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禽流感、新城疫二联五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研究
1
作者 于晴晴 周祥瑜 +10 位作者 李文昕 刘艳晶 王燕 和新文 何晨 邓国华 施建忠 田国彬 包红梅 曾显营 陈化兰 《中国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91,共10页
【背景】H5、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和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是严重危害禽业的重要病原,接种油乳剂型灭活疫苗是预防禽流感和新城疫的主要手段。当前养殖场预防这些传染病至少需要2种以上... 【背景】H5、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和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是严重危害禽业的重要病原,接种油乳剂型灭活疫苗是预防禽流感和新城疫的主要手段。当前养殖场预防这些传染病至少需要2种以上疫苗,导致家禽接种疫苗次数多,免疫负担重;另外,制备油乳剂型灭活疫苗的白油主要依赖进口,存在“卡脖子”风险。【目的】为了减少疫苗接种次数,降低免疫负担,对比国产和进口白油佐剂效果,本研究制备并评估了同时预防禽流感(H5+H7+H9)、新城疫的不同白油佐剂二联五价灭活疫苗,以期达到“一针防多病”的免疫效果,并为实现动物疫苗进口白油佐剂国产化替代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将已构建的禽流感H5-Re13、H5-Re14、H7-Re4、H9-GX11583株和新城疫ND rLa-VII株共5株疫苗株分别接种鸡胚,收获尿囊液,经浓缩灭活后,按照1份抗原3份佐剂的比例加入不同的矿物油佐剂(Total、Marcol 52和HTM70),混合乳化,制成二联五价灭活疫苗,并分别以2 mL/只和0.5 mL/只的剂量通过肌肉注射接种3周龄SPF鸡,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免疫效力试验结果显示,3种白油佐剂制备的二联五价灭活疫苗对鸡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3种白油佐剂疫苗接种鸡或免疫后均可产生针对H5-Re13株、H5-Re14株、H7-Re4株、H9-GX11583株和ND rLa-VII株有效的HI抗体,均可获得对效力检验毒株攻击的完全免疫保护。HI抗体持续期结果显示,3种白油佐剂灭活疫苗均可持续诱导高水平抗体半年以上,与进口白油(Total、Marcol 52)相比,国产白油HTM70诱导的HI抗体水平与进口白油Total差异不显著,高于进口白油Marcol 52,且国产白油佐剂HTM70批次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制备的禽流感(H5+H7+H9)、新城疫二联五价灭活疫苗对SPF鸡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且有望实现进口白油佐剂国产化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新城疫 多联多价 灭活疫苗 佐剂 免疫效果
下载PDF
一株鸭源H1N4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演化分析及其对小鼠的感染性研究
2
作者 崔鹏飞 颜成 +8 位作者 林维鹏 王丛丛 王燕 陈源 缪葭皓 朱春成 施建忠 邓国华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5-1221,共7页
为了解2023年分离自我国广东省家鸭H1N4亚型禽流感病毒(AIV)GD/S1385株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利用一步法RT-PCR扩增GD/S1385株全基因组,并利用二代测序平台对其全基因组测序。在GISAID数据库中经BLAST比对,并下载所有H1N4亚型AIV的全基因... 为了解2023年分离自我国广东省家鸭H1N4亚型禽流感病毒(AIV)GD/S1385株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利用一步法RT-PCR扩增GD/S1385株全基因组,并利用二代测序平台对其全基因组测序。在GISAID数据库中经BLAST比对,并下载所有H1N4亚型AIV的全基因组序列。利用MegAlign软件分析GD/S1385株与其他H1N4亚型AIV各基因节段的同源性,采用MEGA7.0软件构建GD/S1385株与上述AIV各基因节段的进化树,采用GISAID数据库中的FluSurver程序分析GD/S1385株各基因节段关键氨基酸位点的变异。BLAST比对结果显示,H1N4亚型AIV GD/S1385株与鸡源H5N1亚型AIV NP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最高为99.2%,其他基因节段分别与H1N1、H4N2、H6N2、H8N4和H10N4等野鸟源AIV相应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最高达98.2%~99.8%。