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t晶体蛋白Cry1Ac放射免疫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潘家荣 乔艳红 +2 位作者 张维 林敏 张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4-547,共4页
通过苏云金芽孢杆菌(Bt)HD-73培养,提取Bt晶体蛋白Cry1Ac,经酶解后获得高抗虫活性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得到高纯度的Bt晶体蛋白1Ac抗体,用125I标记抗原,研究和建立了Bt晶体蛋白Cry1Ac的放射免疫检测技术,该试剂盒用磁性微粒作分离剂,不... 通过苏云金芽孢杆菌(Bt)HD-73培养,提取Bt晶体蛋白Cry1Ac,经酶解后获得高抗虫活性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得到高纯度的Bt晶体蛋白1Ac抗体,用125I标记抗原,研究和建立了Bt晶体蛋白Cry1Ac的放射免疫检测技术,该试剂盒用磁性微粒作分离剂,不需离心即可分离,简化了测定步骤,检测结果达到国外同类产品(酶联免疫试剂盒)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 CRY 1Ac蛋白 放射免疫 转基因检测
下载PDF
Bt蛋白免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顾炜炜 潘家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7-239,共3页
在商用转基因大豆、玉米中,转Bt基因占绝大多数,由于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对转基因产品实行标签制度,因此转Bt基因成分的快速检测对进口转基因国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对Bt蛋白的一种快速检测技术-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BT蛋白 免疫法
原文传递
碳、氮同位素在牛肉产地溯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5
3
作者 郭波莉 魏益民 +1 位作者 潘家荣 李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5-372,共8页
【目的】探索稳定性同位素对中国牛肉产地溯源的可行性,了解牛不同组织中δ13C和δ15N指标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同位素比率质谱仪测定了来自吉林、贵州、宁夏、河北4个地域牛肉、牛尾毛、饲料中的δ13C和δ15N值,比较了不同地域... 【目的】探索稳定性同位素对中国牛肉产地溯源的可行性,了解牛不同组织中δ13C和δ15N指标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同位素比率质谱仪测定了来自吉林、贵州、宁夏、河北4个地域牛肉、牛尾毛、饲料中的δ13C和δ15N值,比较了不同地域牛组织中稳定性碳、氮同位素组成的差异,分析了各组织中同位素组成的相关关系,并结合牛的喂养方式,研究了δ13C和δ15N值的变化规律。【结果】不同地域牛组织中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有极显著差异,排序依次为吉林>贵州>宁夏>河北。吉林、宁夏两地样品与贵州、河北两地样品之间的δ15N值有极显著差异,且后者高于前者。不同地域喂养牛的主饲料成分有其明显的地域特征。脱脂牛肉粉、粗脂肪、牛尾毛中碳、氮同位素之间呈极显著相关性。【结论】牛组织中δ13C值可预测其膳食中C4植物所占的比例,δ15N值可区分牧区与农区喂养的牛;δ13C指标对牛肉产地来源的正确判别率高于δ15N指标,两项指标相互补充可显著提高产地来源的正确判别率;脱脂牛肉粉、粗脂肪、牛尾毛中δ13C、δ15N值均可作为牛肉产地溯源的指标,它们对牛肉产地来源的判别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溯源 牛肉 产地 Δ^13C δ^15N
下载PDF
多元素分析判别牛肉产地来源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郭波莉 魏益民 +1 位作者 潘家荣 李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842-2847,共6页
【目的】探讨多元素分析对中国牛肉产地溯源的可行性,筛选判别牛肉产地的有效指标。【方法】在代表中国4大牛肉产区的吉林、贵州、宁夏、河北共取牛肉样品61个,进行脱脂后利用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了脱脂牛肉样品中的Na、Mg、Al... 【目的】探讨多元素分析对中国牛肉产地溯源的可行性,筛选判别牛肉产地的有效指标。【方法】在代表中国4大牛肉产区的吉林、贵州、宁夏、河北共取牛肉样品61个,进行脱脂后利用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了脱脂牛肉样品中的Na、Mg、Al、K、Ca、V、Mn、Fe、Co、Ni、Cu、Zn、Ga、As、Se、Sr、Zr、Mo、Sn、Sb、Ba、Pb共22种元素的含量,对其进行了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结果】不同地域牛肉样品中元素含量有其各自的特征。河北样品的Mn、Fe、Co、Zn、Ga、As、Se、Sr、Ba和Pb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其它3个地区,吉林样品的Ni含量最高,贵州样品的K、Mo和Sb含量最高,宁夏样品的Na和Ca含量最高。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使牛肉样品分成不同类别,类别与来源地基本一致。通过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了5项可判别牛肉产地来源的指标,依次为Se、Sr、Fe、Ni和Zn,它们对吉林、贵州、河北样品的正确判别率均为100%,对宁夏样品的正确判别率为91%,整体的正确判别率为98.4%。【结论】利用多元素分析技术对牛肉产地来源的判别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产地 追溯 多元素分析 等离子体质谱仪
下载PDF
