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超声在辅助生殖医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铭 戴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22-1925,共4页
辅助生殖技术是治疗不孕不育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三维超声发展迅速,在该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及其在辅助生殖中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三维 辅助生殖技术 应用
下载PDF
前瞻性观察甲状腺结节的SonoVue超声造影增强模式 被引量:69
2
作者 张波 姜玉新 +2 位作者 戴晴 杨萌 高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4-847,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实时灰阶超声造影(CEUS)的增强模式及其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常规超声检测出的95例患者104个甲状腺结节行CEUS检查,其中良性病灶53个,恶性病灶51个;囊性结节1个,囊实性结节41个,实性结节62个。采用低...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实时灰阶超声造影(CEUS)的增强模式及其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常规超声检测出的95例患者104个甲状腺结节行CEUS检查,其中良性病灶53个,恶性病灶51个;囊性结节1个,囊实性结节41个,实性结节62个。采用低机械指数灰阶脉冲反相谐波成像,静脉团注SonoVue1.2ml,观察时间≥3min(MI0.05~0.08)。观察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灰阶内部回声结构和CEUS增强模式。结果注入造影剂后,甲状腺结节呈现均匀增强、不均匀增强、环状增强和无增强4种表现。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增强模式总体上有差别(P<0.01)。环状增强提示良性可能性大,敏感度83.02%,特异度94.12%,阳性预测值93.62%,阴性预测值84.21%,准确率88.46%。不均匀增强提示恶性可能大,敏感度88.24%,特异度92.45%,阳性预测值91.84%,阴性预测值89.09%,准确率90.38%。1个囊性结节为良性结节,表现为环状增强。对于囊实性结节和实性结节,环状增强诊断良性结节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10%和94.12%,不均匀增强诊断恶性结节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89%和92.50%。结论CEUS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造影剂
下载PDF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在乳腺良、恶性病灶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3
3
作者 张璟 姜玉新 +4 位作者 戴晴 孙强 吕珂 谭莉 高嫔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观察乳腺病灶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评价其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116个乳腺病灶(良性63个,恶性53个)的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增强程度;(2)增强方式;(3)是否完全增强;(4)是... 目的观察乳腺病灶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评价其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116个乳腺病灶(良性63个,恶性53个)的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增强程度;(2)增强方式;(3)是否完全增强;(4)是否均匀增强;(5)增强时病灶边界是否清晰;(6)病灶有无周边放射状增强。按照增强明显/不明显,向心/非向心、完全/不完全、均匀/不均匀,边界清晰/不清晰,周边出现/未出现放射状增强,对良、恶性病灶的增强模式进行研究。结果116个乳腺病灶中5个无增强,其余111个病灶有不同程度增强。良、恶性病灶增强模式,除是否明显增强一项特征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恶性病灶多呈向心性、不均匀增强(83%、86.8%),增强时病灶边界不清(81.1%),出现不完全增强和病灶周边放射状增强两个征象的病灶中均以恶性占多数,分别为72.2%和96.8%。结论乳腺良、恶性病灶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灶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 增强模式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评估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结节的价值 被引量:26
4
作者 张晓燕 张波 +3 位作者 姜玉新 杨筱 赵瑞娜 赖兴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9-66,共8页
