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保饲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及粪便氮磷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张乃锋 单瑛琦 +4 位作者 郝东晋 张永发 穆立田 史文清 邓柏林 《饲料研究》 CAS 2015年第14期1-3,55,共4页
选择476头杜×长×大三元商品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环保饲料组,研究环保饲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及粪便氮和磷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环保饲料对育肥猪日增质量、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环保饲料... 选择476头杜×长×大三元商品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环保饲料组,研究环保饲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及粪便氮和磷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环保饲料对育肥猪日增质量、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环保饲料可降低育肥猪粪便氮的含量(P<0.05),对粪便总能、有机物质和磷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环保饲料提高饲料有机物质和氮的消化率(P<0.05),对饲料总能和磷的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环保饲料对育肥猪养殖的经济效益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环保饲料能保持育肥猪生长性能不降低的同时显著降低粪便污染物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饲料 育肥猪 生长性能 消化率 氮磷排放
原文传递
液体饲料pH值对荷斯坦公犊血气指标的调控 被引量:1
2
作者 屠焰 邱国梁 +4 位作者 周怿 云强 齐东 王家杰 刁其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3465-3474,共10页
【目的】哺乳期犊牛胃肠道功能尚未健全,对日粮的消化能力不足,易导致腹泻等营养性疾病的发生,降低成活率。实施早期断奶的哺乳期犊牛日粮以液体的代乳品为主,其酸度对犊牛健康有着比成年牛更加重要的影响,但目前犊牛血气指标变化的规... 【目的】哺乳期犊牛胃肠道功能尚未健全,对日粮的消化能力不足,易导致腹泻等营养性疾病的发生,降低成活率。实施早期断奶的哺乳期犊牛日粮以液体的代乳品为主,其酸度对犊牛健康有着比成年牛更加重要的影响,但目前犊牛血气指标变化的规律、正常值范围等数据仍不成体系,无法判别日粮酸度是否适宜。本研究以48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研究液体饲料pH值对哺乳期犊牛血气指标的影响,探索犊牛血气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2×4因子设计,2种代乳品,其植物蛋白占总蛋白比例分别为50%和80%,代乳品乳液pH值分别调整为6.2、5.5、5.0、4.5,共计8个处理组。将48头新生荷斯坦公犊随机分配到上述8个组中,分别饲喂上述代乳品乳液。试验期63 d,其中预试期21d,正试期42 d。每两周测定犊牛体重,每日记录代乳品和颗粒料的采食量;在21、49 d抽取全血检测血液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气分压(pO2)、氧饱和度(SO2)、[HCO3-]浓度(HCO3-)、实际剩余碱量(ABE)、总二氧化碳量(TCO2)、标准碳酸氢盐浓度(SBC)和标准剩余碱(SBE)。采用SAS软件GLM或MIXED模型对生长性能或血气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REG模型建立血气指标与代乳品乳液pH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式,以正态分布检验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降低代乳品乳液pH值可提高犊牛平均日增重(P<0.05);代乳品乳液pH值对犊牛血液pO2、SO2、HCO3-、ABE、TCO2、SBC和SBE皆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对血液pH值、pCO2也具有影响趋势;随着代乳品乳液pH值的降低,犊牛血液pH值、pCO2、pO2、SO2、HCO3-、TCO2呈现出二次曲线变化规律(P<0.05),R2分别达到0.9201、0.8481、0.8600、0.9445、0.8631、0.8141,ABE、SBC和SBE则呈现出直线型改变(P<0.05),R2分别为0.9060、0.8126、0.8298。血液pH值和pCO2随日龄变化有显著改变(P<0.05);除HCO3-、ABE、SBE外,其他血气指标符合正态分布规律(P>0.05)。代乳品中植物蛋白占总蛋白的比例由50%提高到80%时,犊牛平均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降低,但血气指标并未受到影响(P>0.05)。【结论】随代乳品乳液pH值的降低,21—63 d犊牛血液HCO3-、ABE、TCO2、SBC、SBE显著降低,可作为评价日粮酸度效果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血气指标 代乳品 PH值 酸度
下载PDF
35—50kg黑头杜泊羊×小尾寒羊F1代杂交羊饲粮中适宜NFC/NDF比例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立涛 王金文 +5 位作者 李艳玲 张立霞 屠焰 崔旭奎 孟宪锋 刁其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4620-4632,共13页
