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9)Tc^m-EHIDA动态显像定量评价肝脏功能 被引量:2
1
作者 巴建涛 张涛 +4 位作者 李方 王正华 桑新亭 毛一雷 杜延荣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6-57,共2页
笔者利用孵^99Tc^m-二乙基乙酰苯胺亚氨二醋酸(EHIDA)动态显像,对肝纤维化肝癌兔模型心区的时间-放射性曲线进行对数回归,探讨定量评估肝脏功能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肝脏功能 动态显像 ^99TC^M EHIDA 乙酰苯胺 肝纤维化 定量评估 二乙基
下载PDF
胆道系统疾病的肝脏移植治疗
2
作者 桑新亭 黄洁夫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3-426,共4页
胆道系统疾病始终是选择肝脏移植治疗的诸多病种中的一个重要适应证,其在病例选择及适应证方面主要包括:先天性胆道闭锁、易恶变的胆道疾病、胆道恶性肿瘤、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病变,且这些疾病各有其适应证。胆... 胆道系统疾病始终是选择肝脏移植治疗的诸多病种中的一个重要适应证,其在病例选择及适应证方面主要包括:先天性胆道闭锁、易恶变的胆道疾病、胆道恶性肿瘤、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病变,且这些疾病各有其适应证。胆道系统疾病行肝脏移植手术的时机包括:当肝脏移植为疾病治疗的唯一手段或唯一有效手段时;肝脏移植为疾病外科治疗的方法之一时。虽然国内外目前尚无一个统一标准用于胆道疾病行肝脏移植术前的评估,但首先应是明确诊断;其次要确定胆道疾病患者目前是否急需行肝脏移植以及急需的程度;再者要患者家属了解肝脏移植的整个过程,知道其存在的危险、移植的价值以及术后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等。本文通过笔者的经验和实例分析胆道系统疾病肝脏移植手术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系统疾病 肝脏移植 适应证
下载PDF
全麻下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内特殊部位的恶性肿瘤 被引量:33
3
作者 潘杰 陈绍辉 +6 位作者 卢欣 毛一雷 桑辛亭 陈芳 李玉梅 黄宇光 金征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8-481,共4页
目的评价在CT引导下进行经皮穿刺射频消融(RFA)治疗肝内一些特殊部位的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18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共有26枚肿瘤,分别位于膈下、肝门部、肝包膜下、下腔静脉旁、胆囊旁以及结肠旁等肝内的特殊部位。所有患... 目的评价在CT引导下进行经皮穿刺射频消融(RFA)治疗肝内一些特殊部位的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18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共有26枚肿瘤,分别位于膈下、肝门部、肝包膜下、下腔静脉旁、胆囊旁以及结肠旁等肝内的特殊部位。所有患者均先行TACE治疗,然后在全麻和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RFA治疗,观察穿刺、布针所费的时间。随访1~15个月,观察并发症和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费时为1~3min完成穿刺、布针。26枚肿瘤共进行了35次RFA治疗,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20枚肿瘤完全坏死;6枚部分坏死。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全麻和CT引导下对肝内特殊部位恶性肿瘤进行经皮穿刺RFA治疗是可行的,在降低RFA的操作难度和风险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射频消融 全身麻醉 CT引导
下载PDF
改变肝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现状的新肝癌血清标志物 被引量:118
4
作者 徐海峰 杨华瑜 +1 位作者 张宏冰 毛一雷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早期诊断对肝癌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对于肝癌的高危人群,现在最常用的监测手段是定期检测血浆中甲胎蛋白(AFP)水平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等。然...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早期诊断对肝癌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对于肝癌的高危人群,现在最常用的监测手段是定期检测血浆中甲胎蛋白(AFP)水平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等。然而,甲胎蛋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令人满意。近年来,蛋白组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筛选新的肿瘤标志物成为可能,各种有希望的新的肿瘤标志物被相继发现,其中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最有可能成为更好的诊断肝癌,尤其是早期肝癌的血清标志物。在仅有的少数报道中,其敏感性可达69%,特异性可达90%,而其异构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90%和100%。除此之外,新发现的肝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的标志物有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异常凝血酶原(DCP)、α-L-岩藻糖苷酶(AFU)、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GPC-3)、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粘液素1(MUC-1,KL-1)等。这些新的血清标志物,正在被各种临床研究进行检测,有希望改变肝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现状。我们正在进行GP73的大样本临床研究,取得初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诊断 GP73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肝细胞受体显像剂^(99)Tc^m-GSA的制备及其药盒化 被引量:16
5
