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多学科诊疗模式在肿瘤进修医师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湘 葛郁平 +2 位作者 耿东言 赵林 白春梅 《癌症进展》 2022年第15期1617-1620,共4页
目的评估基于案例教学法(CBL)的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在肿瘤内科进修医师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以基于CBL的肿瘤MDT门诊教学的进修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在教学前后进行理论考试并填写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教学开始前,所有进修医师... 目的评估基于案例教学法(CBL)的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在肿瘤内科进修医师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以基于CBL的肿瘤MDT门诊教学的进修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在教学前后进行理论考试并填写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教学开始前,所有进修医师的平均成绩为(80.14±3.84)分,结束后提高至(88.08±3.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参加进修后,进修医师对常见肿瘤诊治进展、常见肿瘤影像特征、常见肿瘤病理特征以及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处理了解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参加进修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CBL的肿瘤MDT门诊教学能够明显提升进修医师的临床综合诊治水平,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拓宽临床思维,提高教学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多学科诊疗 肿瘤 进修
下载PDF
中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指南(2020)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文铭 陈洁 +26 位作者 白春梅 依荷芭丽·迟 杜奕奇 冯仕庭 霍力 姜玉新 李景南 楼文晖 罗杰 邵成浩 沈琳 王峰 王理伟 王鸥 王于 吴焕文 邢小平 徐建明 薛华丹 薛玲 杨扬 虞先濬 原春辉 赵宏 朱雄增 赵玉沛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4期460-480,共21页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患者的临床管理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牵头成立了由肿瘤外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内分泌科、影像科、病理科、核医学科等多领域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患者的临床管理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牵头成立了由肿瘤外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内分泌科、影像科、病理科、核医学科等多领域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回顾了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和治疗相关的重要问题,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提出了相应的诊疗建议,以期进一步改进中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诊疗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指南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患者与健康人群粪便菌群差异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宁宁 白春梅 +1 位作者 赵林 葛郁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6-645,共10页
目的比较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患者之间,及不同消化道肿瘤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粪便菌群的差异。方法采用16SrRNA的方法,对13例食管鳞癌、23例胃癌、6例结直肠癌患者,49例健康人的粪便菌群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组患者粪便菌群中双歧... 目的比较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患者之间,及不同消化道肿瘤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粪便菌群的差异。方法采用16SrRNA的方法,对13例食管鳞癌、23例胃癌、6例结直肠癌患者,49例健康人的粪便菌群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组患者粪便菌群中双歧杆菌、普拉梭菌、伶俐瘤胃球菌较健康对照人群丰度明显减低(P均<0.05);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的部分菌种在食管癌、胃癌患者粪便中较健康人群显著减少(P均<0.05),部分与肠癌组一致;抗肿瘤治疗、抗生素、乳酸菌制剂均对肿瘤患者的粪便菌群产生影响。结论食管癌、胃癌患者粪便中以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消耗为主的菌群组成模式及部分标志性菌种与肠癌的相似性,提示这些细菌与上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肿瘤 消化道肿瘤
下载PDF
BM-MSCs延缓CD8^(+)初始T细胞衰老
4
作者 高竞溪 赵晓妍 +3 位作者 朱星雨 孙昭 韩钦 赵春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683-689,共7页