【目的】通过体外产气和动物饲养试验,以动物试验为主,探讨肉用绵羊饲粮中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中性洗涤纤维(NDF)最佳比例。【方法】75只黑头杜泊羊×小尾寒羊F1代肉用绵羊,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 【目的】通过体外产气和动物饲养试验,以动物试验为主,探讨肉用绵羊饲粮中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中性洗涤纤维(NDF)最佳比例。【方法】75只黑头杜泊羊×小尾寒羊F1代肉用绵羊,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10只母羊和5只公羊,每5只为1个重复,公母分圈饲养。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1.90%,NFC/NDF比例分别为1.36﹕1,1.07﹕1,0.82﹕1,0.60﹕1,0.46﹕1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56 d。试验羊体重在50kg左右时进行为期4 d的粪袋全收粪试验,测定饲粮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在动物试验之前利用体外产气方法进行体外试验,测定产气参数和发酵参数【。结果】体外产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NFC/NDF比例的降低,72 h产气量、产气速率、有机物降解率、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丁酸比例显著降低(P<0.01);而72 h发酵液pH、乙酸比例以及乙酸/丙酸显著升高(P<0.01)。当NFC/NDF比例为0.82时,微生物蛋白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动物生长性能,公羊与母羊的净增重以及平均日增重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表观数值上公母羊均表现为0.82组>1.36组>1.07组>0.60组>0.46组。试验羊的干物质采食量与饲粮NFC/NDF比例呈现正相关关系(R2=0.6573,P=0.0002),料重比各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饲粮NDF水平对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各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均以0.82组为最佳。【结论】在以羊草和苜蓿干草为饲粮NDF来源,粗蛋白质水平为11.90%的肉羊饲粮中,35—50 kg肉用绵羊饲粮中最佳NFC/NDF比例为0.82,或者饲粮NDF的适宜水平为42.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绵羊 NFC NDF NFC NDF 全混合饲粮
下载PDF
大豆细胞悬浮培养及其大豆异黄酮和抗毒素诱导积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凯强 彭晴 +5 位作者 乔宇 丁慧 徐小轻 张宇微 魏晨阳 石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期30-38,共9页
大豆细胞悬浮培养是将大豆细胞及细胞团培养于液体培养基中的方法,应用于大豆多种研究领域。从不同的外植体包括子叶、子叶节、下胚轴、幼胚、茎培养大豆细胞的方法,外源诱导物及前体对细胞积累大豆异黄酮以及诱导物对细胞合成和积累大... 大豆细胞悬浮培养是将大豆细胞及细胞团培养于液体培养基中的方法,应用于大豆多种研究领域。从不同的外植体包括子叶、子叶节、下胚轴、幼胚、茎培养大豆细胞的方法,外源诱导物及前体对细胞积累大豆异黄酮以及诱导物对细胞合成和积累大豆抗毒素诱导效果进行综述。大豆异黄酮和抗毒素是大豆产生的两类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物。在此基础上,指出诱导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旨在通过增加诱导子的选择而促进大豆细胞合成更高水平抗毒素及异黄酮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细胞悬浮培养 诱导子 诱导 大豆异黄酮 抗毒素
下载PDF
反刍动物甲烷减排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刁其玉 贾鹏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冰川融化、增加了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和强度,并破坏了生态系统。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在全球变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已经指出,甲烷的减排是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为快速和必... 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冰川融化、增加了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和强度,并破坏了生态系统。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在全球变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已经指出,甲烷的减排是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为快速和必需的途径。反刍动物的甲烷排放占人为甲烷排放量近三分之一,并且造成3%—13%的饲粮能量的损耗。因此,该文将对反刍动物的甲烷减排措施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温室气体 反刍动物 瘤胃 甲烷减排
下载PDF
日粮Lys、Met和Thr添加模式对0—2月龄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与血清学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2
6
作者 王建红 刁其玉 +3 位作者 许先查 屠焰 张乃锋 云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98-1907,共10页