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GD/S1385株与GISAID数据库中12株H1N4 AIV HA和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4.3%~91.8%和83.2%~97.5%,内部基因PB2、PB1、PA、NP、M和NS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6.6%~94.8%、89%~95.6%、88.4%~95.1%、88%~94.4%、92.5%~96.2%和71.1%~93.4%。进化树结果显示,GD/S1385株部分基因节段与野鸟源H1N1、H4N2、H5N1、H6N2、H8N4和H10N4等亚型AIV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但与H1N4亚型AIV的遗传距离均较远。序列分析结果显示,GD/S1385株HA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323)PSIQSRGL^(330),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V)的分子特征;NA蛋白未发生茎部缺失,也未出现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的耐药性突变;PB2蛋白出现^(389)R、^(598)T,PB1蛋白出现^(3)V、^(622)G,PA蛋白出现^(37)A、^(409)S,NP蛋白出现^(105)V,NS1蛋白出现106M等多个哺乳动物适应性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将GD/S1385株以10^(6)EID_(50)/50μL经鼻腔感染BALB/c小鼠,评估病毒对哺乳动物的感染性。结果显示,GD/S1385株感染组小鼠的肺脏和鼻甲内均可检测到高水平的病毒,病毒滴度分别为6.1log_(10)EID_(50)/mL和3.6log_(10)EID_(50)/mL;在1只小鼠的肾脏和脾脏内还检测到低水平的病毒,脑内未检测到病毒;且可引起感染组小鼠体质量下降8.2%。对照组小鼠各脏器均未检测到病毒,且体质量呈一直上升趋势。上述结果表明,H1N4 AIV GD/S1385株是一种新型重组病毒,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并可以在小鼠的呼吸道内高效复制,具有感染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潜在风险。本研究阐明了H1N4亚型AIV的遗传进化特点和对哺乳动物的感染风险,为禽流感的监测和综合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4亚型禽流感病毒 遗传进化 感染性
下载PDF
2019-2022年中国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源 崔鹏飞 +9 位作者 施建忠 张元成 于晴晴 颜成 张亚萍 王丛丛 张洁 王燕 邓国华 陈化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0-1832,共13页
【背景】H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是我国家禽中最常见AIV之一。H6N1亚型AIV频繁地与其他野鸟源毒株重配,并且可以作为供体为高致病性AIV提供内部基因片段,产生新型重组病毒,进而威胁人类健... 【背景】H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是我国家禽中最常见AIV之一。H6N1亚型AIV频繁地与其他野鸟源毒株重配,并且可以作为供体为高致病性AIV提供内部基因片段,产生新型重组病毒,进而威胁人类健康。【目的】通过对我国H6N1亚型AIV的演化动态及其相关生物学特性分析研究,为我国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集2019—2022年我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活禽交易市场及养殖场家禽喉和泄殖腔拭子,通过接种鸡胚分离到7株H6N1亚型AIVs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其遗传演化特征、受体结合特性及其对SPF鸡和BALB/c小鼠的感染性。【结果】遗传演化分析表明,7株病毒的基因与分离于北美及东南亚地区的野鸟源病毒基因同源性较高,基因来源复杂,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贝叶斯演化分析表明,H6亚型AIV HA基因曾发生过多次的跨洲际传播,欧亚谱系病毒在北美地区也有着较长时间流行。1株病毒HA基因与北美地区毒株基因高度同源,根据贝叶斯演化分析结果,推测该病毒在野鸟体内经历了复杂的基因重配后形成,后经野鸟传入我国。特殊氨基酸位点分析结果显示,病毒HA蛋白裂解位点序列均为PQIET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特征;此外,另有1株病毒的NP蛋白发生Y52H突变,据报道,该突变对AIV获得抵抗人干扰素刺激基因BTN3A3的能力起到关键作用。受体结合特性分析表明,部分毒株具有双受体结合特性,但结合人源受体能力弱于结合禽源受体能力。