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用植物黑草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董青松 白隆华 +2 位作者 闫志刚 林杨 马小军 《中国种业》 2010年第6期44-46,共3页
主要对药用植物黑草种子的形态特征、千粒重、种子发芽条件、种子寿命、种子贮藏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黑草种子的发芽需要光照,发芽的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30℃,高温抑制其萌发和幼苗的正常生长。种子细小,千... 主要对药用植物黑草种子的形态特征、千粒重、种子发芽条件、种子寿命、种子贮藏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黑草种子的发芽需要光照,发芽的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30℃,高温抑制其萌发和幼苗的正常生长。种子细小,千粒重约为0.015g。种子寿命短,常温保存约12个月其发芽率下降为0,低温保存的种子比常温保存的寿命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草 种子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中国药用真菌学》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锦堂 兰进 《医学研究通讯》 2002年第1期29-29,34,共2页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和气候复杂,孕育着十分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用中医中药防病治病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并形成了完整的中医中药学体系,为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存繁衍作出了巨大贡献.药用真菌是祖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和气候复杂,孕育着十分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用中医中药防病治病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并形成了完整的中医中药学体系,为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存繁衍作出了巨大贡献.药用真菌是祖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也是世界最早利用真菌防病治病的国家,早在东汉年间成书的我国第一部药物学<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灵芝、茯苓、猪苓、雷丸等药用真菌分别列项论述,这些药物至今仍沿用不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药用真菌学》 药用真菌 研究 临床应用 开发 利用
下载PDF
两种蛛毛苣苔属药用植物的性状与显微鉴别
3
作者 王晓琴 白贞芳 +3 位作者 刘勇 彭勇 肖伟 肖培根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7-199,共3页
目的:为苦苣苔科蛛毛苣苔属植物锈色蛛毛苣苔和白花蛛毛苣苔的开发利用提供性状与显微鉴别资料。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显微鉴定的方法对锈色蛛毛苣苔和白花蛛毛苣苔根状茎和叶进行鉴别研究。结果:锈色蛛毛苣苔和白花蛛毛苣苔根状茎横切... 目的:为苦苣苔科蛛毛苣苔属植物锈色蛛毛苣苔和白花蛛毛苣苔的开发利用提供性状与显微鉴别资料。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显微鉴定的方法对锈色蛛毛苣苔和白花蛛毛苣苔根状茎和叶进行鉴别研究。结果:锈色蛛毛苣苔和白花蛛毛苣苔根状茎横切面无明显区别,叶柄横切面上环状排列的外韧维管束的数目不同;锈色蛛毛苣苔根状茎粉末中有少量油细胞,叶粉末中有平轴式气孔、较多的挥发油、螺纹导管和梯纹导管;白花蛛毛苣苔根状茎粉末有螺纹导管和环纹导管,叶粉末中有不定式气孔、螺纹导管。结论:该实验生药研究的组织特征及粉末鉴别特征可作为这两种药用植物质量标准的主要鉴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苣苔科 蛛毛苣苔属 性状与显微鉴别
原文传递
远志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56
4
作者 贺玉林 李先恩 淡红梅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6-107,共2页
目的:制定远志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方法:测定不同来源的远志种子千粒重、含水量、净度和发芽率等指标,利用系统聚类的类平均法原理,使用SPSS 11.0软件,对千粒重、发芽率数据进行标准化变换后,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制定分级标准。结果:远志... 目的:制定远志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方法:测定不同来源的远志种子千粒重、含水量、净度和发芽率等指标,利用系统聚类的类平均法原理,使用SPSS 11.0软件,对千粒重、发芽率数据进行标准化变换后,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制定分级标准。结果:远志种子质量等级分为3个等级。结论:此方法制定的质量分级标准科学、可行,可作为远志种子的质量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种子质量标准 分级标准 种子检验
下载PDF
川贝母采收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辉 黄林芳 +3 位作者 陈士林 张艺 王丽芝 代勇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1-332,共2页