作者 毛一雷 董一女 +3 位作者 杨文江 张现忠 唐志刚 王学斌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8-94,128,共8页
合成了二乙烯三胺五乙酸-半乳糖基人血清白蛋白(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alactosyl-hu-man Serum Albumin,GSA),对其进行了99Tcm标记;进一步研制了无菌GSA一步法冻干药盒,并观察了99Tcm-GSA在正常小鼠以及肝损伤模型小鼠... 合成了二乙烯三胺五乙酸-半乳糖基人血清白蛋白(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alactosyl-hu-man Serum Albumin,GSA),对其进行了99Tcm标记;进一步研制了无菌GSA一步法冻干药盒,并观察了99Tcm-GSA在正常小鼠以及肝损伤模型小鼠中的生物分布。标记结果显示,99Tcm-GSA的标记率>96%。生物分布结果显示,99Tcm-GSA在正常小鼠肝脏中有较高的摄取,在30 min时,肝脏摄取仍大于70%ID/g,且具有饱和性;在肝损伤模型中,肝摄取值低于正常小鼠(P=0.032 4)。冻干药盒法与湿法标记所得99Tcm-GSA的生物分布相当。所得GSA一步法冻干药盒标记简单可靠,并且标记后的GSA仍有优良的生物性能,可用于进一步临床研究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A 药盒化 ^99TC^M标记 肝受体显像剂
下载PDF
AG490提高极限肝切除术后大鼠存活率的机制 被引量:8
6
作者 毛一雷 于卓 +3 位作者 卢欣 桑新亭 杨志英 钟守先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研究特异性炎症介质阻断剂AG490提高极限肝切除术后大鼠生存率的机制。方法将38只90%肝切除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AG490组(n=28),后者术中至术后36h内每12h向腹腔内注射AG4901mg·kg-1,观察术后生存率,检测各项肝... 目的研究特异性炎症介质阻断剂AG490提高极限肝切除术后大鼠生存率的机制。方法将38只90%肝切除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AG490组(n=28),后者术中至术后36h内每12h向腹腔内注射AG4901mg·kg-1,观察术后生存率,检测各项肝功能及血糖指标。结果对照组与AG490组大鼠的术后存活率分别为0%和25%;AG490组大鼠的术后转氨酶和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48h后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两组大鼠的血清蛋白水平均缓慢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G490可显著提高极限肝切除术后大鼠的生存率,该作用主要受益于其对剩余肝功能的保护,而非促进肝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肝切除 生存率 肝功能 AG490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术前肝功能评估方法的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毛一雷 张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49-852,共4页
多年来,肝硬化患者肝切除手术一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风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有时难以从手术前的一般性检查中预测。肝功能评估是决定患者肝切除手术预后的主要因素,因而术前肝功能测定已成为肝外科医师评估一个患者,尤其是肝硬化... 多年来,肝硬化患者肝切除手术一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风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有时难以从手术前的一般性检查中预测。肝功能评估是决定患者肝切除手术预后的主要因素,因而术前肝功能测定已成为肝外科医师评估一个患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手术承受能力的主要指标。大部分现今主要应用的肝功能指标已被沿用多年,如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和吲哚青绿(ICG)实验等,其中有些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缺陷,而一些新的更有说服力的指标,如无创ICG实验、影像学肝功能分析、剩余肝功能等有待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实际利用。本文主要综述术前肝功能评估的现状及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切除术 肝脏功能 风险评估
下载PDF
Ki-67在胰岛素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海燕 赵大春 +6 位作者 梅玫 陈杰 卢欣 杜顺达 周春宇 桑新亭 陈原稼 《胃肠病学》 2008年第4期209-212,共4页
背景: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Ki-67作为一种细胞增殖标志,与多种肿瘤的分化、浸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目的:研究Ki-67在胰岛素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作为胰岛素瘤良恶性鉴别和预后判断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选取45例胰... 背景: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Ki-67作为一种细胞增殖标志,与多种肿瘤的分化、浸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目的:研究Ki-67在胰岛素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作为胰岛素瘤良恶性鉴别和预后判断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选取45例胰岛素瘤组织和9例配对瘤旁正常胰腺组织,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i-67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胰岛素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45例胰岛素瘤组织中18例Ki-67表达阳性,阳性率为40.0%,9例配对瘤旁正常胰腺组织均不表达Ki-67。5例(11.1%)胰岛素瘤组织Ki-67指数≥2%。除术前血糖<2.8mmol/L者Ki-67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术前血糖≥2.8mmol/L者(P=0.025)外,Ki-67表达阳性与否和Ki-67指数与胰岛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性别、年龄、症状出现至确诊时间、肿瘤原发部位、大小、是否多发、良恶性、有无转移和术后是否治愈均不相关。结论:根据本研究结果尚不能确定Ki-67能作为鉴别胰岛素瘤良恶性和预后判断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瘤 KI-67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鉴别 预后