目的验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缓解免疫衰老的作用,探究其衰老改善的主要免疫细胞群体。方法分离获得小鼠脾淋巴细胞,刺激增殖7d构建复制性衰老细胞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年轻对照组、复制性衰老对照组和BM-MSCs共培养组T... 目的验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缓解免疫衰老的作用,探究其衰老改善的主要免疫细胞群体。方法分离获得小鼠脾淋巴细胞,刺激增殖7d构建复制性衰老细胞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年轻对照组、复制性衰老对照组和BM-MSCs共培养组T细胞亚群衰老标志物p16ink4a(p16)和p21cip1(p21)的表达水平。结果T淋巴细胞复制性衰老模型中观察到持续增殖后CD8^(+)T细胞较CD4^(+)T细胞衰老显著,在CD8^(+)T细胞的初始细胞、效应细胞亚群中,效应细胞衰老最显著;BM-MSCs共培养对衰老的效应细胞没有明显影响,主要通过延缓初始T细胞的衰老,达到缓解CD8^(+)T细胞衰老的作用(P<0.01,P<0.001)。结论与BM-MSCs共培养可以缓解T细胞的复制性衰老表型,对CD8^(+)T细胞的抗衰作用更显著,主要通过抑制初始T细胞的衰老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 T细胞衰老 延缓衰老
下载PDF
化疗对老年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管梅 张晓红 +2 位作者 贺子夏 程月鹃 陈书长 《癌症进展》 2010年第5期505-510,共6页
目的研究化疗对65岁以上的老年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V3.0)中文版对我院94例≥65岁的老年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卡氏行为状态评分。其中辅助组38例,姑息组56例。... 目的研究化疗对65岁以上的老年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V3.0)中文版对我院94例≥65岁的老年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卡氏行为状态评分。其中辅助组38例,姑息组56例。在化疗前、化疗第3个周期后分别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全体患者化疗3个周期后生活质量评分显示:恶心呕吐、便秘的症状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加重评分增高,但疼痛减轻评分下降(P<0.05);5项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其他症状(疲乏、睡眠、食欲下降、呼吸困难、腹泻、经济困难)和整体生活质量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与化疗前相比,辅助组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的症状加重(P<0.05)。姑息组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症状明显加重、但疼痛减轻(P<0.05)。在化疗前后卡氏行为状态评分均未显示出明显的差别。化疗后辅助化疗组与姑息化疗组相比,姑息组在疼痛、便秘症状和经济困难的评分明显高于辅助组,姑息组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辅助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肿瘤患者的躯体、角色、认知、情绪、社会功能受化疗的影响较小,化疗后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加重,疼痛减轻,总体生活质量下降不明显。卡氏行为状态评分不能全面反映患者化疗时的生活质量,QLQ-C30(V3.0)中文版评估量表对中国老年肿瘤患者测评生活质量优于卡氏行为状态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恶性肿瘤 生活质量 化疗
下载PDF
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类和分期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应红艳 丛雪晶 +3 位作者 赵林 陈书长 王毓洲 白春梅 《癌症进展》 2011年第5期507-514,共8页
1发展历史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是一类来源于神经内分泌系统(diffuse neuroendocrine system,DNS)的肿瘤。DNS由多种不同胚胎来源、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可以合成各种生物活性胺、肽和其他... 1发展历史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是一类来源于神经内分泌系统(diffuse neuroendocrine system,DNS)的肿瘤。DNS由多种不同胚胎来源、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可以合成各种生物活性胺、肽和其他物质,起到神经递质、激素和旁分泌调节因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分期 预后
下载PDF
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志国 魏立强 +1 位作者 韩磊 王毓洲 《北京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578-580,共3页
近20多年来,肿瘤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越来越受到重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把HRQOL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审批的参考指标之一,
关键词 肿瘤患者 生活质量评估 临床意义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QUALITY HRQOL 药物审批
原文传递
合并症对晚期老年肿瘤患者一线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周艳萍 管梅 +3 位作者 陈书长 张晓红 王艳静 沙蕊 《北京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362-366,共5页