目的:测定不同采收期川贝母总生物碱含量,探讨适宜采收期。方法: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在414nm处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西贝素的浓度线性范围为1.644~9.864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6%。结论:8月上旬川贝母果熟时总生物碱含... 目的:测定不同采收期川贝母总生物碱含量,探讨适宜采收期。方法: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在414nm处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西贝素的浓度线性范围为1.644~9.864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6%。结论:8月上旬川贝母果熟时总生物碱含量为最大值,且能采收到种子,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适宜采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采收期 总生物碱 酸性染性比色法
原文传递
西双版纳千斤拔属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6
6
作者 管燕红 马洁 +1 位作者 彭建明 张丽霞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14-1516,共3页
目的:调查西双版纳千斤拔属植物资源的种类及分布,为千斤拔属植物资源的保护、栽培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标本采集鉴定、文献资料查阅相结合。结果:西双版纳有千斤拔属植物14种,占国内千斤拔属种类的77.77%,其中... 目的:调查西双版纳千斤拔属植物资源的种类及分布,为千斤拔属植物资源的保护、栽培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标本采集鉴定、文献资料查阅相结合。结果:西双版纳有千斤拔属植物14种,占国内千斤拔属种类的77.77%,其中以大叶千斤拔、宽叶千斤拔、绒毛千斤拔、云南千斤拔和腺毛千斤拔等种类资源较多。结论:本调查结果为西双版纳千斤拔属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斤拔属 植物资源 西双版纳
原文传递
地黄不同品种物质生产与养分吸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周丽莉 祁建军 +2 位作者 孙鹏 牛世杰 李先恩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92-195,共4页
以8个地黄品种(2个栽培种、3个变异种,3个野生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生育阶段地黄干物质生产和养分吸收特征,以期为合理施肥,制定地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地黄品种物质生长和养分吸收表现出较大差异,集中表现... 以8个地黄品种(2个栽培种、3个变异种,3个野生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生育阶段地黄干物质生产和养分吸收特征,以期为合理施肥,制定地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地黄品种物质生长和养分吸收表现出较大差异,集中表现在栽培种显著高于野生种。在人工栽培过程中,形成100kg地黄经济产量的氮磷钾养分需求量平均为2.10kg(1.60~2.50),0.48kg(0.29~0.60)和1.80kg(1.41~2.16)。氮钾肥吸收高峰期出现在中期,生育后期养分吸收增加较中期有所减少,而磷素吸收高峰则一直延续到收获。因此,栽培中必须降低地黄人工栽培过程中基施氮肥的比例,大量的氮肥应施在地黄快速生长期,适当的增加中后期磷钾施用将有助于增加地黄的生长,提高地黄经济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合理施肥 品种
下载PDF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传统药物学调查 被引量:5
8
作者 白贞芳 王晓琴 +1 位作者 肖培根 刘勇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系统整理、总结、归纳出广西苦苣苔科民族药用植物种类、分布、功效及民间使用情况,为该科民族药用植物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野外资源调查、整理国内各大标本馆标本原始记录、查阅文献记载。结果:(1)广西苦苣苔科民族药... 目的:系统整理、总结、归纳出广西苦苣苔科民族药用植物种类、分布、功效及民间使用情况,为该科民族药用植物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野外资源调查、整理国内各大标本馆标本原始记录、查阅文献记载。结果:(1)广西苦苣苔科民族药用植物有7种,本草书籍中记载有3种;(2)同种药用植物常常作不同民族药应用;(3)7种民族药的传统疗效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这些传统疗效与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基本吻合。结论:广西苦苣苔科民族药用植物传统疗效显著、资源丰富、民间应用广泛,但绝大部分民族药缺乏深入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苦苣苔科 传统药物学
原文传递
猪苓菌丝固体培养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程显好 郭顺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4,共4页
