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牦牛(Bos grunniens mutus)mtDNA D-Loop区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21
1
作者 马志杰 钟金城 +3 位作者 韩建林 徐惊涛 窦全林 常怀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798-4803,共6页
为从分子水平上评价野牦牛(Bosgrunniens mutus)的遗传多样性,对6头野牦公牛线粒体DNAD-loop区全序列进行了克隆和测定(GenBank登录号为:FJ548840~FJ548845),结合GenBank中已刊登的2条野牦牛的相应序列,使用BioEdit7.0.9、DnaSP4.10.1... 为从分子水平上评价野牦牛(Bosgrunniens mutus)的遗传多样性,对6头野牦公牛线粒体DNAD-loop区全序列进行了克隆和测定(GenBank登录号为:FJ548840~FJ548845),结合GenBank中已刊登的2条野牦牛的相应序列,使用BioEdit7.0.9、DnaSP4.10.1、Arlequin3.11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全部8条序列开展了比对分析,确定了多态位点与单倍型数目,计算了核苷酸多样度和单倍型多样度。结果表明8条野牦牛线粒体DNAD-loop区全序列长度在891~894bp之间,其中A、T、G和C4种核苷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68%、28.65%、13.46%和25.21%,A+T的平均含量为61.33%。排除4处核苷酸的插入或缺失后,共检测到39处转换和颠换位点,占分析序列总长度的4.38%,其中包括4处单一多态位点和35处简约信息位点。依据序列间核苷酸变异共确定了7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h)为0.9643,核苷酸多样度(π)为0.02144,提示野牦牛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牦牛 线粒体DNA D-LOOP区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牦牛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马志杰 钟金城 +3 位作者 韩建林 徐惊涛 刘仲娜 白文林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遗传多样性研究可有效地揭示牦牛的遗传变异,是牦牛群体遗传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已对牦牛的体形外貌特征、染色体核型(带型)、生理生化特性和DNA序列变异等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随着分子遗传学和DNA测序技... 遗传多样性研究可有效地揭示牦牛的遗传变异,是牦牛群体遗传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已对牦牛的体形外貌特征、染色体核型(带型)、生理生化特性和DNA序列变异等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随着分子遗传学和DNA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牦牛的分子遗传多样性。文章对近15年来牦牛mtDNA和核基因组分子标记及侯选基因多样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牦牛群体基因组学等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遗传多样性 核基因组 线粒体DNA 分子标记 Y染色体
下载PDF
5个绿壳蛋鸡群体中EAV-HP在SLCO1B3基因5′-非编码区插入整合频率和类型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晨 张丹萍 +6 位作者 张浩 俄广鑫 沙日耐 曾盛诚 张海燕 潘建飞 韩建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3-188,共6页
本试验旨在测定和比较5个绿壳蛋鸡群体中EAV-HP在溶质载体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家族成员1B3(solute carrier 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 family member 1B3,SLCO1B3)基因的5′-非编码区插入整合的频率和类型。所选5个绿壳蛋鸡群体包括3... 本试验旨在测定和比较5个绿壳蛋鸡群体中EAV-HP在溶质载体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家族成员1B3(solute carrier 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 family member 1B3,SLCO1B3)基因的5′-非编码区插入整合的频率和类型。所选5个绿壳蛋鸡群体包括3个北京地区的商业群体(北京-LK、北京-LF和北京-YM)、贵州长顺绿壳蛋鸡群体和四川省地方品种旧院黑鸡;采用双重PCR对EAV-HP的插入整合进行检测,并利用DNA测序的方法判断EAV-HP的主要突变位点。结果表明,5个绿壳蛋鸡群体均拥有一定数量的EAV-HP插入整合的个体,表现为杂合(LC/N)和纯合(LC/LC)基因型,均可产绿壳蛋,其中旧院黑鸡的绿壳蛋频率最低,仅为28.90%,其次是北京-LF群体,为46.94%,其他3个群体的绿壳蛋频率为83.33%~84.62%;经卡方检验,北京-LF和旧院黑鸡群体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而其他3个群体则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DNA测序结果显示这5个绿壳蛋鸡群体中EAV-HP插入整合的序列与之前报道的东乡绿壳蛋鸡的KC632577.1完全一致。地方品种旧院黑鸡的绿壳蛋频率较低,建议利用双重PCR检测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加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壳蛋 EAV-HP插入 SLCO1B3基因