下载PDF
肝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显像:三维分段肝功能评估的前景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涛 毛一雷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8-541,共4页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是哺乳动物肝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肝硬化和肝癌时ASGPR水平下降。利用99mTcGSA进行该受体的显像,能够得到HH15、LHL15、[R]0、R0等指标用于肝功能的评估;将这种功能性显像与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是哺乳动物肝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肝硬化和肝癌时ASGPR水平下降。利用99mTcGSA进行该受体的显像,能够得到HH15、LHL15、[R]0、R0等指标用于肝功能的评估;将这种功能性显像与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技术相结合,可以模拟肝脏切除的范围,并预测术后剩余肝脏的功能。此技术在国际上是一个新的课题,在国内尚无开展,用它来数字化的评估手术风险对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具有重要影响。笔者结合正在进行的这方面部分研究,向读者作一介绍,以期在临床上发挥更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 99mTcGSA 肝切除术 剩余肝脏功能
下载PDF
盐酸万古霉素与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存在配伍禁忌 被引量:5
10
作者 季伟平 刘芳 王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9期30-30,共1页
盐酸万古霉素适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细菌所致的感染。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适用于肝硬化所致的肝内胆汁瘀积及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综合征。查阅厂方提供的说明书及《临床常用药物静脉注射剂配伍变化检索表》,均未提及二者... 盐酸万古霉素适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细菌所致的感染。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适用于肝硬化所致的肝内胆汁瘀积及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综合征。查阅厂方提供的说明书及《临床常用药物静脉注射剂配伍变化检索表》,均未提及二者之间存在配伍禁忌。但我们在工作中发现盐酸万古霉素和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连续输注时,输液管中可出现白色浑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盐酸万古霉素 配伍禁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肝内胆汁瘀积 临床常用药物 静脉注射剂 配伍变化
下载PDF
危急值报告本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昱 刘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1-441,共1页
临床住院病人每日都会抽取不同类型的血标本,得到特殊异常结果后,化验室会电话通知其主管医生,但如遇主管医生上手术等不在病房的情况时,护士将被告知病人的异常化验值。为方便医护人员的及时沟通,防止错漏的发生,我们将病人异常化验值... 临床住院病人每日都会抽取不同类型的血标本,得到特殊异常结果后,化验室会电话通知其主管医生,但如遇主管医生上手术等不在病房的情况时,护士将被告知病人的异常化验值。为方便医护人员的及时沟通,防止错漏的发生,我们将病人异常化验值填到危急值报告本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急值报告本 化验检查 护理
下载PDF
呼吸功能锻炼仪对肝切除术后坠积性肺炎影响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昱 刘芳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6期1492-1493,共2页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肝脏质地脆弱、血供丰富,术后如过早活动或翻身拍背不当,会引起肝创面破裂出血,因此,肝切除术后的患者卧床时间会有所延长,坠积性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Ⅲ。国外报道肝切除术后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肝脏质地脆弱、血供丰富,术后如过早活动或翻身拍背不当,会引起肝创面破裂出血,因此,肝切除术后的患者卧床时间会有所延长,坠积性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Ⅲ。国外报道肝切除术后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5%~10%,国内报道达7%。我科2010年4月~2011年12月对100例病人实施了TRI—BALL呼吸功能锻炼仪的治疗,降低了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功能锻炼仪 右肝联合肝段切除 护理
下载PDF