利用固体琼脂培养基对猪苓暗培养,观测不同培养基、不同碳源、不同氮源、不同温度对猪苓生长和菌丝形态的影响,并测定猪苓在两种不同培养基上菌丝产生猪苓酮类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1.猪苓菌的营养需求比较简单,在只有碳源和氮源的简单... 利用固体琼脂培养基对猪苓暗培养,观测不同培养基、不同碳源、不同氮源、不同温度对猪苓生长和菌丝形态的影响,并测定猪苓在两种不同培养基上菌丝产生猪苓酮类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1.猪苓菌的营养需求比较简单,在只有碳源和氮源的简单培养基上均能生长;2.麦芽汁培养基、GPY培养基和GPC培养基比较适合于猪苓菌固体培养;3.玉米浆、酵母膏、奶粉、硫胺素、伴生菌提取物、蜜环菌提取物、活性白土、硅藻土、高岭土等对猪苓生长都显示出促进作用;4.固体培养猪苓菌丝能分泌黑色素;5.麦芽汁培养以及以甘油、甘露醇为碳源的培养基,都可以诱导猪苓菌丝形成菌核;6.麦芽汁培养基和甘油培养基上培养获得的菌丝体中含有猪苓酮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苓 固体培养 黑色素 猪苓酮
原文传递
泥胡菜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邹忠杰 杨峻山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92-493,共2页
目的研究泥胡菜的化学成分。方法对泥胡菜全草的95%(体积分数)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色谱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紫丁香苷,水杨苷,尿囊素,绿原酸。结论4个化合物... 目的研究泥胡菜的化学成分。方法对泥胡菜全草的95%(体积分数)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色谱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紫丁香苷,水杨苷,尿囊素,绿原酸。结论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胡菜 化学成分 紫丁香苷 水杨苷 尿囊素 绿原酸
下载PDF
黄花蒿种子发芽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董青松 马小军 +3 位作者 冯世鑫 韦树根 闫志刚 黄秋银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7-48,共2页
按《国际种子检验规程》(ISTA)1996版中发芽试验和GB/T 3543.4—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的要求,研究黄花蒿种子的发芽温度、发芽床、光照等发芽条件,初步得出黄花蒿种子发芽试验的技术规程、幼苗鉴定技术、幼苗发育类型编码... 按《国际种子检验规程》(ISTA)1996版中发芽试验和GB/T 3543.4—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的要求,研究黄花蒿种子的发芽温度、发芽床、光照等发芽条件,初步得出黄花蒿种子发芽试验的技术规程、幼苗鉴定技术、幼苗发育类型编码,为黄花蒿种子检验和种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蒿 种子 发芽试验 种子检验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阳春砂花粉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建明 李荣英 +1 位作者 张丽霞 王艳芳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02-1204,共3页
目的:为给杂交育种和人工辅助授粉提供参考。方法: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阳春砂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低浓度的NAA(0.1~5 mg/L)抑制阳春砂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当浓度达到10 mg/L时对花粉萌发抑... 目的:为给杂交育种和人工辅助授粉提供参考。方法: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阳春砂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低浓度的NAA(0.1~5 mg/L)抑制阳春砂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当浓度达到10 mg/L时对花粉萌发抑制作用消失,当浓度大于5 mg/L时对花粉管生长有促进作用;低浓度多效唑(50~200 mg/L)对阳春砂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作用不明显,高浓度多效唑(400~800 mg/L)对阳春砂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2,4-D、6-BA、赤霉素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结论:生产中在花期喷施一定浓度NAA或多效唑,可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提高阳春砂的坐果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春砂 生长调节剂 花粉萌发率 花粉管生长
原文传递
豆蔻属种间杂交育种研究初报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建明 游建军 彭朝忠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71-1373,共3页
目的:开展白豆蔻高产抗寒新品种的选育。方法:用从国外引种栽培的爪哇白豆蔻和泰国白豆蔻进行种间远缘正反杂交。结果:正反杂交均能杂交成功,杂交种植株生长良好,均开花,其中"豆蔻1号"种子已经育苗。结论:表现出优良性状的杂... 目的:开展白豆蔻高产抗寒新品种的选育。方法:用从国外引种栽培的爪哇白豆蔻和泰国白豆蔻进行种间远缘正反杂交。结果:正反杂交均能杂交成功,杂交种植株生长良好,均开花,其中"豆蔻1号"种子已经育苗。结论:表现出优良性状的杂交种,有望作为提高我国白豆蔻产量的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爪哇白豆蔻 泰国白豆蔻 种间 杂交育种
原文传递
论濒危中药替代品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索风梅 陈士林 《亚太传统医药》 2006年第4期68-72,共5页