目的分析合并症对晚期老年肿瘤患者一线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从2008—2012年收治的≥60岁晚期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合并症情况分为无合并症、一般合并症和严重合并症3组:慢性疾病不影响重要脏器功能定义... 目的分析合并症对晚期老年肿瘤患者一线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从2008—2012年收治的≥60岁晚期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合并症情况分为无合并症、一般合并症和严重合并症3组:慢性疾病不影响重要脏器功能定义为一般合并症,重要脏器功能明显障碍定义为严重合并症。结果127例一线化疗的晚期肿瘤患者。中位年龄为67岁(60~85岁).完成了621个周期化疗,中位数为4个周期(1~9个周期)。无合并症(n=48例)、一般合并症(n=52例)、严重合并症(n=27例)3组的肿瘤控制率(包括部分缓解和疾病稳定者)分别为67%、64%和63%。一般合并症组与无合并症组相比,化疗剂量强度和毒副反应相当,无进展时间分别为9.31个月和8.56个月。严重合并症组平均化疗剂量强度为标准的(68.4±19.9)%,低于前两组(P=0.038);无进展生存期为5.34个月,较前两组均明显缩短(P=0.02)。结论老年晚期肿瘤患者可以接受联合方案的一线化疗,合并症不影响患者的肿瘤控制率。有一般合并症的患者可以采用常规联合方案的化疗.严重合并症的患者是否联合方案化疗应慎重.化疗剂量应该进行适当调整,并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老年 合并症
原文传递
肿瘤患者PICC导管异位于颈内静脉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晓红 王凯 +2 位作者 郑莹 刘硕 周艳萍 《北京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335-336,共2页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临床治疗的常见方法之一[1]。因其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已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2]。但作为一种侵袭性操作及导管在血管内的异物特性,仍有可能发生导管堵塞、感染、异位等并发症[3],其中置入导管...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临床治疗的常见方法之一[1]。因其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已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2]。但作为一种侵袭性操作及导管在血管内的异物特性,仍有可能发生导管堵塞、感染、异位等并发症[3],其中置入导管时发生导管尖端异位较常见,其发生率可达34.2%[4]。我科室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148例患者PICC置管时发生导管移位颈内静脉的有13例。我们对13例患者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导管异位 肿瘤患者 颈内静脉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原因分 侵袭性操作 临床治疗
原文传递
综合医院门诊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与疼痛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向东 宁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8-440,共3页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门诊化疗患者中疼痛发生的情况对社会功能和躯体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化疗患者的一般情况、疼痛、睡眠、呕吐、便秘、社会功能状况等进行调查,并分析疼痛与它们的关系。结果门诊化疗...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门诊化疗患者中疼痛发生的情况对社会功能和躯体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化疗患者的一般情况、疼痛、睡眠、呕吐、便秘、社会功能状况等进行调查,并分析疼痛与它们的关系。结果门诊化疗患者中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为12.2%,其中78.8%为持续性疼痛。疼痛的发生与肿瘤是否发生转移显著相关(P=0.000),疼痛强度和疼痛部位与疾病种类均显著相关(P=0.035,P=0.000)。15.7%(67/428)的患者在安静情况下就疼痛,24.5%的患者表示与家人说话会减轻疼痛,17.3%(74/428)的患者由于疼痛导致活动受限以及社会关系的改变,7%(30/428)的患者有食欲减退、情绪不稳。患者社会功能受损与睡眠、大便异常、困倦、疼痛强度均显著相关(P<0.05),睡眠异常与疼痛强度显著相关(P=0.000),排便异常与止痛药的使用无相关性(P=0.798)。结论门诊化疗患者中重度疼痛发生率较高,而且其社会功能下降与疼痛相关的躯体症状出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恶性肿瘤 睡眠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肿瘤生存者随访模式和数据管理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宁小红 王毓洲 +5 位作者 应红艳 周建凤 赵林 邵亚娟 白春梅 陈书长 《癌症进展》 2010年第3期304-308,共5页
目的大型医疗机构肿瘤患者来自各地,肿瘤治疗后,如何长期进行肿瘤生存者随访是必须面临的科学难题,本文就北京协和医院肿瘤生存者数据管理进行总结,并探讨肿瘤生存者的随访模式。方法建立肿瘤生存者管理数据库和随访制度,对目前纳入管... 目的大型医疗机构肿瘤患者来自各地,肿瘤治疗后,如何长期进行肿瘤生存者随访是必须面临的科学难题,本文就北京协和医院肿瘤生存者数据管理进行总结,并探讨肿瘤生存者的随访模式。方法建立肿瘤生存者管理数据库和随访制度,对目前纳入管理的数据内容进行总结,探讨患者一般状况,并对存在的随访模式进行随访率统计,比较其特点。结果自2005年6月1日~2009年2月15日,共录入患者数为2081个,患者来源于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北京及河北省、河南省、辽宁省、山西省及山东省。其中男性患者占总患者数的56.62%;女性患者占总患者数43.38%,常见肿瘤如肺癌、大肠癌等占2/3,其他肿瘤占1/3。随访模式存在传统的被动模式、主动回顾模式、程序随访模式和社区-医院模式四种。结论传统的被动模式随访率低,主动回顾模式仅适合生存期的随访,程序随访模式社区仅用于临床试验。社区-医院模式随访需要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随访的质量和数据完整性最高,对患者指导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生存者 随访 管理
下载PDF
