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2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思政融入医学科研创新课程的探索——以皮肤科教学为例
1
作者 贾倩楠 李丽 +4 位作者 曾跃平 李峰 乔菊 方凯 晋红中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期90-93,共4页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要做到育人和育才相统一,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医学科研创新课程。本文以皮肤科教学为例,首先建立思政教学目标,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开发《皮肤外科手术技术课程》之“莫氏显微描记手术”的...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要做到育人和育才相统一,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医学科研创新课程。本文以皮肤科教学为例,首先建立思政教学目标,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开发《皮肤外科手术技术课程》之“莫氏显微描记手术”的思政教学案例,并从传统文化和传统医学、协和百年历史、“红色基因”传承以及新冠肺炎抗疫事迹等方面,探索课程思政与科研创新课程融合教学的实施方法,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塑造做“大医”、立“大德”、建“大业”的协和使命,培养“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为建设“健康中国”输送高素质的医学高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医学课程 科研创新 皮肤科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银屑病住院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峰 晋红中 王宝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3-585,共3页
目的调查代谢综合征(MS)在银屑病患者中的患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住院的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等数据,计算MS的患病率... 目的调查代谢综合征(MS)在银屑病患者中的患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住院的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等数据,计算MS的患病率并总结临床特点。结果北京协和医院银屑病住院患者中的MS患病率为38.1%,男性银屑病患者的MS患病率为43.1%,明显高于女性的25.0%(P<0.05)。寻常型和重型银屑病患者的MS患病率及其各组分患病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银屑病患者中MS的患病率较高,临床中应注意对银屑病患者的筛查和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下载PDF
综合医院皮肤科院内会诊1000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朱铁山 闫言 +5 位作者 赵娜 乔菊 张涛 李峰 王涛 曾跃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皮肤科会诊工作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1 000例皮肤科会诊病例进行分析并总结其特点。结果:全院所有专科病房都有皮肤科会诊要求,内科系统在会诊科室中占比例最大(41.3%);过敏性皮肤病在会...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皮肤科会诊工作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1 000例皮肤科会诊病例进行分析并总结其特点。结果:全院所有专科病房都有皮肤科会诊要求,内科系统在会诊科室中占比例最大(41.3%);过敏性皮肤病在会诊疾病中占最大比例(40.5%)。结论:皮肤科会诊是皮肤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皮肤科会诊具有独特的规律,拓展了皮肤科会诊大夫的临床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诊 皮肤科 会诊 院内
下载PDF
综合医院皮肤科院内会诊疾病谱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朱铁山 闫言 +5 位作者 赵娜 乔菊 张涛 李峰 王涛 曾跃平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0期1919-1920,F0003,共3页
目的研究综合医院皮肤科会诊疾病的疾病谱。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1138例皮肤科会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在皮肤科会诊疾病中,过敏性皮肤病38.05%(433/1138)、感染性皮肤病19.68%(224/1138)和自身... 目的研究综合医院皮肤科会诊疾病的疾病谱。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1138例皮肤科会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在皮肤科会诊疾病中,过敏性皮肤病38.05%(433/1138)、感染性皮肤病19.68%(224/1138)和自身免疫性皮肤病9.58%(109/1138)分别占前3位。在过敏性皮肤病中,药疹病例多于荨麻疹。在感染性皮肤病中,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占的比例最大,为50.45%(113/224)。结论皮肤科会诊是皮肤科工作的重要部分,皮肤科会诊疾病谱具有区别于皮肤科门诊的独特的规律,主要体现在药疹数量多于荨麻疹;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占疾病谱的比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科会诊 会诊 院内 疾病谱
下载PDF
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5
作者 张炎 刘洁 张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是一组原发于皮肤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蕈样肉芽肿是最常见的CTCL类型,多数患者处于疾病早期,发展缓慢,以局部治疗为主。但进展期(ⅡB期~Ⅳ期)患者可累及淋巴结、血液和内脏器官,尚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进展期患者预... 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是一组原发于皮肤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蕈样肉芽肿是最常见的CTCL类型,多数患者处于疾病早期,发展缓慢,以局部治疗为主。但进展期(ⅡB期~Ⅳ期)患者可累及淋巴结、血液和内脏器官,尚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进展期患者预后不佳,5年生存率仅为47%。近年随着对肿瘤发病机制的认识加深,出现多种新型疗法,如单克隆抗体和抗体偶联药物、表观遗传学修饰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该文对CTCL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T细胞淋巴瘤 治疗进展
