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9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十一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被引量:2
1
作者 廖泉 张太平 赵玉沛 《胰腺病学》 2006年第6期365-367,共3页
关键词 胰腺外科 学术研讨会 会议 中华医学会 卫生部副部长 青海省 主任委员 外科学
下载PDF
普通外科学最新研究进展
2
作者 赵玉沛 《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3期3-6,共4页
关键词 普通外科学 中华医学会 学术会议 疾病诊治 国内外
下载PDF
老年性主动脉瓣退行性变的外科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兴荣 苗齐 +2 位作者 于洪泉 任华 刘晓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评价老年性主动脉瓣退行性变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至2004年间手术治疗老年主动脉瓣退行性变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3例,女性21例,年龄65~81岁.主动脉瓣跨瓣平均压差24~72mmHg,其中37例合并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 目的评价老年性主动脉瓣退行性变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至2004年间手术治疗老年主动脉瓣退行性变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3例,女性21例,年龄65~81岁.主动脉瓣跨瓣平均压差24~72mmHg,其中37例合并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功能Ⅱ级19例、Ⅲ级37例、Ⅳ级8例.10例合并有冠心病.手术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切除主动脉瓣,置换生物瓣29例,机械瓣35例.同期进行的手术包括:冠状动脉旁路(CABG)9例,CABG+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1例,房间隔缺损修补2例,二尖瓣成形2例,主动脉窦瘤修补1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率7.8%(5/64).手术主要并发症包括:应用永久心脏起搏器3例,一过性肾功能不全3例(其中2例行短期透析治疗).平均ICU停留时间1~8日.9例患者使用主动脉内反搏球囊(IABP).远期死亡4例,其中1例死亡原因为脑出血,3例为肿瘤.出院时心功能Ⅰ级27例、Ⅱ级31例、Ⅲ级1例,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手术是治疗老年性主动脉瓣退行性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退行性变 主动脉瓣置换术 老年人
下载PDF
胸腺癌的外科治疗与预后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志庸 陈涛 +5 位作者 崔玉尚 李单青 李力 徐晓辉 郭峰 李泽坚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77-380,共4页
目的探讨和评价对胸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方法和术后辅助治疗的认识,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1961年6月~2004年6月手术治疗43例胸腺癌患者的临床结果;43例患者中完全切除15例,部分或大部分切除23例,开... 目的探讨和评价对胸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方法和术后辅助治疗的认识,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1961年6月~2004年6月手术治疗43例胸腺癌患者的临床结果;43例患者中完全切除15例,部分或大部分切除23例,开胸探查肿瘤活检5例. 结果所有肿瘤均无完整包膜并侵犯周围器官,依次为心包、上腔静脉、左右无名静脉、胸膜、膈神经和肺.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经6个月至18年的随诊,随访率83.72%(36/43),术后1年内死亡8例,2年内死亡4例,术后5年和8年分别死亡2例和1例.按寿命表法计算1、3、5和8年存活率分别为68.29%、56.67%、41.56%和27.71%. 结论胸腺癌与恶性胸腺瘤在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类型和预后诸方面均有明显不同,胸外科医师应予以区别; CT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方法.彻底切除肿瘤以及受侵的组织和器官,甚至切除上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长期存活率.胸腺癌术后除放疗外,还需要进行全身化疗,以铂类为基础的第3代化疗药可有效地改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癌 胸腺肿瘤 外科 切除
下载PDF
颈动脉体瘤外科治疗并发症的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郑曰宏 管珩 +2 位作者 刘昌伟 李拥军 刘暴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1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 :总结 46例颈动脉体瘤手术治疗结果以及并发症防治的经验。方法 :对采用肿瘤剥除术、同时切除颈外动脉术、与颈动脉分叉一并切除后血管重建术以及颈总动脉结扎术等方法治疗的颈动脉体瘤手术效果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 目的 :总结 46例颈动脉体瘤手术治疗结果以及并发症防治的经验。方法 :对采用肿瘤剥除术、同时切除颈外动脉术、与颈动脉分叉一并切除后血管重建术以及颈总动脉结扎术等方法治疗的颈动脉体瘤手术效果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切除率 91 3%。偏瘫 2例 ,舌下神经损伤 4例 ,舌咽神经损伤 2例 ,迷走神经损伤 1例 ,副神经损伤 1例 ,其中 1例同时有舌咽、迷走、舌下神经损伤。长期随访复发 2例 ,再次手术切除。所有病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术前选择性血管造影、血管超声多普勒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合理的Matas训练以及选择适当的术式 ,对于颈动脉体瘤外科治疗和减少并发症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 外科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慢性肺动脉栓塞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7
