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转基因棉花研发应用二十年 被引量:65
1
作者 郭三堆 王远 +4 位作者 孙国清 金石桥 周焘 孟志刚 张锐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3372-3387,共16页
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重组DNA原理,将优良目的基因整合到靶标生物基因组中,并使靶标生物得以表达目的性状的技术。这一技术克服了生物有性杂交的限制,使物种间基因交流的范围无限扩大,既可以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也可以从单细胞生物到多... 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重组DNA原理,将优良目的基因整合到靶标生物基因组中,并使靶标生物得以表达目的性状的技术。这一技术克服了生物有性杂交的限制,使物种间基因交流的范围无限扩大,既可以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也可以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还可以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反之亦然。因此,这项技术自发明以来,即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医学等领域,为其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转基因植物是以农杆菌等为媒介,将来源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等其他生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外源基因转入基因组中,使之稳定遗传并赋予其靶标性状,如抗病、抗虫、抗逆、高产、优质等的植物。以1972年构建第一个重组DNA分子为契机,1983年首次获得转基因烟草为起点,植物转基因技术在近30年的时间内发展迅猛,至今已有200多种植物已成功获得转基因株系,40多种数千例转基因植株进入田间试验。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咨询服务中心(ISAAA)统计,全球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260万hm2已经迅速增到2014年的1.815亿hm2,累计种植面积大约比中国国土总面积还多80%。在全球转基因植物研发和应用迅猛发展的同时,中国也先后批准了7种转基因植物的生产应用,其中,抗虫棉是唯一大规模应用的转基因农作物。从1994年中国研制成功国产单价抗虫棉(GK),以及1995年美国保铃棉进入中国至今,抗虫棉已经在中国推广应用了近20年的时间。文章介绍了这20多年来,中国科学家在抗虫、抗旱耐盐碱、抗除草剂、抗病以及纤维品质改良等性状方面所取得的转基因棉花研究进展;在农杆菌介导、基因枪轰击、花粉管通道介导、茎尖或芽尖转化、农杆菌液浸染和纳米载体花粉介导等不同转化技术上所进行的探索;同时,介绍了中国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状况,并从抗虫棉品种审定、发展趋势和产业化状况几个方面,介绍了转基因抗虫棉在中国的应用,最后对未来转基因棉花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棉 转基因 安全评价 品种 产业化
下载PDF
作物叶酸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常娜宁 姜凌 +2 位作者 蒲训 范云六 张春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44-49,共6页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是介导一碳单位转移极其重要的辅助因子。由于人类不能自身合成叶酸,而且作物中叶酸的含量通常较低,尤其是在谷物中含量更低,所以叶酸缺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目前正通过基因工程或育种技术来提高作物中的叶...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是介导一碳单位转移极其重要的辅助因子。由于人类不能自身合成叶酸,而且作物中叶酸的含量通常较低,尤其是在谷物中含量更低,所以叶酸缺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目前正通过基因工程或育种技术来提高作物中的叶酸水平,如何获得作物中各种叶酸衍生物含量的可靠数据非常重要。介绍了植物叶酸的提取过程,以及各种叶酸检测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和各自的优缺点;重点阐述了微生物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方法学建立、原理以及目前的应用情况,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叶酸衍生物 微生物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过表达蝶呤还原酶PTR1基因促进植物叶酸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鹿晔 刘晓宁 +1 位作者 姜凌 张春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56,共8页
