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准麻醉对心血管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高宇晨 王越夫 +6 位作者 王剑辉 杜娟 李军 石晟 王春蓉 王苏德娜 田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82-1085,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精准麻醉和传统麻醉在心血管手术中的应用,探讨精准麻醉对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择期心血管手术患者249例,男167例,女82例,年龄25~84岁,BMI 17~37 kg/m^2,ASAⅡ-Ⅳ级,心功能分级(NYHA)Ⅰ-Ⅳ级。将患者随机... 目的通过比较精准麻醉和传统麻醉在心血管手术中的应用,探讨精准麻醉对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择期心血管手术患者249例,男167例,女82例,年龄25~84岁,BMI 17~37 kg/m^2,ASAⅡ-Ⅳ级,心功能分级(NYHA)Ⅰ-Ⅳ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精准麻醉组(P组)和传统麻醉组(T组),每组125例。P组进行精准的麻醉实施、用药和麻醉管理,T组则采用传统的经验式麻醉管理。记录手术时间、心肺转流(CPB)时间、阻断时间、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及手术类型。使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来评估术后5 d内谵妄发生情况,记录谵妄发生与持续时间。记录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总住院费用。结果术后5 d内发生谵妄为30例(12.0%),其中P组为9例(7.2%),T组为21例(16.9%)。与T组比较,P组术后5 d内谵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住院费用明显降低(P<0.01),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P组术后二次插管、二次ICU、术后气胸的发生率均低于T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准麻醉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手术后5 d内的谵妄发生率,同时能减少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麻醉 术后谵妄 心血管手术 靶控输注
下载PDF
在单纯局部麻醉下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可行性和安全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赵振燕 张洪亮 +11 位作者 张喆 袁素 王墨扬 牛冠男 叶蕴青 周政 张倩 王彬成 陈阳 孟真 赵杰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1-347,共7页
目的:本研究观察在单纯局部麻醉(局麻)下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连续入选2021年3月至2021年9月我院计划在单纯局麻下行TAVR治疗的患者共72例。观察手术成功率、心功能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0 d内主... 目的:本研究观察在单纯局部麻醉(局麻)下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连续入选2021年3月至2021年9月我院计划在单纯局麻下行TAVR治疗的患者共72例。观察手术成功率、心功能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0 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72例患者均成功置入TAVR人工瓣膜,根据瓣膜学术研究联盟(VARC)-3定义,总的手术成功率和30 d器械植入成功率均为80.6%(58/72)。其中,63例(87.5%)患者行单纯局麻下TAVR,2例(2.8%)因股动脉穿刺口部损伤和纳入临床试验改为全身麻醉,7例(9.7%)患者由单纯局麻改为局麻+镇静;共6例(8.3%)因并发症和术中不适症状更改麻醉方式。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NYHA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P<0.001)。72例患者中,术后30 d内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1例(1.4%),出现急性脑卒中1例(1.4%)、血管并发症3例(4.2%)、新发起搏器植入5例(6.9%),无急性肾损伤、瓣膜移位、中度及以上瓣膜反流等情况。结论:在单纯局麻下行TAVR安全、可行,是局麻+镇静麻醉TAVR的进一步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局部麻醉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安全性 可行性
下载PDF
中国首例SinoCrown^(TM )经皮介入主动脉瓣置入术 被引量:4
3
作者 陈阳 刘庆荣 +10 位作者 牛冠男 张洪亮 王宇彬 宋光远 王墨扬 王建德 袁素 赵杰 段伟 方唯一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技术已十分成熟[1-3]。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主动脉瓣介入器械层出不穷[4],国产瓣膜的优势在于其设计理念深度结合了中国患者主动脉瓣病变特点[5-6]。鉴于国际TAVR低危患者应用趋势[6-8],...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技术已十分成熟[1-3]。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主动脉瓣介入器械层出不穷[4],国产瓣膜的优势在于其设计理念深度结合了中国患者主动脉瓣病变特点[5-6]。鉴于国际TAVR低危患者应用趋势[6-8],指南适应证的变迁[1,9-10]以及TAVR患者合并冠心病比例较高的现状[11],TAVR后期冠状动脉再次介入问题值得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oCrown^(TM)瓣膜 严重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下载PDF
预注射地佐辛预防心血管手术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诱发的咳嗽反射:一项前瞻、双盲、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何丽仙 邵恳 +3 位作者 赵媛媛 吴鹏涛 马洁 姚允泰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3620-3624,共5页
