1 8-桉叶素 松油烯-4-醇 气相色谱检测
下载PDF
江苏部分奶牛场乳腺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及血清型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王丹 杨峰 +5 位作者 李新圃 罗金印 刘龙海 张哲 张亚茹 李宏胜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80-686,共7页
为查明江苏部分奶牛场乳腺炎病原菌区系分布、主要病原菌药物敏感性及其血清型,本研究从5个奶牛场采集105份临床型和144份隐性乳腺炎奶样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鉴定出的6种主要病原菌进行了药敏试验,同时对分离鉴定出的12株金黄... 为查明江苏部分奶牛场乳腺炎病原菌区系分布、主要病原菌药物敏感性及其血清型,本研究从5个奶牛场采集105份临床型和144份隐性乳腺炎奶样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鉴定出的6种主要病原菌进行了药敏试验,同时对分离鉴定出的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17株无乳链球菌,采用多重PCR进行了基因分型,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血清学分型。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5个奶牛场临床型和隐性乳腺炎病原菌检出率分别为74.34%和61.81%。病原菌区系分布主要为大肠杆菌89株(24.25%)、粪肠球菌64株(17.44%)、克雷伯氏菌23株(6.27%)、志贺氏菌19株(5.18%)、无乳链球菌17株(4.63%)、屎球菌14株(3.81%)、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3.27%)、停乳链球菌1株(0.27%)、乳房链球菌1株(0.27%)和绿脓杆菌1株(0.27%)。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6种主要病原菌均对克林霉素耐药,耐药率达50.00%~93.75%,均对氨苄西林和氯霉素敏感,敏感率为75.00%~100%。主要病原菌血清型分型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有2个血清型,主要为荚膜多糖336型(66.67%)和5型(33.33%),无乳链球菌主要有2个血清型,主要为Ⅱ型(64.71%)和Ia型(35.29%)。本研究为该地区奶牛乳腺炎临床合理用药及综合防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炎 病原菌 分离鉴定 药物敏感性 血清型鉴定
下载PDF
益生菌发酵中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3
作者 陈柯源 高艳 +1 位作者 郝宝成 梁剑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4-78,共5页
益生菌对于平衡动物胃肠道菌群有着重要影响,其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活性酶及其他代谢产物。中药经益生菌发酵后,其有效活性成分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还可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免疫力,具有无抗、低残留、绿色安全等优点,是替代抗生素... 益生菌对于平衡动物胃肠道菌群有着重要影响,其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活性酶及其他代谢产物。中药经益生菌发酵后,其有效活性成分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还可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免疫力,具有无抗、低残留、绿色安全等优点,是替代抗生素的理想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中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论文从益生菌发酵中药的作用机理、种类、特征、菌种选择及条件优化等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为研发新型饲料添加剂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发酵 中药 饲料添加剂
下载PDF
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4
作者 白东东 李新圃 +5 位作者 杨峰 罗金印 王旭荣 王丹 张亚茹 李宏胜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1-95,共5页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由机体、病原微生物和环境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种复杂疾病,给奶牛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生素,但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残留及乳中病原菌的耐药性,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中兽药由于低毒、...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由机体、病原微生物和环境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种复杂疾病,给奶牛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生素,但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残留及乳中病原菌的耐药性,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中兽药由于低毒、低残留、疗效确切和绿色环保等优点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论文主要从奶牛乳房炎辨证分型、中兽药组方配伍理论依据、中兽药不同剂型和中西兽医结合进展等临床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此外,还从中兽药抗菌、抗炎和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及今后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发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新型中兽药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中兽药 临床效果 作用机制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新型兽用蒿甲醚注射液中蒿甲醚含量
15
作者 王嗣涵 李冰 +2 位作者 周绪正 杨孝朴 张继瑜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6-160,共5页
