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胸科医师学院肺动脉高压内科治疗指南介绍(1) 被引量:4
1
作者 荆志成 吴艳 +2 位作者 徐希奇 邓可武 胡大一 《中国医药导刊》 2005年第2期137-141,共5页
肺动脉高压(PAH)是诊断困难且治疗棘手的一类疾病,如未正规治疗,肺血管阻力 往往进行性升高,进而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过去10年中,随着随机对照研究的开展, PAH的治疗取得显著进步。然而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仍比较困难,临床医师需全面... 肺动脉高压(PAH)是诊断困难且治疗棘手的一类疾病,如未正规治疗,肺血管阻力 往往进行性升高,进而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过去10年中,随着随机对照研究的开展, PAH的治疗取得显著进步。然而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仍比较困难,临床医师需全面了解疾 病的发展过程、治疗性试验的证据、药物复杂转运过程、药物剂量选择原则、药物副作用以及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本指南介绍将在目前已经取得的循证医学基础上,为内科医师提供 PAH诊疗方面的建议。鉴于肺动脉高压诊断困难和治疗方法选择的复杂性,强烈建议PAH 患者到专科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本刊邀请专家对美国胸科医师学院(ACCP)肺动脉高压内科 治疗指南进行介绍,分期刊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胸科医师学院 肺动脉高压 内科治疗 治疗指南 介绍
下载PDF
美国胸科医师学院肺动脉高压内科治疗指南介绍(3) 被引量:2
2
作者 荆志成 吴艳 +2 位作者 徐希奇 邓可武 胡大一 《中国医药导刊》 2005年第4期305-306,共2页
3.2 Sitaxsentan 第一个应用Sitaxsentan治疗PAH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入选178例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Ⅲ或Ⅳ级的IPAH以及结缔组织病或先天性体-肺循环分流相关PAH患者,随机分成安慰剂对照组,Sitaxsentan 100mg qd治疗组和300mg... 3.2 Sitaxsentan 第一个应用Sitaxsentan治疗PAH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入选178例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Ⅲ或Ⅳ级的IPAH以及结缔组织病或先天性体-肺循环分流相关PAH患者,随机分成安慰剂对照组,Sitaxsentan 100mg qd治疗组和300mg qd治疗组.治疗12周后Sitaxsentan 100mg治疗组和300mg治疗组患者的运动耐量(通过6min步行距离评价)和NYHA心功能分级均得到改善:6min步行距离分别增加35m(P<0.001)和33m(P<0.001);100mg治疗组55例患者中有16例(29%)NYHA心功能分级得到改善,300mg治疗组63例中有19例(30%)改善,而安慰剂组60例中只有9例(15%)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胸科医师学院 肺动脉高压 内科治疗 结缔组织病 心功能 运动耐量
下载PDF
美国胸科医师学院肺动脉高压内科治疗指南介绍(2) 被引量:1
3
作者 荆志成 吴艳 +2 位作者 徐希奇 邓可武 胡大一 《中国医药导刊》 2005年第3期210-213,共4页
2.2曲前列环素 依前列醇是治疗PAH的有效药物,但给药途径的限制促进了可通过其它给药途径的前列环素类似物的发展.曲前列环素是一种前列环素类似物,半衰期长达3个小时,常温下性质稳定.动物实验表明该药与依前列醇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相似.
