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博礼与协和寄生虫学及热带病学研究
1
作者 李红梅 李乃适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4-728,共5页
何博礼(Reinhard Hoeppli,1893—1973),著名瑞士籍医学寄生虫学家,于德国完成临床医学训练后从事与寄生虫相关的临床病理学研究并获理学博士,此后曾于美国进行线虫研究。1930—1952年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简称“协和”)第二任寄生虫学系主... 何博礼(Reinhard Hoeppli,1893—1973),著名瑞士籍医学寄生虫学家,于德国完成临床医学训练后从事与寄生虫相关的临床病理学研究并获理学博士,此后曾于美国进行线虫研究。1930—1952年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简称“协和”)第二任寄生虫学系主任并负责北京协和医院的寄生虫相关标本检验工作。何博礼在协和工作期间发现了著名的“何博礼现象”,并为推进中国的医学寄生虫学和热带病学发展贡献颇多。除学术成就外,在协和被日军侵占期间,其以瑞士领事身份为协和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外交努力。本文主要就其在协和工作期间对医学寄生虫学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及外交贡献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博礼 何博礼现象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医学寄生虫学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模式和成效 被引量:10
2
作者 焦蕾 胡扬 +4 位作者 张占杰 张波 朱瑞 赵彬 梅丹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年第11期69-73,共5页
目的:回顾北京协和医院开展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并对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方法:调取所有住院期间曾接受过Ⅰ类切口手术的患者病案信息,对北京协和医院2013-2016年Ⅰ类切口手术的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事后审核和合... 目的:回顾北京协和医院开展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并对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方法:调取所有住院期间曾接受过Ⅰ类切口手术的患者病案信息,对北京协和医院2013-2016年Ⅰ类切口手术的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事后审核和合理性评价,评价项目包括4方面:是否应预防给予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品种是否适宜、预防给药时间及用药疗程是否合理。结果: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由管理前的38.21%(2012年平均值)降至管理后的24.34%(2013-2016年年平均值);预防用抗菌药物在术前0.5~2 h内给药百分率基本维持在90%以上,2013-2016年年平均值达93.02%;预防用抗菌药物24 h停药比例由管理前的61.42%(2012年平均值)升至管理后的89.55%(2013-2016年年平均值)。结论:抗菌药物监测与点评制度有助于规范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部位感染 抗菌药物 预防 管理
原文传递
中国第一位专职麻醉医师马月青
3
作者 范新晨 李乃适 黄宇光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0-476,共7页
马月青(1906—1984),193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1939年受聘于北京协和医院成为中国第一位专职麻醉医师。本文结合全球麻醉学的发展历程和时代背景,拟对马月青的生平和麻醉学主要成就作一系统而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 马月青 麻醉学 麻醉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下载PDF
从我国首例胰岛素瘤的社会服务部病历看协和早期访视工作
4
作者 白雪 李乃适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0-1232,共3页
我国首例胰岛素瘤报告发表于1936年的《临床研究杂志》(J Clin Invest),为国际第18例。该病例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病历中有多达14页的社会服务部相关记录及其附件,对该病例的院内访视和随访工作进行了客观描述,揭示了“老协和”社会服务... 我国首例胰岛素瘤报告发表于1936年的《临床研究杂志》(J Clin Invest),为国际第18例。该病例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病历中有多达14页的社会服务部相关记录及其附件,对该病例的院内访视和随访工作进行了客观描述,揭示了“老协和”社会服务部的访视工作程序,也体现了当年社会服务部与临床医生的良好关系以及北京协和医院的高度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瘤 社会服务部 北京协和医院 随访 病历
下载PDF
医院电子病历归档系统建设探索
5
作者 白雪 李乃适 王怡 《中国数字医学》 2024年第12期58-64,共7页
目的:解决纸质病历弊端,加快电子病历归档系统建设,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方法:比较业务系统与归档系统的异同,分析归档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从实践出发提出归档系统建设的关键环节,分享建设经验。结果:采用“3+2”模式逐步推进归档系统建... 目的:解决纸质病历弊端,加快电子病历归档系统建设,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方法:比较业务系统与归档系统的异同,分析归档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从实践出发提出归档系统建设的关键环节,分享建设经验。结果:采用“3+2”模式逐步推进归档系统建设,经过2年多的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梳理完成6项关键性要求,形成了包括基础功能、创新功能和特色功能在内的24项功能框架。结论:在大平台项目建设时,必须首先进行顶层设计,充分考虑其建设阻碍因素及建设关键性要求,并在实践过程中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本地化开发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纸化 电子病历 病历归档
下载PDF
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治理体系构建