病毒对SPF鸡的感染性试验表明,鸡感染A/chicken/Jiangxi/S40445/2019(H6N1)后能通过呼吸道及消化道排毒,并且病毒可在鸡群内通过接触传播。鸡感染A/duck/Jiangxi/S10941/2019(H6N1)后仅有少数鸡通过呼吸道排毒,病毒无法在鸡群间通过接触传播。BALB/c小鼠的感染性试验表明,H6N1亚型AIV无需提前适应便可在小鼠呼吸道内有效复制,但对小鼠仍呈低致病力。【结论】2019—2022年分离于我国的H6N1亚型AIV基因大部分来源于野鸟源病毒,候鸟可经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将病毒传入我国;部分病毒能够结合人源唾液酸受体并在小鼠呼吸道内有效复制,表明该亚型病毒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6N1 禽流感病毒 跨洲际传播 重配 感染性
下载PDF
商品疫苗对我国h9.4.2.5分支H9N2亚型禽流感分离株的免疫保护 被引量:6
4
作者 麻琦 和新文 +15 位作者 王燕 刘艳晶 潘舒心 侯玉杰 施建忠 邓国华 包红梅 刘景利 郭兴福 毛胜刚 胡井雷 路通 杨帆 田国彬 曾显营 陈化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3040-3050,共11页
【目的】我国批准使用的H9亚型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商品化灭活疫苗种类繁多,其免疫效果和选用受到养殖者的广泛关注。通过评估不同商品疫苗对我国近期H9N2亚型AIV的免疫保护效果,以期为H9亚型AIV的免疫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目的】我国批准使用的H9亚型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商品化灭活疫苗种类繁多,其免疫效果和选用受到养殖者的广泛关注。通过评估不同商品疫苗对我国近期H9N2亚型AIV的免疫保护效果,以期为H9亚型AIV的免疫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依据国家兽药基础数据库疫苗批签发数据,从在售的40种H9亚型AI商品疫苗中选择批签发数量较多的4种疫苗(A—D疫苗),进行免疫攻毒试验。4株h9.4.2.5分支的H9N2亚型分离株CK/XJ/S1204/2015、DK/JX/S4512/2017、CK/YN/S1666/2020和CK/NX/S4590/2020为攻毒毒株,分别测定4株病毒的鸡胚半数感染量(EID_(50))、鸡半数感染量(CID50)和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50),以确定动物试验的攻毒剂量和细胞试验的感染剂量。每种疫苗以产品推荐剂量免疫3周龄SPF鸡各40只,同时设同日龄SPF鸡40只接种PBS作为对照组;免疫3周时,采集所有试验鸡血清,测定血凝抑制抗体(HI)和中和抗体(NT)滴度;同时将每种商品疫苗接种40只SPF鸡进行随机分组,每组10只,连同10只对照组鸡,以10 CID50的剂量鼻腔感染H9N2亚型分离株,分别进行商品疫苗对4株病毒的攻毒保护试验。采集攻毒后3、5 d喉头及泄殖腔棉拭子样品,接种10日龄鸡胚检测排毒情况,统计疫苗保护率,比较疫苗对H9N2亚型分离株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4株H9N2亚型分离株的CID50依次为10^(3.5)、10^(2.5)、10^(2.5)和10^(3.5)EID_(50)/0.1 mL。商品疫苗接种后3周,各免疫组SPF鸡血清中针对商品化H9亚型HI试验抗原(CK/SH/10/2001)的HI抗体均在9.4 log_(2)—11 log_(2)之间,但针对攻毒株的HI抗体平均效价在4.6 log_(2)—10.8 log_(2)之间,不同疫苗免疫组间存在较大差异,最大差异为64倍,各免疫组NT抗体平均效价在6.7 log_(2)—12.2 log_(2)之间,最大差异为32倍,对照组鸡的HI抗体和NT抗体均为阴性。以滴鼻方式感染不同H9病毒后,4种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存在较大差别,在攻击CK/XJ/S1204/2015毒株的试验中,3种疫苗(B—D疫苗)能为免疫鸡提供80%以上保护;在攻击DK/JX/S4512/2017毒株试验中,仅1种疫苗(B疫苗)能为免疫鸡提供80%以上保护;在攻击CK/YN/S1666/2020毒株的试验中,2种疫苗(A和B疫苗)能为免疫鸡提供80%以上免疫保护;而攻击CK/NX/S4590/2020毒株,4种疫苗免疫鸡的保护率均低于80%,而同期各对照组鸡均排毒,排毒率均高于80%。【结论】不同商品疫苗预防近期H9亚型分离株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存在较大差异,疫苗抗原与分离株之间的抗原性差异是免疫保护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使用H9N2亚型流行毒株测定免疫后的HI抗体和NT抗体可作为评价商品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为商品H9疫苗的科学选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 AIV 商品疫苗 免疫效果 禽流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