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级医院急诊医师对缓和医疗的认知和能力 被引量:11
1
作者 杜铁宽 宁晓红 +2 位作者 朱华栋 史迪 李佳颐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3-570,共8页
目的了解国内急诊医师对缓和医疗的认知和相关能力现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中国115名三级医院急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面对终末期患者/家属的感受、态度;对缓和医疗的认知;个人缓和医疗能力。结果对缓和医疗... 目的了解国内急诊医师对缓和医疗的认知和相关能力现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中国115名三级医院急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面对终末期患者/家属的感受、态度;对缓和医疗的认知;个人缓和医疗能力。结果对缓和医疗认知程度自评为“不了解”、“部分了解”和“充分了解”的急诊医师占比分别为25.2%、59.1%、15.7%。参加过缓和医疗相关讲座的医师32人(27.8%),其自评认知程度更高(P=0.002)。微信(39.1%)、媒体(36.5%)、口口相传(33.0%)是急诊医师获得缓和医疗知识的前3位途径。68.7%的急诊医师面对终末期患者有“无力感”,60.9%和59.1%的医生感到纠结和担心死亡引发纠纷。急诊医师在缓解患者撤除呼吸机后的呼吸困难[3(2,4)]、消除临终恐惧心理[3(3,4)]等方面的能力自评指数较低。急诊医师对缓和医疗的认知程度(自评)与大部分的缓和医疗能力自评指数项呈正相关。结论讲座对急诊医师的缓和医疗认知程度有显著影响;在自评中,多数缓和医疗能力项与缓和医疗认知程度呈正相关。面对终末期患者时,多数急诊医师存在无力、纠结、担心纠纷等情绪,在缓解患者撤除呼吸机后的呼吸困难、消除临终恐惧心理等方面的能力自评指数较低,相关培训可作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和医疗 教育 急诊医师 认知 态度 需求 能力
下载PDF
东方遇见西方:增龄性骨骼肌肉疾病的临床实践和策略 被引量:17
2
作者 夏维波 Cyrus Cooper +14 位作者 李梅 徐苓 Rene Rizzoli 朱梅 林华 John Beard 丁悦 余卫 Etienne Cavalier 章振林 John A.Kanis 程群 王秋梅 Jean-Yves Reginster 冯亦鸣(翻译)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2-455,共24页
健康老龄化是指人在维持良好身体功能、保证生活质量前提下的衰老过程。这个过程能否实现取决于机体固有能力,一方面包括心理、生理能力,另一方面包括机体所处环境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在老龄化进程中,骨骼肌肉健康是维持老年人身体功... 健康老龄化是指人在维持良好身体功能、保证生活质量前提下的衰老过程。这个过程能否实现取决于机体固有能力,一方面包括心理、生理能力,另一方面包括机体所处环境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在老龄化进程中,骨骼肌肉健康是维持老年人身体功能的重要条件。全球肌少症、骨质疏松症和骨关节炎等老龄化相关的骨骼肌肉疾病及机体失能所致的负担正在增加,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防治这类疾病也尤为重要。以此为契机,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欧洲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临床经济学会联合开设论坛,共同探讨增龄性肌肉骨骼疾病的现行临床诊治策略。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和欧洲的专家到场,分享这3种疾病的临床诊治经验;双方通过经验交流、讨论异同以取长补短,从而实现对疾病的更佳防治,维持老年人的自身能力、延缓老龄化带来的身体功能退化。展望未来,希望双方经验及最佳临床实践的交流能推进全球战略,以减轻肌肉骨骼疾病的负担,促进符合个体化需求的健康老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骨质疏松症 肌少症 FRAX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一例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由住院至居家全程照护模式的探索实践 被引量:5
3
作者 沙蕊 宁晓红 程月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24,共4页
通过为1例晚期肿瘤患者提供由住院到居家无缝隙对接的全程照护,以远程医疗为媒介,为居家患者提供症状控制指导、舒适护理指导、心理灵性的支持以及最后的哀伤辅导。真正做到全人、全家、全程、全团队的“四全照顾”。最终做到患者善终... 通过为1例晚期肿瘤患者提供由住院到居家无缝隙对接的全程照护,以远程医疗为媒介,为居家患者提供症状控制指导、舒适护理指导、心理灵性的支持以及最后的哀伤辅导。真正做到全人、全家、全程、全团队的“四全照顾”。最终做到患者善终、家人善别、生者善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照护模式 住院照护模式 居家照护模式 全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