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合连作障碍成因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信林 宁甲兴 +6 位作者 胡清湘 肖六军 龙松华 邱财生 高帅帅 吴智敏 邱化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53-1761,共9页
百合是一种集食用、药用、观赏价值于一身的重要经济作物,但百合种植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威胁着百合收获物的产量和品质。绿色有效地防控连作障碍可降低百合生产成本并保证百合产品的安全利用,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百合种植连作障碍成因... 百合是一种集食用、药用、观赏价值于一身的重要经济作物,但百合种植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威胁着百合收获物的产量和品质。绿色有效地防控连作障碍可降低百合生产成本并保证百合产品的安全利用,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百合种植连作障碍成因及相应的防控技术。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百合连作障碍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连作导致的土壤性质恶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病原菌化及百合自毒物质逐年积累是百合连作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当前应对百合连作障碍的方法主要涉及选用耐连作百合品种、轮作和间套作、土壤熏蒸消毒、土壤强还原处理、应用微生物制剂及其他绿色土壤调理剂等。针对我国百合生产中存在的耐连作百合品种缺乏,各种新型连作障碍常规消减技术还需进一步验证安全性、提高效果及降低成本,以及当前百合生产受耕地资源限制严重等问题,提出培育耐连作百合品种、提高连作障碍防治技术效果和降低相关成本及实现治理技术安全无害化是未来应对百合连作障碍的主要攻关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连作障碍 防治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红麻抗逆栽培利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赵信林 韦秀叶 +4 位作者 邱化蛟 郭媛 邱财生 龙松华 王玉富 《中国麻业科学》 2020年第2期91-96,共6页
红麻为一年生麻类作物,具有生长速度快、土壤肥力要求低、耐盐碱和重金属胁迫等特点,在应对逆境及污染土壤的修复利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针对红麻对主要非生物胁迫的抗性及其可能机制与栽培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红麻在污染... 红麻为一年生麻类作物,具有生长速度快、土壤肥力要求低、耐盐碱和重金属胁迫等特点,在应对逆境及污染土壤的修复利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针对红麻对主要非生物胁迫的抗性及其可能机制与栽培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红麻在污染土地利用和修复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未来红麻抗逆性遗传改良与新品种培育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逆境 胁迫 盐碱 重金属 旱涝
下载PDF
大麻白绢病生防菌贝莱斯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3
作者 王芳 曹璐 +7 位作者 秦菁菁 林宇丰 许秀美 张政兵 李新文 李毅 程毅 孙正祥 《中国麻业科学》 2023年第2期66-75,96,共11页
大麻白绢病是由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引起的一种严重土传病害,主要危害大麻茎基部和根部,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该研究旨在分离大麻内生细菌,并从中筛选挖掘大麻白绢病生防菌资源。试验采用稀释涂布和平板对峙法进行大... 大麻白绢病是由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引起的一种严重土传病害,主要危害大麻茎基部和根部,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该研究旨在分离大麻内生细菌,并从中筛选挖掘大麻白绢病生防菌资源。试验采用稀释涂布和平板对峙法进行大麻内生生防菌挖掘与筛选,根据菌株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通过盆栽防效实验验证其生防效果,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设计试验优化其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发酵条件。试验获得一株对大麻白绢病菌具有显著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024A,该菌株被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其盆栽相对防效可达87.1%,具有良好的生防开发潜力。响应面法获得菌株024A的最佳发酵条件为:酵母粉浓度14.12 g/L、葡萄糖浓度11.84 g/L、发酵温度31.56℃、发酵时间17.91 h,预测抑菌率最高可达89.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生防活性 发酵培养 条件优化
下载PDF
叶面喷施有机酸对亚麻生长发育及镉修复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信林 韦秀叶 +4 位作者 郭媛 邱化蛟 邱财生 龙松华 王玉富 《中国麻业科学》 2020年第6期257-262,共6页