【目的】研究日粮中不同赖氨酸(Lys)、蛋氨酸(Met)和苏氨酸(Thr)的添加模式对0—2月龄荷斯坦犊牛的生长性能、物质代谢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氨基酸部分扣除法。选用24头新生犊牛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氨基酸相对平衡(PC)组代乳... 【目的】研究日粮中不同赖氨酸(Lys)、蛋氨酸(Met)和苏氨酸(Thr)的添加模式对0—2月龄荷斯坦犊牛的生长性能、物质代谢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氨基酸部分扣除法。选用24头新生犊牛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氨基酸相对平衡(PC)组代乳品Lys、Met、Thr含量依次为2.34%、0.72%及1.80%;其余3个处理组是依次将PC组中的Lys、Met和Thr扣除30%,非扣除的氨基酸保持不变。于试验0、2、4、6和8周龄晨饲前称重、采集血液样品进行分析,并分别在犊牛2—3周龄和5—6周龄期间进行2期消化代谢试验。【结果】随着周龄的增加,犊牛日增重(ADG)和饲料转化率(G/F)均显著提高(P<0.05);PC(氨基酸相对平衡)组全期G/F最高(P<0.05)。以最大N沉积为指标,3种氨基酸的限制性顺序依次为Lys、Met和Thr,2—3周龄需求比例依次为100﹕29﹕70,5—6周龄需求比例为100﹕30﹕60。以最大ADG为指标,0—2周龄需求比例为100﹕35﹕63,Lys和Met处于同等限制性,Thr为第三限制性;4—6周龄需求比例为100﹕27﹕67,3种氨基酸限制性顺序为Lys、Met和Thr。以最大G/F为指标,0—2周龄需求比例为100﹕26﹕56,Lys和Met处于同等限制性,Thr为第三限制性;4—6周龄需求比例为100﹕23﹕54,3种氨基酸限制性顺序为Lys、Met和Thr。PC组对氮的代谢和对DM、OM和EE的表观消化率均优于其它氨基酸部分扣除组。血清TP和Glu含量均受氨基酸处理组和周龄的影响(P<0.05);BUN含量相对稳定。【结论】不同的评价指标(最大N沉积、ADG和G/F)和不同生长阶段得出的Lys、Met和Thr的限制性顺序和比例是不同的;氨基酸相对平衡的日粮组犊牛在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指标方面均优于其它3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代乳品 氨基酸模式 赖氨酸 蛋氨酸 苏氨酸
下载PDF
早期断奶羔羊代乳粉饲喂水平对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8
7
作者 岳喜新 刁其玉 +4 位作者 马春晖 邓凯东 屠焰 姜成钢 杜红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464-4473,共10页
【目的】研究代乳粉饲喂水平对早期断奶羔羊生长发育、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27只新生陶赛特(♂)×小尾寒羊(♀)杂交F1代羔羊随机分为低(L)、中(M)、高(H)3个饲喂水平组,分别按体重的1.0%、1.5%和2.0%饲... 【目的】研究代乳粉饲喂水平对早期断奶羔羊生长发育、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27只新生陶赛特(♂)×小尾寒羊(♀)杂交F1代羔羊随机分为低(L)、中(M)、高(H)3个饲喂水平组,分别按体重的1.0%、1.5%和2.0%饲喂代乳粉。羔羊于50—60、80—90日龄期间分别进行一期消化代谢试验,并在50、90日龄采集血液样品,分析血清生化指标。【结果】羔羊的体重(BW)和体尺(BL)随代乳粉饲喂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低、中、高3个处理组间的BW和BL差异显著(P<0.05)。干物质(DM)、有机物(OM)、总能(GE)、氮(N)、粗脂肪(EE)、Ca、P消化率随饲喂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低饲喂水平组DM、GE、N、EE、Ca、P的消化率显著低于高饲喂水平组(P<0.05),但在85—90日龄时,高饲喂水平组的N沉积率最低,仅为70.9%,显著低于低饲喂水平组的78.7%(P<0.05)。50日龄时,各处理间的总蛋白(TP)、尿素氮(BUN)、血糖(GLU)、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差异不显著(P>0.05),但低、中饲喂水平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低于高饲喂水平组(P<0.05)。90日龄时,高饲喂水平组CHOL显著高于低饲喂水平组(P<0.05)。【结论】适宜代乳粉饲喂水平可显著提高羔羊生长性能及其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改善饲料转化率(FCR)。20—50、50—70和70—90日龄羔羊的代乳粉饲喂水平分别按体重2.0%、1.5%和1.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 代乳粉 饲喂水平 消化 代谢 血清指标
下载PDF
日粮中赖氨酸和蛋氨酸比对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和消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9
8
作者 云强 刁其玉 +3 位作者 屠焰 张乃锋 王建红 周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目的】研究日粮中不同赖氨酸和蛋氨酸比例对断奶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4头健康的荷斯坦断奶犊牛,按体重和出生时间随机分为4组,限量饲喂4种不同日粮,即对照组日粮(粗蛋白为14.67%),3种赖氨酸和蛋氨酸比例分别为... 【目的】研究日粮中不同赖氨酸和蛋氨酸比例对断奶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4头健康的荷斯坦断奶犊牛,按体重和出生时间随机分为4组,限量饲喂4种不同日粮,即对照组日粮(粗蛋白为14.67%),3种赖氨酸和蛋氨酸比例分别为2.5﹕1、3.0﹕1和3.5﹕1的日粮(粗蛋白为12.02%),试验期为8周。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对犊牛进行称重和采血,在试验第3周每组选取4头犊牛采用全收粪、尿法进行代谢试验。【结果】日粮中赖蛋比为3.0﹕1组的犊牛增重在数值上要高于其它3组(P>0.05)。3个试验组犊牛血清尿素氮浓度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游离氨基酸浓度在数值上要低于对照组(蛋氨酸除外)(P>0.05)。赖蛋比对血清尿素氮和游离氨基酸浓度无显著影响(精氨酸、缬氨酸除外)。赖蛋氨酸比为3.0﹕1组和3.5﹕1组犊牛氮的总利用率和表观生物学价值在数值上要高于2.5﹕1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在粗蛋白含量为12.02%的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赖氨酸和过瘤胃蛋氨酸,犊牛的增重可超过粗蛋白为14.67%日粮的水平。赖氨酸和蛋氨酸比例为3.0﹕1有利于犊牛生长,并可提高氮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氨基酸比例 生长性能 消化代谢