老年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林 应红艳 +1 位作者 王毓洲 陈书长 《癌症进展》 2010年第6期602-606,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特点及易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住院化疗的所有老年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特点。结果共收治老年患者(≥65岁)134例,占所有患者的31.2%。其中49例在2008年化疗期... 目的分析老年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特点及易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住院化疗的所有老年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特点。结果共收治老年患者(≥65岁)134例,占所有患者的31.2%。其中49例在2008年化疗期间出现过肝损害,发生率为36.6%。年龄范围65~84岁,中位年龄70岁。出现肝损害与未出现肝损害的老年患者在性别比和年龄结构比方面无明显差异。出现肝损害的患者中10.2%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21例(42.9%)伴有肝脏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肝损害患者的14.1%。肝功能损害出现在不同的化疗周期,大多出现在化疗前2个周期(占37.8%)。肝损害表现为丙氨酸转移酶(ALT)升高41例,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升高28例,碱性磷酸酶(ALP)升高27例,白蛋白(ALB)降低10例,总胆红素(TBIL)升高9例。多为1~2度,有4例(占全部老年患者3.0%)出现3度肝功能损害。出现肝功能损害后,其中19例患者未予特殊治疗,30例接受积极的保肝治疗。45例肝功恢复正常,2例肝功恶化,2例肝功无改善。结论肝功能损害与年龄/分期无明显相关,但出现肝脏转移可能是肝损害的易感因素;老年患者化疗后的肝损害一般预后较好,无需减量或延迟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肿瘤 化疗 肝损害
下载PDF
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治疗进展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路 白春梅 《癌症进展》 2009年第1期23-27,共5页
1865年Trousseau首先报道肿瘤患者发生血栓是血液系统一个继发的特殊改变,表现为自发性血管内凝血,并提出“无论有无炎症,肿瘤患者的血液均易发生凝血的观点”,1878年Biuroth发现在血栓中存在恶性肿瘤细胞,从而认为血栓与恶性肿瘤... 1865年Trousseau首先报道肿瘤患者发生血栓是血液系统一个继发的特殊改变,表现为自发性血管内凝血,并提出“无论有无炎症,肿瘤患者的血液均易发生凝血的观点”,1878年Biuroth发现在血栓中存在恶性肿瘤细胞,从而认为血栓与恶性肿瘤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静脉血栓 抗凝
下载PDF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湘 白春梅 《癌症进展》 2011年第1期58-62,76,共6页
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icsyndrome)是指在某些恶性肿瘤患者体内,肿瘤未转移的情况下引起的远隔自身器官功能的异常改变。发生在神经系统如中枢神经、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的病变,称之为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 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icsyndrome)是指在某些恶性肿瘤患者体内,肿瘤未转移的情况下引起的远隔自身器官功能的异常改变。发生在神经系统如中枢神经、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的病变,称之为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neurologicalsyndrome,PNS)。PNS发病率约为1%,比转移或非转移性病变少见,但在临床上却有重要地位,主要因为:①PNS通常可引起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肿瘤综合征 发病机制 抗神经元抗体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化疗对肾功能不全老年肿瘤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应红艳 林毅 陈书长 《癌症进展》 2010年第6期607-612,共6页
目的观察化疗对合并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岁以上合并肾功能不全老年肿瘤化疗患者,按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其肌酐清除率(CrCl)代表患者的肾功能,比较患者化疗前后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58例不同肿瘤患... 目的观察化疗对合并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岁以上合并肾功能不全老年肿瘤化疗患者,按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其肌酐清除率(CrCl)代表患者的肾功能,比较患者化疗前后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58例不同肿瘤患者,在充分评估和保护肾功能的条件下,共完成204个疗程化疗,平均每例患者完成3.52次化疗。能评价疗效的28例患者中,获得CR 2例,PR 13例(RR 54%)。治疗前患者CrCl均值为28.2±15.92ml/min,治疗后为35.26±19.27ml/min,较治疗前升高4.39±11.47ml/min(P=0.002),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患者肾功能较化疗前好转。其中由于肿瘤引起肾功能不全和血液系统肿瘤合并肾功能不全这2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CrCl升高的均值分别为18.44±15.77ml/min和7.77±14.59ml/min(P值均为0.001),患者CrCl升高有统计学意义。而非肿瘤原因所致肾功能不全和实体瘤这2组患者,化疗后与化疗前CrCl差值均值分别0.66±4.32ml/min和0.62±4.09ml/min,P值分别为0.312和0.375,没有统计学意义。部分患者应用含铂方案化疗,化疗前后CrCl的均值分别为48.89±5.50ml/min和53.39±8.99ml/min(P=0.304),患者肾功能并未恶化。结论即使合并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临床上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患者也可以耐受化疗,部分患者仍可以从化疗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老年患者 肿瘤 化疗
下载PDF