叶酸是生物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小分子代谢物,还原态的蝶呤参与叶酸的合成。通过利用组成型启动子驱动依赖NADPH的蝶呤还原酶基因(NADPH-dependent pterin reductase gene,PTR1)在模式植物拟南芥和烟草中进行过表达,探讨了来源... 叶酸是生物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小分子代谢物,还原态的蝶呤参与叶酸的合成。通过利用组成型启动子驱动依赖NADPH的蝶呤还原酶基因(NADPH-dependent pterin reductase gene,PTR1)在模式植物拟南芥和烟草中进行过表达,探讨了来源于利什曼原虫的PTR1基因对植物叶酸合成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过表达PTR1的转基因拟南芥和烟草植株中,叶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转基因拟南芥的5-甲酰四氢叶酸有显著提高,而转基因烟草中5-甲基四氢叶酸有显著提高。说明将来源于原生动物的蝶呤还原酶引入植物,可以促进转基因植物中叶酸的合成代谢,为深入了解植物叶酸合成代谢的规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代谢 利什曼原虫PTR1基因 蝶呤 拟南芥 烟草
下载PDF
叶酸生物强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韩月婷 姜凌 +1 位作者 范云六 张春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3-28,共6页
叶酸是指四氢叶酸及其衍生物这一类物质,是介导一碳单位转移的重要辅助因子,参与生物体内许多重要反应。人类不具备自身合成叶酸的能力,只能从植物中摄取,叶酸缺乏会增加许多疾病风险,利用生物强化来提高植物的叶酸含量是一个解决全球... 叶酸是指四氢叶酸及其衍生物这一类物质,是介导一碳单位转移的重要辅助因子,参与生物体内许多重要反应。人类不具备自身合成叶酸的能力,只能从植物中摄取,叶酸缺乏会增加许多疾病风险,利用生物强化来提高植物的叶酸含量是一个解决全球性叶酸缺乏问题的可行办法之一。综述了叶酸的合成及代谢途径,重点介绍了目前叶酸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我国的叶酸营养状况,并对我国的叶酸强化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对氨基苯甲酸 蝶啶 生物强化
下载PDF
作物叶酸代谢工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晓宁 姜凌 +2 位作者 王崇英 范云六 张春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10年第5期24-29,共6页
叶酸是指四氢叶酸及其衍生物的一类物质,是介导一碳单位转移的重要辅助因子。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叶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取。当人体叶酸缺乏时,贫血、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病及癌症等发病率显著增加。结合本实验室的工作,系统阐述了番茄、水... 叶酸是指四氢叶酸及其衍生物的一类物质,是介导一碳单位转移的重要辅助因子。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叶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取。当人体叶酸缺乏时,贫血、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病及癌症等发病率显著增加。结合本实验室的工作,系统阐述了番茄、水稻和玉米作物的叶酸代谢工程研究策略以及研究进展,对叶酸合成前体喋呤和对氨基苯甲酸(PABA)含量与叶酸合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今后叶酸代谢工程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叶酸 生物合成 代谢工程
下载PDF
拟南芥减数分裂重组发生的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晓林 于佳 +1 位作者 范云六 张春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2-28,共7页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物种世代交替的转折点,而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遗传重组则是遗传变异的源泉,并为有性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推动力。现已发现许多基因在重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由于重组蛋白的高度保守性,反向遗传学为研究植物重组蛋白的...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物种世代交替的转折点,而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遗传重组则是遗传变异的源泉,并为有性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推动力。现已发现许多基因在重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由于重组蛋白的高度保守性,反向遗传学为研究植物重组蛋白的性质及作用提供了充分的证据。本文就近年来对模式植物拟南芥减数分裂中的DNA双链断裂形成与修复以及同源染色体重组交换等重要事件及其相关基因的功能进行了概述,尤其对ZMM家族蛋白在遗传重组中的作用进行了重点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减数分裂 重组 ZMM蛋白
下载PDF
棉花转录因子基因GhMS3的克隆及其启动子功能的鉴定 被引量:9
7
作者 孟红岩 杜雄明 +2 位作者 张春义 范云六 姜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489-3498,共10页