下载PDF
蛋白水平对早期断奶双胞胎湖羊公羔营养物质消化与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9
9
作者 王波 柴建民 +5 位作者 王海超 崔凯 祁敏丽 张乃锋 屠焰 刁其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0-1179,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水平及蛋白补偿对早期断奶双胞胎湖羊公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6对双胞胎湖羊公羔,15日龄试验羊均断母奶,采用配对试验设计,分为两个处理,一个处理组饲喂蛋白水平分别为25%和21...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水平及蛋白补偿对早期断奶双胞胎湖羊公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6对双胞胎湖羊公羔,15日龄试验羊均断母奶,采用配对试验设计,分为两个处理,一个处理组饲喂蛋白水平分别为25%和21%的代乳粉和开食料,记为正常蛋白组(NP),另一个处理组饲喂等能低蛋白水平的代乳粉(CP:19%)和开食料(CP:15%),记为低蛋白组(LP),每一对双胞胎羔羊随机分到NP和LP组,代乳粉饲喂至60日龄,各组同时补饲)开食料。60~90日龄,NP和LP组均饲喂蛋白水平为21%的开食料。试验结果表明,LP组30~90日龄体重均显著低于NP组(P〈0.05)。50~60日龄,LP组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和沉积氮含量显著低于NP组(P〈0.05),而氮代谢率却显著高于NP组(P〈0.05);80~90日龄,LP组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和氮代谢率显著高于NP组(P〈0.05)。60日龄,LP组血清尿素氮(BUN)浓度和IGF-Ⅰ水平显著低于NP组(P〈0.05),而碱性磷酸酶(ALP)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NP组(P〈0.05);90日龄,LP组的ALP、ALT活性及生长激素(GH)水平显著高于NP组(P〈0.05)。哺乳期间,低蛋白日粮降低了羔羊的体重、血清BUN、IGF-Ⅰ水平及CP表观消化率,但提高了氮的代谢率;蛋白补偿30d后,体重仍然达不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 双胞胎 湖羊 蛋白水平 消化代谢
下载PDF
肉羊甲烷排放测定与模型估测 被引量:22
10
作者 赵一广 刁其玉 +3 位作者 刘洁 姜成钢 邓凯东 屠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718-2727,共10页
【目的】研究日粮不同营养物质含量和消化性能对肉羊瘤胃甲烷排放的影响,并建立甲烷排放估测模型。【方法】选取8头月龄相近、体重(50.37±1.13)kg的成年杂交绵羊公羊(杜泊(♂)×小尾寒羊(♀)),分别饲喂8种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目的】研究日粮不同营养物质含量和消化性能对肉羊瘤胃甲烷排放的影响,并建立甲烷排放估测模型。【方法】选取8头月龄相近、体重(50.37±1.13)kg的成年杂交绵羊公羊(杜泊(♂)×小尾寒羊(♀)),分别饲喂8种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含量不同(分别为51.83%、50.47%、44.58%、42.34%、38.20%、35.43%、30.10%和27.03%)的全混合日粮,进行8×4不完全拉丁方试验。试验分为4期,每期16 d,于第9—16天采用Sable呼吸测热系统测定甲烷,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试验。【结果】8种日粮每千克可消化有机物的甲烷排放量(L.kg-1 DOM)分别为48.80、46.98、45.38、41.34、35.44、34.66、33.73和37.83。甲烷与NDF回归模型:CH4E/DE(%)=0.14688DNDF/DOM(%)+5.47643(R2=0.9084,P=0.0003)。甲烷与酸性洗涤纤维(ADF)回归模型:CH4(L.kg-1 DOM)=0.14411DADF(g)+23.69940(R2=0.8367,P=0.0015)。甲烷与营养物质摄入量:CH4(L.kg-1 DOM)=-0.22260OMI(g)+0.15234CPI(g)+0.06465NDFI(g)-0.60549EEI(g)+218.23715(R2=0.9786,P=0.0077)。甲烷与可消化营养物质:CH4(L.kg-1 DOM)=0.09722DCP(g)+0.12079DNDF(g)-0.08355DADF(g)-1.71035DEE(g)+47.85414(R2=0.9776,P=0.0083)。【结论】日粮的精粗比或粗饲料含量直接影响单位可消化有机物的甲烷排放量及甲烷能/总能、甲烷能/消化能之比。在直线回归中,与其它营养物质相比,NDF和ADF与肉羊甲烷排放相关性最强。与直线回归相比,多元回归提高了甲烷估测的相关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羊 呼吸测热 甲烷 营养物质 回归模型
下载PDF
日粮尿素水平对肉羊血液学、血清学指标和消化器官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波 姜成钢 +6 位作者 纪守坤 王黎文 丁健 司丙文 屠焰 张乃锋 刁其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49-1456,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肉羊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尿素替代天然蛋白质饲料对血液学、血清学指标及消化器官组织病理学的影响,为尿素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试验选取杜寒杂交公羊64只,平均体重为(30.77±0.02)kg,随机分4个处理:对照组、0.5%尿素... 本试验旨在研究肉羊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尿素替代天然蛋白质饲料对血液学、血清学指标及消化器官组织病理学的影响,为尿素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试验选取杜寒杂交公羊64只,平均体重为(30.77±0.02)kg,随机分4个处理:对照组、0.5%尿素组、1.5%尿素组和2.5%尿素组。