牛不同组织中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及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郭波莉 魏益民 +2 位作者 潘家荣 李勇 张福松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885-1890,共6页
【目的】稳定性同位素分析是用于产品产地溯源的一种有效技术,在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建设中有重要应用价值。本研究探讨了牛不同组织中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以及牛的品种、饲料对牛组织中δ13C值的影响,旨在为牛肉产地的同位素溯源技术... 【目的】稳定性同位素分析是用于产品产地溯源的一种有效技术,在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建设中有重要应用价值。本研究探讨了牛不同组织中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以及牛的品种、饲料对牛组织中δ13C值的影响,旨在为牛肉产地的同位素溯源技术方法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AT253型同位素比例质谱仪(IRMS),测定了牛尾毛、脱脂牛肉、牛肉粗脂肪的δ13C值,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牛尾毛、脱脂牛肉、牛肉粗脂肪的δ13C值依次递减的顺序为牛尾毛>脱脂牛肉>牛肉粗脂肪,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饲料对牛组织中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远大于牛品种对它们的影响;牛不同组织中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取决于主膳食的构成和成分,浓缩饲料、添加剂等少量成分对它们的影响很小。【结论】牛组织中δ13C值是表征牛主膳食构成及追溯牛来源地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溯源 Δ^13C 食品安全
下载PDF
陕西关中地区肉牛产地同位素溯源技术初探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泽鑫 郭波莉 +2 位作者 潘家荣 魏益民 钱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4-838,共5页
为应用牛组织中C、N同位素组成的区域分布和同位素指标溯源肉牛产地,本文利用同位素比率质谱仪(IRMS)对陕西关中不同区县来源的牛尾毛样品的1δ3C和1δ5N值进行检测,通过聚类分析,研究陕西关中地区肉牛组织中同位素组成的区域分布情况... 为应用牛组织中C、N同位素组成的区域分布和同位素指标溯源肉牛产地,本文利用同位素比率质谱仪(IRMS)对陕西关中不同区县来源的牛尾毛样品的1δ3C和1δ5N值进行检测,通过聚类分析,研究陕西关中地区肉牛组织中同位素组成的区域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杨凌区、眉县牛尾毛样品聚为一类;乾县、永寿县样品聚为一类;麟游县样品聚为一类;扶风县、岐山县和凤翔县分类不十分明显,分散在上述3类中。说明陕西关中不同地区肉牛组织中同位素组成存在差异,利用它们可进行肉牛地域的小范围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溯源 产地 牛尾毛 δ13C 1δ5N
下载PDF
γ射线辐照水溶液中氯霉素的降解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谢芳 哈益明 +1 位作者 王锋 周洪杰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1-156,共6页
研究了γ射线辐照水溶液中氯霉素的降解规律,并对辐解产物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辐照前后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图谱中氯霉素峰面积变化,分析得出氯霉素随吸收剂量和初始浓度的降解规律。利用液相... 研究了γ射线辐照水溶液中氯霉素的降解规律,并对辐解产物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辐照前后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图谱中氯霉素峰面积变化,分析得出氯霉素随吸收剂量和初始浓度的降解规律。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定性分析氯霉素的辐解产物。结果表明,氯霉素残留量随吸收剂量和初始浓度的变化关系满足指数方程;氯霉素辐射降解后形成了30个以上的辐解产物,它们在氯霉素检测波长278nm下的响应值均较低;确定了氯霉素在不同辐解条件下均出现的8种主要辐解产物,它们的准分子离子质量[M-H]-分别为:353、337、335(A)、335(B)、319、289、127、166,并对主要辐解产物进行了初步的结构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 氯霉素 辐射降解
下载PDF
RFID技术在食品全程跟踪与追溯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8
作者 张姝楠 郭波莉 潘家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8-151,共4页
简要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功能特性,综述了RFID技术在食品跟踪与追溯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其与其他溯源技术的区别与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制约可追溯系统应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RFID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RFID技术 跟踪 追溯 电子标签
下载PDF