关键词 美国 胸科医师学院 肺动脉高压 内科治疗指南 介绍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的肺血管病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希奇 赵红 荆志成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12-116,共5页
近年来肺血管病理学的研究领域,尤其是肺静脉闭塞病和肺多发性毛细血管瘤病,取得了显著进展,因而美国胸科医师学院和欧洲心脏病协会于2003年制定了肺动脉高压的肺血管病理分类和诊断标准,进一步指导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对最新... 近年来肺血管病理学的研究领域,尤其是肺静脉闭塞病和肺多发性毛细血管瘤病,取得了显著进展,因而美国胸科医师学院和欧洲心脏病协会于2003年制定了肺动脉高压的肺血管病理分类和诊断标准,进一步指导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对最新的肺动脉高压病理学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病理学 肺静脉闭塞病 肺多发性毛细血管瘤病
下载PDF
美国胸科医师学院肺动脉高压内科治疗指南介绍(4)
5
作者 荆志成 吴艳 +2 位作者 徐希奇 邓可武 胡大一 《中国医药导刊》 2005年第5期379-381,共3页
5.NO和精氨酸 NO有助于维持血管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在认识到NO是一种重要的内源性血管扩张剂以后,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观察到的资料还提示它具有维持正常血管阻力的生理作用.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治疗指南 外周血管疾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管扩张剂 内科 学院 医师 胸科
下载PDF
美国胸科医师学院肺动脉高压内科治疗指南介绍(5)
6
作者 荆志成 吴艳 +2 位作者 徐希奇 邓可武 胡大一 《中国医药导刊》 2005年第6期461-463,共3页
7.3门静脉-PAH 慢性肝脏疾病患者合并肺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比普通人群要高.慢性肝脏疾病主要引起两类肺血管疾病,肝肺综合征和门静脉-PAH.这两类肺血管疾病截然不同,尽管偶有患者同时具备两者的特点.这两类肺血管疾病多发生于慢性肝脏疾... 7.3门静脉-PAH 慢性肝脏疾病患者合并肺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比普通人群要高.慢性肝脏疾病主要引起两类肺血管疾病,肝肺综合征和门静脉-PAH.这两类肺血管疾病截然不同,尽管偶有患者同时具备两者的特点.这两类肺血管疾病多发生于慢性肝脏疾病的终末期,导致肝脏移植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治疗指南 慢性肝脏疾病 肺血管疾病 内科 学院 医师 胸科 美国 疾病患者
下载PDF
肾血管病的治疗:问题与争鸣
7
作者 蒋雄京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406-410,共5页
关键词 肾血管病 药物治疗 血运重建 PTRAS PTRA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下载PDF
心血管病患者血浆N端B型脑钠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8
8
作者 张春玲 康金锁 +4 位作者 陈曦 张丽 张健 杨跃进 丛祥凤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心血管病患者血浆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浓度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1112例心血管病患者及60名健康体检者血浆NTproBNP浓度并分析其与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心血管病患者组血浆Lo... 目的观察心血管病患者血浆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浓度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1112例心血管病患者及60名健康体检者血浆NTproBNP浓度并分析其与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心血管病患者组血浆LogNTproBNP浓度[(3.01±0.36)fmol/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65±0.10)fmol/ml]且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的心血管病患者组间血浆NTproBNP浓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45.147,P<0.001)。各心血管病组血浆NTproBNP浓度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NYHA心功能分级升高)而显著上升(P<0.001);但同为1级心功能或同为2级心功能时,不同心血管病组间的血浆NTpro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01)。多因素相关分析表明血浆NTproBNP浓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和年龄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0.712,P<0.001及r=0.063,P<0.001)。结论心血管病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是评价心功能的敏感指标;在心功能改变早期,不同心血管疾病对血浆NTproBNP水平的升高可能给予不同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端B型脑钠肽 心血管疾病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心血管病患者 患者血浆 临床意义 脑钠肽 水平变化 B型 N端
原文传递
N末端B型钠尿肽原和大内皮素-1对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作用及其与心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丽 张春玲 +2 位作者 丛祥凤 张健 陈曦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37-1241,共5页
目的探讨两检测指标血浆 N 末端 B 型钠尿肽原(NT-proBNP)和大内皮素-1(bigET-1)之间,两指标与心力衰竭(心衰)伴心房颤动(Af)、心衰伴肺动脉高压(PAH)等心血管病的关系,以及两指标对严重心衰患者半年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阜外医院严... 目的探讨两检测指标血浆 N 末端 B 型钠尿肽原(NT-proBNP)和大内皮素-1(bigET-1)之间,两指标与心力衰竭(心衰)伴心房颤动(Af)、心衰伴肺动脉高压(PAH)等心血管病的关系,以及两指标对严重心衰患者半年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阜外医院严重心衰患者132人,测定他们入院时的血浆 LgNT-proBNP 和 big ET-1浓度(酶联免疫法)以及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随访观察患者出院后半年内心血管事件的再发生。结果严重心衰患者132人(NYHAⅢ-Ⅳ级,年龄24~80岁,男83人,女49人,LVEF 13%~66%),其血浆 LgNT-proBNP 与 big ET-1呈正相关(r=0.414,P=0.000)。有、无 Af 的两组间 big ET-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有、无 PAH 的两组间 LgNT-proBNP 和 big ET-1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00)。