为建立新型兽用蒿甲醚注射液中蒿甲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Hypersil ODS C18色谱柱(5μm,4.6 mm×150 mm),流动相为乙腈-水-四氢呋喃(体积比为62∶37∶1),柱温30℃,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16 nm。测定结果显示,蒿甲... 为建立新型兽用蒿甲醚注射液中蒿甲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Hypersil ODS C18色谱柱(5μm,4.6 mm×150 mm),流动相为乙腈-水-四氢呋喃(体积比为62∶37∶1),柱温30℃,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16 nm。测定结果显示,蒿甲醚在该色谱条件下系统适应性好,在质量浓度为100~800μg/m L时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302.36x-682.02,R2=0.999 8;总平均回收率为97.58%,RSD为1.58%;对3批样品的蒿甲醚含量进行测定,RSD为1.42%。表明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新型蒿甲醚注射液中蒿甲醚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甲醚注射液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奶牛乳腺炎细胞模型的建立及中药治疗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申纪饶 武小虎 +4 位作者 张惠婷 李新圃 丁学智 严作廷 李宏胜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1年第6期14-19,25,共7页
奶牛乳腺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造成奶产量和质量下降,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奶牛乳腺炎的治疗以抗生素为主,但由于抗生素的滥用,造成病原菌耐药及药物残留,给奶牛乳腺炎防控及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威胁。由于中药... 奶牛乳腺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造成奶产量和质量下降,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奶牛乳腺炎的治疗以抗生素为主,但由于抗生素的滥用,造成病原菌耐药及药物残留,给奶牛乳腺炎防控及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威胁。由于中药具有低毒、低残留、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及治疗效果明确等特点,近年来成为众多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方向,尤其是以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为模型开展的中药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文章对牛乳腺上皮细胞培养特性、乳腺炎炎症模型的建立、中药在干预细胞模型及作用靶点方面的最新进展、未来研究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药治疗奶牛乳腺炎作用机制及筛选优良的中药方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炎 细胞模型 中药 作用机制 干预
下载PDF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
17
作者 裴英 杨中铎 +2 位作者 李志忠 舒宗美 师音 《中国食品工业》 2013年第12期64-66,68,共4页
目的 从7种植物的内生真菌中筛选对单胺氧化酶和乙酰胆碱酯酶具有抑制活性的提取物。方法用组织块法分离7种植物中的内生真菌;对分离出的纯内生菌用液体培养基发酵培养,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发酵液并用甲醇对菌丝体进行索氏提取,得... 目的 从7种植物的内生真菌中筛选对单胺氧化酶和乙酰胆碱酯酶具有抑制活性的提取物。方法用组织块法分离7种植物中的内生真菌;对分离出的纯内生菌用液体培养基发酵培养,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发酵液并用甲醇对菌丝体进行索氏提取,得到各组分提取物;酶标法测定提取物的单胺氧化酶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果共分离出96株内生真菌,有5种内生真菌萃取物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其中以DLC-4-L组份的抑酶活性最强,其IC50为29.2ug/mL。结沦药用植物中存在丰富的内生真菌,其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抗单胺氧化酶活性,可作为筛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下载PDF
苦马豆素抗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郝宝成 武凡琳 +6 位作者 邢小勇 项海涛 温峰琴 王学红 权晓弟 胡永浩 梁剑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0-181,共12页
【目的】疯草是中国西部影响草地生态和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毒草之一。主要有豆科棘豆属和黄芪属有毒植物等,在冬季牧草严重缺乏的时节,牛羊等牲畜被迫采食后可引起中毒和生产性能下降,甚至死亡,每年给我国草地生态和畜牧业造成的直接经济... 【目的】疯草是中国西部影响草地生态和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毒草之一。主要有豆科棘豆属和黄芪属有毒植物等,在冬季牧草严重缺乏的时节,牛羊等牲畜被迫采食后可引起中毒和生产性能下降,甚至死亡,每年给我国草地生态和畜牧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几十亿元,是危害最严重的毒草。目前,我国西部天然草地动物因疯草中毒死亡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仍持续剧增。苦马豆素被认为是引起动物疯草中毒的主要毒性成分。由于疯草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如何改善草地生态,合理开发利用疯草成为研究的课题和方向。近几十年来,随着对疯草研究的深入和扩展,人们发现苦马豆素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还可作为免疫调节剂、抗HIV及扩散抑制剂、抗病毒和细胞保护剂等药物使用。目前,国内在对苦马豆素抗肿瘤、调节机体免疫方面研究较热,但是,对苦马豆素在抗病毒活性、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尚无相关报道。