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科研单位科学普及工作的对策研究--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语桐 刘洋 毕业莉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5期37-40,共4页
文章阐述了农业科学普及的意义,分析了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科普工作的现状,剖析了农业科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科技人员缺乏科普意识、科普内容创新性不强、受众推广渠道有限等,并从创新传播内容、科普知识市场... 文章阐述了农业科学普及的意义,分析了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科普工作的现状,剖析了农业科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科技人员缺乏科普意识、科普内容创新性不强、受众推广渠道有限等,并从创新传播内容、科普知识市场化、加强新媒体平台技术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普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科学普及 媒体服务
下载PDF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研究——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为例
2
作者 孙浩轩 王迪 +4 位作者 徐世艳 吕珂 高阳 王佳江 赵泽民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6期76-78,111,共4页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文章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吉林省农科院”)为例,阐述了其近年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文章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吉林省农科院”)为例,阐述了其近年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资金支持力度不够、转化模式单一、专业人才短缺等,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探索多元化转化路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单位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吉林省农科院 政策支持 农业现代化
下载PDF
农业科学家精神特质与弘扬践行路径探析--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为例
3
作者 董娜 蔡红光 +1 位作者 马宇翔 郝文媛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5期95-98,128,共5页
弘扬践行农业科学家精神,既是推动农业强国建设的时代需要,也是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科研初心、牢记为农使命的现实需求。农业科学研究因其研究周期长、连续性强、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农业科学家所特有的精神特质... 弘扬践行农业科学家精神,既是推动农业强国建设的时代需要,也是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科研初心、牢记为农使命的现实需求。农业科学研究因其研究周期长、连续性强、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农业科学家所特有的精神特质。文章通过对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百余年科研活动发展中形成的典型农业科学家代表的基本情况、代表性成果及其特有的工作经验、科研品质等进行分析,总结挖掘其所具有的共性精神特质,并梳理已在弘扬践行科学家精神上形成的较为成熟的经验做法,结合实际从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厚植爱农情怀、坚持求真务实等方面提出了弘扬践行农业科学家精神的路径,以期为鼓舞和激励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创造更多重大科技成果,更好地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支撑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学家 农业科学家精神 科技创新 科研生态 农业科技进步
下载PDF
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吕珂 徐世艳 +4 位作者 高阳 孙浩轩 王佳江 赵泽民 刘培兴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2期66-68,共3页
农业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省级农业科研单位是农业科技成果研发的主要力量,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文章以吉林省... 农业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省级农业科研单位是农业科技成果研发的主要力量,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文章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省级农业科研单位为典型案例,研究了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即自行投资、成果许可及转让、科企合作及与企业合作订单式等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以期进一步推动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开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农业科研单位 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模式 典型案例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创新管理模式的思考
5
作者 李洋 沈业东 张岩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6期56-59,共4页
智慧图书馆作为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不仅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和智能化的阅读体验。文章概述了智能科技,分析了智能科技给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创新管理带来的革新机会,介绍了智能... 智慧图书馆作为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不仅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和智能化的阅读体验。文章概述了智能科技,分析了智能科技给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创新管理带来的革新机会,介绍了智能科技在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创新管理服务中的应用,并从集成管理系统、数据分析与个性化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数字化背景下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创新管理模式,旨在为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背景 农业科研单位 图书馆 创新管理模式
下载PDF
新时期农业科技成果扩散共享机理研究
6