6
作者 任华 苏丕雄 +4 位作者 顾松 王辰 张超纪 马国涛 于洪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 总结肺动脉切开取栓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慢性肺动脉栓塞的方法、围手术期处理经验 ,以提高慢性肺动脉栓塞外科治疗的安全性。 方法  5例慢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均在深低温低流量或深低温停循环下行肺动脉切开取栓及肺动脉内膜剥... 目的 总结肺动脉切开取栓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慢性肺动脉栓塞的方法、围手术期处理经验 ,以提高慢性肺动脉栓塞外科治疗的安全性。 方法  5例慢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均在深低温低流量或深低温停循环下行肺动脉切开取栓及肺动脉内膜剥脱术。 结果 术后即刻 3例患者肺动脉压下降了 2 0~ 4 0 mm Hg(1k Pa=7.5 mm Hg) ,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肺水肿 ,1例术后 19天死于再次肺动脉栓塞 ,其余 4例临床症状减轻 ,活动能力均明显提高。结论 肺动脉切开取栓和内膜剥脱术是治疗慢性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 ,手术结果可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需要用规范化的评估系统进行随访、测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动脉栓塞 外科手术 治疗 安全性 围手术期 肺动脉切开取栓术 肺动脉内膜剥脱术
下载PDF
胰腺实质性假乳头状肿瘤的外科诊治 被引量:5
7
作者 康维明 廖泉 +1 位作者 赵玉沛 胡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0-312,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质性假乳头状肿瘤穴SPTP)的外科诊治。方法对我院2000年5月~2003年11月手术切除的13例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结果SPTP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患者多表现为腹痛及占位性症状。实验室检查部分患者可出现胰... 目的探讨胰腺实质性假乳头状肿瘤穴SPTP)的外科诊治。方法对我院2000年5月~2003年11月手术切除的13例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结果SPTP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患者多表现为腹痛及占位性症状。实验室检查部分患者可出现胰腺外分泌功能下降,肿瘤标记物CA242轻度升高。B超、CT均表现为胰腺囊实性肿瘤,血管造影表现为少血供型占位。13例患者肿瘤均完整切除,病理显示肿瘤具有完整包膜,切面有出血及坏死。实质区由较为一致的小细胞及中等细胞构成,无明显异型性。囊性变区可见上皮假乳头状结构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多表现为α-抗胰蛋白酶和波形蛋白阳性,嗜铬粒蛋白阴性。随访无复发。结论SPTP诊断后应积极手术治疗,手术应完整切除肿瘤及局部浸润组织,切除后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质性假乳头状肿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被引量:5
8
作者 康维明 管珩 +2 位作者 刘昌伟 李拥军 赵玉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22-625,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3年1月~2002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38例患者的41个颈动脉体瘤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术前均常规行B超及血管造影,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和98%。手术切除肿瘤38个,其中12例行颈外...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3年1月~2002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38例患者的41个颈动脉体瘤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术前均常规行B超及血管造影,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和98%。手术切除肿瘤38个,其中12例行颈外动脉切断、颈内动脉部分缺损修补、动脉体瘤切除术;11例行颈外动脉切断、动脉体瘤切除术;8例行单纯瘤体切除术;6例行颈外动脉切断、颈内动脉重建术;1例行动脉体瘤切除,颈内、颈外、颈总动脉部分切除术。结论对于可疑颈动脉体瘤患者,术前应常规行B超及颈部血管影像重建。早期、一次手术切除及术中颈内动脉血供重建是治疗及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 诊断外科治疗
下载PDF
胸腺类癌外科治疗的长期结果 被引量:5
9
作者 郭峰 张志庸 +3 位作者 崔玉尚 李单青 李力 徐晓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22-425,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腺类癌的临床表现,分类与预后的关系,以及手术方式及术后辅助治疗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0年1月至2006年1月18例胸腺类癌的外科治疗和随诊结果。开胸探查活检2例,姑息性切除2例,完整切除14例... 目的探讨胸腺类癌的临床表现,分类与预后的关系,以及手术方式及术后辅助治疗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0年1月至2006年1月18例胸腺类癌的外科治疗和随诊结果。开胸探查活检2例,姑息性切除2例,完整切除14例,包括2例上腔静脉系统切除移植人工血管。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用Cox单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胸腺类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2例行开胸探查患者分别于术后1年和2年死亡;2例姑息性切除术后患者症状暂时缓解;完整切除患者除1例合并柯兴综合征术后2周死于败血症,其余13例术后完全恢复,随诊5个月至15年良好。全组3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72.6%、60.5%和40.3%。经Cox单因素分析结果:纵隔淋巴结转移(P=0.047)、病理类型(P=0.000)、手术方式(P=0.000)和术后综合治疗(P=0.018)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胸腺类癌不同于胸腺瘤、胸腺癌,临床诊断困难;病理学分典型和不典型胸腺类癌,两者临床表现和预后明显不同。不典型类癌恶性程度高,切除后容易复发和转移,预后较差。彻底切除肿瘤以及受侵的组织和器官,可以明显提高长期生存率。术后放疗、化疗有一定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类癌 肿瘤 胸腺瘤 外科