目的观察预注射地佐辛对心血管手术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阜外医院择期行全麻气管插管的心血管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和对照组(n=20)。麻醉诱导前,地佐辛组静脉注射0.1 mg/kg地佐辛,对照组静脉注... 目的观察预注射地佐辛对心血管手术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阜外医院择期行全麻气管插管的心血管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和对照组(n=20)。麻醉诱导前,地佐辛组静脉注射0.1 mg/kg地佐辛,对照组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均在预注射1 min后的3 s内静脉注射2μg/kg舒芬太尼,观察并记录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 min内咳嗽发生率、咳嗽严重程度和全麻诱导期头晕、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及有创动脉血压、心率、脑电双频谱指数等指标。结果地佐辛组无患者发生咳嗽,对照组8例(40%)患者发生咳嗽(轻度:5%,中度:0,重度:35%);地佐辛组咳嗽发生率及咳嗽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2)。对照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 min后的收缩压高于地佐辛组[(141.63±24.15)mmHg vs(127.05±20.72)mmHg,P=0.049];对照插管前的脑电双频谱指数低于地佐辛组(36.20±6.44 vs 44.10±10.98,P=0.008)。结论全麻诱导前静脉注射0.1 mg/kg地佐辛能有效抑制舒芬太尼引起的咳嗽,且不明显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舒芬太尼 咳嗽 心血管手术 全麻诱导
原文传递
氨甲环酸对房间隔缺损患儿术中的血液保护作用及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昱 高旭蓉 +4 位作者 刘琳琳 石佳 袁素 陆海松 晏馥霞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372-1375,共4页
目的评价氨甲环酸(TXA)对房间隔缺损(ASD)患儿围术期的血液保护作用及对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的近期与长期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接受ASD修补术的单纯ASD患儿224名,根据术中是否应用TXA被分TXA... 目的评价氨甲环酸(TXA)对房间隔缺损(ASD)患儿围术期的血液保护作用及对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的近期与长期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接受ASD修补术的单纯ASD患儿224名,根据术中是否应用TXA被分TXA组(n=96)和对照组(n=128),年龄2个月—6(3.23±2.22)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1—2级;在术后第7年电话随访患儿及其家属。记录并统计分析患儿主要的围术期出血和输血及术后近远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对照组和TXA组ASD患儿出血量(mL):术中59.83±2.11 vs 62.01±2.44(P>0.05),术后99.47±3.86 vs 85.97±4.46(P<0.05);输血量:红细胞(U)为0.08±0.02 vs 0.03±0.02、血浆(mL)为7.96±2.76 vs 5.02±3.19、血小板(mL)为0 vs 0(均为P>0.05);术后机械通气时间(h)为3.64±4.14 vs 3.35±1.91、ICU停留时间(d)为1.08±0.91 vs 0.99±0.85、术住院时间(d)为7.16±1.73 vs 7.14±1.78;术后远期肾功能衰竭发生率(%)为0 vs 0和死亡率(%)为0 vs 0 (均为P>0.05)。其中,TXA组和对照组术后远期痉挛的发生率为2.5%vs 0,有增加的趋势(P>0.05)。结论 TXA可有效降低ASD患儿的术后出血量,对围术期输血和近、远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甚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房间隔缺损 小儿心脏手术 输血 围术期出血 术后不良事件 痉挛
原文传递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外科的围术期处理 被引量:5
6
作者 周程辉 于钦军 王水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2-624,共3页
外科手术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最有效的方法。由于该疾病特殊的病理生理改变,此类患者围术期处理存在较大的挑战。本文综述HOCM病理生理特征及围术期处理要点。围术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是保证手术成功最为重要的监测手段,... 外科手术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最有效的方法。由于该疾病特殊的病理生理改变,此类患者围术期处理存在较大的挑战。本文综述HOCM病理生理特征及围术期处理要点。围术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是保证手术成功最为重要的监测手段,合并左心收缩功能不全或严重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可行肺动脉导管监测。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是外科治疗HOCM的金标准,患者经过精细的围术期处理,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围术期处理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紫绀患儿心脏手术围术期的肺保护作用及术后7年随访 被引量:4
7
作者 吕红 李丽 +3 位作者 吕焕然 周勇 赵婉 张昱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9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对紫绀小儿心脏手术围术期的肺保护作用的影响,并进行术后7年随访。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本院于2010年1月至12月接受法洛四联症(TOF)矫治术的单纯TOF患儿184例。根据术中是否应用乌司他丁被分为两组:对照...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对紫绀小儿心脏手术围术期的肺保护作用的影响,并进行术后7年随访。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本院于2010年1月至12月接受法洛四联症(TOF)矫治术的单纯TOF患儿184例。根据术中是否应用乌司他丁被分为两组:对照组(n=77)和乌司他丁组(n=107),年龄2个月~12岁,ASAⅡ~Ⅲ级,术后7年对患儿及家属进行随访。记录并统计分析患儿术后近远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组的术后总出血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组术后延迟拔管的发生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两组患者间住院肾功能衰竭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年两组患者肾功能衰竭和死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显著降低紫绀患儿心脏术后总出血量和术后延迟拔管的发生率,具有肺保护作用,对近、远期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法洛四联症 紫绀 围手术期 肺保护 随访