作者 徐世艳 李金阳 +2 位作者 金雪 刘璐 郭云鹏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6期63-68,共6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成果的扩散效率是农业技术推广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文章在对国内农业技术推广扩散模式进行回顾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存问题引入共享的概念,研究探索农业科技成果扩散共享机理,并结合案例提出了立...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成果的扩散效率是农业技术推广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文章在对国内农业技术推广扩散模式进行回顾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存问题引入共享的概念,研究探索农业科技成果扩散共享机理,并结合案例提出了立足产业需求、强化市场导向,全方位提高农技推广效率和质量;利用新手段、新平台推动农业科技与产业融合,成果与市场结合;建立长效机制,探索实现农业科技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及加强农技人员和职业农民培育等建议,以期更好地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扩散共享效率,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 农业技术扩散 农业科技扩散共享 机理研究 农户
下载PDF
“农”墨重彩结硕果 农业科技谱新篇
7
作者 周海涛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首席专家王凤华(1966- ),女,汉族,九三学社社员,研究员。现任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公主岭)分中心业务副主任。曾任两届“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和“国家玉米品种审定专家组”委员,分别于2009年、2019年两次获... 首席专家王凤华(1966- ),女,汉族,九三学社社员,研究员。现任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公主岭)分中心业务副主任。曾任两届“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和“国家玉米品种审定专家组”委员,分别于2009年、2019年两次获得农业农村部“全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从事植物新品种DUS测试工作20多年来,始终坚持科学.严谨、.公正的原则.围绕DUS测试技术与方法开展多项研究,长年坚持工作在田间测试一线。主持开展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公主岭)分中心的平台建设,建成规模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主持农业农村部公益性行业科技项目、种质资源保护测试类项目等10余项。主持及参与起草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14项,获省部级奖励2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一流水平 公益性行业 植物新品种 DUS测试 荣誉称号 九三学社社员 行业标准 种质资源保护
下载PDF
东北薄层黑土区协调玉米产量和环境效应的氮肥一次性投入阈值
8
作者 孔丽丽 尹彩侠 +4 位作者 张磊 刘志全 侯云鹏 高洪军 徐新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6-666,共11页
为探寻东北黑土区兼顾玉米产量与环境效应的氮肥一次性投入阈值,在吉林省薄层黑土区(公主岭市刘房子村)开展了为期8年(2016—202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氮肥(普通尿素与控释氮肥配施4:6)一次性施用条件下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土壤N... 为探寻东北黑土区兼顾玉米产量与环境效应的氮肥一次性投入阈值,在吉林省薄层黑土区(公主岭市刘房子村)开展了为期8年(2016—202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氮肥(普通尿素与控释氮肥配施4:6)一次性施用条件下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土壤NO_(3)^(-)-N含量变化和氮素平衡对不同氮肥用量(0、70、140、210、280和350 kg·hm^(-2),以N计)的响应。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处理相比,施氮处理玉米产量8年平均增幅为63.8%~188.8%,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增产原因是施氮增加了穗粒数和百粒重。随氮肥用量增加,玉米产量呈上升趋势,当氮肥用量增至210kg·hm^(-2)达产量平台,8年平均产量为11 668kg·hm^(-2)。氮素表观回收率、农学利用效率和偏肥生产力均随氮肥用量增加呈下降趋势。随氮肥用量的增加,0~100 cm土层土壤NO_(3)^(-)-N含量呈增加趋势;2023年玉米收获后,N210处理土壤NO_(3)^(-)-N含量与试验起始值相近。8年氮素平衡结果显示,土壤无机氮素残留量与表观损失量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通过拟合氮肥用量与玉米产量、土壤氮素表观损失量和氮素表观回收率的关系得出,施氮范围在198~219 kg·hm^(-2)时,可获得较高的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且能保持玉米收获前后土壤氮库的基本稳定,同时也可将氮素表观损失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因此,可作为兼顾玉米产量和环境效益的氮肥一次性投入阈值。研究结果可为东北薄层黑土区玉米氮肥一次性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区 玉米产量 环境效应 控释氮肥 氮素利用效率 氮素平衡
下载PDF
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交流合作管理探讨
9
作者 李梦曼 于丽 +1 位作者 李玥峤 孙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4年第6期0126-0129,共4页
随着农业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农业科研单位之间以及与企业的科技交流合作对实现农业增效、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分析当前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管理的对... 随着农业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农业科研单位之间以及与企业的科技交流合作对实现农业增效、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分析当前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管理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呈现交流渠道日益拓宽、合作网络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且在促进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应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体制机制不顺、合作模式较为单一、合作主体布局不均等问题。为此,文章建议从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农业技术转移体系、拓宽产学研合作渠道等方面入手,制定科学规范的政策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的规范化和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科技交流 产学研合作 管理对策
下载PDF
新形势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10
作者 安姝 《理财(审计)》 2025年第4期85-87,共3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面临着日益复杂和多变的环境。对于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而言,在此新形势下,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对其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结合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探讨新形势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面临着日益复杂和多变的环境。对于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而言,在此新形势下,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对其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结合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探讨新形势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深入分析,指出当前内部控制建设在制度、信息化、人员培训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策略,旨在提高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保障科研资金安全,促进科研事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 新形势下
