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大农业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检测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姚若楠
王玉生
+1 位作者
张桂芬
谭琳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共10页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异名Phthorimaea absoluta)是一种多食性的重大农业入侵害虫,主要危害番茄、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可造成番茄减产50%~80%,甚至绝产绝收,有“番茄埃博拉病毒”之称,2017年首次在我国新疆被发现,已在我国...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异名Phthorimaea absoluta)是一种多食性的重大农业入侵害虫,主要危害番茄、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可造成番茄减产50%~80%,甚至绝产绝收,有“番茄埃博拉病毒”之称,2017年首次在我国新疆被发现,已在我国局部地区暴发。番茄潜叶蛾常隐蔽发生,且在我国的适生区广泛,主要随番茄苗及果实的销运进行远距离传播,进一步扩散势头明显。因此,亟需研发高效低成本的番茄潜叶蛾检测鉴定技术和方法,进而实现对重大入侵物种的及早发现和提前预警,降低农业经济损失。目前,用于番茄潜叶蛾的检测鉴定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等,本文综述了番茄潜叶蛾检测鉴定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旨在为延缓番茄潜叶蛾传播扩散与对靶施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形态学鉴定
分子检测
人工智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盆式性诱捕器对保护地番茄潜叶蛾诱集效果初报
被引量:
2
2
作者
盛世蒙
孙作文
+5 位作者
叶校兵
马俊超
张智
宣维健
盛承发
张桂芬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29,共4页
本研究比较了3种不同性诱捕器在大棚中对番茄潜叶蛾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直径为26 cm的较小口径蓝色水盆式诱捕器的诱蛾量为蓝色胶板式诱捕器的82.8%,差异不显著;直径为30 cm的较大口径红色水盆式诱捕器的诱蛾量是蓝色胶板式诱捕器的1....
本研究比较了3种不同性诱捕器在大棚中对番茄潜叶蛾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直径为26 cm的较小口径蓝色水盆式诱捕器的诱蛾量为蓝色胶板式诱捕器的82.8%,差异不显著;直径为30 cm的较大口径红色水盆式诱捕器的诱蛾量是蓝色胶板式诱捕器的1.486倍,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综合考虑成本和使用的便捷性,推荐使用较大口径红色水盆式诱捕器作为当前番茄潜叶蛾性信息素诱捕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水盆式诱捕器
蓝色胶板式诱捕器
诱捕效果
性诱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番茄潜叶蛾捕食性天敌资源调查及其控害作用分子检测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桂芬
朱华康
+9 位作者
黄亮
王玉生
李涛
黄聪
冼晓青
薛延韬
桂富荣
刘万学
万方浩
张毅波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9-749,共11页
云南省是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较早入侵的区域,为明确本地潜在自然天敌资源及其对番茄潜叶蛾的控制作用,采用田间调查、样本采集以及与室内分子检测相结合的技术方法,于7—10月对云南省10个地级州市主要番茄种植区的番茄潜...
云南省是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较早入侵的区域,为明确本地潜在自然天敌资源及其对番茄潜叶蛾的控制作用,采用田间调查、样本采集以及与室内分子检测相结合的技术方法,于7—10月对云南省10个地级州市主要番茄种植区的番茄潜叶蛾天敌资源进行调查,对采集的天敌种类进行DNA条形码鉴定,对其控害作用进行种特异性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在番茄田共计采集到捕食性天敌36种,隶属2纲5目16科。进一步的分子检测结果显示,对番茄潜叶蛾具有控害作用的捕食性自然天敌19种,隶属2纲3目12科;其中,昆虫纲8种、蜘蛛纲11种;对番茄潜叶蛾控害作用阳性检出率为5.7%~100.0%。分布范围最为广泛的天敌为半翅目盲蝽科的烟盲蝽Nesidiocoris tenuis Reuter,在8个州市有分布;其次为花蝽科的黑翅小花蝽Oirus agilis(Flor)和小花蝽Orius sp.以及瓢虫科的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分别在5个、4个和5个州市有分布;再次为蜘蛛目狼蛛科的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Böesenberg et Strand),在3个州市有分布;而其余的14个物种仅在1个或2个州市有分布。番茄潜叶蛾天敌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为昭通市,有8种天敌;其次为丽江市和玉溪市,分别有6种和5种天敌;再次昆明市和曲靖市,分别有4种和3种天敌;而大理州、文山市、红河州有2种天敌,楚雄市和普洱市只有1种天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控害潜力最大的为烟盲蝽,其次为黑翅小花蝽;此外,七星瓢虫和拟环纹豹蛛也表现了较好的控害能力。番茄潜叶蛾在西南虽发生为害较为严重,但对该种害虫具有控制作用的天敌种类也比较多,为利用本地天敌防治番茄潜叶蛾提供了自然资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捕食性天敌
优势种
番茄田
蜘蛛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大农业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检测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姚若楠
王玉生
张桂芬
谭琳
机构
湖南
农业
大学
植物保护
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外来入侵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400200)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4JJ6238)。