原文传递
皮肤激光治疗:转化医学的典型应用
6
作者 王宏伟 王家璧 孙秋宁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第4期367-369,共3页
现代医学是集现代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和人文关怀等于一体的复合学科,其突破性进展有赖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结合。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转化医学产生并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转化医学研究作为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关键词 皮肤激光治疗 转化医学
下载PDF
皮肤影像技术在医学美容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兆睿 刘洁 《皮肤科学通报》 2018年第2期202-209,共8页
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临床诊疗模式,而皮肤科以其可视性、适合体表成像的学科特点,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皮肤影像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皮肤科的各个领域,可以用于皮肤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对医学美容治疗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估等。目前... 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临床诊疗模式,而皮肤科以其可视性、适合体表成像的学科特点,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皮肤影像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皮肤科的各个领域,可以用于皮肤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对医学美容治疗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估等。目前常用的皮肤影像技术包括皮肤摄影、皮肤镜、皮肤超声、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多光子成像、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和新兴的皮肤表面成像技术等,凭借其无创、在体、实时、动态观察的特点,影像技术在医学美容中的应用日渐受到重视。国内外学者对于皮肤影像技术在皮肤科中的应用已有诸多介绍,但其在医学美容方面的应用涉及较少,本文对皮肤影像技术在医学美容中的应用展开综述,详细介绍其在医学美容领域的不同特点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影像技术 医学美容
原文传递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治疗在皮肤科治疗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涛 孙秋宁 《医学综述》 2012年第24期4208-4211,共4页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光动力疗法已经成为皮肤性病学的一项新的有效治疗手段。光动力治疗已经逐渐应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治疗,其中包括尖锐湿疣、重度痤疮、脂溢性角化、银屑病、扁平苔癣、硬化萎缩性苔藓、寻常疣、皮肤癌和癌前病变,并取...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光动力疗法已经成为皮肤性病学的一项新的有效治疗手段。光动力治疗已经逐渐应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治疗,其中包括尖锐湿疣、重度痤疮、脂溢性角化、银屑病、扁平苔癣、硬化萎缩性苔藓、寻常疣、皮肤癌和癌前病变,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就近年来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在皮肤科的应用情况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治疗 尖锐湿疣 痤疮 银屑病 扁平苔癣
下载PDF
皮肤三维成像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莉 王宝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皮肤三维成像是近年来新兴的光学皮肤影像学技术。它具有实时性、动态性、无损伤性、可重复性及可定量等优点,在皮肤病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评价疗效、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该文对皮肤三维成像在皮肤科应用的研究进展... 皮肤三维成像是近年来新兴的光学皮肤影像学技术。它具有实时性、动态性、无损伤性、可重复性及可定量等优点,在皮肤病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评价疗效、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该文对皮肤三维成像在皮肤科应用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焦显微镜 皮肤病 诊断 应用
下载PDF
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简介 被引量:26
10
作者 范佩贞 徐宇侬 +3 位作者 李文凯 张舒 潘慧 张抒扬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18年第4期264-269,共6页
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已引起全球医学界的关注与投入,然而西方发展出的主流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框架仍缺乏足够文献研究及其适用性的相关资料。本研究以系统方式检索相关西方文献,并分析整理予国内参考。针对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领域探索,... 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已引起全球医学界的关注与投入,然而西方发展出的主流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框架仍缺乏足够文献研究及其适用性的相关资料。本研究以系统方式检索相关西方文献,并分析整理予国内参考。针对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领域探索,进行欧美文献研究,并系统检视整理此概念的执行、课程设计及评估工具等数据为关心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同仁提供参考,作为创新开发中国的胜任力训练指标及各种相关设计的建议基础。综述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核心胜任力领域、里程碑、可信赖专业活动的定义与等级及其相互关系,整理出评估核心胜任力领域的工具。系统梳理西方毕业后医学教育主流方式大纲,以便医学教育专家与临床教师提出融合国际方向,与国内各区历史、社会文化、医疗执业场所等背景的中国创新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框架。本研究整理的细节规划,从建立指标、设计发展、成效评估等实际可执行工具,为国内同道应用与转化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提供参考,以呼应当前中国对于医学发展与医疗照护的社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 核心胜任力领域 里程碑 可信赖专业活动