本文对濒危中药替代品的概念、研究背景及原则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当前状况下中药替代品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今后替代品研究方向及策略进行了建议和展望,以期为濒危中药替代品研究提供科学和正确的思路,对今后的... 本文对濒危中药替代品的概念、研究背景及原则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当前状况下中药替代品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今后替代品研究方向及策略进行了建议和展望,以期为濒危中药替代品研究提供科学和正确的思路,对今后的生产和实践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中药 替代品 策略
下载PDF
高质量的滇重楼胚总RNA的提取方法研究及LD_PCR检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娜 祁建军 +2 位作者 孙鹏 秦民坚 李先恩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26-129,共4页
探讨一种有效提取滇重楼胚总RNA方法。以滇重楼的胚为试验材料,将常规的SDS提取植物总RNA的方法做了改进:在RNA提取缓冲液中加入SDS的步骤上进行了调整,结合异丙醇和醋酸钠室温沉淀能更有效的去除多糖;醋酸-醋酸钠的缓冲体系维持提取液... 探讨一种有效提取滇重楼胚总RNA方法。以滇重楼的胚为试验材料,将常规的SDS提取植物总RNA的方法做了改进:在RNA提取缓冲液中加入SDS的步骤上进行了调整,结合异丙醇和醋酸钠室温沉淀能更有效的去除多糖;醋酸-醋酸钠的缓冲体系维持提取液较低pH值,有效抑制RNA酶活性;将SDS的浓度提高到5%,并结合酸酚/氯仿抽提去除蛋白质污染,首次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从滇重楼胚中提取总RNA的方法。该方法所提RNA的A260/A230均大于2.0,A260/A280的值为1.8~2.0,电泳条带清晰,RNA完整性好。利用该方法提取的滇重楼幼胚总RNA具有很高的纯度和质量,可以满足后续LD-PCR及文库构建等分子生物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重楼 多糖 蛋白 总RNA 提取
下载PDF
以活化T细胞核因子为靶点的免疫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方兰艳 黎燕 +1 位作者 郭顺星 沈倍奋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2年第2期87-91,共5页
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sA)和FK5 0 6都是通过与细胞中一个蛋白质家族亲免素家族 (im munophilinsfamily)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来发挥作用。亲免素家族典型代表有亲环素 (cy clophilins)和FK5 0 6结合蛋白 (FK5 0 6bindingproteins ,FKBP... 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sA)和FK5 0 6都是通过与细胞中一个蛋白质家族亲免素家族 (im munophilinsfamily)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来发挥作用。亲免素家族典型代表有亲环素 (cy clophilins)和FK5 0 6结合蛋白 (FK5 0 6bindingproteins ,FKBP) ,它们分别与CsA和FK5 0 6结合 ,药物 亲免素复合物形成后作用于它们的细胞靶点钙调磷酸酶 (CaN) ,继而又作用于它们的连锁靶点 ,即转录因子活化T细胞核因子 (NF AT)。NF AT从此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本文综述了以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T细胞核因子 免疫抑制剂 钙调磷酸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黄芪、三七及其配伍对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PGE2、GAS、PGⅡ和EGF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史瑞 李晓红 +4 位作者 刘礼剑 李健 方蕾 蔡大勇 李军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1-367,共7页
目的:阐明黄芪、三七及其配伍对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 G E2)、胃泌素(gastrin,G A S)、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Ⅱ,PGⅡ)、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的影响.方法:清洁级♂Wistar大鼠40只,... 目的:阐明黄芪、三七及其配伍对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 G E2)、胃泌素(gastrin,G A S)、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Ⅱ,PGⅡ)、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的影响.方法:清洁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替普瑞酮组、黄芪组、三七组、黄芪+三七组.运用幽门弹簧法制备萎缩性胃炎模型,灌胃治疗1 mo,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2 mL/d;黄芪组予黄芪水煎剂3.5 g/(kg d);三七组予三七粉冲剂0.7 g/(kg d);黄芪+三七组予黄芪三七溶液(黄芪3.5 g/(kg d),三七0.7 g/(kg d));替普瑞酮组予替普瑞酮200 mg/(kg d),治疗结束后,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PGE2、GAS、EGF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PGⅡ水平,HE染色观察胃黏膜病理改变.结果:血清EGF水平各组间无显著差异.