下载PDF
同期经导管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置换治疗双生物瓣衰败一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阳 王墨扬 +19 位作者 赵杰 牛冠男 张洪亮 张倩 叶蕴青 周政 赵振燕 赵跃武 罗彤 滕思勇 刘庆荣 袁素 王建德 吕滨 安云强 万俊义 刘加林 潘湘斌 张戈军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6-420,共5页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和经导管二尖瓣置换(TMVR)能用于治疗主动脉瓣位和二尖瓣位的外科瓣生物瓣衰败,然而一站式经股同期行TAVR和TMVR治疗双生物瓣衰败鲜有报道。本报告将展示一例主动脉瓣位与二尖瓣位双外科生物瓣衰败患者的详...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和经导管二尖瓣置换(TMVR)能用于治疗主动脉瓣位和二尖瓣位的外科瓣生物瓣衰败,然而一站式经股同期行TAVR和TMVR治疗双生物瓣衰败鲜有报道。本报告将展示一例主动脉瓣位与二尖瓣位双外科生物瓣衰败患者的详细CT评估,围术期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测量和完整经导管双瓣膜置换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位生物瓣衰败 二尖瓣位生物瓣衰败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经导管二尖瓣置换 瓣中瓣 一站式手术
下载PDF
氨甲环酸对紫绀小儿心脏手术早期预后和费用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昱 石佳 +3 位作者 黑飞龙 刘晋萍 然鋆 晏馥霞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8年第5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XA)对紫绀小儿心脏手术早期预后和费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9月于本院接受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的患者328例,年龄2个月~12岁,ASA分级(Ⅱ~Ⅲ)级。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被分为两组:对照组为138名...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XA)对紫绀小儿心脏手术早期预后和费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9月于本院接受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的患者328例,年龄2个月~12岁,ASA分级(Ⅱ~Ⅲ)级。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被分为两组:对照组为138名患儿围术期未接受任何抗纤溶治疗; TXA组为190名患儿术中接受50~80 mg/kg TXA。记录并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回归模型评估术中应用TXA与围术期出血和输血的相关性。结果一般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在两组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TXA组术后出血量分别为(156.66±7.04) ml和(130.91±5.99) ml,TXA组术后出血量相较于对照组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MD:25.75 ml,P=0.006)。围术期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的输注量在两组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围术期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的输注率在两组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住院死亡率和住院花费在两组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XA可有效降低紫绀小儿心脏手术的术后出血,对围术期血制品的输注、术后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住院死亡率和住院费用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紫绀 法洛四联症
下载PDF
氨甲环酸对室间隔缺损患儿围术期的血液保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昱 然鋆 +3 位作者 石佳 崔勇丽 刘晋萍 晏馥霞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8年第3期146-149,共4页
目的评价氨甲环酸(TXA)对室间隔缺损(VSD)患儿围术期的血液保护作用及对住院费用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本院于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接受VSD修补术的单纯VSD患儿1 236名。根据术中是否应用TXA被分为两组... 目的评价氨甲环酸(TXA)对室间隔缺损(VSD)患儿围术期的血液保护作用及对住院费用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本院于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接受VSD修补术的单纯VSD患儿1 236名。根据术中是否应用TXA被分为两组:对照组(n=648)和TXA组(n=588),年龄2个月~12岁,ASA分级Ⅱ~Ⅲ级。记录并统计分析患儿主要的围术期出血和输血以及住院费用和死亡率。结果一般线性回归显示两组患者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TXA组术后出血量显著减少且有统计学意义(MD:13.52 ml,P<0.001);TXA组的红细胞输注量显著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MD:0.20 U,P<0.001);TXA组的血浆输注量显著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MD:10.21 ml,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TXA显著降低患者的红细胞输注率(OR:0.666,P<0.001)和血浆输注率(OR:0.668,P=0.001),术中应用TXA为保护因素。两组患者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出血而二次开胸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XA可降低VSD患儿围术期的出血和输血的风险,对住院费用和住院死亡率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体外循环 室间隔缺损