下载PDF
红皮病性银屑病的循证医学治疗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涛 晋红中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第4期462-465,共4页
红皮病性银屑病(erythrodermic psoriasis,EDP)是银屑病中病情较为严重的一种,又称为银屑病性剥脱性皮炎。既往报道EDP约占银屑病患者的1.5%-2.25%不等,银屑病导致的红皮病占所有红皮病的25%。但本病的实际发病率在国内可能... 红皮病性银屑病(erythrodermic psoriasis,EDP)是银屑病中病情较为严重的一种,又称为银屑病性剥脱性皮炎。既往报道EDP约占银屑病患者的1.5%-2.25%不等,银屑病导致的红皮病占所有红皮病的25%。但本病的实际发病率在国内可能会更高。EDP多见于成人,儿童较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皮病性银屑病 治疗
下载PDF
皮肤镜在面部脂溢性皮炎和酒渣鼻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典 徐晨琛 +3 位作者 李佳凝 卢洁 刘洁 孙秋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03-606,共4页
目的:总结面部脂溢性皮炎和酒渣鼻的皮肤镜特征,并评估皮肤镜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6月在该科就诊的17例面部脂溢性皮炎和19例酒渣鼻患者,行皮肤镜检查,评估皮肤镜下皮损背景、血管形态、血管分布、毛囊性异常... 目的:总结面部脂溢性皮炎和酒渣鼻的皮肤镜特征,并评估皮肤镜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6月在该科就诊的17例面部脂溢性皮炎和19例酒渣鼻患者,行皮肤镜检查,评估皮肤镜下皮损背景、血管形态、血管分布、毛囊性异常等特征出现的频率,以及各特征对于诊断两种疾病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面部脂溢性皮炎常见的皮肤镜表现为红色或黄红色背景,灶性分布的非典型血管或线性分支状血管,毛囊周围淡黄红色油滴状晕,后者在之前的文献中尚无报道;酒渣鼻在皮肤镜下常表现为深红色背景,线性分支状血管弥漫性分布组成多角形血管网,部分患者可见毛囊性脓疱。结论:面部脂溢性皮炎和酒渣鼻具有不同的皮肤镜特征,皮肤镜在二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镜 脂溢性皮炎 面部 酒渣鼻
原文传递
云数据库在皮肤病患者临床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毛笑非 刘蕊 +4 位作者 杜伟 樊雪 陈典 左亚刚 孙秋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0-245,共6页
目的探讨在皮肤科临床工作中建立云数据库的必要性,总结使用云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处理及分析等实际应用经验,并展望皮肤病相关领域的数据管理前景。方法根据临床需求建立以系统性硬皮病和局限性硬皮病为范例的新型网络数据库—云数据... 目的探讨在皮肤科临床工作中建立云数据库的必要性,总结使用云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处理及分析等实际应用经验,并展望皮肤病相关领域的数据管理前景。方法根据临床需求建立以系统性硬皮病和局限性硬皮病为范例的新型网络数据库—云数据库,通过纸质表格搜集患者个人情况、图片资料、标本信息、血生化指标、皮肤受累情况及自评量表计分等,进行云数据库的数据录入、分析、计算;在此过程中探讨并总结云数据库在皮肤科患者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结果使用云数据库实际收录并处理了215例系统性硬皮病及522例局限性硬皮病患者个人资料及临床信息,通过统计计算取得多项关于疾病状况、生活质量、预后等的结论性成果。结论云数据库可以快捷有效地存储并处理皮肤病患者的相关数据、图片等,导出与计算快捷灵活,使用方便,且安全性上佳,其实际应用对患者信息管理、临床决策及医学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数据库 皮肤病 信息管理 系统性硬皮病 局限性硬皮病
下载PDF
黄褐斑的皮肤镜学特征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芸 刘洁 孙秋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目的描述黄褐斑的皮肤镜表现。方法使用皮肤镜观察临床表现典型的20例黄褐斑患者的黄褐斑区域及其周围正常皮肤的特征。结果病变区域在镜下表现为淡黄褐色均匀一致的斑片,其中19例为深褐色斑片/点、14例有毛细血管改变、6例的毳毛增粗... 目的描述黄褐斑的皮肤镜表现。方法使用皮肤镜观察临床表现典型的20例黄褐斑患者的黄褐斑区域及其周围正常皮肤的特征。结果病变区域在镜下表现为淡黄褐色均匀一致的斑片,其中19例为深褐色斑片/点、14例有毛细血管改变、6例的毳毛增粗变黑。正常皮肤的镜下表现为:未见淡黄褐色均匀一致斑片、10例为深褐色斑片/点、12例有毛细血管改变、2例的毳毛增粗变黑。病变部位与正常皮肤在背景颜色和深褐色斑点/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在毛细血管分布和毳毛特征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淡黄褐色均匀一致的斑片及深褐色斑片/点是黄褐斑的两大皮肤镜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模式 皮肤镜 诊断
下载PDF
华法林导致皮肤坏死一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苏飞 李峰 +2 位作者 渠涛 晋红中 方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7-309,共3页
华法林导致皮肤坏死(Warfarin-inducedskinnec-rosis,WISN)由McLean于1916年首次报道,但直到1954年才确定其病因是由华法林引起,该病在服用华法林抗凝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0.01%-0.1%,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报道了300多例,国内... 华法林导致皮肤坏死(Warfarin-inducedskinnec-rosis,WISN)由McLean于1916年首次报道,但直到1954年才确定其病因是由华法林引起,该病在服用华法林抗凝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0.01%-0.1%,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报道了300多例,国内仅见李颜颖等^[1]于2009年报道过1例可疑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导致的皮肤坏死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蛋白S 蛋白C
下载PDF
奥洛他定与西替利嗪治疗皮肤瘙痒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涛 刘跃华 +5 位作者 尹佳 连石 李明 郑志忠 曾凡钦 张士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0-302,共3页