目的评估超声弹性成像对桥本甲状腺炎(HT)背景下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HT患者共43个甲状腺结节的超声特征及超声弹性评分(ES),评估ES与常规超声(CU)的诊断价值。结果 43个结节中,恶性结节29个(67.4%),良性结节14个(3... 目的评估超声弹性成像对桥本甲状腺炎(HT)背景下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HT患者共43个甲状腺结节的超声特征及超声弹性评分(ES),评估ES与常规超声(CU)的诊断价值。结果 43个结节中,恶性结节29个(67.4%),良性结节14个(32.6%)。在HT背景下,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在实性(96.6%比64.0%;OR:15.6,95%CI:1.6000~151.262,P=0.004)、形态不规则(90.0%比42.9%;OR:11.6,95%CI:2.341~57.032,P=0.001)、纵横比≥1(72.0%比21.4%;OR:9.6,95%CI:2.117~43.753,P=0.002)、微小钙化(69.0%比28.6%;OR:5.6,95%CI:1.368~22.556,P=0.012)和不规则血流(90.0%比28.6%;OR:17.3,95%CI:3.186~94.290,P=0.000)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S与CU对HT背景下甲状腺结节诊断价值分别为:敏感性(86.2%比96.6%),特异性(71.4%比42.9%),阳性预测值(86.2%比77.8%),阴性预测值(71.4%比85.7%)和准确性(81.4比79.0%)。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93.1%,特异性为71.4%,阳性预测值为87.1%,阴性预测值为83.3%,准确性为86.0%。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HT背景下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诊断特异性高于CU,敏感性低于CU,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特异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 弹性成像 桥本甲状腺炎
下载PDF
包块型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及超声特征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刘真真 戴晴 +4 位作者 王铭 李康宁 苏娜 袁岩 刘欣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06-1010,共5页
目的分析声像图表现为子宫下段混合回声包块的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及声像图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声像图表现以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瘢痕处混合回声包块为特点的CSP患者52例,分析其病史、二维及CDFI特点。将其中接受手术治疗(包括清宫... 目的分析声像图表现为子宫下段混合回声包块的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及声像图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声像图表现以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瘢痕处混合回声包块为特点的CSP患者52例,分析其病史、二维及CDFI特点。将其中接受手术治疗(包括清宫术)的40例按出血量分为<200ml组(26例)和≥200ml组(14例),比较两组间的临床及声像图特征。结果本组病例临床表现包括停经、阴道不规则出血以及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后HCG下降不满意或反而升高,14例曾出现大出血。病灶声像图特点为位于子宫前壁下段的混合回声包块,血流分布以周边为主。治疗出血量<200ml组和≥200ml组之间在停经时间、病变最大径、平均径和阻力指数(R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包块型CSP的声像图具有较特征性表现,可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剖宫产术 妊娠 瘢痕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5
6
作者 李文波 朱庆莉 +2 位作者 张波 姜玉新 杨堤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80,143,共6页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US-FNA)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4年11月至2008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168例患者的175个甲状腺结节进行US-FNA检查,将穿刺细胞学诊断资料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US-FNA)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4年11月至2008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168例患者的175个甲状腺结节进行US-FNA检查,将穿刺细胞学诊断资料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细胞学诊断结果分为良性、恶性、可疑恶性及涂片不满意4类。结果175个结节中,经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39个为恶性结节,136个为良性结节;经细胞学诊断124个(70.9%)为良性,24个(13.7%)为恶性,14个(8.0%)为可疑恶性,13个(7.4%)为涂片不满意。细胞学诊断敏感性81.1%,特异性93.6%,准确性90.7%,阳性预测值78.9%,阴性预测值94.4%。3例(1.7%)发生穿刺后出血。结论甲状腺US-FNA检查诊断准确性较好,并发症少,有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 甲状腺结节 诊断
下载PDF