下载PDF
东北半干旱区浅埋滴灌下玉米高产高效的尿素硝酸铵溶液投入阈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孔丽丽 尹彩侠 +4 位作者 侯云鹏 张磊 赵胤凯 刘志全 徐新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81-2093,共13页
为探明滴灌玉米尿素硝酸铵溶液(UAN)对尿素的增效作用及适宜投入阈值,在吉林省半干旱区(乾安县)开展连续2年(2020-2021年)的田间定位试验,以UAN为试验材料,设6个氮肥用量[0 kg(N)·hm^(-2)、100 kg(N)·hm^(-2)、140 kg(N)·... 为探明滴灌玉米尿素硝酸铵溶液(UAN)对尿素的增效作用及适宜投入阈值,在吉林省半干旱区(乾安县)开展连续2年(2020-2021年)的田间定位试验,以UAN为试验材料,设6个氮肥用量[0 kg(N)·hm^(-2)、100 kg(N)·hm^(-2)、140 kg(N)·hm^(-2)、180 kg(N)·hm^(-2)、220 kg(N)·hm^(-2)和260 kg(N)·hm^(-2)],并以尿素优化用量处理[Urea,220 kg(N)·hm^(-2)]为对照,研究玉米产量与构成、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氮素利用率、土壤氮素含量及氮素平衡差异。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并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当氮肥用量超过180 kg·hm^(-2)后,增产幅度不显著,且高于Urea处理,两年平均增幅为2.02%。增产原因是施用UAN提高了玉米每穗粒数和百粒重。对于施用UAN的处理来说,玉米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转运量和吐丝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贡献率总体随施氮量增加呈增加趋势,当施氮量增至180 kg·hm^(-2)后以上指标不再显著增加,但均高于Urea处理(2021年吐丝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贡献率除外);氮素回收率、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素偏生产力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相同氮肥用量下,UAN处理较Urea处理分别提高4.45%、2.09 kg·kg^(-1)和2.09 kg·kg^(-1)。与Urea处理相比,相同用量下UAN处理降低了60~100 cm土壤无机氮含量,使氮素损失量较Urea处理降低7.51%。通过拟合施氮量与玉米产量、氮素回收率和土壤表观氮素损失量,确定UAN适宜用量为188.90 kg·hm^(-2),相应玉米产量为11 863.42 kg·hm^(-2),氮素回收率为44.21%,氮素表观损失量为151.79 kg(N)·hm^(-2)。与传统尿素优化用量处理(Urea)相比,UAN的施用可在降低14.14%氮肥用量的前提下,使得玉米产量增加4.78%,氮素回收率增加7.61%,氮素表观损失量降低29.55%。以理论最高产量施氮量95%为置信区间,确定UAN适宜施氮范围为179~198 kg(N)·hm^(-2)。综上所述,与施用尿素相比,施用UAN可减少氮素投入总量,获得更高的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并降低氮素损失,是东北半干旱区实现玉米减氮增效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浅埋滴灌 尿素硝酸铵溶液 东北半干旱区 氮素利用效率 氮素表观平衡
下载PDF
我国肉牛种业的发展现状与创新构想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玉民 方文文 +3 位作者 曹阳 杨少滢 吴健 秦立红 《中国牛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作者立足于我国肉牛种业现阶段的发展现状,对影响我国肉牛种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详细剖析,提出了我国肉牛种业发展的创新构想与突破路径,有望引导我国肉牛种业进入快车道,加速迈向联合育种的新时期,打破种源+牛肉“双重垄断”,实... 作者立足于我国肉牛种业现阶段的发展现状,对影响我国肉牛种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详细剖析,提出了我国肉牛种业发展的创新构想与突破路径,有望引导我国肉牛种业进入快车道,加速迈向联合育种的新时期,打破种源+牛肉“双重垄断”,实现肉牛种业由自主到主导的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种业创新
下载PDF
农业科研型事业单位科研档案价值开发优化路径探析
13
作者 李倬林 《兰台内外》 2024年第32期66-68,共3页
档案管理是农业科研型事业单位一项重要的工作。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档案全方位记载了农业科学技术、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以及科研专利等内容,专业性极强。此类档案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做好档案工作对提高整体农业科研水... 档案管理是农业科研型事业单位一项重要的工作。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档案全方位记载了农业科学技术、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以及科研专利等内容,专业性极强。此类档案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做好档案工作对提高整体农业科研水平、促进农业科研创新、发展农业科研事业具有深远意义。有效开发农业科研档案信息有助于服务科研、服务农民、服务乡村,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文章以农业科研档案的潜在价值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了农业科研档案价值开发的实践概况,探析科研档案潜在价值多元化的开发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档案 优化路径
下载PDF
科技创新与玉米产业发展 被引量:19
14
作者 岳德荣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14,共4页
介绍了我国玉米的经济地位和发展趋势,分析了科技创新对玉米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出了科技创新是玉米经济发展的动力以及玉米科技创新和加快玉米生产的措施。
关键词 玉米 科技创新 产业发展
下载PDF
环总科线虫1种中国新纪录种的描述
15
作者 赵迪 赵畅 +5 位作者 田成丽 范海燕 朱晓峰 王媛媛 段玉玺 陈立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9-726,共8页
环总科线虫是一类具有环型食道、根外寄生(少数为半内寄生)植物寄生性线虫,其寄主范围广,主要生活在农作物与木本植物根系周围。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女贞根围土壤中分离获得1种环总科线虫种群,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 环总科线虫是一类具有环型食道、根外寄生(少数为半内寄生)植物寄生性线虫,其寄主范围广,主要生活在农作物与木本植物根系周围。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女贞根围土壤中分离获得1种环总科线虫种群,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环总科线虫为腓尼基半轮线虫(Hemicriconemoides phoenicis)。雌虫体长501.2 (439.2~519.6)μm,环形食道,有两个唇环,口针基球呈锚形,长为82.3 (79.8~85.2)μm,受精囊呈椭圆形且充满圆形的精子细胞,尾长29.8 (28.4~32.7)μm,幼虫和雌虫形态相似,雄虫未见。利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L)对该线虫18S rDNA基因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表明该线虫种群和H. phoenicis (MN660076)环总科半轮属线虫群体聚类在最高置信度(100%)的分支上。H. phoenicis是我国迄今首次报道的新纪录种,枣椰树是其首选寄主植物,女贞也是其寄主,拓宽了H. phoenicis的寄主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总科线虫 腓尼基半轮线虫 形态鉴定 分子鉴定 中国