辐照降低食物致敏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顾可飞 高美须 +1 位作者 李春红 潘家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4-526,共3页
食物过敏是当前食品安全领域较为突出的问题,辐照技术作为解决食物脱敏的方法之一,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本文综述了辐照降低食物过敏原致敏性的机理,并介绍了辐照脱敏研究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 食物过敏 食品辐照 辐照效应
下载PDF
牛尾毛中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郭波莉 魏益民 潘家荣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105-2111,共7页
【目的】研究牛尾毛中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随饲料改变的变化规律,确证牛尾毛一旦长成,其中的稳定性碳同位素不再与其它部分的进行交换,每段毛发记录的同位素信息可反映毛发生长时的饲料信息。【方法】设计控制饲料配比的牛模型试验,利用... 【目的】研究牛尾毛中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随饲料改变的变化规律,确证牛尾毛一旦长成,其中的稳定性碳同位素不再与其它部分的进行交换,每段毛发记录的同位素信息可反映毛发生长时的饲料信息。【方法】设计控制饲料配比的牛模型试验,利用同位素比率质谱仪测定不同段位牛尾毛中的δ13C值,分析不同段位牛尾毛的δ13C值随饲料改变的变化趋势,以及牛尾毛中的δ13C值与饲料、牛个体的关系。【结果】随着牛生育过程中饲料成分的改变,不同段位牛尾毛中碳同位素组成有极显著差异,而且饲料对牛尾毛中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远大于个体对其的影响;分段取得的牛尾毛δ13C值与其饲料δ13C值、C4植物饲料比例呈极显著相关(P<0.01),而不分段的牛尾毛δ13C值与饲料碳同位素组成相关性不显著。【结论】牛尾毛一旦长成,其中的稳定性碳同位素不再与其它部分进行交换,每段毛发的同位素信息可反映牛在毛发生长时的饲料信息,牛尾毛可以看作是记录牛饲料改变信息的档案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尾毛 追溯 稳定性碳同位素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的联合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1
作者 文一 潘家荣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53-556,共4页
有机磷农药应用广泛,其使用量占我国农药总量的80%以上。人群可通过多种途径(水、空气、膳食)同时或相继暴露于两种或多种有机磷农药。多种有机磷农药在体内共存,产生联合毒性,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该文阐述了有机磷农药的联合暴露... 有机磷农药应用广泛,其使用量占我国农药总量的80%以上。人群可通过多种途径(水、空气、膳食)同时或相继暴露于两种或多种有机磷农药。多种有机磷农药在体内共存,产生联合毒性,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该文阐述了有机磷农药的联合暴露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包括神经毒性、生殖毒性、致癌作用,并分析了有机磷农药产生联合毒性的机制;根据国内外对有机磷农药联合暴露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我国在有机磷农药联合毒性方面应开展的研究工作。旨在推动我国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性评估体系的建立以及为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保障食品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农药 联合毒性
下载PDF
两种淀粉酶的酶学性质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毕金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38-241,共4页
研究了两种耐高温α-淀粉酶和两种真菌α-淀粉酶的酶学性质,确定了最佳酶反应条件。将其应用于淀粉糖生产中,以30%的玉米淀粉为原料,用进口耐高温α-淀粉酶水解至还原糖含量为16.5%,再用日本真菌α-淀粉酶在最佳条件下反应21h,可得到含... 研究了两种耐高温α-淀粉酶和两种真菌α-淀粉酶的酶学性质,确定了最佳酶反应条件。将其应用于淀粉糖生产中,以30%的玉米淀粉为原料,用进口耐高温α-淀粉酶水解至还原糖含量为16.5%,再用日本真菌α-淀粉酶在最佳条件下反应21h,可得到含纯麦芽糖31.1%、葡萄糖1.7%、糊精2.7%的高麦芽糖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Α-淀粉酶 真菌Α-淀粉酶 生产 高麦芽糖浆
下载PDF
耐高温α—淀粉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毕金峰 董福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5-128,共4页
耐高温α-淀粉酶是淀粉生产麦芽糖的关键酶。本文对两种耐高温α-淀粉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酶的耐高温能力差别较大,酶活差别明显;最适pH值均为7.0,耐酸性较差;当Ca2+浓度在7~9mmol/L时,酶活提高明显。
关键词 耐高温Α-淀粉酶 性质
下载PDF
活性炭固定化α-转移葡萄糖苷酶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毕金峰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14,共4页
以活性炭为载体,进行了固定化α转移葡萄糖苷酶最佳条件研究,并探讨了固定化α转移葡萄糖苷酶的酶学性质.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为4.0,最适作用温度为65℃,固定化酶的酶活较高,稳定性较好.
