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后终末期患者死亡状况变化
1
作者 戴晓艳 闫静 +1 位作者 王友培 宁晓红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 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于2016年开始逐步推行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本研究旨在对该理念推广前后终末期患者死亡状况进行分析,以评估缓和医疗对终末期患者死亡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2013年和2019年死亡... 目的 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于2016年开始逐步推行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本研究旨在对该理念推广前后终末期患者死亡状况进行分析,以评估缓和医疗对终末期患者死亡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2013年和2019年死亡的终末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终前诊疗细节进行比较。结果 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2013年终末期患者36例、2019年终末期患者37例。2013年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72.1±14.0)岁,晚期肿瘤19例。2019年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70.8±15.3)岁,晚期肿瘤27例。相较于2013年患者,2019年患者临终前转入ICU(0比22.2%,P=0.008)、接受心肺复苏(0比16.7%,P=0.011)、气管插管(5.4%比36.1%,P=0.001)、有创机械通气(2.7%比33.3%,P=0.001)、全肠外营养(32.4%比61.1%,P=0.014)的比例均降低,接受缓和医疗会诊(29.7%比0,P<0.001)、得到人文关怀(40.5%比16.7%,P=0.024)的比例均升高。2019年患者中,相较于未接受缓和医疗会诊患者,接受缓和医疗会诊者得到人文关怀的比例更高(90.9%比19.2%,P<0.001)。结论缓和医疗理念推广和实践后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终末期患者死亡前接受有创治疗的比例明显降低,得到人文关怀的比例显著提高,死亡质量得到一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终末期 缓和医疗 理念推广 会诊 死亡状况
下载PDF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南部医学中心医院管理和文化见闻
2
作者 胡艳娜 《现代临床护理》 2016年第9期81-83,共3页
2014年3~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百人计划”项目的支持下,笔者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南部医学中心(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Downstate Medical Center, SUNY Downstate Medical Center )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学习。参加学习的... 2014年3~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百人计划”项目的支持下,笔者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南部医学中心(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Downstate Medical Center, SUNY Downstate Medical Center )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学习。参加学习的人员对SUNY医学中心医院管理和文化留下深刻的印象[1-3],本文主要从医院管理、护理管理、人性化管理、护患关系等方面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管理 医院文化
下载PDF
《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及诊断路径更新 被引量:4
3
作者 田庄 张抒扬 《罕见病研究》 2023年第1期63-69,共7页
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ATTR-CA)是转甲状腺素蛋白(TTR)在心肌间质沉积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由于该病表现缺乏特异性、既往缺乏无创性确诊手段和有效治疗药物,导致临床上对该... 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ATTR-CA)是转甲状腺素蛋白(TTR)在心肌间质沉积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由于该病表现缺乏特异性、既往缺乏无创性确诊手段和有效治疗药物,导致临床上对该病认识不足、误诊率高、诊断延迟。随着无创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有效治疗药物的问世,使得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成为可能,因此认识ATTR-CA并建立相应的诊疗流程非常重要。本工作组基于国内外有关ATTR-CA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和经验,于2021年制定了符合中国诊疗常规的《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在此对该共识要点进行解读,并更新诊断路径,期望能够使中国ATTR-CA患者得到早期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 转甲状腺素蛋白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线上继续医学教育模式的教学效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含必 陈洁 +5 位作者 张志媛 赵春霞 武童 门晓亮 李昭昭 孙爱军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6期1110-1113,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教学模式由线下转为线上的教学效果。