预试期21d,正式期42d,分别在试验的第1和第42天处理8只羊采血备用,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取十二指肠、瘤胃、肝脏、肾脏等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血液学结果表明:1.5%和2.5%组的血小板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5%组(P<0.05);平均血红蛋白浓度2.5%组显著高于0.5%组(P<0.05);2.5%组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试验组(P<0.05)。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5%和2.5%组血清尿素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5%组(P<0.05),甘油三酯则1.5%和2.5%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5%组(P<0.05),2.5%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总胆红素及血氨浓度均最高(P<0.05),2.5%组的碱性磷酸酶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其余血清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组织切片病理学检查发现2.5%组的肾病变严重性较其余3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日粮中1.5%水平以下尿素含量对肉羊血液学、血清学及主要消化器官影响不明显,而尿素水平达到2.5%则会对肉羊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存在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羊 尿素 NPN 血液学指标 血清学指标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芦丁对奶牛泌乳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郭旭东 刁其玉 +9 位作者 屠焰 闫贵龙 张乃锋 邓凯东 鞠翠芳 赵国琦 王月影 顾小卫 吕宗友 汪新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5137-5146,共10页
【目的】研究了芦丁对奶牛产奶量、血清、泌乳相关激素等指标的影响,旨在寻找合适的添加量,为应用芦丁提高中国奶牛泌乳性能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用生理状态等相近的泌乳高峰期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2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5头。分别在... 【目的】研究了芦丁对奶牛产奶量、血清、泌乳相关激素等指标的影响,旨在寻找合适的添加量,为应用芦丁提高中国奶牛泌乳性能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用生理状态等相近的泌乳高峰期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2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5头。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每日每头添加芦丁0.0(对照组)、1.5、3.0、4.5mg·kg-1。试验期11周,其中预饲期1周,正试期10周。隔日记录试验牛的产奶量,并于试验第5、35、65日采集乳样进行乳成分分析,同日尾静脉抽取血液样品,根据产奶量的检测结果,选择效果最好组及对照组测定其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及泌乳相关激素含量等。【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3.0mg·kg-1与4.5mg·kg-1芦丁处理组都显著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P<0.05),而1.5mg·kg-1芦丁处理组与对照组奶牛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1.5mg·kg-1芦丁处理和3.0mg·kg-1处理乳脂率低于对照组(P<0.05),4.5mg·kg-1芦丁处理乳脂率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组间牛乳乳蛋白、乳糖、非脂固形物差异不显著(P>0.05)(2)3.0mg·kg-1处理组血清溶菌酶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尿素氮水平第35、65日检测结果低于第5日检测结果(P<0.05);该处理组奶牛血清谷丙转氨酶由第5日的22.88(IU·L-1)提高到第65日的25.38(IU·L-1),催乳素含量则由12.19ng·mL-1上升到13.94ng·mL-1,提高了14.36%;(3)3.0mg·kg-1处理组血清指标中,免疫球蛋白IgG、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皮质醇、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中雌激素、孕激素的水平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孕激素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结论】芦丁能够提高奶牛泌乳性能,同时保持奶品质,降低奶牛血清中尿素氮的水平,提高溶菌酶的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芦丁适宜添加量为3.0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奶牛 泌乳性能 血清指标
下载PDF
富含荞麦碱米饭的配方筛选及其对血糖生成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丁慧 彭晴 +6 位作者 乔宇 赵世锋 陈旭 李阳 王凯强 张宇微 石波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54,共13页