目的:通过奥洛他定5 mg,每日2次口服,共2周,评价奥洛他定治疗中国人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西替利嗪10mg,每日1次口服,共2周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比较奥洛他定与西替利嗪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目的:通过奥洛他定5 mg,每日2次口服,共2周,评价奥洛他定治疗中国人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西替利嗪10mg,每日1次口服,共2周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比较奥洛他定与西替利嗪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取得知情同意书并筛选合格的患者174例,随机进入奥洛他定组86例,西替利嗪组88例。入组时以及各次随访时,评估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总体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后,奥洛他定组症状积分下降指数为0.640±0.274,西替利嗪组为0.603±0.289,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382)。奥洛他定组的总有效率为90.6%(n=85例,77/85)(95%CI:84.4%;96.8%),西替利嗪组的总有效率为80.0%(n=85例,68/85)(95%CI:71.5%;88.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率)奥洛他定组为38例(44.7%),与西替利嗪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奥洛他定治疗国人皮肤瘙痒症能够改善瘙痒症的症状,同时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瘙痒症 皮肤 H1受体阻断剂 奥洛他定 西替利嗪
下载PDF
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4例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曾跃平 刘洁 +2 位作者 渠涛 宿斌 李峰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8-530,共3页
目的分析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GS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4例GS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4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25.5岁,早期临床表现不特异,最后均出现GSS典型的... 目的分析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GS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4例GS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4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25.5岁,早期临床表现不特异,最后均出现GSS典型的皮损及组织病理表现;患者有不同程度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水平升高,血清白蛋白(Alb)水平降低;3例皮损TCR基因重排阳性,1例阴性;予多种方法治疗后取得一定疗效。结论 GSS的诊断应结合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弹力纤维染色和基因重排检测。本病治疗困难,其标准治疗方案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 皮肤T细胞淋巴瘤
下载PDF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在中国8年临床研究回顾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家璧 刘跃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89-691,共3页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布特软膏)可用于各种皮炎、湿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光敏性皮肤病的治疗。治疗皮炎、湿疹的有效率为72.92%~82.01%,疗效优于丁苯羟酸膏、氧化锌膏。布特软膏外用无全身不良反应,仅有1.80%~7.50%局部刺激反应。所以该药...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布特软膏)可用于各种皮炎、湿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光敏性皮肤病的治疗。治疗皮炎、湿疹的有效率为72.92%~82.01%,疗效优于丁苯羟酸膏、氧化锌膏。布特软膏外用无全身不良反应,仅有1.80%~7.50%局部刺激反应。所以该药是治疗皮炎、湿疹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芬那酸丁酯 皮炎 湿疹
下载PDF
IgG4相关性疾病的皮肤表现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佳玮 刘薇 马东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33-735,共3页
IgG4相关性疾病是近期被认识的一种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多器官进行性受累,外周循环中可检出高滴度的IgG4。该病可以有皮肤受累,根据皮损中是否有大量浆细胞浸润,皮疹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皮疹包括皮肤浆细胞增多症,... IgG4相关性疾病是近期被认识的一种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多器官进行性受累,外周循环中可检出高滴度的IgG4。该病可以有皮肤受累,根据皮损中是否有大量浆细胞浸润,皮疹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皮疹包括皮肤浆细胞增多症,假性淋巴瘤、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血管淋巴样增生和米库利奇病。继发性皮疹包括银屑病样斑块、非特异性斑丘疹和红斑、瘙痒性皮疹、紫癜性皮疹和末端指关节缺血。该文描述了Ig G4相关性疾病的皮肤表现,并对其发病机制和鉴别诊断进行了探讨,以加深对该类疾病的认识,达到早期诊断和干预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性疾病 皮肤表现
原文传递
伴面部严重肿胀的种痘样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跃平 晋红中 +1 位作者 方凯 渠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32-1134,共3页
报告1例伴面部严重肿胀的种痘样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男,23岁,面、颈、上胸部、双手背出现丘疹、丘疱疹、坏死、结痂、痘疮样瘢痕形成伴面部肿胀6年,加重4年。皮损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符合种痘样水疱病样T细胞淋巴瘤。
关键词 种痘样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 皮肤T细胞淋巴瘤 面部肿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