以 big ET-1诊断严重心衰患者伴 PAH 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0.74(95%CI:0.65~0.83,P=0.000),以4.09 fmol/ml 为 big ET-1诊断心衰伴 PAH 的 cutoff 值时,灵敏度为71.4%,特异度67.8%。经过6个月的随访,132例严重心衰患者中,有20例发生心源性死亡(15.2%),有25例因心脏原因再住院(18.9%)。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包括了年龄、性别、NYHA 分级、LVEF、LgNT-proBNP、big ET-1等指标后,只有 NT-proBNP 是独立的心脏事件再发生的预后因素,RR 为5.30(95%CI:2.07~13.55,P=0.001)。Logistic 回归显示也只有 NT-proBNP 是独立的心源性死亡发生的危险因素,OR 为13.67(95%CI:2.59~72.25,P=0.002)。big ET-1、LVEF、NYHA分级等指标对严重心衰患者心血管事件再发生没有预后价值。结论 NT-proBNP 与 big ET-1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严重心衰伴 Af 的患者可能有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异常;big ET-1可辅助诊断严重心衰患者伴发 PAH;NT-proBNP 可用于严重心衰患者半年期预后的评估,而 big ET-1没有此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尿肽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诊断 预后 内皮素
原文传递
腺苷与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诊断不典型胸痛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0
10
作者 田月琴 何作祥 +4 位作者 王琦 胡奉环 杨伟宪 乔树宾 刘秀杰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8-300,共3页
目的评价腺苷和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诊断不典型胸痛患者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不典型胸痛患者67例行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81例行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分别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比较,得到显像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灵敏度、特... 目的评价腺苷和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诊断不典型胸痛患者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不典型胸痛患者67例行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81例行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分别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比较,得到显像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组67例中,23例冠脉造影有狭窄病变,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检出可逆性灌注异常即诊断心肌缺血16例,44例冠脉造影阴性者中,腺苷心肌灌注显像正常41例。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灵敏度为70%,特异性93%,准确性85%。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组81例中,31例冠脉造影阳性,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检出心肌缺血22例,50例冠脉造影阴性者中,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正常48例。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灵敏度为71%,特异性96%,准确性86%。结论腺苷或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出现可逆性灌注异常对诊断不典型胸痛患者冠心病心肌缺血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腺苷 运动试验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MIBI 负荷心肌灌注显像 冠心病心肌缺血 不典型胸痛 运动负荷 显像诊断
下载PDF
内皮素1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卿平 李怡霖 +6 位作者 贾燕珺 李小林 刘俊 郭远林 朱成刚 徐瑞霞 李建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16-919,共4页
目的 探讨内皮素1与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收集2011年2月-2012年2月具有冠状动脉造影和CT结果的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424例,按照是否存在CAC分为钙化组(353例)与非钙化组(71例),分析... 目的 探讨内皮素1与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收集2011年2月-2012年2月具有冠状动脉造影和CT结果的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424例,按照是否存在CAC分为钙化组(353例)与非钙化组(71例),分析内皮素1与CAC的相关因素.结果 与非钙化组比较,钙化组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患者显著增多(P=0.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敏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1升高(P=0.002,P=0.00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内皮素1、高血压、高脂血症和HbA1c与CAC独立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ROC曲线下,CAC的最佳内皮素1界值为0.59(曲线下面积为0.65,95%CI:0 58-0 72),敏感性为50.1%,特异性为76.1%.结论 内皮素1与CAC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认为是CAC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缩血管肽1 冠状动脉疾病 平滑 血管 钙质沉着症 C反应蛋白质 高血压 糖尿病 ROC曲线
下载PDF
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心肌灌注、代谢及功能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田月琴 刘秀杰 +9 位作者 史蓉芳 刘蕴忠 吴清文 张晓丽 党爱民 陈柯萍 张朝阳 乔树宾 吴元 吴维力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05-108,共4页