利用富含荞麦碱的荞麦米与大米制得一种有利于餐后血糖调节的复配米饭,为人们提供一种口感良好且具有保健功效的主食方案,对于降低米饭的血糖生成指数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联用仪(UPLC-MS/MS)定量测定了2... 利用富含荞麦碱的荞麦米与大米制得一种有利于餐后血糖调节的复配米饭,为人们提供一种口感良好且具有保健功效的主食方案,对于降低米饭的血糖生成指数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联用仪(UPLC-MS/MS)定量测定了23个不同产地或来源的荞麦中荞麦碱的含量,筛选出荞麦碱含量最高的荞麦,并对其主要营养成分和荞麦碱及总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测定和比较,将其确定为制备复配米饭的荞麦米原料。采用析因设计和感官评定方法分析荞麦米、大米和水的添加比例对荞麦复配米饭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对荞麦复配米饭的体外消化特性、体外血糖生成指数(GI)、大鼠的餐后血糖响应曲线以及体内外血糖生成指数(GI)值进行测定和比较,对其降低餐后血糖功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本地大粒(荞麦品种名称)荞麦米中荞麦碱含量最高,为19.57mg·g^(-1),且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因而将其作为本试验制备复配米饭的荞麦米原料。根据感官评定结果,获得3种荞麦复配米饭的制备方案,荞麦米添加量分别为8%,24%和48%(w/w,荞麦米/总米量),其中添加24%荞麦米煮制的复配米饭风味与品质最佳。随着荞麦米添加量的增加,荞麦复配米饭的GI值呈下降趋势。与市售甜荞米制成的复配米饭相比,本地大粒复配米饭能呈剂量依赖性地显著降低大鼠体内GI值,推测是由于复配米饭中的荞麦碱起到了主要的降低餐后血糖的功效。故与一般市售甜荞相比,以富含荞麦碱的本地大粒为原料制成的荞麦复配米饭可显著性地降低米饭的GI值,具有良好的降低餐后血糖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荞 复配米饭 荞麦碱 血糖生成指数 降低餐后血糖
下载PDF
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替代法展望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江波 马涛 +1 位作者 聂明非 刁其玉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4-137,共4页
传统上评定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的方法很多,但多数是评定配合饲料或者粗饲料。现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精料的添加量日益重要,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有必要对精料的营养价值进行准确评定。近年来,通过消化代谢试验结合替代法评定动物饲料... 传统上评定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的方法很多,但多数是评定配合饲料或者粗饲料。现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精料的添加量日益重要,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有必要对精料的营养价值进行准确评定。近年来,通过消化代谢试验结合替代法评定动物饲料营养价值的报道越来越多,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模型的应用,使得一些无法直接评定的肉羊精料的评定方法有了新的方向。文章综述了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主要方法以及替代法评定反刍动物精料营养价值和预测模型应用于反刍动物精料原料的可实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饲料 蛋白饲料 预测模型 替代法
原文传递
芦丁对去卵巢处女大鼠乳腺发育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旭东 刁其玉 +12 位作者 王月影 屠焰 闫贵龙 付彤 汪新建 邓凯东 张乃锋 鞠翠芳 李军涛 宋凯 顾小卫 吕宗友 徐俊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66-1276,共11页
【目的】通过考察芦丁对去卵巢处女大鼠内分泌激素水平、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以及乳腺组织形态学的观察,来研究芦丁促进乳腺发育的类雌激素样作用。【方法】试验选择32只去卵巢处女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个处理组,假手术Sham组,每日每只... 【目的】通过考察芦丁对去卵巢处女大鼠内分泌激素水平、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以及乳腺组织形态学的观察,来研究芦丁促进乳腺发育的类雌激素样作用。【方法】试验选择32只去卵巢处女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个处理组,假手术Sham组,每日每只灌胃生理盐水(2 mL)一次;卵巢切除Ovx组,每日每只灌胃生理盐水(2 mL)一次;芦丁Ovx+Rut组,每日每只灌服芦丁(60mg.kg-1BW)一次;雌二醇Ovx+Est组,每周每只肌注雌二醇(60μg.kg-1BW)一次。试验为期两周,试验结束后采集大鼠血液样品、乳腺组织样品等,运用放免技术检测血浆和乳腺组织中雌激素(E2)、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的含量,RT-PCR技术检测乳腺组织这些激素受体的表达量,并进行乳腺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试验结果显示,大鼠血浆中E2的水平,Ovx+Rut组和Ovx+Est组高于Ovx组(P<0.05),该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Ovx+Rut组水平低于Sham组(P<0.05),Ovx+Est组与Sham组差异不显著(P>0.05),乳腺组织中E2含量呈现相同规律;PRL在血浆与乳腺组织中的含量都表现为Ovx组<Ovx+Rut组<Ovx+Est组<Sham组(P<0.05),血浆中GH的含量Ovx组低于Ovx+Rut组低于Ovx+Est组低于Sham组(P<0.05),在乳腺组织GH含量,Ovx组低于Ovx+Rut组和Ovx+Est组(P<0.05),Ovx+Rut组低于Sham组(P<0.05),Ovx+Rut组和Ovx+Est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Ovx+Est组与Sham组差异不显著(P>0.05);大鼠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催乳素受体PRLR、生长激素受体GHR在Ovx组、Ovx+Rut组、Ovx+Est组、Sham组组间数值依次增大(P<0.05),表现相同变化趋势;乳腺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Ovx+Rut组、Ovx+Est组、Sham组乳腺组织的发育显著好与Ovx组(P<0.05)。【结论】芦丁能够提高去卵巢处女大鼠E2水平,促进PRL、GH分泌,上调乳腺组织中ER、PRLR、GHR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大鼠 乳腺发育 激素 受体