为了探讨茎直黄芪中生物碱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抗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的作用机制,明确其体外抗病毒作用效果,为抗BVDV的药物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细胞培养技术,采用CPE观察法和MTT比色法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不同浓度SW对牛肾原代细胞(madin-darby bovine kidney cells,MDBK)的毒性作用,确定药物的安全浓度和TD50,并分别采用先加药后感染病毒、先感染病毒后加药、药毒作用2 h后加入、感染病毒同时给药后再加药四种作用方式,检测不同浓度SW对BVDV入侵的阻断作用、复制的抑制作用、直接杀伤作用和综合作用,并计算不同作用方式下的治疗指数。【结果】结果显示:SW浓度小于0.256μg·mL-1范围内对MBDK细胞无毒性作用,在大于0.512μg·mL-1浓度下MBDK细胞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病变,TD50为2.512μg·mL-1,按Reed-Muench氏法计算BVDV TCID50为10-4.7/0.1mL;在体外随苦马豆素质量浓度的增加,其抗BVDV作用具有很好的量效关系,且与作用方式有关,比较四种作用方式下的治疗指数1.05、2.47、2.08和3.21,说明SW对BVDV的综合作用(65.29%,P<0.01)和复制(65.05%,P<0.01)的抑制作用较好,亦有一定的直接杀伤作用,但对其入侵的阻断作用不佳。【结论】SW在体外有良好抗BVDV活性作用,并推测苦马豆素(SW)抗病毒的主要效应可能是SW能进入细胞内抑制BVDV的复制增殖以及直接灭活游离BVDV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直黄芪 苦马豆素(SW)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 抗病毒 SWAINSONINE (SW)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
下载PDF
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杨健 严作廷 +3 位作者 王东升 张世栋 杨志强 董书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6-663,共8页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已发表的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临床试验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为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起至2015年4月,全面收集中药治疗奶...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已发表的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临床试验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为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起至2015年4月,全面收集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试验研究。按照Cochrane方法纳入文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6篇文献,3419头患病牛,其中试验组2481例,对照组938例,试验组均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青链霉素治疗。复方中药治疗牛乳房炎的总治愈率显著高于青链霉素对照组[OR=2.03,95%CI(1.56,2.63),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青链霉素对照组[OR=2.25,95%CI(1.57,3.22),P<0.05],乳区总治愈率高于青链霉素对照组[OR=1.54,95%CI(1.43,1.66),P<0.05],乳区总有效率极显著高于青链霉素对照组[OR=1.20,95%CI(1.15,1.26),P<0.01]。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所纳入文献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性。【结论】复方中药对奶牛乳房炎的疗效显著优于青链霉素,即奶牛乳房炎的中药防治研究存在重要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META分析 中药 青链霉素
下载PDF
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被引量:15
20
作者 苏洋 蒲万霞 +1 位作者 陈智华 邓海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602-3607,共6页
【目的】了解内蒙古地区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情况,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自内蒙古地区3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7种药物的敏感性,同时用... 【目的】了解内蒙古地区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情况,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自内蒙古地区3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7种药物的敏感性,同时用琼脂稀释法检测苯唑西林、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再用头孢西丁、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苯唑西林盐琼脂筛选法和PCR方法扩增mecA耐药基因对分离菌株进行全面MRSA检测。【结果】分离菌株对每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抗性,对氨苄西林、头孢拉丁、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新生霉素和链霉素的耐药率都高于45%,而对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头孢唑林的敏感性高于90%,2株细菌的万古霉素MIC≥16μg.mL-1;其中8株细菌的苯唑西林MIC≥8μg.mL-1,而其它菌株的苯唑西林MIC≤2μg.mL-1;分离菌株多重耐药情况严重,耐受3种及3种以上药物的菌株占84.21%,其中4株细菌能同时耐受9种不同抗菌药物;16(42.11%)株细菌被检测携带mecA耐药基因,而仅有其中7株的苯唑西林MIC≥4μg.mL-1;头孢西丁、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和苯唑西林盐琼脂筛选法分别检出7株、10株和7株表型为MRSA的菌株。【结论】分离菌株的耐药性和多重耐药现象较为严重,被调查地区奶牛场中已经存在MRSA和OS-MRSA感染情况,且感染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MECA基因 牛乳房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