方法依托“妇女保健技术提升工程北京行”教学项目,计划于2020年9月至2025年12月对北京市16个行政区的16家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临床医生同时开展线上与线下继续医学教育...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教学模式由线下转为线上的教学效果。方法依托“妇女保健技术提升工程北京行”教学项目,计划于2020年9月至2025年12月对北京市16个行政区的16家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临床医生同时开展线上与线下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第1年教学计划)2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及考核成绩,比较教学效果。结果线上教学完成了3期共30次线上直播课程,参与学习25000人次,其中包括16家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临床医生4757人;线下教学共举办82次现场教学活动,16家妇幼保健院参与学习的妇产科临床医生共1771人。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考核成绩分别为(90.88±4.88)分和(88.65±4.35)分。结论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考核成绩相当,但线上教学具有便捷、高效、经济等诸多优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医学教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线上教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罕见心血管疾病诊疗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抒扬 田庄 +1 位作者 张舒媛 王泽源 《罕见病研究》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罕见心血管疾病发病早、死亡率较高,患者长期面临诊断难和治疗率低的困境,因此亟需提升罕见病诊疗水平,加速罕见心血管疾病药物的筛选和研发。近年来,随着新技术和基础研究的迅猛发展,罕见心血管疾病诊疗有了突破性进展。本文总结罕见... 罕见心血管疾病发病早、死亡率较高,患者长期面临诊断难和治疗率低的困境,因此亟需提升罕见病诊疗水平,加速罕见心血管疾病药物的筛选和研发。近年来,随着新技术和基础研究的迅猛发展,罕见心血管疾病诊疗有了突破性进展。本文总结罕见心血管疾病诊疗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见病 心血管疾病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儿肝移植术治疗随访一例
6
作者 陈沛沛 田庄 +6 位作者 陈伟 马明圣 刘鑫 秦岩 徐海峰 朱志军 张抒扬 《罕见病研究》 2023年第1期55-62,共8页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FH)是一种严重的常染色体遗传代谢性疾病,未经治疗干预的患者常因极高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导致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往往在30岁前死亡。本团队报道1例复合杂合突变的HoFH患儿,常...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FH)是一种严重的常染色体遗传代谢性疾病,未经治疗干预的患者常因极高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导致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往往在30岁前死亡。本团队报道1例复合杂合突变的HoFH患儿,常规饮食控制加降脂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血脂净化治疗虽然有效,但难以长期维持应用。之后进行同种原位肝移植并进行了2年的随访观察,患儿LDL-C水平长期维持在正常水平,生长发育良好。本病例的报道希望能够提高临床医师对HoFH疾病诊断和综合治疗策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肝移植术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原文传递
肺微小脑膜上皮样结节——认知进展与争论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昊辰 薛剑超 +4 位作者 李盼 徐源 郑志博 李单青 梁乃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21-629,共9页
肺微小脑膜上皮样结节(minute pulmonary meningothelial-like nodules,MPMNs)是一种与脑膜上皮有相似病理学特征的肺部良性小病灶,和恶性肿瘤有相似的影像学表现,可在临床上导致误诊。关于MPMNs的发病机制尚未达成共识,有观点认为MPMN... 肺微小脑膜上皮样结节(minute pulmonary meningothelial-like nodules,MPMNs)是一种与脑膜上皮有相似病理学特征的肺部良性小病灶,和恶性肿瘤有相似的影像学表现,可在临床上导致误诊。关于MPMNs的发病机制尚未达成共识,有观点认为MPMNs可能是一种反应性增生,也有观点认为MPMNs与中枢神经系统脑膜瘤有共同的起源和分子机制。了解MPMNs的特征,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本文就MPMNs的临床、病理、影像学特点以及鉴别诊断和发病机制进行综述,并全面分析了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对进一步探索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微小脑膜上皮样结节 脑膜瘤 肺肿瘤 多原发肺癌
下载PDF