下载PDF
应用微卫星DNA标记对BWEL-SPF鸡种群的群体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肖兵兵 韩凌霞 +2 位作者 牛成明 司昌德 韩建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6-111,共6页
本研究利用14个鸡微卫星DNA标记位点,采用DNA测序仪和荧光素标记分子内标,建立了鸡分子遗传学的检测方法,对F15世代BWEL-SPF鸡种群8个家系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被检位点35.7%(5/14)的基因型趋于纯合,家系内等... 本研究利用14个鸡微卫星DNA标记位点,采用DNA测序仪和荧光素标记分子内标,建立了鸡分子遗传学的检测方法,对F15世代BWEL-SPF鸡种群8个家系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被检位点35.7%(5/14)的基因型趋于纯合,家系内等位基因的变异程度显著降低。F-统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家系间的遗传分化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01),群体间的变异占到了总遗传变异的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DNA标记 SPF鸡 遗传变异
下载PDF
羊肉产品中若干动物源性成分的七重PCR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34
5
作者 冯海永 韩建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5-90,共6页
试验建立了猪、牛、绵羊、山羊、鸡、马和牦牛种属鉴别的七重PCR体系,分析了牛、牦牛、山羊源性成分七重PCR检测的灵敏度,检测了10种市售羊肉产品中的动物源性成分。结果表明,采用常规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区分157~517 bp的片段及相互... 试验建立了猪、牛、绵羊、山羊、鸡、马和牦牛种属鉴别的七重PCR体系,分析了牛、牦牛、山羊源性成分七重PCR检测的灵敏度,检测了10种市售羊肉产品中的动物源性成分。结果表明,采用常规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区分157~517 bp的片段及相互差异在41 bp以上的多重PCR扩增产物,从而实现对这7个物种的快速及准确鉴别,其中对3个物种(牛、牦牛、山羊)DNA的检测灵敏度在2.5 ng左右;所检测的10种羊肉产品中有2种并不是包装上所宣称的羊肉,而是混杂有牛肉或完全用牛肉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重PCR 羊肉产品 动物源性成分 种属鉴别
下载PDF
微卫星DNA在牦牛亲权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浩 安添午 +1 位作者 何建文 韩建林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4年第6期56-59,共4页
为了探讨微卫星DNA在牦牛亲权鉴定应用的可行性.选用FAO推荐的17个微卫星座位,检测其在天祝白牦牛群体中的多态性水平,计算这17个微卫星座位用于亲权鉴定的累积排除率。结果表明,17个微卫星座位平均等住基因数为6.235;多态信息含... 为了探讨微卫星DNA在牦牛亲权鉴定应用的可行性.选用FAO推荐的17个微卫星座位,检测其在天祝白牦牛群体中的多态性水平,计算这17个微卫星座位用于亲权鉴定的累积排除率。结果表明,17个微卫星座位平均等住基因数为6.235;多态信息含量介于0.191~0.824之间,平均为0.608,为高度多态;一个候选亲本的累积排除概率为0.997,2个候选亲本的累积排除概率为0.99999997,各个微卫星座位零等位基因频率均在0.05以下,微卫星DNA可以应用于牦牛的亲权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DNA 牦牛 亲权鉴定
下载PDF
利用线粒体DNA Cyt b基因PCR-RFLP分析方法鉴别羊肉和鸭肉 被引量:16
7
作者 冯海永 刘丑生 +2 位作者 何建文 安添午 韩建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319-321,共3页
建立了一种利用线粒体DNA(mtDNA) Cyt b基因PCR-RFLP分析来鉴别羊肉和鸭肉的方法。采用一对通用引物扩增绵羊、山羊和鸭的mtDNACytb基因,并对扩增产物用DNA限制性内切酶Bsu36I和SpeI进行酶切,电泳分析酶切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通用引物... 建立了一种利用线粒体DNA(mtDNA) Cyt b基因PCR-RFLP分析来鉴别羊肉和鸭肉的方法。采用一对通用引物扩增绵羊、山羊和鸭的mtDNACytb基因,并对扩增产物用DNA限制性内切酶Bsu36I和SpeI进行酶切,电泳分析酶切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通用引物可扩增羊和鸭472bp的PCR产物,经两种内切酶酶切后,绵羊、山羊和鸭的PCR产物分别被切为大小不同的片段,其中绵羊和山羊被SpeI切为213bp和259bp,而鸭则被Bsu36I切为95bp和377bp。利用PCR-RFLP分析mtDNA Cyt b基因的方法操作简单,是一种快速鉴别羊肉和鸭肉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RFLP 物种鉴别 线粒体DNACytb基因
原文传递
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地位 被引量:7