目的 探讨核素显像在扩张性心肌病 (DCM)和缺血性心肌病 (CAD CM)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2 8例DCM和 5 5例CAD CM均行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静息心肌灌注SPECT及1 8F 脱氧葡萄糖 (FDG)心肌代谢PET显像 ,其中 73例... 目的 探讨核素显像在扩张性心肌病 (DCM)和缺血性心肌病 (CAD CM)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2 8例DCM和 5 5例CAD CM均行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静息心肌灌注SPECT及1 8F 脱氧葡萄糖 (FDG)心肌代谢PET显像 ,其中 73例行核素心室显像 ,6 8例做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心肌灌注显像 2 3例 (82 % )DCM为不呈节段分布的、散在的稀疏 ,4例 (14% )有灌注缺损 ;5 2例 (95 % )CAD CM心肌灌注呈节段性异常 ,其中 45例 (82 % )有灌注缺损 ;平均半定量得分DCM组为 (4 5± 2 6 )分 ,CAD CM组 (9 5± 2 9)分 ,P <0 0 0 1。极坐标定量分析灌注摄取严重减低面积在DCM组与CAD CM组分别为 (15 7± 12 8) %和 (35 3± 15 4) % ,P <0 0 0 1。心肌代谢显像DCM组中 2例 (7% )有代谢缺损 ,CAD CM组中 18例 (33 % )有代谢缺损。灌注 代谢显像DCM组大多数表现一致 ,CAD CM组灌注 代谢不匹配者多见 (77% )。DCM组和CAD CM组LVEF均降低 ,无统计学差异。RVEF在DCM组和CAD CM组分别为 (32 4± 13 9) %和 (4 0 9± 15 4) % ,P <0 0 5。结论 多项参数对鉴别诊断有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性心肌病 缺血性心肌病 心肌灌注 CT MIBI
下载PDF
门控^(99)Tc^m-MIBI/^(18)F-FDG双核素同时采集显像评价左心室功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沈锐 刘秀杰 +5 位作者 史蓉芳 田月琴 魏红星 郭风 何作祥 高润霖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63-265,共3页
目的 探讨门控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 /18F 脱氧葡萄糖 (FDG)双核素同时采集 (DISA)显像评价左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77例冠心病患者行门控DISA ,其中 5 3例行X线左心室造影 (LVG) ,分别比较LVG心室射血分数 (EF)值和DIS... 目的 探讨门控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 /18F 脱氧葡萄糖 (FDG)双核素同时采集 (DISA)显像评价左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77例冠心病患者行门控DISA ,其中 5 3例行X线左心室造影 (LVG) ,分别比较LVG心室射血分数 (EF)值和DISA法门控99Tcm MIBI和18F FDG同时显像所得EF值。局部室壁运动行Kappa值比较。结果 门控99Tcm MIBI和门控18F FDG显像所得EF值间相关性高 (r =0 .90 ,P <0 0 0 1)。两者与LVGEF值相关性均高 (r分别为 0 .86和 0 .85 ,P均 <0 0 0 1)。门控99Tcm MIBI和18F FDG显像与LVG比较Kappa值分别为 0 .765和 0 .742。结论 门控99Tcm MIBI/18F FDGDISA可同时了解左室心肌灌注、代谢及功能 ,提供左心室功能的重要信息 ,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功能 门控血池显像 脱氧葡萄糖 MIBI 心脏功能试验 冠心病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病的经皮介入治疗 被引量:8
14
作者 蒋雄京 高润霖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5-288,共4页
肾血管病专指肾动脉狭窄性疾病,是引起高血压和(或)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已知肾动脉狭窄、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三者之间的关系复杂,肾动脉狭窄可单独存在,也可引起高血压或(和)肾功能不全。目前国内外的资料均表明,动脉... 肾血管病专指肾动脉狭窄性疾病,是引起高血压和(或)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已知肾动脉狭窄、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三者之间的关系复杂,肾动脉狭窄可单独存在,也可引起高血压或(和)肾功能不全。目前国内外的资料均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为肾血管病的首位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病(atherosclerostic renovascular disease,ARVD)往往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在冠心病和外周血管病患者中ARVD的患病率约占30%,呈进行性加重,可发展为缺血性肾病,部分患者因此进入终末期肾病并且其比例在逐年增加。最近,一组来自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时并行肾动脉造影的资料提示,ARVD是心血管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病 动脉狭窄性疾病 经皮介入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 肾功能不全 肾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造影 独立预测因子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造影剂引发一过性精神症状一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勇丽 汪芳 +3 位作者 顼志敏 尤士杰 张荫凤 李一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9-379,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剂 精神症状 一过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病例报道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早期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执敬 楚建民 +2 位作者 王平 李勇 任绪功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8例,发病在24h内的ACS患者88例,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6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52例。测定其血清总胆红素(Tbil)...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8例,发病在24h内的ACS患者88例,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6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52例。测定其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 (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并与4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比较。ACS患者于发病第7天和第14天时分别复查上述指标。结果 SAP患者其血清Tbil和Ibi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ACS患者无论是UAP还是AMI,其Tbil和Ibi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CS患者发病第7天即显著下降(P<0.05),第14天时又有进一步降低。而Dbil水平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CS患者在发病后其Tbil和Ibil水平明显升高,发病7-14天后即显著降低。Tbil和Ibil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斑块活化、不稳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稳定性心绞痛 血清胆红素