下载PDF
浅谈农业科研单位如何讲好科研故事
16
作者 胡水清清 陈乃实 +2 位作者 王鹏年 王楠 杜鹃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6期119-121,共3页
讲好科研故事,做好科研宣传,有助于农业科研单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营造良好科研氛围、提升民众科学素质。文章阐述了农业科研单位讲好科研故事的意义,提出了农业科研单位要从科学知识、科研人员、科研成果等方面入手,通过建立完善的科... 讲好科研故事,做好科研宣传,有助于农业科研单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营造良好科研氛围、提升民众科学素质。文章阐述了农业科研单位讲好科研故事的意义,提出了农业科研单位要从科学知识、科研人员、科研成果等方面入手,通过建立完善的科研宣传管理机制、组建专业的宣传队伍、采用多样化的宣传渠道和运营方式等,讲好科研故事,弘扬科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科研故事 科研宣传 科学精神
下载PDF
吉林省科技投入赋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对策研究
17
作者 吴攸 黄帅 +1 位作者 李洋 毕业莉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4期27-30,共4页
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科技投入不足不仅影响科技创新,也制约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文章介绍了吉林省科技投入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吉林省科技投入赋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加大科技领域财政投入力度... 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科技投入不足不仅影响科技创新,也制约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文章介绍了吉林省科技投入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吉林省科技投入赋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加大科技领域财政投入力度、促进城乡融合与协同发展、发挥产学研用协同优势、加快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科技投入赋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投入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科技创新 吉林省
下载PDF
农业科研院所涉密人员全闭环管理分析
18
作者 余泽宏 刘佳玫 +2 位作者 李海云 马宇翔 张歆煦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6期122-125,共4页
涉密人员全闭环管理包括涉密人员的确定、上岗、在岗和离岗离职管理,农业科研院所涉密人员的特性及保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涉密人员全闭环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阐述了涉密人员全闭环管理的重点,总结了农业科研院所涉密人员的特性,分... 涉密人员全闭环管理包括涉密人员的确定、上岗、在岗和离岗离职管理,农业科研院所涉密人员的特性及保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涉密人员全闭环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阐述了涉密人员全闭环管理的重点,总结了农业科研院所涉密人员的特性,分析了农业科研院所涉密人员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从完善涉密人员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人员主体责任、强化涉密人员培训工作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涉密人员管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涉密人员 全闭环管理 特性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的思考
19
作者 李玥峤 李梦曼 +2 位作者 于丽 孙蕾 李咏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12期170-173,共4页
推进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国际合作人才队伍能力建设与人才培养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目前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国际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如国际化人才储备不足、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人才引进动力不强等。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人才组织领导、... 推进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国际合作人才队伍能力建设与人才培养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目前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国际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如国际化人才储备不足、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人才引进动力不强等。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人才组织领导、强化国际合作人才引进、加大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建设、完善外事工作体制与国际合作人才队伍管理考核评价等建议。旨为各省级农业科研单位激发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动力,增强各单位聚集国际合作人才能力和活力,推动国际合作“走出去、引进来”良性循环与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农科院 国际合作 人才培养 人才队伍建设
下载PDF
农业科研单位因公出国管理探讨
20
作者 李梦曼 李玥峤 +1 位作者 牛铭晨 于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6期0088-0091,共4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农业科研单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有效管控农业科研单位因公出国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农业科研单位因公出国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管理体...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农业科研单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有效管控农业科研单位因公出国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农业科研单位因公出国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畅、经费保障不足等;其次,从完善顶层设计、明确管理职责、制定规章制度、加大经费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因公出国管理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统一、高效的管理体系,健全因公出国的法规制度体系,充分保障各项工作经费,是加强管理的关键举措。本研究为指导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因公出国 管理措施 管理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