针对肥厚表型心肌病发病机制治疗新药研发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彦博 田庄 张抒扬 《罕见病研究》 2023年第1期36-42,共7页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以心肌肥厚为临床表型特征的心肌病。其病因主要为编码肌小节蛋白基因突变,此外,其他系统性疾病也会导致心肌病变,主要表现为心肌肥厚,如先天性代谢性疾病(溶酶体贮积病)、系统性淀粉样变[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以心肌肥厚为临床表型特征的心肌病。其病因主要为编码肌小节蛋白基因突变,此外,其他系统性疾病也会导致心肌病变,主要表现为心肌肥厚,如先天性代谢性疾病(溶酶体贮积病)、系统性淀粉样变[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ATTR)]和法布雷病等。既往缺乏针对HCM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治疗药物。近年来,这些治疗药物问世并取得了良好效果。Mavacamten通过抑制肌球蛋白重链的ATP活性来降低心肌收缩力以改善心肌肥厚,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左心室流出道(LVOT)压差、心室壁张力和心肌损伤。氯苯唑酸通过抑制转甲状腺素蛋白(TTR)的解离及后续淀粉样物质的生成与沉积,可降低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ATTR-CA)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心功能。基因沉默药物、基因编辑技术有效减少异常TTR水平。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体外合成α半乳糖苷酶A的替代治疗,可有效降低法布雷病心脏受累患者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改善心功能、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患者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肌球蛋白抑制剂 氯苯唑酸 酶替代疗法 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
原文传递
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婷婷 郭立琳 +1 位作者 朱园园 田庄 《罕见病研究》 2023年第1期88-97,共10页
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是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软组织肉瘤,其发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数患者首次就诊时即发现心包积液。肿瘤多位于右心房及心包,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脏血管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多模态影像学检查对心... 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是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软组织肉瘤,其发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数患者首次就诊时即发现心包积液。肿瘤多位于右心房及心包,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脏血管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多模态影像学检查对心脏占位的良恶性判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25例病理确诊为原发心脏血管肉瘤病例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肉瘤 心脏 超声心动图 影像学
原文传递
心脏磁共振定量评价轻链型心脏淀粉样变患者心肌纤维化的初步研究
10
作者 郭玉博 王雪竹 +5 位作者 李潇 高雅娟 田庄 李剑 霍力 王怡宁 《罕见病研究》 2023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心肌纤维化是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的潜在致病机制,本研究通过将心脏磁共振(CMR)心肌组织特征和形态、功能参数与^(68)Ga-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FAPI)PET显像相关联,旨在探索CMR定量参数与心肌纤维化过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8... 目的心肌纤维化是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的潜在致病机制,本研究通过将心脏磁共振(CMR)心肌组织特征和形态、功能参数与^(68)Ga-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FAPI)PET显像相关联,旨在探索CMR定量参数与心肌纤维化过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8—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轻链型心脏淀粉样变(AL-CA)患者,进行CMR和^(68)Ga-FAPI PET/CT检查,登记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等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3例AL-CA患者,15例(65.2%)为男性,平均年龄(58.3±6.5)岁。具有^(68)Ga-FAPI-04高摄取的患者心肌细胞外容积(ECV)升高,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P=0.047),且患者的心肌ECV与心肌FAPI摄取呈正相关(r=0.628,P=0.001;r=0.727,P<0.001;r=0.661,P=0.001)。与阴性组患者相比,阳性组患者的左心室(LV)射血分数(EF)(P<0.001)减低。LVEF(r=-0.798,P<0.001;r=-0.794,P<0.001;r=-0.795,P<0.001)、右心室(RV)EF(r=-0.735,P<0.001;r=-0.739,P<0.001;r=-0.684,P<0.001)与心肌FAPI摄取呈负相关,LV周向应变(r=0.668,P<0.001;r=0.708,P<0.001;r=0.705,P<0.001)、LV纵向应变(r=0.629,P=0.001;r=0.635,P=0.001;r=0.597,P=0.003)、RV纵向应变(r=0.575,P=0.004;r=0.792,P<0.001;r=0.673,P<0.001)与心肌FAPI摄取呈负相关。结论FAPI反映的成纤维细胞活化伴有CMR反映的间质特征异常及其导致的心肌运动功能减低。FAPI摄取增高的AL-CA患者的ECV升高,EF减低,应力减低并形态学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淀粉样变 心脏磁共振 心肌纤维化 68Ga-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
原文传递
临床护理科研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11