6
作者 周婧雅 王怡 +2 位作者 谢雨涵 李博诚 李乃适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24年第6期806-812,共7页
目的通过构建多要素协同的闭环管理体系,实现数据的全流程优化管理,提升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方法本研究基于首页数据治理要素,从数据层、介质层、语义层、用户层进行规划,通过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底层字典维护机制,引入智能化手段,建立... 目的通过构建多要素协同的闭环管理体系,实现数据的全流程优化管理,提升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方法本研究基于首页数据治理要素,从数据层、介质层、语义层、用户层进行规划,通过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底层字典维护机制,引入智能化手段,建立自动编码应用模型,开发首页医生端和编码端智能质控功能模块,构建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结果该体系显著提高了病案首页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上报效率,解决了质量评估滞后问题。结论系统化、智能化的全流程数据治理策略,为提升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提供了有效路径,对推动医院精细化管理及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案首页 数据治理 质量
下载PDF
重症医学科住院病案首页填写缺陷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青 王怡 +1 位作者 赵晓娟 庞成 《中国病案》 2021年第11期15-17,共3页
目的分析某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病案首页填写缺陷,以加强临床医师住院病案首页填写正确性,强调科室住院病案首页填写质控的重要性。方法对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某院所有重症医学科住院病案首页进行质控,将病案首页缺陷进行总结分析... 目的分析某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病案首页填写缺陷,以加强临床医师住院病案首页填写正确性,强调科室住院病案首页填写质控的重要性。方法对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某院所有重症医学科住院病案首页进行质控,将病案首页缺陷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有住院病案397份,病案首页填写缺陷(175例)共250个缺陷,主要诊断45个(18%)、次要诊断68个(27.2%)、入院病情19个(7.6%)、中毒损伤外部原因1全(0.4%)、病理12个(4.8%)、疑难个2(0.8%)、药物过敏5个(2.0%)、抢救次数4个(1.6%)、手术3个(1.2%)、伤口愈合18个(7.2%)、操作64个(25.6%)、离院方式7个(2.8%)、转入出ICU时间2个(0.8%)。住院病案首页填写总缺陷率43%,1个缺陷65.8%,2个缺陷26.9%,3个缺陷7.5%。结论重症医学科住院病案首页填写的缺陷内容很多,应加强住院病案首页归档前的科室质控,进一步提高病案首页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案首页 质量控制 疾病诊断相关组 病例组合指数
原文传递
1924年《协医年刊》及历史意义
8
作者 傅谭娉 史真真 +1 位作者 段文利 李乃适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9-533,共5页
1924年《协医年刊》(The Unison)是由北京协和医学院学生编写的毕业纪念册。该纪念册详尽介绍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北京协和医院创办的历史、董事会和领导团队、学科师资、班级、学生团体活动等内容,刊登了校历、校歌、同学录、诗歌、剧本... 1924年《协医年刊》(The Unison)是由北京协和医学院学生编写的毕业纪念册。该纪念册详尽介绍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北京协和医院创办的历史、董事会和领导团队、学科师资、班级、学生团体活动等内容,刊登了校历、校歌、同学录、诗歌、剧本等,全面系统地展现了1924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北京协和医院的全貌及学生思想、学习及生活状态。《协医年刊》编撰于协和建院初期,参与了协和文化的塑造和传播,其倡导的科学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对中国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协医年刊》
下载PDF
医疗人工智能与临床医学术语标准 被引量:14
9
作者 陆春吉 李军莲 +3 位作者 郭进京 李素建 王怡 任慧玲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8-11,24,共5页
分析国内医疗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包括智能诊疗、智能影像诊断、智能医疗机器人和智能健康管理,提出临床医学术语标准的缺失是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从实现医学概念的规范化表述和医学语义关联两方面指出中文临床... 分析国内医疗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包括智能诊疗、智能影像诊断、智能医疗机器人和智能健康管理,提出临床医学术语标准的缺失是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从实现医学概念的规范化表述和医学语义关联两方面指出中文临床医学术语标准助力医疗人工智能发展的途径,为促进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 人工智能 临床医学术语标准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诊疗流程的病案管理工作探讨 被引量:12
10
作者 崔胜男 周炯 +1 位作者 白雪 王怡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22年第1期74-78,共5页
互联网诊疗病历记录互联网诊疗信息,因其具有收集范围广、形式多样、共享性强等不同于传统病历的特点,对其进行管理的重要性和难度日益增强。本文对贯穿互联网诊疗全流程的病案管理要点进行阐述分析,包括患方和医生端书写模板制定、患... 互联网诊疗病历记录互联网诊疗信息,因其具有收集范围广、形式多样、共享性强等不同于传统病历的特点,对其进行管理的重要性和难度日益增强。本文对贯穿互联网诊疗全流程的病案管理要点进行阐述分析,包括患方和医生端书写模板制定、患方上传图片审核、医生病历调阅管理、规范互联网用语、线上病历归档、诊疗疾病编码、病历质量管理等。遵循线下病历管理规范,创新线上病历管理理念,探索具有互联网诊疗特色的病案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医疗 诊疗流程 病案管理
下载PDF