督促呼吸训练对肝切除术后坠积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昱 刘芳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20期1883-1884,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督导呼吸训练对肝切除术后患者坠积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依照排除标准选取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除进行常规呼吸功能锻炼外还进行TRI-BALL呼吸功能锻炼仪的治疗与加温雾化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常规呼... 目的 探讨应用督导呼吸训练对肝切除术后患者坠积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依照排除标准选取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除进行常规呼吸功能锻炼外还进行TRI-BALL呼吸功能锻炼仪的治疗与加温雾化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常规呼吸功能治疗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呼吸操。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5天WB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d血氧饱和度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1例坠积性肺炎,对照组出现2例坠积性肺炎。结论 肝切除术后通过督导呼吸训练,可以降低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功能锻炼仪 加温雾化吸入 右肝联合肝段切除 护理
下载PDF
小动物体内可见光三维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华瑜 韩彧 +1 位作者 董洪莹 赵春林 《生命科学》 CSCD 2008年第4期579-583,共5页
活体动物体内可见光成像是采用生物发光和荧光为标记物,利用灵敏的仪器来监控活体动物体内的细胞活动、蛋白表达情况和基因行为。近年来,可见光成像在生物医学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成像技术和检测仪器的不断发展,现已从平... 活体动物体内可见光成像是采用生物发光和荧光为标记物,利用灵敏的仪器来监控活体动物体内的细胞活动、蛋白表达情况和基因行为。近年来,可见光成像在生物医学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成像技术和检测仪器的不断发展,现已从平面二维成像逐渐发展为立体三维成像。三维成像技术在靶点的空间定位、与器官的关系,及绝对定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三维成像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内光学成像 三维活体成像 生物发光 荧光 肿瘤转移
下载PDF
巧制诊断牌标识
15
作者 张昱 刘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2期43-43,共1页
住院患者一览表是临床科室必备用物之一。为方便医护人员查看到每日人院患者、转入患者、次日手术以及今日手术等特殊患者,通常临床上都会做一个诊断牌标识,用以将患者的特殊信息突出化。以往,护理人员都是用纸做个“回”形的边框将... 住院患者一览表是临床科室必备用物之一。为方便医护人员查看到每日人院患者、转入患者、次日手术以及今日手术等特殊患者,通常临床上都会做一个诊断牌标识,用以将患者的特殊信息突出化。以往,护理人员都是用纸做个“回”形的边框将住院患者一览表中的特殊患者圈起,但由于纸边框的质地较软,经过反复使用,纸边框不仅容易断裂,还容易受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住院患者 临床科室 医护人员 护理人员 反复使用 手术
下载PDF
1例甲状腺癌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悦 刘芳 +1 位作者 史冬雷 吴晓羽 《现代临床护理》 2009年第1期67-68,共2页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发生乳糜胸者极少见.累及双侧就更属罕见。大量乳糜胸能够直接压迫肺及心脏,影响肺及心脏功能导致低氧血症、心率失常等;大量蛋白质、电解质及脂溶性维生素随着乳糜液的丢失,导致患者营养状况恶化及电解质紊乱;乳...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发生乳糜胸者极少见.累及双侧就更属罕见。大量乳糜胸能够直接压迫肺及心脏,影响肺及心脏功能导致低氧血症、心率失常等;大量蛋白质、电解质及脂溶性维生素随着乳糜液的丢失,导致患者营养状况恶化及电解质紊乱;乳糜液中大量白细胞的丧失导致免疫功能缺陷,使患者易产生感染相关并发症。故乳糜胸如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患者往往预后很差,甚至危及生命。自1907年Stuart首次报道3例颈廓清术后双侧乳糜胸以来,国外报道22例,国内仅见报道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并发 甲状腺癌 乳糜胸 颈淋巴结清扫 电解质紊乱 护理 脂溶性维生素 免疫功能缺陷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肝细胞癌二次手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楠 王小翠 +2 位作者 杨华瑜 刘芳 赵铁梅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10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二次手术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HCC患者,400例初次手术者纳入初次手术组,38例二次手术者纳入二次手术组...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二次手术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HCC患者,400例初次手术者纳入初次手术组,38例二次手术者纳入二次手术组。两组手术前后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围术期心理状况,比较两组手术前及二次手术组手术后SAS和SDS评分。结果二次手术组术前SAS评分、DSD评分分别为(52.79±4.55)分、(47.79±4.56)分,均显著高于初次手术组的(48.29±6.43)分、(43.29±6.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1);二次手术组经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状况显著改善(P=0.002,P=0.000)。结论 HCC二次手术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差于初次手术患者,故围术期予针对性心理干预尤为重要,有助于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加快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切除术 焦虑 抑郁 心理疗法
下载PDF
肝脏手术后病人白蛋白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毛一雷 桑新亭 +3 位作者 杨志英 卢欣 钟守先 黄洁夫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16-618,共3页