关键词 活性炭 固定化 Α-转移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高产α-转移葡萄糖苷酶菌株的诱变选育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毕金峰 郑艳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1-33,共3页
α-转移葡萄糖苷酶是生产低聚异麦芽糖的关键酶。该文成功筛选了2株产α-转移葡萄糖苷酶菌株。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菌株的诱变选育和遗传稳定性试验,确定2株产酶酶活较高的突变株,有望将来应用于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中。
关键词 Α-转移葡萄糖苷酶 菌株 选育
下载PDF
玉米淀粉生产高麦芽糖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毕金峰 魏宝东 《淀粉与淀粉糖》 2005年第1期15-20,共6页
首先研究了两种耐高温α-淀粉酶和两种真菌α-淀粉酶的酶学性质,确定了最佳酶制刑及反应条件。又以30%的玉米淀粉为原料,用耐高温α-淀粉酶N酶水解至DE值为16.5%,再用真菌α-淀粉酶B酶在最佳条件下作用21h,可得到含纯麦芽糖31.... 首先研究了两种耐高温α-淀粉酶和两种真菌α-淀粉酶的酶学性质,确定了最佳酶制刑及反应条件。又以30%的玉米淀粉为原料,用耐高温α-淀粉酶N酶水解至DE值为16.5%,再用真菌α-淀粉酶B酶在最佳条件下作用21h,可得到含纯麦芽糖31.1%、葡萄糖1.7%、糊精2.7%的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麦芽糖浆 耐高温Α-淀粉酶 玉米淀粉 DE值 酶水解 糊精 原料 反应条件 研究 酶学性质
下载PDF
水氮优化条件下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化肥氮的去向 被引量:44
17
作者 潘家荣 巨晓棠 +3 位作者 刘学军 陈新平 张福锁 毛达如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4-340,307,共8页
针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水肥高投入的特点,引入以土壤Nmin(NO3--N+NH4+-N)为基础的优化施氮技术和以土壤水分含量为基础的优化灌溉技术对施氮量和灌溉进行优化,大幅度降低了作物氮肥用量和灌溉量,且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未发... 针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水肥高投入的特点,引入以土壤Nmin(NO3--N+NH4+-N)为基础的优化施氮技术和以土壤水分含量为基础的优化灌溉技术对施氮量和灌溉进行优化,大幅度降低了作物氮肥用量和灌溉量,且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未发现显著降低。微区结果表明,传统灌溉方式下,传统施氮处理的化肥氮利用率很低,冬小麦当季为22.7%,夏玉米当季25.7%,整个轮作周期为28.44%;氮损失率较高,冬小麦当季为52.9%,夏玉米当季35.7%,整个轮作周期为47.0%;而优化施氮可大幅度提高化肥氮利用率,降低损失,冬小麦当季、夏玉米当季和整个轮作周期的化肥氮利用率分别达到45.1%,42.9%和46.1%,损失率分别为33.3%,7.1%和34.5%。优化灌溉下的优化施氮与传统灌溉的优化施氮相比,虽然化肥氮利用率未有显著差异,但是却显著降低了损失,显著增加了化肥氮的土壤残留,建议在化肥氮优化中考虑水分管理。研究还表明,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反硝化损失是化肥氮损失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优化 化肥氮去向 15^N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华北平原
下载PDF
辐照对蟹过敏蛋白生化性质和抗原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18
作者 张明琦 高美须 +3 位作者 支玉香 潘家荣 李淑荣 吕淑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259-3264,共6页
【目的】研究辐照对蟹过敏蛋白生化性质和抗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3、5、7、9kGyγ射线对蟹过敏蛋白进行辐照处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辐照后蟹过敏蛋白溶液浓度和浊度变化;荧光光度计测定辐照后蟹过敏蛋白溶液疏水性变化;SDS-聚... 【目的】研究辐照对蟹过敏蛋白生化性质和抗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3、5、7、9kGyγ射线对蟹过敏蛋白进行辐照处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辐照后蟹过敏蛋白溶液浓度和浊度变化;荧光光度计测定辐照后蟹过敏蛋白溶液疏水性变化;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辐照后过敏蛋白分子量的变化;Western blot印迹和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辐照后过敏蛋白抗原性变化。【结果】辐照使过敏蛋白溶液的浓度下降,浊度增加,疏水性提高,过敏蛋白条带消失,硝酸纤维素膜上无过敏条带产生,且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辐照后过敏蛋白与抗体结合能力减弱。【结论】辐照使过敏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抗原决定簇被掩盖或破坏,证明辐照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蟹过敏蛋白的致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蟹过敏原 辐照 生化性质 抗原性
下载PDF
食物过敏原及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9
作者 顾可飞 李春红 +1 位作者 高美须 潘家荣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共5页
食物过敏是当前食品安全领域较为突出的问题,综述食品过敏原、过敏的免疫学发生机制及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涉及致敏的食物种类及相应过敏原,过敏的免疫学分子发生机理,并对食物过敏原现存的检测技术做了相关的介绍。
关键词 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原 免疫学发生机制 检测技术
原文传递
辐照对虾过敏原生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4
20
作者 顾可飞 高美须 +2 位作者 李春红 李淑荣 潘家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研究了以0、3、57、1、0kGy的辐照处理对虾过敏原的生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虾过敏原(Pen a1)提取液经辐照处理后,过敏原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浊度和疏水性增加。并发现Pen a 1的溶液状态要比固体状态及活体状态对辐照处理更敏感。
关键词 虾过敏原 辐照 过敏原生化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