作者 马玉芬 赖小星 +1 位作者 高宇 孙蓓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9期89-92,共4页
护理科研是用科学的方法反复地探索、回答和解决护理领域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是推动护理学科发展,促进护理理论、知识、技能更新的有效措施。南丁格尔是护理研究的鼻祖,她的研究基于各种护理实践及其对病人预后... 护理科研是用科学的方法反复地探索、回答和解决护理领域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是推动护理学科发展,促进护理理论、知识、技能更新的有效措施。南丁格尔是护理研究的鼻祖,她的研究基于各种护理实践及其对病人预后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 科研现状 护理实践 护理科研 护理领域 护理学科 护理理论 南丁格尔
原文传递
晚期癌症患者对临终关怀需求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7
12
作者 赵晓婕 杨逸 +1 位作者 吴啊萍 绳宇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5年第5期27-30,共4页
目的了解晚期癌症患者对临终关怀的需求,以指导临床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方法采用"晚期癌症患者需求评估表"对295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临终关怀需求调查。结果晚期癌症患者对临终关怀需求的总均分为52.94±5.19,对生理... 目的了解晚期癌症患者对临终关怀的需求,以指导临床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方法采用"晚期癌症患者需求评估表"对295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临终关怀需求调查。结果晚期癌症患者对临终关怀需求的总均分为52.94±5.19,对生理、心理需求的程度处于高水平,对精神、社会支持需求的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对临终关怀需求评分排序前3的条目是睡眠质量得到保证、皮肤和口腔保持清洁完整、疼痛得到有效控制,排序后3位的是家人的抚触、探讨死亡相关问题、宗教人员提供精神支持。结论晚期癌症患者对临终关怀的需求处于高水平,护理人员应以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中心,优先关注患者生理与心理的需求,同时给予患者精神层面的帮助及社会支持,以满足晚期癌症患者的护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癌症 临终关怀 生理需求 心理需求 精神需求 社会支持需求
下载PDF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不同配置温度对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宾宾 关玉霞 +4 位作者 李芳芳 尤丽丽 刘婧 赵延佳 李冉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3期273-275,28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配置温度对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行结肠镜检查的住院患者30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103例,分别饮用不同配置温度的清肠液:A组(25℃)... 目的探讨不同配置温度对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行结肠镜检查的住院患者30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103例,分别饮用不同配置温度的清肠液:A组(25℃)、B组(35℃)和C组(45℃)。比较3组患者肠道清洁度、泡沫分级、患者耐受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不同配置温度组之间患者肠道清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结果显示C组优于A组(P<0.05);不同配置温度组之间患者肠道内泡沫情况、耐受度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配置温度为45℃时,患者肠道清洁效果较佳,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准备 结肠镜检查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水温 护理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对治疗诱导的围绝经期症状应对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丹萍 王晓晶 +1 位作者 李丽 李峥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期5-9,共5页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对治疗诱导的围绝经期症状的应对方法,为围绝经期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124例术后辅助化疗和/或抗雌激素治疗并伴中重度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乳腺癌门诊随诊患者进行访谈,了解治疗诱导的围绝经期症状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对治疗诱导的围绝经期症状的应对方法,为围绝经期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124例术后辅助化疗和/或抗雌激素治疗并伴中重度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乳腺癌门诊随诊患者进行访谈,了解治疗诱导的围绝经期症状对患者生活的影响及患者的应对方法。结果 93.5%的患者认为围绝经期症状对其生活有影响,自诉影响生活的4个主要症状依次为体力及精力感觉非常疲乏、关节肌肉不适、潮热、睡眠障碍;59.7%的患者曾采取措施来缓解症状,但仅38.8%认为有效;服用中药是患者采用最多的方式(43.2%);71.8%的患者表示应对围绝经期症状存在困难,其中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是最大的困难(57.3%)。结论乳腺癌患者认为治疗诱导的围绝经期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应对措施整体有效率较低;乳腺癌患者围绝经期症状需要规范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围绝经期综合征 应对方式