下载PDF
脑组织氧饱和度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田鹏声 马宏昌 《中国临床医学》 2019年第2期292-296,共5页
脑组织氧饱和度(cerebral tissue oxygen saturation, S_(ct)O_2)监测仪能无创、持续地监测S_(ct)O_2,而S_(ct)O_2反映脑组织氧供和氧耗的平衡状态。多种因素可以影响S_(ct)O_2,如心肺功能异常、脑组织的灌注情况和代谢情况、血液成分... 脑组织氧饱和度(cerebral tissue oxygen saturation, S_(ct)O_2)监测仪能无创、持续地监测S_(ct)O_2,而S_(ct)O_2反映脑组织氧供和氧耗的平衡状态。多种因素可以影响S_(ct)O_2,如心肺功能异常、脑组织的灌注情况和代谢情况、血液成分改变和pH改变、颅内血管的生理病理改变、药物、体温和全身代谢情况的改变、术中体位及吸氧浓度的改变。因此,能影响上述因素的疾病、临床干预手术措施均会造成S_(ct)O_2改变,其中围术期S_(ct)O_2过低可导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和谵妄等神经系统并发症。本文对S_(ct)O_2监测在心脏大血管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单肺通气手术、骨科手术等手术及儿科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S_(ct)O_2的临床价值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组织氧饱和度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术后恶心呕吐 儿科
下载PDF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瓣膜钙化程度对二尖瓣环形态的影响
12
作者 孟庆龙 段福建 +2 位作者 万琳媛 陈远 王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16-1122,共7页
目的:探讨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瓣膜钙化程度对二尖瓣环形态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因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50例(狭窄组),同时选取50例瓣膜正常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均进行经食道三维超声... 目的:探讨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瓣膜钙化程度对二尖瓣环形态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因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50例(狭窄组),同时选取50例瓣膜正常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均进行经食道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获得二尖瓣环形态指标,比较狭窄组与对照组的二尖瓣环形态参数差异。狭窄组患者均进行CT扫描并获得主动脉瓣钙化积分,分析钙化积分与二尖瓣环形态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狭窄组患者男性35例(70.0%),平均年龄(61.44±11.98)岁;对照组男性32例(64.0%),平均年龄(58.26±6.43)岁,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年龄、男性比例、身高、体重、血压和心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狭窄组患者的二尖瓣环前后径、椭圆率、面积、周长、高度及非平面夹角均增大(P均<0.05)。狭窄组患者的平均主动脉瓣钙化积分为2365(1806,4440)AU,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狭窄组的主动脉瓣钙化积分与主动脉瓣峰值流速(r=0.673)、峰值压差(r=0.677)、平均压差(r=0.649)均呈正相关,与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r=-0.690)呈负相关(P均<0.05)。而主动脉瓣钙化积分与二尖瓣环的前后径(r=0.531)、面积(r=0.535)、周长(r=0.537)及高度(r=0.442)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存在二尖瓣环形态的改变,其主动脉瓣钙化程度越严重,二尖瓣环的形态变化则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膜钙化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二尖瓣环形态 经食道三维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中-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的主动脉根部形态与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关系
13
