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疗共同管理的实践经验
1
作者 耿瑞璇 郑莹 +7 位作者 孙晨晨 曾希 方红燕 詹文倩 喻远风 杨琴 戴晓艳 宁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6-710,共5页
目的总结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疗共同管理的经验,为进一步推广缓和医疗共同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例缓和医疗团队和原医疗团队共同管理的病例。总结这些病例的临床特点、启动共同管理的原因、具体过程与反馈情况。结... 目的总结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疗共同管理的经验,为进一步推广缓和医疗共同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例缓和医疗团队和原医疗团队共同管理的病例。总结这些病例的临床特点、启动共同管理的原因、具体过程与反馈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失眠(11例,55%)、疼痛(9例,45%)为最常见需要控制的症状。共同管理团队帮助17例(85%)进行医疗决策、9例(45%)进行离世准备,协助3例(15%)进行转诊,并为20例(100%)提供舒适护理。结论缓和医疗共同管理模式可以帮助终末期患者减轻痛苦,并给患者家属和原医疗团队提供支持。该模式值得在三甲医院内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和医疗共同管理 症状控制 共同决策
下载PDF
探索综合性医院安宁缓和医疗工作模式——基于北京协和医院的田野调查
2
作者 王梓丹 宁晓红 岳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1-719,共9页
目的描述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工作模式,为其他综合性医院开展安宁缓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野调查法,以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学中心为田野点,通过参与式观察法、深入访谈法和实物收集法收集资料,运用主题分析法提炼主题,分析结... 目的描述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工作模式,为其他综合性医院开展安宁缓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野调查法,以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学中心为田野点,通过参与式观察法、深入访谈法和实物收集法收集资料,运用主题分析法提炼主题,分析结果。结果共得到9个主题,总结出“榕树模式”。结论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模式适合综合性医院的发展路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 缓和医疗 田野研究 质性研究 工作模式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疗护缓和镇静临床诊疗流程规范 被引量:3
3
作者 余佳文 刘红菊 +8 位作者 宁晓红 戴晓艳 江伟 李妍 刘茜 沙蕊 郑莹 赵小萱 黄宇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70,共7页
终末期患者可因顽固性症状产生无法忍受的痛苦,缓和镇静是通过降低患者意识水平而缓解痛苦的一种缓和医疗手段。规范的缓和镇静能够帮助患者有尊严地离世。与安乐死不同,缓和镇静并不改变患者的生存期。充分的缓和医疗是实施缓和镇静的... 终末期患者可因顽固性症状产生无法忍受的痛苦,缓和镇静是通过降低患者意识水平而缓解痛苦的一种缓和医疗手段。规范的缓和镇静能够帮助患者有尊严地离世。与安乐死不同,缓和镇静并不改变患者的生存期。充分的缓和医疗是实施缓和镇静的前提,反复详尽的病情评估、多学科的共同参与是规范实施缓和镇静的必要条件。本文报道了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疗护缓和镇静临床诊疗流程规范,对其进行了解读,并以1例因顽固性谵妄接受缓和镇静的晚期肿瘤患者为例,展示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 缓和镇静 顽固性症状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对患者死亡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宁晓红 闫静 王友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9-954,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缓和医疗开展前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状况的变化。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3年(384例)及2019年(244例)全年死亡病例信息,记录整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终前诊治细节。结果2013及2019年死亡人数最多的都集中于重症医学... 目的对比分析缓和医疗开展前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状况的变化。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3年(384例)及2019年(244例)全年死亡病例信息,记录整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终前诊治细节。结果2013及2019年死亡人数最多的都集中于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呼吸内科和国际医疗部4个科室,累积构成比分别为67.7%和62.7%。2019年涉及或实施安宁缓和医疗的临床科室数由2013年的7个增加至14个。与2013年相比,2019年死亡患者中接触到安宁缓和医疗的人数显著增加(P<0.001),更多的患者得到符合缓和医疗基本标准的人文关怀照顾(P<0.001);2019年离世前使用血管活性药物(P=0.006)、实施心肺复苏(P=0.002)、接受气管插管(P=0.002)、接受有创机械通气(P<0.001)、接受侵入性操作(P<0.001)的患者明显减少。结论缓和医疗的理念和实践使临终患者接受创伤性治疗的比例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缓和医疗 死亡 人文关怀 有创救治
下载PDF
缓和医学学科建设构想
5
作者 李飞 周家欣 宁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259-264,共6页
随着缓和医疗实践日益承担起医学与社会的重要使命,成为应时代所需的新兴学科领域,缓和医学的学科建设也成为中国缓和医疗事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缓和医疗概念进行溯源,结合文献分析、焦点小组访谈结果,对缓和医学的研究对象、内容... 随着缓和医疗实践日益承担起医学与社会的重要使命,成为应时代所需的新兴学科领域,缓和医学的学科建设也成为中国缓和医疗事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缓和医疗概念进行溯源,结合文献分析、焦点小组访谈结果,对缓和医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等进行分类梳理与阐述,依据缓和医疗的发展脉络和演变历程,提出缓和医学学科建设构想,旨在帮助学界辨析学科界定的内涵与外延,为学科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和医学 缓和医疗 安宁疗护 学科建设
下载PDF
终末期患者缓和医疗共同管理模式 被引量:2
6
作者 阎格 宁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5-960,共6页
缓和医疗共同管理是指缓和医疗团队在患者病程早期进行缓和医学干预,与患者的主治团队共同给予照护。通过阅读文献,结合国外医疗机构共管经验,笔者认为共管模式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给予患者原治疗团队缓和医疗技术上的支持,为患... 缓和医疗共同管理是指缓和医疗团队在患者病程早期进行缓和医学干预,与患者的主治团队共同给予照护。通过阅读文献,结合国外医疗机构共管经验,笔者认为共管模式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给予患者原治疗团队缓和医疗技术上的支持,为患者带来更高的生命质量。各医疗单位需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共同照护模式,而缓和医疗团队需要与各科室建立长久持续的合作关系,才能为患者带来更安全有效的医疗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和医疗 医疗模式 共同管理 会诊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的安宁缓和医疗:案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7
作者 张硕 胡蓉蓉 +4 位作者 朱文博 夏京华 陈丽萌 秦岩 宁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1-966,共6页
终末期肾病因其带来患者失能、生活质量下降及精神心理问题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公共卫生问题。肾脏缓和医疗整合安宁缓和治疗的理念,是有计划的、全面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其目标是在整个病程中关注患者的症状和需求... 终末期肾病因其带来患者失能、生活质量下降及精神心理问题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公共卫生问题。肾脏缓和医疗整合安宁缓和治疗的理念,是有计划的、全面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其目标是在整个病程中关注患者的症状和需求,减少痛苦,包括但不限于生命末期的照护。本文报道1例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安宁缓和医疗实践,总结终末期肾病的安宁缓和医疗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肾脏缓和医疗 生命末期 退出透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