甲状腺实性结节超声造影与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波 姜玉新 +4 位作者 戴晴 崔全才 张青 李文波 杨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83-1787,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恶性实性结节CEUS增强模式与CD34、VEGF、CK19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低机械指数实时灰阶谐波CEUS技术,对80例甲状腺患者的82个实性结节进行CEUS,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38个、髓样癌3个,结节性甲...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恶性实性结节CEUS增强模式与CD34、VEGF、CK19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低机械指数实时灰阶谐波CEUS技术,对80例甲状腺患者的82个实性结节进行CEUS,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38个、髓样癌3个,结节性甲状腺肿31个、腺瘤7个、桥本病结节3个。术后行CD34、VEGF、CK19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良恶性结节CEUS增强模式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水平差异,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增强模式存在差别(P<0.01),良性结节78.05%(32/41)表现为环状增强,恶性结节92.68%(38/41)表现为不均匀增强。恶性结节的CD34、VEGF、CK19和Ki-67表达显著高于良性结节(P<0.01)。非均匀增强与CD34、VEGF、CK19呈正相关(r=0.39,P<0.001;r=0.26,P=0.04;r=0.54,P<0.001);环状增强与CD34、CK19、Ki-67呈负相关(r=-0.38,P<0.001;r=-0.59,P<0.001;r=-0.25,P=0.03)。结论 CEUS和CD34、VEGF、CK19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介入性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原发乳腺淋巴瘤超声表现、临床及病理特征 被引量:26
8
作者 王蕾 刘赫 +3 位作者 姜玉新 戴晴 张璟 谭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原发性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分析9例(共11个病灶)经病理确诊的乳腺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的超声、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 9例乳腺原发性淋巴瘤患者中,4例肿块位于右侧乳房,3例位于左侧乳房,2例位于双侧... 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原发性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分析9例(共11个病灶)经病理确诊的乳腺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的超声、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 9例乳腺原发性淋巴瘤患者中,4例肿块位于右侧乳房,3例位于左侧乳房,2例位于双侧;其中8个肿块发生于外上象限。肿块大小1.5~9.0cm,平均(2.87±2.09)cm。9例均为低回声,其中5例为极低回声,4例内部回声不均匀;6例形态不规则;5例边界不清;3例后方回声增强,9例均未见钙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6例血流丰富。术后病理大体形态学均表现为实性肿物、颜色灰黄或灰粉,组织学分型7例为非霍奇金弥漫性B细胞型淋巴瘤,1例为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1例为T细胞型淋巴瘤。结论 乳腺原发性淋巴瘤的超声检查中,低回声、外上象限、肿物后方回声增强、肿物内有丰富血流信号为主要特征,最终诊断需结合临床及术后病理,其预后与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淋巴瘤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级4和5级的触诊不清乳腺肿块的超声特征 被引量:18
9
作者 朱庆莉 姜玉新 +3 位作者 张璟 刘赫 戴晴 孙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6-460,484,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征象对超声诊断为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和5级的触诊不清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1998年1月至2008年5月术前超声诊断为BI-RADS4或5级触诊不清的213个乳腺病灶为本研究对象,对照病理结果,评价各超声征象的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征象对超声诊断为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和5级的触诊不清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1998年1月至2008年5月术前超声诊断为BI-RADS4或5级触诊不清的213个乳腺病灶为本研究对象,对照病理结果,评价各超声征象的诊断价值。结果 213个病变中,病理证实为良性128个(60.1%)、恶性85个(39.9%),恶性病变的平均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形态不规则"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为89.9%,其余超声征象的诊断敏感性均较低(7.6%~42.4%);边缘成角、小分叶、毛刺及血流丰富对乳腺癌的诊断特异性高(89.0%~95.6%)。BI-RADS4和5级中良性病变的常见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66.7%)、边界不清(35.1%)、后方回声衰减(27.2%)、纵横比>1(26.3%)。结论形态不规则是诊断乳腺癌敏感性最高的超声征象,超声可准确识别乳腺癌的浸润性边界征象,对于诊断BI-RADS5级有较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触诊不清的乳腺病变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超声