【目的】从棉花无短绒突变体GZnn中分离棉纤维发育相关的转录因子,并对其转录激活功能和表达模式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通过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the cDNA ends)和染色体步行(genome walking)技术,获得GhMS3的cDNA序列及基因组... 【目的】从棉花无短绒突变体GZnn中分离棉纤维发育相关的转录因子,并对其转录激活功能和表达模式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通过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the cDNA ends)和染色体步行(genome walking)技术,获得GhMS3的cDNA序列及基因组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获得的DNA序列及推定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采用酵母单杂交系统验证GhMS3蛋白的转录激活功能,运用GUS组织化学染色法在转基因烟草中分析该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获得GhMS3的基因组DNA以及上游1174bp的启动子序列。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GhMS3是R2R3 MYB转录因子。酵母试验表明,GhMS3蛋白具体外转录激活功能,C端体外转录激活功能较强,在PGhMS3:GUS转基因烟草中,GUS主要在表皮毛、根毛以及细胞分裂旺盛区域表达。【结论】从棉花无短绒突变体GZnn中分离到的R2R3 MYB转录因子GhMS3,具有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并且其编码蛋白具有体外转录激活功能,是否参与植物表皮细胞分化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转录因子 GhMS3 转录激活 GUS染色
下载PDF
陆地棉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RFLP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晓 张锐 +4 位作者 史计 孟志刚 孙国清 周焘 郭三堆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8-217,共10页
【目的】研究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系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的差异,为克隆棉花CMS基因奠定基础。【方法】以atpA,atp6,atp9,ccmB,ccmC,ccmFN1,cob,coxI,coxII,coxIII,matR,nad1bc,nad2,nad4,nad5,nad6,nad7c,nad9,rpl5,rrn18等20个线... 【目的】研究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系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的差异,为克隆棉花CMS基因奠定基础。【方法】以atpA,atp6,atp9,ccmB,ccmC,ccmFN1,cob,coxI,coxII,coxIII,matR,nad1bc,nad2,nad4,nad5,nad6,nad7c,nad9,rpl5,rrn18等20个线粒体基因保守序列为探针,利用Southern blot方法对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进行RFLP分析。【结果】发现atpA、atp9、ccmB、nad1bc、nad6、nad7c、rrn18等基因在棉花不育系和保持系间存在明显RFLP多态性,其中atpA的差异最明显。【结论】atpA是棉花CMS系和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间的一个明显差异位点。CMS系比保持系缺失一个rrn18拷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细胞质雄性不育 线粒体基因组 RFLP ATPA
下载PDF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侯思宇 张锐 +1 位作者 张晓 郭三堆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7,共7页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在杂种优势的利用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系统突破了传统人工去雄杂交育种的瓶颈,为棉花杂交种制种的商业化推广展现了光明的前景。详细阐述了棉花细胞质不育系和恢复系遗传学的研究及利...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在杂种优势的利用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系统突破了传统人工去雄杂交育种的瓶颈,为棉花杂交种制种的商业化推广展现了光明的前景。详细阐述了棉花细胞质不育系和恢复系遗传学的研究及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线粒体基因、育性恢复基因相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以及恢复基因的遗传精细定位,育性相关基因的克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工作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细胞质不育 育性恢复基因 线粒体 分子标记
下载PDF
陆地棉线粒体nad6基因mRNA无常规终止密码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晓 孟志刚 +5 位作者 孙国清 周焘 史计 于源华 张锐 郭三堆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19-1125,共7页