恶性肿瘤生存者医疗-随访模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毓洲 苗劲蔚 +1 位作者 韩磊 刘华 《癌症进展》 2010年第2期167-169,共3页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所面临的医疗难题,癌症发病数以年均3%~5%的速度递增,3/4的新增病例发生在新兴工业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据2002年国际癌症研究会(IARC)报告称:经过放化疗和手术等治疗后,全球恶性...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所面临的医疗难题,癌症发病数以年均3%~5%的速度递增,3/4的新增病例发生在新兴工业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据2002年国际癌症研究会(IARC)报告称:经过放化疗和手术等治疗后,全球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090万,死亡病例67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生存者 医疗-随访模式
下载PDF
化疗对老年肿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管梅 张晓红 +2 位作者 孙密芬 程月鹃 陈书长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化疗对65岁以上的老年肿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我院65岁以上进行化疗的老年肿瘤患者,采用筛查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表北京版)对8个认知领域(包括注意与集中、执行功能... 目的探讨化疗对65岁以上的老年肿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我院65岁以上进行化疗的老年肿瘤患者,采用筛查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表北京版)对8个认知领域(包括注意与集中、执行功能、记忆、语言、视结构技能、抽象思维、计算和定向力)进行评估,分别于化疗前和3周期化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测定。结果 130例老年肿瘤患者入组,中位年龄71岁(65~86岁)。全体患者化疗前MoCA量表评分为25.9±3.6,化疗后为26.3±3.0,无显著性差异。化疗前存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者占24.6%,化疗后占22.3%。结论老年肿瘤患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化疗在短期内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受教育程度和血管危险因素是影响MoCA评分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化疗 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
原文传递
抗PD-1/PD-L1药物治疗肿瘤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莹 白春梅 孙昭 《癌症进展》 2017年第12期1365-1368,1374,共5页
PD-1/PD-L1通路可通过多种机制产生免疫抑制作用,介导肿瘤免疫逃逸。目前针对PD-1/PD-L1通路的研究已成为近几年的热点。区别于传统的化疗及放疗,抗PD-1/抗PD-L1药物介导的免疫靶向治疗,能更加有效地调动机体本身的抗肿瘤免疫能力,改善... PD-1/PD-L1通路可通过多种机制产生免疫抑制作用,介导肿瘤免疫逃逸。目前针对PD-1/PD-L1通路的研究已成为近几年的热点。区别于传统的化疗及放疗,抗PD-1/抗PD-L1药物介导的免疫靶向治疗,能更加有效地调动机体本身的抗肿瘤免疫能力,改善免疫微环境,在肺癌、黑色素瘤、胃癌等恶性肿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但目前抗PD-1/抗PD-L1药物治疗并非所有患者均能获益,部分患者存在原发性耐药,有的患者出现继发性耐药。本文就抗PD-1/PD-L1药物治疗的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PD-L1 耐药机制 免疫微环境
下载PDF
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宁宁 白春梅 《癌症进展》 2010年第4期352-356,共5页
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GEP—NETs)是一类罕见的具有内分泌作用的肿瘤,发病率约占所有消化道肿瘤的2%,按肿瘤来源分为类癌和胰腺内分泌肿瘤。类癌较常见,见于全身各个脏器,以腹... 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GEP—NETs)是一类罕见的具有内分泌作用的肿瘤,发病率约占所有消化道肿瘤的2%,按肿瘤来源分为类癌和胰腺内分泌肿瘤。类癌较常见,见于全身各个脏器,以腹腔为主,多见于胃、肠、胰腺,其发病率为2.5/1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胰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预后 治疗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的肝脏毒副作用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15
20
作者 赵林 陈书长 《癌症进展》 2009年第1期7-11,共5页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死亡率已高居总体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化疗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抗肿瘤药物的不断研发,恶性肿瘤的预后有了明显提高,但抗肿瘤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为肿瘤治疗带来新的问题。药物性肝损...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死亡率已高居总体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化疗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抗肿瘤药物的不断研发,恶性肿瘤的预后有了明显提高,但抗肿瘤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为肿瘤治疗带来新的问题。药物性肝损害是肿瘤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在肝炎发病率较高的中国,肝脏毒副作用及具有肝脏基础病的肿瘤患者的治疗策略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肝损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