下载PDF
不同支架植入对冠心病患者可溶性粘附分子水平影响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可武 刘海波 +4 位作者 荆志成 乔树宾 姚明 吴永健 陈纪林 《中国医药导刊》 2005年第3期157-158,共2页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和普通支架植入前后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探讨其影响及意义。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至少一支血管病变≥70%,有支架植入指征的32例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和普通支架植入前后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探讨其影响及意义。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至少一支血管病变≥70%,有支架植入指征的32例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支架植入组和普通支架植入组,用EIJSA法检测植入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小时和术后48小时外周静脉血清黏附分子的水平,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药物支架组与普通支架组在术后即刻、术后24小时和术后48小时sP-selectin和sICAM-1测量值均较术前均增高且均在术后24小时达最高值,药物支架组比普通支架组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普通支架相比,药物支架能够显著降低血小板和内皮细胞的活性,推测其可降低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和支架内再狭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植入 冠心病 可溶性粘附分子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心脏嗜铬细胞瘤——原位心脏移植一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盛寿 张平川 +4 位作者 郑哲 宋云虎 王巍 黄洁 吴海英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报道心脏移植治疗心脏嗜铬细胞瘤的诊治经验。方法患者,女,年龄48岁。因心脏嗜铬细胞瘤无法直接手术切除,于2005年6月2日在全身麻醉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原位心脏移植术,冷缺血时间185m in。受者手术主动脉阻断时间95m in,辅助循环... 目的报道心脏移植治疗心脏嗜铬细胞瘤的诊治经验。方法患者,女,年龄48岁。因心脏嗜铬细胞瘤无法直接手术切除,于2005年6月2日在全身麻醉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原位心脏移植术,冷缺血时间185m in。受者手术主动脉阻断时间95m in,辅助循环时间64m in。结果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术后18d复查血浆去甲肾上腺素为1.339 ng/m l,尿去甲肾上腺素108μg/24 h,术后20 d痊愈出院。结论对不能手术直接切除的心脏嗜铬细胞瘤患者,心脏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嗜铬细胞瘤 心脏移植 诊治经验
下载PDF
运动试验~18F-FDG心肌代谢显像诊断心肌缺血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锐 何作祥 +7 位作者 史蓉芳 刘秀杰 吴永健 田月琴 郭风 魏红星 秦学文 高润霖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76-279,共4页
目的探讨运动试验同时行 ^(18)F-脱氧葡萄糖(FDG)心肌代谢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显像判断心肌缺血的可行性和诊断价值。方法 26例既往无心肌梗死病史的确诊或怀疑冠心病患者,在运动试验高峰或出现终止指标时注射^... 目的探讨运动试验同时行 ^(18)F-脱氧葡萄糖(FDG)心肌代谢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显像判断心肌缺血的可行性和诊断价值。方法 26例既往无心肌梗死病史的确诊或怀疑冠心病患者,在运动试验高峰或出现终止指标时注射^(99)Tc^m-MIBI 和^(18)F-FDG,进行心肌灌注和代谢显像,随后进行静息^(99)Tc^m-MIBI 心肌灌注显像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比较运动^(18)F-FDG 心肌代谢显像和^(99)Tc^m-MIBI 心肌灌注显像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22例有1支及其以上冠状动脉狭窄≥50%的患者中,18例出现血流灌注异常,灵敏度为82%,20例患者有明显^(18)F-FDG 摄取,灵敏度为91%,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1.497,P=0.338)。静息^(99)Tc^m-MIBI 心肌灌注显像示完全(12例)或部分(3例)可逆性心肌灌注缺损(心肌缺血)的患者同时行运动试验^(99)Tc^m-MIBI 心肌灌注、^(18)F-FDG 心肌代谢显像,表现为血流灌注减低的心肌节段^(18)F-FDG 摄取增加。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22例患者共51个病变血管(管腔狭窄≥50%)支配的心肌节段中,运动试验^(99)Tc^m-MIBI 心肌灌注显像发现了25个节段,灵敏度为49%,而运动^(18)F-FDG 心肌代谢显像发现了34个节段,灵敏度为67%(X^2=7.30,P=0.008)。结论运动试验引起心肌缺血可以进行^(18)F-FDG 心肌代谢显像。且与单纯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比较,同时行运动试验^(99)Tc^m-MIBI 心肌灌注和^(18)F-FDG 心肌代谢显像对诊断局部缺血心肌节段有更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运动试验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普罗帕酮给药途径不同可产生相反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谭慧琼 朱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11期692-693,共2页
普罗帕酮给药途径不同可产生相反作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内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科谭慧琼,朱俊随着抗心律失常药的临床广泛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加重或促心律失常作用越来越... 普罗帕酮给药途径不同可产生相反作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内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科谭慧琼,朱俊随着抗心律失常药的临床广泛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加重或促心律失常作用越来越常见,且受到临床医师的普遍重视。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药 普罗帕酮 合理用药 给药途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