下载PDF
颈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继东 汪忠镐 +1 位作者 王仕华 靳裕峰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685-687,共3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探讨 2 1例颈动脉瘤 (2 4个瘤体 ) ,2 2例次的手术方法与结果。 2 4个瘤体中 ,真性动脉瘤 18例次 ,假性动脉瘤 6例次。 2例自动出院 ,19例 2 2次施行手术治疗 ,其中急诊手术 3例次... 目的 探讨颈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探讨 2 1例颈动脉瘤 (2 4个瘤体 ) ,2 2例次的手术方法与结果。 2 4个瘤体中 ,真性动脉瘤 18例次 ,假性动脉瘤 6例次。 2例自动出院 ,19例 2 2次施行手术治疗 ,其中急诊手术 3例次。应用了自体大隐静脉、人工血管、补片修补、包裹、缝合成形等多种术式 ,3例次在手术中应用颈动脉转流管。结果 术后因出血和复发再手术 2例 ,余 17例 2 0次手术均一次成功。未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无手术死亡。结论 颈动脉瘤应首选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安全且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瘤/诊断 颈动脉瘤/外科学
下载PDF
规范化腋窝淋巴结切除在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强 周易冬 +2 位作者 黄汉源 肖毅 茅枫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 探讨规范化腋窝淋巴结切除的方法及其在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83例因乳腺癌行标准腋窝淋巴结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 81例患者行腋窝淋巴结切除平均用时为 12min。术后病理证实平均切除腋窝淋巴结数... 目的 探讨规范化腋窝淋巴结切除的方法及其在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83例因乳腺癌行标准腋窝淋巴结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 81例患者行腋窝淋巴结切除平均用时为 12min。术后病理证实平均切除腋窝淋巴结数目为 16 6个。 3例术后出现腋窝积液。 3例术后近期出现轻度水肿。 11例术后出现患肢上臂轻度麻木感。所有患者术后 1个月后患侧肢体功能良好。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 7.2d。结论 按正确方法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规范化腋窝淋巴结切除是安全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 腋窝淋巴结切除 乳腺癌 外科治疗
下载PDF
非病灶性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的致痫源定位与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5
12
作者 苏长保 杨义 +4 位作者 吴立文 任祖渊 金丽日 王任直 窦万臣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09-512,共4页
目的探讨非病灶性颞叶癫痫致痫源的定位并分析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方法收治的25例患者经临床表现、脑电图(EEG)/动态脑电图(VEEG)、MRI海马相、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检查诊断为非病灶性颞... 目的探讨非病灶性颞叶癫痫致痫源的定位并分析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方法收治的25例患者经临床表现、脑电图(EEG)/动态脑电图(VEEG)、MRI海马相、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检查诊断为非病灶性颞叶癫痫,均正规服用药物2年以上,但癫痫发作症状均未有效地控制。其中18例行标准前颞叶及海马杏仁核切除术,7例行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结果随诊观察7~53个月,按照Engel术后疗效分级标准:Ⅰ级17例,Ⅱ级2例,Ⅲ级5例,Ⅳ级1例。结论致痫源的准确定位并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痫 显微外科手术 诊断
下载PDF
胰腺癌外科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13
作者 廖泉 朱预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6-559,共4页
胰腺癌的发病近年在国内外都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何提高胰腺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是当前消化道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胰腺癌外科治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予以概述。
关键词 胰腺癌 外科治疗 预防 诊断