下载PDF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鲁嘉 刘赫 +8 位作者 姜玉新 戴晴 常晓燕 朱庆莉 张璟 孝梦甦 王红燕 朱沈玲 李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46-2249,共4页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GM)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5例GM患者的超声表现、临床症状及病理特征。结果 12例病灶位于左侧乳房,3例位于右侧;10例为单发,5例为多发;肿块大小2.10~9.70cm,平均(9.38±2....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GM)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5例GM患者的超声表现、临床症状及病理特征。结果 12例病灶位于左侧乳房,3例位于右侧;10例为单发,5例为多发;肿块大小2.10~9.70cm,平均(9.38±2.26)cm。超声均呈不均质低回声,其中6例可见无回声,4例无回声内可见细点状中-强回声;13例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其中4例主要表现为多个导管样回声延续,3例主要表现为分叶和成角,1例同时呈现以上2种表现,5例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腺体回声紊乱,余2例边界清晰,为卵圆形。CDFI示12例病灶血流丰富。11例合并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3例伴皮肤增厚,其中1例伴皮下积液,1例窦道形成。术后病理显示2例W-S反应阳性,发现特异性猫抓病病原菌。结论 GM的主要超声表现为不均匀、不规则的低回声、多呈管样或结节样肿物内有丰富血流信号,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及病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肉芽肿性乳腺炎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小肠淋巴瘤的超声及大体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晓燕 张波 +4 位作者 蔡胜 姜玉新 李文波 杨筱 赵瑞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8-321,共4页
目的探讨小肠淋巴瘤的超声及大体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9例经内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淋巴瘤的超声及病理特征。结果 19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回肠14例,十二指肠3例,回盲部2例。小肠淋巴... 目的探讨小肠淋巴瘤的超声及大体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9例经内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淋巴瘤的超声及病理特征。结果 19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回肠14例,十二指肠3例,回盲部2例。小肠淋巴瘤超声表现为肿块型(12例,12/19)、肠壁增厚型(1例,1/19)及非特异性腹部超声征象(6例,6/19)。肿块型表现为腹腔内实性、囊实性低回声(包括极低回声),边界清晰,体积较大时血流信号较丰富;浸润型表现为肠壁增厚,呈低回声(包括极低回声),后方回声增强。非特异性腹部超声征象包括肠管扩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大体病理主要表现为肠壁隆起于黏膜的肿块或肠壁环周增厚。结论小肠淋巴瘤具有典型的超声特征,超声在小肠淋巴瘤的诊断中可以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小肠 超声 大体病理
下载PDF
乳腺病变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增强形式:与病理对照观察 被引量:24
12
作者 刘赫 姜玉新 +3 位作者 刘吉斌 朱庆莉 孙强 常晓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3-785,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病变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的病理组织学基础。方法对104例患者行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观察乳腺病变的微血管显像增强形式,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增强区主要是原位癌、浸润癌生长旺盛区、导管内乳头状瘤、... 目的探讨乳腺病变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的病理组织学基础。方法对104例患者行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观察乳腺病变的微血管显像增强形式,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增强区主要是原位癌、浸润癌生长旺盛区、导管内乳头状瘤、腺病的小叶增生明显区、纤维腺瘤的生长活跃区、富含血管的间质;未增强区或增强不明显区主要是纤维组织、黏液变、导管扩张。结论乳腺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可以反映病变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微血管显像 病理学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晕与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的关系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波 杨筱 +3 位作者 赵瑞娜 姜玉新 张青 张晓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38-1441,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晕和CEUS增强模式之间的关系,及两者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0个具有完整常规超声及CEUS资料的甲状腺实性或实性为主结节,其中规则晕、不规则晕、无晕者分别为30个。统计比较三者的CEUS...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晕和CEUS增强模式之间的关系,及两者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0个具有完整常规超声及CEUS资料的甲状腺实性或实性为主结节,其中规则晕、不规则晕、无晕者分别为30个。统计比较三者的CEUS增强模式。结果 90个甲状腺结节中,恶性病变44个,良性病变46个。具有规则晕的结节80.00%(24/30)表现为环状增强,不规则晕者56.67%(17/30)为不均匀增强,无晕的结节中76.67%(23/30)为不均匀增强;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时,不均匀增强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无晕;当结节无晕或不规则晕、同时存在不均匀增强时,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84.09%(37/44),特异度为93.46%(43/46)。结论甲状腺结节晕的不同类型对应多种CEUS增强模式,二者相结合,可以为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造影剂