与模型组比较,黄芪+三七组、三七组血清PGE2升高(41.511 ng/L±5.666 ng/L,42.033 ng/L±5.150 ng/L vs 30.896 ng/L±5.964 ng/L,P<0.0 1或P<0.0 5);黄芪组血清G A S升高(99.732 ng/L±16.123 ng/L vs 68.207 ng/L±5.866 n g/L,P<0.01),黄芪、三七组血清P GⅡ升高(9.275μg/L±0.506μg/L,9.268μg/L±0.931μg/L v s 7.026μg/L±0.638μg/L,P<0.01),黄芪组、三七组和黄芪+三七组胃黏膜体积构成比升高(P<0.01),与替普瑞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个治疗组间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芪、三七及其配伍均可改善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萎缩,其治疗机制与升高血清PGE2、GAS、PGⅡ水平相关,但3种组合的治疗机制各有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黄芪 三七 前列腺素E2 胃泌素 胃蛋白酶原Ⅱ 表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左金丸及其拆方治疗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晓红 史瑞 +3 位作者 刘礼剑 李健 蔡大勇 李军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3-385,共3页
目的:探讨左金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方法:建立CAG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自然恢复、替普瑞酮、黄连、吴茱萸、左金丸组,设立空白和假手术组,治疗1mon后,检测血清前列腺素E2和胃泌素的表达及病理学观察。结果:①各治疗组PGE2含量... 目的:探讨左金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方法:建立CAG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自然恢复、替普瑞酮、黄连、吴茱萸、左金丸组,设立空白和假手术组,治疗1mon后,检测血清前列腺素E2和胃泌素的表达及病理学观察。结果:①各治疗组PGE2含量提高,除吴茱萸组外与自然恢复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②各治疗组胃泌素含量提高,与自然恢复组比较有显著差异;③病理显示左金丸组模型病变缓解最明显。结论:左金丸有明显的治疗CAG的作用,其效果不低于西药组以及单味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左金丸 黄连 吴茱萸 前列腺素E2 胃泌素
下载PDF
化橘红害虫及天敌种类调查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荣敏 陈君 +9 位作者 于晶 周杜花 覃蓉敏 张国斌 杨刚 徐荣 周峰 徐常青 李向明 程惠珍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15-1618,共4页
目的:了解化橘红害虫、天敌种类及发生规律,为害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不定期在田间随机调查,记录害虫种类、为害虫态、为害部位、为害程度及天敌种类。结果:化州天堂嶂基地化橘红害虫有50种,其中根茎害虫8种,枝叶害虫39种,花果害虫有3... 目的:了解化橘红害虫、天敌种类及发生规律,为害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不定期在田间随机调查,记录害虫种类、为害虫态、为害部位、为害程度及天敌种类。结果:化州天堂嶂基地化橘红害虫有50种,其中根茎害虫8种,枝叶害虫39种,花果害虫有3种;天敌有9科16种。结论:根据害虫对基地造成的损失拟以曲牙土天牛、星天牛为重点防治对象,其它害虫可采取农业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橘红 害虫 天敌 调查
原文传递
怀山药的生态适宜性数值区划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丽芝 谢彩香 +4 位作者 陈士林 段宝忠 黄林芳 余丽莹 索风梅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通过对怀山药道地产区河南省焦作市(古称怀庆府)温县、武陟县等县市的生态因子进行研究,分析与怀山药道地产区相似度高的区域。方法:以温县、武陟县等县市的样点为基点,利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系统(TCMGIS-II)对该道地产区的287... 目的:通过对怀山药道地产区河南省焦作市(古称怀庆府)温县、武陟县等县市的生态因子进行研究,分析与怀山药道地产区相似度高的区域。方法:以温县、武陟县等县市的样点为基点,利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系统(TCMGIS-II)对该道地产区的287个采样点的1月均温、7月均温、年均温、相对湿度、年降水量、年均日照时数及土壤等7个生态因子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怀山药道地产区的生态因子值最适范围:1月均温-0.31^-0.12℃;7月均温27.07~27.19℃;年平均温19.76~19.88℃;相对湿度65.54%~66.26%;年降水量727.81~737.98 mm;年均日照时数2203.32~2215.16 h;土壤以潮土、脱潮土等土壤类型为主。(2)与怀山药道地产区生态因子相似度95%~100%的地区包括河南省东北部、山东省西部、河北省西南部等地区。结论:本文利用TCMG IS-II系统对怀山药道地产区的生态因子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并对怀山药的种植进行了初步规划,为怀山药的生产区划和合理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山药 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系统 生态因子 数值区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