下载PDF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延伸至右侧心腔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超纪 苗齐 刘兴荣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延伸至右侧心腔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2001年1月至2006年5月我院收治静脉内平滑肌瘤延伸至右侧心腔患者2例,均分期手术。首先行常规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肿物切除术,然后二期切除子宫、附件及子宫病变组织,... 目的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延伸至右侧心腔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2001年1月至2006年5月我院收治静脉内平滑肌瘤延伸至右侧心腔患者2例,均分期手术。首先行常规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肿物切除术,然后二期切除子宫、附件及子宫病变组织,进行盆腔清扫术。结果无围术期并发症,2例患者随访至今情况良好。结论提高对多发性子宫肌瘤或右心房肿物的警惕性,一期直视下心脏内肿物切除术,二期切除子宫病变组织和盆腔清扫术,可获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肌瘤 血管外科手术 静脉
下载PDF
神经外科各种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卞伶玲 霍小鹏 +1 位作者 李子榕 马玉芬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7年第12期63-65,共3页
神经外科引流管主要包括脑室引流管、蛛网膜下隙持续引流管、硬膜外引流管、瘤腔引流管、硬膜下引流管。要做好神经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护理人员必须要熟悉颅脑解剖结构及其脑脊液的循环路线,掌握颅内压力与脑容量变化的内在关系;... 神经外科引流管主要包括脑室引流管、蛛网膜下隙持续引流管、硬膜外引流管、瘤腔引流管、硬膜下引流管。要做好神经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护理人员必须要熟悉颅脑解剖结构及其脑脊液的循环路线,掌握颅内压力与脑容量变化的内在关系;同时要严密观察病情,善于将引流情况与患者整体病情联系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做到引流管护理安全而有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引流管 神经外科 护理进展 蛛网膜下隙 外引流管 解剖结构 护理人员 内在关系
下载PDF
慢性肺动脉栓塞的外科治疗现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超纪 任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34-137,共4页
肺动脉栓塞 (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发病率、死亡率高 ,临床上漏诊、误诊严重 ,少数患者发展为慢性肺动脉栓塞。慢性肺动脉栓塞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内科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良 ,经过近 2个世纪的逐步认识及临床实践 ,认识到体... 肺动脉栓塞 (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发病率、死亡率高 ,临床上漏诊、误诊严重 ,少数患者发展为慢性肺动脉栓塞。慢性肺动脉栓塞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内科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良 ,经过近 2个世纪的逐步认识及临床实践 ,认识到体外循环低流量或间断停循环下进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术后肺动脉高压、再灌注肺水肿仍是主要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的原因 ,术后积极有效地防治肺动脉高压、再灌注后肺水肿和积极抗凝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动脉栓塞 外科治疗 PTE 肺动脉血栓 内膜剥脱术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兴荣 苗齐 +4 位作者 于洪泉 任华 王振捷 马国涛 曹丽华 《北京医学》 CAS 2005年第9期519-521,共3页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4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血培养阳性22例。感染累及左心系统35例,累及右心系统7例,同时累及左右心系统1例。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行瓣膜替换33例,其中4...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4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血培养阳性22例。感染累及左心系统35例,累及右心系统7例,同时累及左右心系统1例。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行瓣膜替换33例,其中4例并发主动脉根周脓肿者行同种瓣主动脉根部置换,使用机械瓣26例。行二尖瓣成形2例,三尖瓣成形6例,室间隔缺损修补3例。结果术后30d内死亡2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5例;术后使用主动脉气囊反博术(IABP)4例;植入永久起搏器2例。存活41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46.8±22.3)个月。随访期间无远期死亡,无再次感染,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手术治疗 主动脉气囊反博术 瓣膜置换术 心功能
原文传递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5
18
作者 刘昌伟 《临床外科杂志》 2006年第5期265-266,共2页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甲亢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19
作者 唐伟松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5年第10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外科治疗 甲亢 ^131I治疗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放射性核素 治疗手段 放射治疗 适应证
下载PDF
血管生长因子在冠心病外科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明保 龙村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5年第1期61-64,共4页
关键词 冠心病 外科 CABG 血管生长因子 心肌 治疗 血运重建 再血管化 冠状动脉搭桥 致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