植物线粒体nad6基因编码NADH(还原型辅酶Ⅰ)脱氢酶第6亚基,前期研究发现,该基因可能与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但该基因的转录情况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PCR测序、Southern印迹方法发现,陆地棉线粒体基因组(mtDNA)中nad6基因长621 bp,且... 植物线粒体nad6基因编码NADH(还原型辅酶Ⅰ)脱氢酶第6亚基,前期研究发现,该基因可能与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但该基因的转录情况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PCR测序、Southern印迹方法发现,陆地棉线粒体基因组(mtDNA)中nad6基因长621 bp,且为单拷贝.RT-PCR及环化RT-PCR分析发现,其mRNA在终止密码子前-14或-15 nt处提前终止;虽然该基因mRNA编码区存在12处RNA编辑(C-U)位点,但并未产生新的替代的终止密码子;基因mRNAs尾端poly(A)处含有0、1、2或4个"A",也并未与前方相邻碱基凑成新的终止密码子,即:该基因mRNA无常规终止密码子(UGA,UAG,UAA).本研究结果提示,棉花线粒体nad6基因mRNA很可能有其它的终止密码子.针对这种情况对植物线粒体如何翻译无常规终止密码子的mRNA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线粒体基因组 nad6 终止密码子 环化RT-PCR
原文传递
基于DIG-化学发光法的Southern blot方法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晓 张锐 +5 位作者 于源华 史计 孟志刚 孙国清 周焘 郭三堆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5-210,共6页
目前,基于DIG-化学发光法的Southern blot技术已在生物实验室广泛应用,但在试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背景黑、目的信号弱等问题,以致不能获得理想结果。在棉花线粒体基因组RFLP分析过程中结合前人经验对基于DIG-化学发光法的Southern blot... 目前,基于DIG-化学发光法的Southern blot技术已在生物实验室广泛应用,但在试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背景黑、目的信号弱等问题,以致不能获得理想结果。在棉花线粒体基因组RFLP分析过程中结合前人经验对基于DIG-化学发光法的Southern blot技术在探针标记、探针浓度、探针剥离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方法重复性好,一张转好的尼龙膜最多可以反复使用11次;一份杂交液在两年内至少可以反复使用5次且不会明显降低杂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 BLOT DIG标记 化学发光法 尼龙膜 探针
下载PDF
质体发育分化对植物胚胎发育的影响
12
作者 梁秋菊 王崇英 +1 位作者 范云六 张春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6-11,共6页
植物胚胎发育时期质体的发育及其向叶绿体的转化与胚胎发生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人们利用分子遗传学的方法对胚胎发育的调控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分离到一系列调控胚胎发育的基因,这些基因的突变可导致胚胎在其发育的不同时期出现形... 植物胚胎发育时期质体的发育及其向叶绿体的转化与胚胎发生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人们利用分子遗传学的方法对胚胎发育的调控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分离到一系列调控胚胎发育的基因,这些基因的突变可导致胚胎在其发育的不同时期出现形态缺陷或致死现象。概述了胚胎发育时期因质体或叶绿体发育缺陷而导致胚胎发育异常(致死)的突变体及相关基因的功能,推测胚胎发育期间细胞器的形成对于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体 叶绿体 胚胎 发育 植物
下载PDF
优化的反向PCR结合TAIL-PCR法克隆棉花线粒体atpA双拷贝基因及其侧翼序列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晓 张锐 +7 位作者 孙国清 史计 孟志刚 周焘 侯思宇 梁成真 于源华 郭三堆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4-115,共12页
双拷贝基因及其侧翼序列的克隆是分子生物学中的一个难点。将优化的反向PCR(Inverse PCR,iPCR)与TAIL-PCR相结合,有效地克隆双拷贝基因及其侧翼序列。先用Southern blotting方法确定一种能获得合适长度片段的限制性内切酶,然后用优化的i... 双拷贝基因及其侧翼序列的克隆是分子生物学中的一个难点。将优化的反向PCR(Inverse PCR,iPCR)与TAIL-PCR相结合,有效地克隆双拷贝基因及其侧翼序列。先用Southern blotting方法确定一种能获得合适长度片段的限制性内切酶,然后用优化的iPCR方法对该酶切产物进行自连和扩增,将2个拷贝的侧翼序列区分开。根据iPCR结果,进一步用TAIL-PCR扩增更远侧翼的序列。利用这套方法,获得了棉花可育胞质和不育胞质线粒体双拷贝atpA基因的所有EcoR I限制片段(2.2~5.1 kb)和HindⅢ限制片段(8.5~11.7 kb),克隆到2个拷贝各自的侧翼序列。研究结果说明,优化的iPCR与TAIL-PCR相结合是克隆双拷贝基因及其侧翼序列的一种高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PCR TAIL-PCR 细胞质雄性不育 棉花 ATPA 双拷贝基因 侧翼序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