作者 孟庆龙 王婧金 +2 位作者 张冰 段福建 王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目的:探讨中-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变化,同时了解主动脉根部形态对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期间中-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41例(反流组),术前行经食道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半自... 目的:探讨中-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变化,同时了解主动脉根部形态对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期间中-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41例(反流组),术前行经食道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半自动方法获得主动脉根部形态参数。同时选取20例主动脉瓣功能正常的院内就诊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利用校正TIMI血流计帧法观察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反流组校正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的TIMI血流帧数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反流组的三支血管平均帧数与主动脉根部形态参数包括主动脉窦部、窦管交界的平均径(r=0.728、0.716)、面积(r=0.735、0.740)及周长(r=0.731、0.747)之间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P均<0.001)。结论:对于中-重度主动脉瓣反流的患者,其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慢于主动脉瓣正常人群,同时血流速度也随着主动脉根部形态的不断扩大而逐渐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反流 主动脉根部形态 冠状动脉血流速度 三维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Patient Blood Management:Single Center Evidence and Practice at Fuwai Hospital 被引量:1
14
作者 Yuntai Yao Xin Yuan +7 位作者 Lixian He Yiping Yu Yu Du Gang Liu Lijuan Tian Zuxuan Ma Yongbao Zhang Jie Ma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46-260,I0011,共16页
Blood loss and blood transfusion requirement are important quality control indicators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 and cardiovascular anesthesia.Patient blood management(PBM)is an evidence-based,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 Blood loss and blood transfusion requirement are important quality control indicators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 and cardiovascular anesthesia.Patient blood management(PBM)is an evidence-based,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optimizing the care of patients who may need transfusion,which encompasses anemia management,hemodilution,cell salvage,hemostatic treatment,and other approaches to reducing bleeding and minimizing blood transfusion.PBM in cardiovascular surgery is a"team sport"that involves cardiac and vascular surgeons,anesthesiologists,perfusionist,intensivists,and other health care providers.The current work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evidence and practice of PBM at Fuwai Hospital.Implementation of PBM should also take local resource availability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devices,drugs,technologies,and techniques into consid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EEDING blood transfusion blood management cardiovascular surgery ANESTHESIA
下载PDF
不同超快通道麻醉拔管策略在简单先心病开胸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朝宾 贾爰 +2 位作者 王嵘 孙莉 晏馥霞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487-2490,共4页
目的高碳酸血症和氨茶碱均能缩短成人全麻患者苏醒时间,先心病患儿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病理生理特点,不同超快通道麻醉(ultrafast track anesthesia,UFTA)拔管策略(常规拔管策略、氨茶碱拔管策略、高碳酸血症拔管策略)在简单先心病开胸直... 目的高碳酸血症和氨茶碱均能缩短成人全麻患者苏醒时间,先心病患儿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病理生理特点,不同超快通道麻醉(ultrafast track anesthesia,UFTA)拔管策略(常规拔管策略、氨茶碱拔管策略、高碳酸血症拔管策略)在简单先心病开胸直视矫治术中的优劣需要进一步研究。方法选取拟进行择期手术的90名简单先心病患儿,随机分成3组:Ⅰ组、Ⅱ组在外科手术结束时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 CO2)维持在35~45 mm Hg,Ⅲ组在外科手术关胸开始时调整呼吸参数,使Pa CO2在手术结束时调整至45~55 mm Hg,在手术结束时Ⅰ组和Ⅲ组分别给予3ml生理盐水,Ⅱ组给予稀释为3 ml的1 mg/kg氨茶碱。记录患儿的手术室拔管情况、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值变化、相关呼吸参数和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 nit,ICU)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I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显著长于II、III组(P<0.05),II、III组拔管时呼吸频率显著高于I组(P<0.05),II组拔管过程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et CO2)最大值显著低于I、III组(P<0.05),II、III组手术室拔管成功率显著高于I组(P<0.05),各组间平均动脉血压、心率、BIS值、不良事件发生率、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氨茶碱(1 mg/kg)可以在非CO2蓄积状态下,促进简单先心病开胸直视矫治术患儿自主呼吸的恢复,从而提高UFTA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茶碱 先天性心脏病 超快通道麻醉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原文传递
