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术科普”教学模式效果评价——临床医学系口腔医学教学课程改革初探 被引量:10
1
作者 万阔 吴倩倩 +1 位作者 赵斯佳 董海涛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评价采用"学术科普"教学模式教授临床医学生"牙体牙髓疾病"课程的效果。方法所谓"学术科普"教学方法,即以照片、动画为主,避开学生不了解的基础词汇和概念,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而非记忆,以科普的方式讲... 目的评价采用"学术科普"教学模式教授临床医学生"牙体牙髓疾病"课程的效果。方法所谓"学术科普"教学方法,即以照片、动画为主,避开学生不了解的基础词汇和概念,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而非记忆,以科普的方式讲解口腔疾病的相关专业知识。采用"学术科普"教学方法教授临床医学系(8年制)第6年的医学生"牙体牙髓疾病课程",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绝大部分学生对此教学改革给予肯定,"学术科普"教学法基本解决了医学系学生因缺乏口腔医学基础而造成的理解困难问题。结论临床医学系的口腔医学教学课程非常重要,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推广相关课程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口腔医学 临床医学 效果评价
下载PDF
采用咪达唑仑鼻黏膜镇静技术辅助儿童口腔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万阔 马林 +1 位作者 景泉 陈曦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6期36-38,共3页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鼻黏膜给药镇静术用于儿童牙科治疗恐惧患者口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因恐惧不能配合口腔治疗的患儿,无镇静治疗禁忌且口腔治疗内容相对简单,采用0.4mg/kg咪达唑仑经鼻黏膜给药,镇静后再行口腔治疗,评价治疗中的安...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鼻黏膜给药镇静术用于儿童牙科治疗恐惧患者口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因恐惧不能配合口腔治疗的患儿,无镇静治疗禁忌且口腔治疗内容相对简单,采用0.4mg/kg咪达唑仑经鼻黏膜给药,镇静后再行口腔治疗,评价治疗中的安全性、治疗完成情况及总成功率。结果共16例患儿接受治疗,年龄47.53±12.52个月,体重16.53±3.31kg,药物起效时间7.80±4.63min,Houpt治疗完成情况评分4.00±1.56分,总成功率81.25%,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对儿童患者简单短时的口腔治疗,采用咪达唑仑鼻黏膜镇静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给药 镇静 咪达唑仑 儿童牙科治疗恐惧
下载PDF
咪达唑仑口服镇静术辅助孤独症儿童口腔治疗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景泉 万阔 赵继志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11期49-52,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有效的孤独症患儿牙科治疗的辅助方法:口服咪达唑仑镇静术。方法选取完全不能配合口腔诊疗的重度孤独症患儿10例,治疗前口服咪达唑仑0.5mg/kg,待达到Ramsay 3~5分的镇静程度后开始牙科治疗,治疗全程保持口腔清洁、监测血... 目的介绍一种有效的孤独症患儿牙科治疗的辅助方法:口服咪达唑仑镇静术。方法选取完全不能配合口腔诊疗的重度孤独症患儿10例,治疗前口服咪达唑仑0.5mg/kg,待达到Ramsay 3~5分的镇静程度后开始牙科治疗,治疗全程保持口腔清洁、监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等生命体征,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20~30min内,治疗结束后在诊椅上休息至镇静程度Ramsay1~2分,生命体征监测正常后由家属护送离院。结果完成此类治疗共17人次,患儿年龄(6.00±1.89)岁,体重(28.10±9.36)kg,药物起效时间(32.06±8.30)min,Houpt治疗完成情况评分(4.71±0.77)分。治疗过程基本顺利,镇静效果满意,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根据本组病例,采用口服咪达唑仑镇静术,辅助孤独症患儿牙科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镇静术 咪达唑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