目的 总结和探讨不同肝脏疾病行不同范围肝切除手术后病人白蛋白的应用情况和疗效.方法 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05年6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132例肝切除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肝功能和切除范围分为肝血管瘤组、肝癌1组和肝癌2组,就术后补充... 目的 总结和探讨不同肝脏疾病行不同范围肝切除手术后病人白蛋白的应用情况和疗效.方法 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05年6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132例肝切除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肝功能和切除范围分为肝血管瘤组、肝癌1组和肝癌2组,就术后补充白蛋白情况及其对手术预后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术前肝功能正常的血管瘤组,补充白蛋白对术后病人血清白蛋白变化[(3.17±0.40)g/L vs(3.15±0.23)g/L,P=0.37]和其他肝功能指标改变无效果;在肝功能Child-Pugh A级、行2~3肝段切除肝癌病人中,术后补充白蛋白也未起到明确的效果[(3.17±0.40)g/L vs(3.15±0.23)g/L,P=0.37];而对术前肝功能异常和(或)行半肝或以上肝切除病人,常规进行白蛋白的补充维持了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论 对于术前肝功能正常的行中小肝脏手术的病人,可以缩小术后补充白蛋白指征;而对于术前有明确低白蛋白血症者,则提议在围手术期补充白蛋白,这可能对减少并发症、改善手术预后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手术 肝硬化 肝癌 肝功能 白蛋白
原文传递
乌司他丁对肝脏手术后炎症介质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卢欣 毛一雷 +3 位作者 桑新亭 杨志英 钟守先 黄洁夫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96-499,共4页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肝脏手术后炎症介质释放及氧化反应的影响,探讨其保护患者术后肝功能的机理。方法通过前瞻、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我院肝脏外科中心收治的肝切除患者3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手术当天和术后3 d静脉滴注乌司...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肝脏手术后炎症介质释放及氧化反应的影响,探讨其保护患者术后肝功能的机理。方法通过前瞻、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我院肝脏外科中心收治的肝切除患者3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手术当天和术后3 d静脉滴注乌司他丁;全部患者分别在术前及术后抽外周静脉血测定淋巴细胞亚群分类(CD4、CD8)、急性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白细胞介素-1(IL-1)和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基因表达。结果应用乌司他丁后,治疗组患者术后12 h TNF-α和iNOS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0.053±0.02和0.12±0.04 vs.0.084±0.01和0.21±0.02,P<0.05);IL-1的释放高峰被推后;但对CD4、CD8和CRP的变化却无明显作用。结论乌司他丁可能通过特异性抑制或调节某些促炎因子的水平来保护肝脏术后的肝功能;这种保护作用还可能同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细胞因子类 乌司他丁 肝脏功能 炎症介质
原文传递
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劭 何晓顺 +5 位作者 马毅 王东平 鞠卫强 巫林伟 朱晓峰 黄洁夫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5-338,共4页
目的观察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WIRI)对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索 WIRI 的分子机制。方法将24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热缺血30 min 组、再灌注1 h 组和24 h 组,利用基因芯片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 目的观察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WIRI)对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索 WIRI 的分子机制。方法将24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热缺血30 min 组、再灌注1 h 组和24 h 组,利用基因芯片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分析验证 WIRI 大鼠模型处理前后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按基因表达的动力学特征对功能基因进行多元变量聚类分析。结果常温热缺血30 min、再灌注1 h 和24 h 时,肝实质细胞内 mRNA 表达上调的基因分别有86、410和234条,表达下调的基因有136、312和653条。经 real-time PCR 技术验证 Gadd45a、Egr1和 Hsp70的表达情况与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结论采用非致死性 WIRI 处理大鼠后,再灌注早期肝脏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和再生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再灌注24 h 后多数早期上调基因恢复到 WIRI 处理前水平,证明 WIRI 早期即通过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影响细胞周期。Gadd45a、Egr1和 Hsp70基因有可能成为药物治疗 WIRI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细胞周期 基因表达调控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