规范化综合性脊髓保护措施能够降低主动脉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脊髓损伤发生率:8年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周宏艳 王冀 +5 位作者 袁素 于存涛 钱向阳 孙晓刚 陈祖君 张海涛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3-636,共4页
目的观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8年间主动脉手术术后脊髓损伤(SCI)的发生情况以及规范化综合性脊髓保护措施的效果,为主动脉手术围手术期SCI防治总结相关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阜外医院血管中心完成主动脉手术患... 目的观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8年间主动脉手术术后脊髓损伤(SCI)的发生情况以及规范化综合性脊髓保护措施的效果,为主动脉手术围手术期SCI防治总结相关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阜外医院血管中心完成主动脉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传统脊髓保护管理流程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规范化综合性脊髓保护措施的患者作为规范化治疗组,包括预防性脑脊液引流(CSFD)、呼吸道管理、维持有效循环的最低静脉压,同时启动抗凝、糖皮质激素、改善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等辅助治疗,并监测神经功能,预防并发症。观察开展围手术期规范化综合性脊髓保护措施前后主动脉手术后SCI发生率的变化,评价规范化综合性脊髓保护措施的效果;同时对术后SCI的类型以及CSFD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8年间阜外医院血管中心共完成主动脉手术7 724例,术后出现SCI患者64例,总体发生率为0.83%;其中速发型SCI 39例(60.94%),迟发型SCI 25例(39.06%),速发型SCI仍占较大比例;截瘫患者52例(81.25%),轻瘫患者12例(18.75%);出院未恢复永久性SCI 38例(59.38%),部分恢复或完全恢复25例(39.06%),死亡1例(1.56%)。与对照组比较,规范化综合性脊髓保护措施实施后,SCI发生率明显下降,主动脉手术后SCI总体发生率由1.06%(52/4 893)下降至0.42%(12/2 831),其中深低温停循环下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SCI发生率由3.66%(40/1 092)下降至1.11%(5/450),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SCI发生率由9.40%(11/117)下降至2.47%(2/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围手术期CSFD情况分析显示,CSFD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总体发生率为5.45%(3/55),其中脑脊液漏1例,血性脑脊液2例,无中枢神经系统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主动脉手术后SCI以速发型为主,约39%的SCI患者可以部分或者完全恢复;包括预防性CSFD在内的规范化综合性脊髓保护措施能够降低主动脉手术后SCI发生率;CSFD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主动脉手术 脊髓保护措施 脑脊液引流
原文传递
氨甲环酸对法洛四联症矫治术患儿围手术期血液保护作用及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昱 王嵘 +5 位作者 王宇红 王海凌 田鹏声 贾爰 龚俊松 晏馥霞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5期3564-3567,共4页
目的评价氨甲环酸(TXA)对接受法洛四联症(TOF)矫治术患儿围术期的血液保护作用及对近、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首次接受TOF矫治术的386例患儿,根据术中是否应用TXA被分... 目的评价氨甲环酸(TXA)对接受法洛四联症(TOF)矫治术患儿围术期的血液保护作用及对近、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首次接受TOF矫治术的386例患儿,根据术中是否应用TXA被分为TXA组(n=225)和对照组(n=161),年龄31 d-8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Ⅱ或Ⅲ级;麻醉医师在术后第8年对患儿家属进行电话随访.记录并统计分析患儿主要的围术期出血和输血情况,以及术后近、远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TXA组术后12 h出血量为(7.8±0.3)ml/kg,术后总出血量为(14.0±0.6)ml/kg,少于对照组的(8.8±0.3)ml/kg和(17.0±0.7)ml/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12、3.141,均P<0.05).两组患者间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输注量及输注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间二次开胸止血率、术后长时间机械通气发生率、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癫痫、卒中、肾功能衰竭、下肢深静脉血栓、肺动脉血栓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XA可有效降低接受TOF矫治术患儿的术后出血,对术后异体血制品的输注没有影响,对术后近、远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亦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法洛四联症 手术中并发症 输血 预后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在临床应用中致心脏骤停的病例文献回顾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伟 张文杰 +1 位作者 姚允泰 李立环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3535-3538,共4页
