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控策略 被引量:15
1
作者 胡盛寿 杨进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77-1180,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前所未有地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明确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也要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前所未有地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明确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也要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这标志着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摆开了新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 心血管疾病 防控
下载PDF
精准测量指导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重度主动脉瓣反流的单中心中短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阳 赵杰 +16 位作者 张洪亮 牛冠男 王墨扬 刘庆荣 周政 赵振燕 张倩 丰德京 张斌 李子昂 罗彤 滕思勇 安云强 吕滨 许海燕 宋光远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4-641,共8页
目的:初步总结精准测量指导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反流的中短期疗效。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诊断重度主动脉瓣反流并行TAVR治疗的37例患者,采用两款国产自展式瓣膜Venu... 目的:初步总结精准测量指导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反流的中短期疗效。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诊断重度主动脉瓣反流并行TAVR治疗的37例患者,采用两款国产自展式瓣膜Venus A瓣膜(杭州启明)和VitaFlow瓣膜(上海微创)完成TAVR。收集并分析患者的基线信息、CT测量和解剖分型、围术期情况和1年内随访指标。结果:37例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的年龄为(73.1±8.7)岁,男性23例(62.2%)。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STS)评分为(8.6±2.1)%。37例患者的CT解剖分型分为4型:1型17例(45.9%)、2型3例(8.1%)、3型13例(35.1%)和4型4例(10.8%)。19例(51.3%)置入VitaFlow瓣膜,18例(48.6%)置入Venus A瓣膜。TAVR即刻器械成功率为67.6%(25/37),手术成功率为86.5%(32/37),“瓣中瓣”置入8例(21.6%),永久性起搏器植入9例(24.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窦管交界直径、人工瓣膜类型和CT解剖分型是器械失败的影响因素(P均<0.05)。1年随访死亡2例,1例3型患者单瓣置入成功后3个月瓣膜下移实施“瓣中瓣”置入。与基线相比,患者术后1年内左心室射血分数逐渐增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持续缩小,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显著降低。结论:应用自展式瓣膜行TAVR治疗解剖分型合适的重度主动脉瓣反流安全、可行且1年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反流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多平面测量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国产自膨胀式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可控弯输送系统的首例应用
3
作者 陈阳 陈国良 +13 位作者 宋頔 张洪亮 王墨扬 牛冠男 周政 张倩 刘庆荣 赵振燕 赵杰 张斌 丰德京 史文册 奚吉成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5-289,共5页
2023年9月22日,国内首次采用国产自膨胀式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可控弯输送系统(VitaFlow^(■)Ⅲ可控弯输送系统)在1例合并严重心力衰竭、外科手术高危的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在全身麻醉下成功完成经导... 2023年9月22日,国内首次采用国产自膨胀式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可控弯输送系统(VitaFlow^(■)Ⅲ可控弯输送系统)在1例合并严重心力衰竭、外科手术高危的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在全身麻醉下成功完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瓣膜位置、功能良好。出院前和随访1个月时,患者的症状和心力衰竭程度明显改善。该病例的随访结果初步表明,采用VitaFlow^(■)Ⅲ可控弯输送系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安全、可行,其疗效有望在后续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中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可控弯输送系统
下载PDF
应激性心肌病和暴发性心肌炎患者临床特征及近期预后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罗晓亮 郭超 +4 位作者 李茹 李佳 张峻 袁建松 乔树宾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 2023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目的比较应激性心肌病和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30 d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9年12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确诊为应激性心肌病(n=23)患者和暴发性心肌炎(n=17)患者住院的临床资料,随访患者住院... 目的比较应激性心肌病和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30 d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9年12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确诊为应激性心肌病(n=23)患者和暴发性心肌炎(n=17)患者住院的临床资料,随访患者住院期间和确诊30 d时预后情况。结果与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组比较,暴发性心肌炎组患者年龄轻[(64.9±12.1)岁比(42.0±13.7)岁,P<0.001],女性比例低(56.0%比30.3%,P=0.037),就诊时收缩压低[(119.1±16.2)mmHg比(95.5±12.4)mmHg,P<0.001],心率快[(79.6±18.9)次/min比(103.3±26.8)次/min,P=0.001],发病到就诊的时间有明显的延迟(1 d比4 d,P=0.005);血液化验方面,肌钙蛋白I升高幅度更大[0.750(0.086,1.645)ng/mL比9.636(2.575,11.570)ng/mL,P<0.001],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更高[2086.4(954.4,3360.0)pg/mL比26145.0(21301.5,44425.0)pg/mL,P=0.001],C反应蛋白水平更高[5.55(2.78,8.57)mg/L比37.60(20.30,73.95)mg/L,P<0.001];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与应激性心肌病患者比较,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组就诊时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更明显[(45.5±9.2)%比(35.5±7.3)%,P=0.002],恢复期左心室内径更大[(44.6±4.6)mm比(49.4±6.7)mm,P=0.016]。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组30 d生存率明显低于应激性心肌病患者(64.7%比100%,P=0.002)。结论与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组相比,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组发病年龄更轻,肌钙蛋白增高幅度更大,心功能损伤更严重,炎症反应更强烈,30 d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心肌病 暴发性心肌炎 死亡率
原文传递
不同入院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郭超 杨昊翰 +7 位作者 张峻 李佳 王心宇 许浩博 吴元 乔树宾 杨伟宪 袁建松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 2022年第3期222-228,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原性休克(CS)患者来诊时间(工作时段或非工作时段)对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12年6月至2021年10期间收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的AMI合并CS患者258例,其中147例入院时间为工作时...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原性休克(CS)患者来诊时间(工作时段或非工作时段)对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12年6月至2021年10期间收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的AMI合并CS患者258例,其中147例入院时间为工作时段,111例入院时间为非工作时段,回顾性分析其来诊时段对患者28天转归的影响。结果:与工作时段入院患者相比,非工作时段入院患者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比例更高(66.0%比80.2%,P=0.012),入院时CS更多(41.5%比59.5%,P=0.004),肌钙蛋白I水平更高[11.91(1.62,30.05)ng/mL比17.00(2.86,64.46),P<0.001],接受急诊冠脉造影比例更高(61.2%比80.2%,P=0.001),而在28天病死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9%比62.1%,P=0.83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S在入院后发生[比值比(OR)0.620,95%可信区间(CI)0.412~0.934,P=0.022]、较低的收缩压收缩压(OR 0.961,95%CI 0.947~0.975,P<0.001)及血乳酸增高(OR 1.058,95%CI 1.025~1.091,P<0.001)是28天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AMI合并CS患者,非工作时段就诊对短期预后并不会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原性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 入院时间 短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