8
作者 王玉涛 潘建飞 +2 位作者 黄翠翠 胡平 韩建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6-324,共9页
东帕米尔高原作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之一,喜马拉雅雪鸡和藏雪鸡在此混群分布。以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为研究对象,采用PCR和测序技术,研究了mt DNA D-loop区序列特征,下载Gen Bank已提交的雪鸡序列,利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 东帕米尔高原作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之一,喜马拉雅雪鸡和藏雪鸡在此混群分布。以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为研究对象,采用PCR和测序技术,研究了mt DNA D-loop区序列特征,下载Gen Bank已提交的雪鸡序列,利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和中介网络关系,以阐明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遗传多样性水平和系统进化地位。结果表明: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mt DNA D-loop序列富含A、T碱基,含量为59.8%,存在64个多态位点,占核苷酸总数的5.5%,其中单一多态位点29个,简约信息位点33个,两处插入或缺失,转换发生的频率远远高于颠换;25个个体存在23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度(Hd)为0.92±0.0001,平均核苷酸多样度(π)为0.00958,平均核苷酸差异度(K)为11.067,说明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核苷酸多样性较低,单倍型多样性高,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喜马拉雅雪鸡与藏雪鸡分为明显的两大簇群,本研究涉及的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出现遗传分化,呈现明显的2个进化支;中介网络关系分析显示雪鸡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本研究雪鸡84%的单倍型聚在以东帕米尔高原为中心的进化支上。因此,建议扩大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东帕米尔高原境内)范围,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恢复生态环境,以提高雪鸡栖息地的生存适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帕米尔高原 喜马拉雅雪鸡 MTDNA D-LOOP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地位
下载PDF
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静 潘建飞 +1 位作者 何子璐 王玉涛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61-1971,共11页
喜马拉雅雪鸡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生存海拔最高的鸡类,同时在维持生态平衡和鸟类高海拔适应性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本研究以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测序法,拼接组装获得该物种线粒体(mtDNA)全基因组序列,... 喜马拉雅雪鸡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生存海拔最高的鸡类,同时在维持生态平衡和鸟类高海拔适应性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本研究以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测序法,拼接组装获得该物种线粒体(mtDNA)全基因组序列,对mtDNA全序列进行注释和结构分析,并选择GenBank已提交的鸡形目鸟类mtDNA序列,利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为该物种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分子水平的依据。结果表明:喜马拉雅雪鸡的mtDNA全长为16691 bp,基因种类、数量及排列顺序与鸟类线粒体基因典型排列顺序一致。基因组核苷酸含量为A:30.2%;T:23.9%;C:32.2%;G:13.8%;(A+T)含量(54%)略高于G+C(46%)含量,AT-skew为0.1167,有一定的碱基偏好。在本研究中,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起始密码子以ATG为主,终止密码子以TAA为主。预测了22个tRNA的二级结构,均能形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共有错配25处,以GU错配为主,喜马拉雅雪鸡tRNASer(UCN)基因比藏雪鸡的tRNASer(UCN)基因多出3个碱基;系统发育树构建表明雪鸡与鹌鹑关系最近,我们发现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与甘肃阿克塞自治县喜马拉雅雪鸡形成两个独立的进化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雪鸡 线粒体基因组 tRNA二级结构 系统进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