下载PDF
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评估 被引量:16
14
作者 赵瑞娜 张波 姜玉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3-639,共7页
头颈部恶性肿瘤局部转移易累及颈部淋巴结,早期发现转移性淋巴结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疾病预后的评估。目前超声已广泛应用于颈部淋巴结评估,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淋巴结部位、大小、形态、边界、淋巴结门、回声、血流分布模式及阻力指... 头颈部恶性肿瘤局部转移易累及颈部淋巴结,早期发现转移性淋巴结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疾病预后的评估。目前超声已广泛应用于颈部淋巴结评估,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淋巴结部位、大小、形态、边界、淋巴结门、回声、血流分布模式及阻力指数等。近年来超声造影、弹性成像、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颈部超声已成为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淋巴结 颈部 转移 弹性成像 头颈部恶性肿瘤
下载PDF
超声诊断干燥综合征腮腺病变 被引量:14
15
作者 徐钟慧 王鸿琳 +3 位作者 杜德顺 李建初 姜玉新 戴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1-404,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检查对干燥综合征(SS)腮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4例SS患者、19例可疑腮腺病变的口腔科患者(对照组1)、17名健康人(对照组2)进行双侧腮腺超声检查,根据声像图表现对受检者腮腺进行评价。结果SS组腮腺病变均累及双侧,实质... 目的观察超声检查对干燥综合征(SS)腮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4例SS患者、19例可疑腮腺病变的口腔科患者(对照组1)、17名健康人(对照组2)进行双侧腮腺超声检查,根据声像图表现对受检者腮腺进行评价。结果SS组腮腺病变均累及双侧,实质声像图表现分为轻度不均匀、多发结节和纤维化萎缩三类。以多发结节和纤维化萎缩作为标准诊断,SS腮腺病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09%、97.22%、97.37%和83.33%。SS组腮腺径线小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纤维化萎缩型腮腺径线最小。结论SS腮腺病变具有较特异的声像图改变;超声检查对诊断SS腮腺累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腮腺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超声表现与病理相关性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娜 朱庆莉 +1 位作者 姜玉新 戴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50-1154,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对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的诊断及分级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DCIS患者的超声表现,包括病灶数量、大小、形态、边缘、分界、内部回声、导管改变、后方回声、局部结构紊乱以及钙化,同时记录病灶内部血供情况。将所有病灶... 目的探讨超声对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的诊断及分级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DCIS患者的超声表现,包括病灶数量、大小、形态、边缘、分界、内部回声、导管改变、后方回声、局部结构紊乱以及钙化,同时记录病灶内部血供情况。将所有病灶的超声特征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Van Nuys 1级49例,2级30例,3级13例。单发肿块67例(67/92,72.83%),导管扩张伴导管内部低回声24例(24/92,26.09%),结构紊乱7例(7/92,7.61%)。18个病灶具有2个及以上超声特征。超声发现微钙化21例(21/92,22.83%),均位于结节或导管内部。超声对DCIS的显示率与Van Nuys分级相关(r=0.91,P<0.05)。结节形态、边界和后方回声也与Van Nuys分级明显相关(r=0.78,P<0.05)。形态不规则肿块伴有界限不清或边缘成角,不伴有后方回声与Van Nuys 3级密切相关(r=0.83,P<0.05);而椭圆形囊性结节、边界清晰伴有后方回声增强多见于Van Nuys 1级(r=0.94,P<0.05)。结论 DCIS的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和病理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导管内 非浸润性 超声检查 病理学
下载PDF
对比超声定位光散射断层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乳腺癌血供 被引量:12
17