下载PDF
甲烷在瘤胃的产生及微生态制剂的调控潜力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怡 邓凯东 +2 位作者 许贵善 屠焰 刁其玉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共5页
反刍动物是甲烷气体的重要排放者,瘤胃甲烷的产生不仅造成饲料能量的浪费,而且加剧了环境的温室效应。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副作用小、安全、有效的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应用广泛,生产效益显著,但在甲烷调控方面的报道较少,对反刍动物... 反刍动物是甲烷气体的重要排放者,瘤胃甲烷的产生不仅造成饲料能量的浪费,而且加剧了环境的温室效应。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副作用小、安全、有效的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应用广泛,生产效益显著,但在甲烷调控方面的报道较少,对反刍动物甲烷减排的意义重大且研究前景广阔。本文就瘤胃甲烷的产生及微生态制剂对反刍动物甲烷的调控潜力两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微生态制剂 瘤胃 调控 反刍动物
下载PDF
犊牛行为及其与饲养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屠焰 许先查 刁其玉 《中国乳业》 2018年第8期51-57,共7页
阐述犊牛的采食行为、吸吮行为及异常行为,探讨了犊牛饲养方式与犊牛行为的关系,重点论述了代乳品的饲喂方式对犊牛生长性能及粪便指数、对犊牛采食行为以及其它相关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犊牛 饲养方式 代乳品 粪便 采食 生长
下载PDF
哺乳期饲喂白藜芦醇和地衣芽孢杆菌对0-2月龄湖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世琴 毕研亮 +6 位作者 赵国宏 崔凯 黄文琴 张乃锋 李发弟 屠焰 刁其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1-460,共10页
【目的】从羔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方面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对0-2月龄羔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体重为(3.82±0.46)kg的新生湖羊羔羊120只,分为4... 【目的】从羔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方面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对0-2月龄羔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体重为(3.82±0.46)kg的新生湖羊羔羊120只,分为4个处理组:正常断奶组(CON组,49 d断奶)、早期断奶组(EW组,21 d断奶)、白藜芦醇组(RSV组,饲喂10 mg·kg-1 BW白藜芦醇,21 d断奶)和地衣芽孢杆菌组(BL组,饲喂60 mg·kg-1 BW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数≥2×109cfu/g,21 d断奶)。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羔羊。从4日龄开始,RSV组和BL组分别通过口腔灌服白藜芦醇和地衣芽孢杆菌。羔羊于56-63日龄期间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并在63日龄时采集血液样品。试验期共63 d。【结果】羔羊21 d体重(BW)和0-21日龄开食料采食量及平均日增重(ADG)在各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EW组、RSV组和BL组羔羊的49 d和63 d体重均显著低于CON组(P<0.01),开食料采食量在21-49日龄期间显著升增加(P<0.01)。试验全期(0-63 d),EW组、RSV组和BL组羔羊ADG显著低于CON组(P<0.01),分别降低了18.5%、15.1%和20.5%。CON组和EW组羔羊干物质(DM)和有机物(OM)的消化率显著高于RSV组(P<0.05),并且EW组OM消化率显著高于RSV组(P<0.05)。CP、EE、Ca、P的表观消化率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EW组NDF和ADF的消化率显著高于RSV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NDF和ADF的消化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处理对羔羊血清抗氧化、免疫及炎症等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21日龄断母乳直接转为采食固体饲料的饲喂方式,会造成羔羊生长受阻,早期饲喂地衣芽孢杆菌和白藜芦醇对湖羊羔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等方面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 早期断奶 白藜芦醇 地衣芽孢杆菌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下载PDF