文摘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异名Phthorimaea absoluta)是一种多食性的重大农业入侵害虫,主要危害番茄、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可造成番茄减产50%~80%,甚至绝产绝收,有“番茄埃博拉病毒”之称,2017年首次在我国新疆被发现,已在我国局部地区暴发。番茄潜叶蛾常隐蔽发生,且在我国的适生区广泛,主要随番茄苗及果实的销运进行远距离传播,进一步扩散势头明显。因此,亟需研发高效低成本的番茄潜叶蛾检测鉴定技术和方法,进而实现对重大入侵物种的及早发现和提前预警,降低农业经济损失。目前,用于番茄潜叶蛾的检测鉴定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等,本文综述了番茄潜叶蛾检测鉴定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旨在为延缓番茄潜叶蛾传播扩散与对靶施策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形态学鉴定
分子检测
人工智能
Keywords
Tuta absoluta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分类号
Q968.1 [生物学—昆虫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盆式性诱捕器对保护地番茄潜叶蛾诱集效果初报
被引量:
2
2
作者
盛世蒙
孙作文
叶校兵
马俊超
张智
宣维健
盛承发
张桂芬
机构
中国
科学院
动物
研究所
山东省
农业
技术推广中心
北京市东北旺
农业
生产基地
北京市
植物保护
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外来入侵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
/农业
农村部
外来
入侵
生物
预防与控制
研究
中心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29,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病虫害防控综合技术研发与示范”重点专项(2021YFD1400200)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cx-2019-2025-IAS)。
文摘
本研究比较了3种不同性诱捕器在大棚中对番茄潜叶蛾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直径为26 cm的较小口径蓝色水盆式诱捕器的诱蛾量为蓝色胶板式诱捕器的82.8%,差异不显著;直径为30 cm的较大口径红色水盆式诱捕器的诱蛾量是蓝色胶板式诱捕器的1.486倍,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综合考虑成本和使用的便捷性,推荐使用较大口径红色水盆式诱捕器作为当前番茄潜叶蛾性信息素诱捕器。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水盆式诱捕器
蓝色胶板式诱捕器
诱捕效果
性诱芯
Keywords
Tuta absoluta
Water pan trap
Sticky card trap
Trapping efficacy
Sex pheromone lure
分类号
S436.412.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番茄潜叶蛾捕食性天敌资源调查及其控害作用分子检测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桂芬
朱华康
黄亮
王玉生
李涛
黄聪
冼晓青
薛延韬
桂富荣
刘万学
万方浩
张毅波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外来入侵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
/农业
农村部
外来
入侵
生物
预防与控制
研究
中心
云南
农业
大学
植物保护
学院
湖南
农业
大学
植物保护
学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
农业
科学
研究所
出处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9-749,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400200,2017YFC1200600)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CX-2019-2023-IAS,CAASZDRW202203)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资助项目(2023-2024)。
文摘
云南省是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较早入侵的区域,为明确本地潜在自然天敌资源及其对番茄潜叶蛾的控制作用,采用田间调查、样本采集以及与室内分子检测相结合的技术方法,于7—10月对云南省10个地级州市主要番茄种植区的番茄潜叶蛾天敌资源进行调查,对采集的天敌种类进行DNA条形码鉴定,对其控害作用进行种特异性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在番茄田共计采集到捕食性天敌36种,隶属2纲5目16科。进一步的分子检测结果显示,对番茄潜叶蛾具有控害作用的捕食性自然天敌19种,隶属2纲3目12科;其中,昆虫纲8种、蜘蛛纲11种;对番茄潜叶蛾控害作用阳性检出率为5.7%~100.0%。分布范围最为广泛的天敌为半翅目盲蝽科的烟盲蝽Nesidiocoris tenuis Reuter,在8个州市有分布;其次为花蝽科的黑翅小花蝽Oirus agilis(Flor)和小花蝽Orius sp.以及瓢虫科的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分别在5个、4个和5个州市有分布;再次为蜘蛛目狼蛛科的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Böesenberg et Strand),在3个州市有分布;而其余的14个物种仅在1个或2个州市有分布。番茄潜叶蛾天敌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为昭通市,有8种天敌;其次为丽江市和玉溪市,分别有6种和5种天敌;再次昆明市和曲靖市,分别有4种和3种天敌;而大理州、文山市、红河州有2种天敌,楚雄市和普洱市只有1种天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控害潜力最大的为烟盲蝽,其次为黑翅小花蝽;此外,七星瓢虫和拟环纹豹蛛也表现了较好的控害能力。番茄潜叶蛾在西南虽发生为害较为严重,但对该种害虫具有控制作用的天敌种类也比较多,为利用本地天敌防治番茄潜叶蛾提供了自然资源保障。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捕食性天敌
优势种
番茄田
蜘蛛
综合评价
Keywords
Tuta absoluta
predatory natural enemy
dominant species
tomato field
spide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分类号
S47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大农业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检测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姚若楠
王玉生
张桂芬
谭琳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水盆式性诱捕器对保护地番茄潜叶蛾诱集效果初报
盛世蒙
孙作文
叶校兵
马俊超
张智
宣维健
盛承发
张桂芬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云南番茄潜叶蛾捕食性天敌资源调查及其控害作用分子检测
张桂芬
朱华康
黄亮
王玉生
李涛
黄聪
冼晓青
薛延韬
桂富荣
刘万学
万方浩
张毅波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