作者 朱庆莉 游珊珊 +3 位作者 孝梦甦 张璟 姜玉新 戴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33-1837,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定位光散射断层成像(DOT)与CDFI检测乳腺癌血供的敏感性。方法 111例乳腺癌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共118个瘤灶。术前CDFI将乳腺癌血供分为血流丰富、中等及无血流。常规超声检查明确病变后定位行DOT,测量病变血红蛋白总浓... 目的比较超声定位光散射断层成像(DOT)与CDFI检测乳腺癌血供的敏感性。方法 111例乳腺癌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共118个瘤灶。术前CDFI将乳腺癌血供分为血流丰富、中等及无血流。常规超声检查明确病变后定位行DOT,测量病变血红蛋白总浓度(THC),以THC 140μmol/L为阈值,比较DOT与CDFI检测不同大小乳腺癌血流的敏感性。结果 118个乳腺癌瘤灶中,57个(48.31%)CDFI表现为血流丰富,36个(30.51%)中等血流,25个(21.19%)无血流;DOT检出99个癌灶(83.90%)的THC〉140μmol/L。对于≤1 cm、〉1~2 cm、〉2~3 cm、〉3 cm的乳腺癌,CD-FI血流显示率分别为28.57%(6/21)、90.20%(46/51)、86.21%(25/29)和94.12%(16/17),THC增高率分别为76.20%、76.50%、93.10%和100%。结论 DOT可更敏感地检测乳腺癌血管,特别是对于诊断直径≤1 cm的早期乳腺癌,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光散射断层成像
下载PDF
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6
18
作者 戴晴 姜玉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近年发展起来的微泡超声造影剂已经在临床中得以应用,超声造影也已广泛用于肝脏及肝脏以外器官的显像,如肾脏、胰腺、脾脏、前列腺、卵巢、子宫和腹部外伤,并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显示出日益增长的潜力。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超声... 近年发展起来的微泡超声造影剂已经在临床中得以应用,超声造影也已广泛用于肝脏及肝脏以外器官的显像,如肾脏、胰腺、脾脏、前列腺、卵巢、子宫和腹部外伤,并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显示出日益增长的潜力。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超声造影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超声造影剂 造影增强 临床应用 肝脏 其他脏器
下载PDF
经会阴三维超声对产钳助产术后肛提肌和肛门括约肌损伤的评估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玄英华 岳嵩 +3 位作者 杨丽曼 安园园 姜玉新 吴青青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产钳助产对肛提肌和肛门括约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61例产钳助产术后患者(研究组)和60例同期正常经阴道分娩患者(对照组),回顾分析其经会阴三维超声容积数据,比较两组肛提肌和肛门括约肌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产钳助产对肛提肌和肛门括约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61例产钳助产术后患者(研究组)和60例同期正常经阴道分娩患者(对照组),回顾分析其经会阴三维超声容积数据,比较两组肛提肌和肛门括约肌损伤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肛提肌撕裂发生率分别为45.90%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肛提肌裂孔增大发生率分别为40.98%和4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肛门括约肌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2.95%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钳助产术后产妇肛提肌撕裂和肛门括约肌损伤发生率高,临床应关注产钳助产导致的盆底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三维 经会阴 肛提肌 肛门括约肌 损伤 产钳
下载PDF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超声误诊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杨萌 姜玉新 +1 位作者 戴晴 李建初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261-2263,共3页
目的观察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分析7例IVL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与组织学特征和临床发病特点对照,分析超声误诊原因。结果7例IVL患者中位年龄40岁,5例患者曾接受子宫全切手术,平均复发间期13.8个月。7例IVL伴血... 目的观察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分析7例IVL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与组织学特征和临床发病特点对照,分析超声误诊原因。结果7例IVL患者中位年龄40岁,5例患者曾接受子宫全切手术,平均复发间期13.8个月。7例IVL伴血管内生长,3例延伸至右心房,3例蔓延至下腔静脉,1例局限于盆腔静脉内。7例IVL声像图特征:子宫实性病灶伴血管内病变;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实性占位伴血管内病变;子宫切除术后盆腔、腹部大血管及心腔内占位病变。主要误诊原因:声像图特征与子宫肌瘤相似,难以鉴别;IVL发病率低,认识不足;影像学检查难以发现早期血管内病灶。结论超声对IVL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是IVL术后随访的首选影像学方式,检查时应该特别注意病灶与静脉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