褐藻酸寡糖诱导下大豆营养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迷敏 李静梅 +6 位作者 乔宇 彭晴 Ojokoh Eromosele 陈旭 谢越 杲龙 石波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3239-3248,共10页
【目的】探索褐藻酸寡糖诱导大豆抗毒素生成和积累过程中,特别是当大豆抗毒素累积量达到最大时,大豆的异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寡糖、脂肪酸等营养成分的变化,为大豆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4%(w/v)的褐藻酸寡糖溶... 【目的】探索褐藻酸寡糖诱导大豆抗毒素生成和积累过程中,特别是当大豆抗毒素累积量达到最大时,大豆的异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寡糖、脂肪酸等营养成分的变化,为大豆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4%(w/v)的褐藻酸寡糖溶液作为诱导剂对大豆进行诱导。分别提取不同培养时间(0—6d)下大豆中的异黄酮化合物、氨基酸、寡糖、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气相色谱(GC)等方法检测各培养时间下大豆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经褐藻酸寡糖诱导后,大豆中的异黄酮化合物、氨基酸、寡糖、脂肪酸等含量均发生了变化。异黄酮类化合物中,大豆抗毒素的累积量在培养第5天时达到最高,由诱导前的0.01 mg·g-1升高至1.72 mg·g-1,第5天时香豆雌酚含量由开始时的15.74μg·g-1升高至664.8μg·g-1,染料木素含量由开始时的1.58μg·g-1升高至24.03μg·g-1,大豆苷元则由培养开始时的54.56μg·g-1降低至19.02μg·g-1。诱导组大豆中的总氨基酸含量由开始时的39.38%升高至43.45%,且苏氨酸、亮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也有所升高,非诱导组大豆中的氨基酸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含量总体低于诱导组大豆。诱导组大豆中蔗糖含量由培养开始时的53.72 mg·g-1减少至21.5 mg·g-1,棉籽糖和水苏糖分别在培养第3天和第4天即被完全消耗;非诱导组大豆中蔗糖含量由培养开始时的53.72mg·g-1减少至23.09 mg·g-1,且仍有少量的棉籽糖和水苏糖被检出。诱导组大豆中的脂肪酸总含量由培养开始时的14.27%降低至14.01%,但其中亚油酸的含量和比例有所增加。【结论】褐藻酸寡糖在诱导大豆获得最高大豆抗毒素含量时,增加了大豆中异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提高了大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消除了大豆中的胀气因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豆的油脂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酸寡糖 大豆 大豆异黄酮 大豆抗毒素 营养品质
下载PDF
肉用绵羊生长期甲烷排放特点与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艳 董利锋 +2 位作者 邓凯东 许贵善 刁其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97-1806,共10页
【目的】通过探索生长期肉用绵羊的甲烷(CH_4)排放规律,旨在建立相关的CH_4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饲粮NFC/NDF(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为0.78自由采食组的平均日增重作为饲粮NFC/NDF为1.03组和2.17组的限... 【目的】通过探索生长期肉用绵羊的甲烷(CH_4)排放规律,旨在建立相关的CH_4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饲粮NFC/NDF(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为0.78自由采食组的平均日增重作为饲粮NFC/NDF为1.03组和2.17组的限饲标准,在此基础下测定肉用绵羊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甲烷产量,并分析肉用绵羊不同体重阶段的甲烷产量与饲粮干物质基础下的营养物质含量、营养物质摄入量、可消化营养物质摄入量及营养物质消化率间的回归关系。【结果】预测肉用绵羊生长早期(25—35 kg)CH_4产量的最佳一元和多元回归模型分别为:CH_4(L·d^(-1))=-26.58×NFC/NDF+92.7(R^2=0.772,P <0.001);CH_4 (L·d^(-1))=2.71×NDFD-2.45×DMD-0.97 CPD+124.46(R^2=0.846,P=0.001)。预测肉用绵羊生长后期(48-55 kg)CH_4产量的最佳一元和多元回归模型分别为:CH_4 (L/d)=-57.00×GE (MJ·kg^(-1))+1076.0(R^2=0.581,P=0.002);CH_4/BW^(0.75) (L/kg0.75)=-0.013×NDF intake (g/d)-0.13×CP intake (g/d)+0.02×DM intake (g/d)+0.84(R^2=0.652,P=0.019)。而肉用绵羊生长期整体CH_4产量的最佳一元和多元预测模型分别为:CH_4(L/d)=-26.94×NFC/NDF+90.71(R^2=0.655,P <0.001);CH_4/BW^(0.75) (L/kg0.75)=0.005×Digestible NDF intake (g·d^(-1))+0.011×Digestible DM intake (g·d^(-1))-0.097×Digestible CP intake (g·d^(-1))-4.78 (R^2=0.722,P <0.001)。【结论】建立了肉用绵羊独立生长阶段(25—35 kg、48—55 kg)和整体生长阶段(25—55 kg)的CH_4预测模型。研究表明,处于不同体重阶段的肉用绵羊的最佳甲烷预测因子不尽相同,且甲烷产量受饲粮NFC/NDF影响较大。这可为今后评估我国饲养模式下的甲烷产量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肉用绵羊饲粮的合理配制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用绵羊 甲烷 估测模型 生长性能 表观消化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