下载PDF
握拳采血对血清钾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秋明 徐广屏 邢宝坤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763-1764,共2页
关键词 采血法 血清钾 护理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冠心病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沈建中 田然 甄俊峰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723-725,共3页
目的探究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北京协和医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53例,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每组各5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Ⅰ组采用阿托伐他汀、... 目的探究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北京协和医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53例,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每组各5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Ⅰ组采用阿托伐他汀、Ⅱ组采用普伐他汀、Ⅲ组采用瑞舒伐他汀,均治疗6个月并观察各组血脂变化、血脂达标率、肌酐(SCr)、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等指标,观察治疗1年后各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指标较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Ⅲ组TC、LDL-C指标显著低于Ⅰ组、Ⅱ组(P<0.05);3组LDL-C、非HDL-C达标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及各组间比较,ALT、CK、SCr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后1年3组出现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有效调节血脂水平,临床疗效稳定,且总体观察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血脂水平 冠心病 不良反应
下载PDF
5例Wolfram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晓晶 翟文佳 +1 位作者 刘茜 郑丹萍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4年第9期40-41,共2页
介绍5例Wolfram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家族史及预后。提出做好各种检查配合的健康教育,给予对症处理,如控制血糖、改善多尿、佩戴助听器改善耳聋等,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治疗计划,预防酮症酸中毒,并做好并发症(肾衰竭、脑部病变)护理和安... 介绍5例Wolfram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家族史及预后。提出做好各种检查配合的健康教育,给予对症处理,如控制血糖、改善多尿、佩戴助听器改善耳聋等,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治疗计划,预防酮症酸中毒,并做好并发症(肾衰竭、脑部病变)护理和安全护理是本病护理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LFRAM综合征 尿崩症 血糖 护理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皮肤护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广屏 李静 李元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36-937,共2页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皮肤护理
下载PDF
12例妊娠合并卵巢癌患者行剖宫产联合卵巢癌切除术的护理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丽亚 廖春丽 +3 位作者 郭羽 刘姗姗 毛双 张影 《护理学报》 2015年第19期53-55,共3页
报道12例妊娠合并卵巢癌患者行剖宫产联合卵巢癌切除术的护理经验。由于卵巢癌病情复杂、复发率高,加之怀孕的特殊阶段,担心自身和胎儿健康及安全,需做好心理护理。患者行剖宫产联合卵巢癌切除术,术前做好腹胀、营养不良的护理,预防先... 报道12例妊娠合并卵巢癌患者行剖宫产联合卵巢癌切除术的护理经验。由于卵巢癌病情复杂、复发率高,加之怀孕的特殊阶段,担心自身和胎儿健康及安全,需做好心理护理。患者行剖宫产联合卵巢癌切除术,术前做好腹胀、营养不良的护理,预防先兆早产;术后密切观察有无发生出血,同时预防感染及血栓形成,术后做好化疗护理,指导患者定期复查。本组12例行剖宫产联合卵巢癌切除术患者,经手术治疗及积极护理,11例患者顺利出院,1例产妇因癌症晚期和复发死亡。分娩出12名新生儿,其中1名早产儿因呼吸衰竭脑出血经治疗后存活,其他新生儿均健康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卵巢癌 剖宫产术 卵巢癌切除术 护理
下载PDF
主动健康在睡眠中的应用概况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颖 黄蓉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6期599-603,共5页
睡眠疾病与多种疾病如抑郁症、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相关。睡眠相关的主动健康设备可以实现多晚的连续监测,也可以监测给予了医学干预后的睡眠状况变化,这些优势使此类设备在睡眠疾病的诊断、随访、临床研究中都存... 睡眠疾病与多种疾病如抑郁症、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相关。睡眠相关的主动健康设备可以实现多晚的连续监测,也可以监测给予了医学干预后的睡眠状况变化,这些优势使此类设备在睡眠疾病的诊断、随访、临床研究中都存在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健康 睡眠监测 睡眠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