目的心跳骤停(cardiac arrest)是右美托咪定最严重的副作用之一,本文拟探讨右美托咪定诱发心跳骤停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防治措施以及潜在风险。方法检索报道右美托咪定给药导致心跳骤停的中、英文献,检索的数据库包括万方、中国知网、... 目的心跳骤停(cardiac arrest)是右美托咪定最严重的副作用之一,本文拟探讨右美托咪定诱发心跳骤停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防治措施以及潜在风险。方法检索报道右美托咪定给药导致心跳骤停的中、英文献,检索的数据库包括万方、中国知网、维普、PubMed、EMbase。下载全文,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软件统计病例报告中患者的基本情况、发病特点、早期表现、预防、治疗及转归。统计分析文献信息、患者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处理及预后。结果最终11篇文献(18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且均为英文病例报道文献。18例患者输注右美托咪定期间发生心跳骤停,发生地点分别为手术间10例、重症监护病房7例和心脏介入导管室1例。9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使用右美托咪啶引起的心脏骤停。10例患者使用1μg/kg负荷量输入,其中2例出现窦缓,3例患者出现低血压情况,另外有5例患者输注负荷量10 min内出现心脏骤停。发生心脏骤停后3例患者积极抢救预后较差,心脏不能复跳,其中有2例既往有心律失常房颤病史,1例为肺移植术后患者。术前心律失常6例表现为心脏传导系统功能异常,这些病例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发生心跳骤停几率更高。14例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与其他麻醉药物,产生协同作用引发心跳停搏。输注右美托咪定后即刻发现心脏骤停实施心肺复苏,使用阿托品、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1例患者窦性停搏未用药,心跳自行恢复),且大部分短时间内心脏成功复跳。结论右美托咪定有致心脏骤停的风险性,可能与老年患者伴有基础性疾病,术前心脏传导系统功能异常或与其他药物的协同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心跳骤停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应用内镜采集大隐静脉的早期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然鋆 刘赟 +5 位作者 宋云虎 王立清 王欣 漆志涛 唐亚杰 张昱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968-2970,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内镜采集大隐静脉(EVH)和直视切开采集大隐静脉(OVH)在糖尿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应用及术后的早期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176例单纯CABG患者,所有患者均合并有2型糖尿病,... 目的对比研究内镜采集大隐静脉(EVH)和直视切开采集大隐静脉(OVH)在糖尿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应用及术后的早期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176例单纯CABG患者,所有患者均合并有2型糖尿病,其中EVH组80例,OVH组9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结果和住院期间切口相关并发症。术后1年时随访并行冠状动脉CT检查,评价静脉桥血管的通畅率。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在血糖水平、获取静脉长度和静脉损伤方面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与OVH组相比,EVH组在获取静脉时间(P=0.028)、切口长度(P<0.001)、腿部切口并发症、术后疼痛及患者满意度方面(P<0.001)有明显优势。与OVH组相比,EVH组术后早期下地活动时间缩短(P=0.033)。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和静脉桥血管通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VH可以满足糖尿病患者接受CABG对移植静脉血管的手术要求,微创快速,安全有效。EVH与OVH比较术后1年静脉桥血管通畅率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糖尿病 内镜 大隐静脉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氨甲环酸对心脏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岳 张世杰 +3 位作者 袁峻伟 李倩 吕红 石佳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218-4222,共5页
目的评估不同剂量氨甲环酸对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后新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2017年—2019年接受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共计237例,根据术中使用氨甲环酸剂量的大小分为低剂量组[0mg/kg&... 目的评估不同剂量氨甲环酸对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后新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2017年—2019年接受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共计237例,根据术中使用氨甲环酸剂量的大小分为低剂量组[0mg/kg<负荷量≤10mg/kg,0mg/(kg·h)<维持量≤10mg/(kg·h),80例]、中剂量组[10mg/kg<负荷量≤20mg/kg,10mg/(kg·h)<维持量≤15mg/(kg·h),78例]和高剂量组(20mg/kg<负荷量≤30mg/kg,15mg/(kg·h)<维持量≤20mg/(kg·h),79例)。观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凝血功能指标、总引流量、异体血制品输注情况、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三组患者在人口统计学基线资料、术前凝血功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新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凝血功能指标中,除D-二聚体水平高剂量组分别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其余指标在三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不随氨甲环酸剂量的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下肢深静脉血栓 心脏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