为了研究小分子有机酸对镉胁迫下亚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对亚麻修复镉污染土壤效果的影响,利用采集于典型镉污染农田的土壤开展了亚麻叶面喷施柠檬酸、苹果酸和草酸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上述有机酸可以显著提高中亚麻1号的株高... 为了研究小分子有机酸对镉胁迫下亚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对亚麻修复镉污染土壤效果的影响,利用采集于典型镉污染农田的土壤开展了亚麻叶面喷施柠檬酸、苹果酸和草酸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上述有机酸可以显著提高中亚麻1号的株高,增高幅度在3.85%~28.90%,但对茎粗及单株重并未产生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中高用量(1.2、2.4 mmol)柠檬酸以及低中用量(0.6、1.2 mmol)苹果酸可以降低亚麻根和茎叶中镉的浓度,最终影响亚麻修复镉污染的效果,而高浓度苹果酸及各浓度草酸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亚麻对镉的富集、转运系数和单株吸镉量,具备提高亚麻修复镉污染效果的潜力。该研究为亚麻对镉污染生物修复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有机酸 生长发育 修复效果
下载PDF
云烟87与硃砂2号烟叶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信林 栾明宝 张谊寒 《中国麻业科学》 2023年第6期281-286,共6页
硃砂烟以其优良的品质而闻名,在烟草工业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了解硃砂烟特殊风味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解硃砂2号和云烟87烟叶的差异,对两种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生物碱及其烟气中致香物质含量开展了差异分析。研究表明,与云... 硃砂烟以其优良的品质而闻名,在烟草工业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了解硃砂烟特殊风味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解硃砂2号和云烟87烟叶的差异,对两种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生物碱及其烟气中致香物质含量开展了差异分析。研究表明,与云烟87相比:硃砂2号烟叶中的还原糖、总植物碱和氯的含量显著下降,而硃砂2号烟叶中的总氮和钾含量则显著高于云烟87;硃砂2号烟叶中的烟碱含量显著降低,降烟碱和麦斯明含量显著增加,但是新烟碱、新烟草碱、可替宁等的含量差异相对较小;硃砂2号烟叶中某些种类致香成分含量出现显著的上调和下调,其独特风味的形成主要与少部分酮类、醛类、酸类、酯类化合物的变化有关。该研究对深入了解硃砂烟烟叶与普通烟叶差异以及硃砂烟特殊风味产生的机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硃砂烟 突变株 烟碱 降烟碱 CYP82E4
下载PDF
永顺县发展莓茶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分析与发展建议
6
作者 王军 宋红菊 +1 位作者 肖继梅 陈佳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10期50-53,183,共5页
莓茶是湘西地区一种传统健康茶饮,永顺县将莓茶产业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近些年,永顺县莓茶产业发展迅猛,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和信息收集,笔者探讨了永顺县发展莓茶产业的主要优势,对当前影响产业发展... 莓茶是湘西地区一种传统健康茶饮,永顺县将莓茶产业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近些年,永顺县莓茶产业发展迅猛,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和信息收集,笔者探讨了永顺县发展莓茶产业的主要优势,对当前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为莓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莓茶 乡村振兴 优势 建议 永顺
下载PDF
DSM–18020菌株expI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7
作者 程毅 周静煌 +3 位作者 严准 高春生 李智敏 余永廷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9-44,共6页
为克隆和研究软腐病菌Dickeya dadantii的信号分子合成酶基因expI,从Dickeya属模式菌DSM–18020的基因组中扩增获得了基因expI。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基因全长639 bp,与Dickeya dadantii 3937的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homoserin... 为克隆和研究软腐病菌Dickeya dadantii的信号分子合成酶基因expI,从Dickeya属模式菌DSM–18020的基因组中扩增获得了基因expI。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基因全长639 bp,与Dickeya dadantii 3937的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homoserine lactone,AHLs)合成酶基因同源性达99%;DSM–18020 expI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24 704,理论等电点为5.85,整个肽链中均匀分布疏水氨基酸,且比亲水性氨基酸多,没有信号肽存在;将获得的exp I基因构建到表达载体p ET–28α(+)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后的表达产物与理论值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基氏菌 DSM–18020菌株 群体信号分子合成酶基因expI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