术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慢性术后疼痛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一项双向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车璐 余佳文 +6 位作者 金迪 白雪 王怡 张越伦 许力 申乐 黄宇光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350,共7页
目的探究术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慢性术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发生现况,并进一步分析CPSP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双向队列研究,研究对象来源于一项已完成随访的前瞻性队... 目的探究术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慢性术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发生现况,并进一步分析CPSP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双向队列研究,研究对象来源于一项已完成随访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回顾性纳入2022年12月1日—2023年2月28日北京协和医院术前合并COVID⁃19且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前瞻性对入组患者随访至术后6个月,主要结局指标为CPSP。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OVID⁃19相关暴露指标与CPSP的相关性。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手术患者4117例,术前均合并COVID⁃19。其中急性期轻症4002例,重症62例,危重症53例。术后6个月时伴有长新冠综合征1298例(31.53%),CPSP发生率为5.59%(95%CI:4.88%~6.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合并症、麻醉方法、手术种类等混杂因素后发现,急性期危重症COVID⁃19(aOR=3.35,95%CI:1.48~7.62,P<0.001)、有术后长新冠综合征(aOR=2.50,95%CI:1.90~3.29,P<0.001)与CPSP相关。结论本研究首次明确急性期危重症及术后存在长新冠综合征与术前COVID⁃19患者CPSP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慢性术后疼痛 长新冠综合征 队列研究
下载PDF
对接国际标准的高质量疾病分类: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炯 刘爱民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3-998,共6页
随着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在我国医疗评价和医保支付体系中的广泛应用,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并备受业界关注。在ICD快速推广和普及的同时,临床也产生了不同的工作模式,甚至一些理解上的分歧。部分... 随着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在我国医疗评价和医保支付体系中的广泛应用,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并备受业界关注。在ICD快速推广和普及的同时,临床也产生了不同的工作模式,甚至一些理解上的分歧。部分医疗机构严格限定医师必须在ICD疾病、手术名称范围内选择临床诊断并同步带入编码,弱化甚至替代专业编码人员进行编码环节操作,给临床实际工作带来了一定困扰,并导致数据质量下降。本文深入剖析临床医师使用疾病分类诊断可能带来的困惑以及疾病分类应用中的常见误区,指出病案首页中医师填写的诊断为疾病命名,而ICD属于分类诊断,二者的目的和作用具有本质上的差异。建议医师了解ICD编码对临床诊断书写的要求,回归到以医疗为核心的思维中,并采用疾病命名法对疾病诊断进行准确记录。对于疾病分类数据而言,其高质量的关键在于严格遵循ICD的分类规则,保持与国际标准接轨;由专业的病案编码人员在接受卫生信息专业的知识体系训练,学习和掌握国际分类规则的基础上履行责任,确保将临床诊断准确转化为分类编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命名法 疾病分类 临床诊断 国际疾病分类
下载PDF
国际疾病分类在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13
作者 周婧雅 廖爱民 +3 位作者 关凯 魏裕坤 王怡 李乃适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10期178-182,共5页
过敏性疾病是一类患病率高,症状表现多样,影响全年龄段人口的慢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相关术语及定义的地区间差异、不同数据源可比性差以及数据真实性问题将会影响对该类疾病流行病学数据的准确解读,阻碍全球范围内信息的共享和利用,不利... 过敏性疾病是一类患病率高,症状表现多样,影响全年龄段人口的慢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相关术语及定义的地区间差异、不同数据源可比性差以及数据真实性问题将会影响对该类疾病流行病学数据的准确解读,阻碍全球范围内信息的共享和利用,不利于疾病负担准确评估和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本文通过对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在既往过敏性疾病分类中存在的问题、分类的修订以及最新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在该类疾病中应用优势,探讨过敏性疾病相关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采集路径,以期促进数据驱动下过敏性疾病的科学预防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国际疾病分类 ICD-11 临床术语 分类标准
下载PDF
经头部CT扫描检出的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与有症状非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胡洪涛 张振馨 +5 位作者 高山 温洪波 王子时 肖新华 刘爱民 徐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5-358,共4页
目的探讨经头CT扫描检出的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与有症状非腔隙性脑梗死两病例组的危险因素以及危险因素在两病例组间分布的差异。方法对一个有2085例的回顾性出生队列研究人群中所检出的52例有症状非腔隙性脑梗死、49例无症状腔隙性脑梗... 目的探讨经头CT扫描检出的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与有症状非腔隙性脑梗死两病例组的危险因素以及危险因素在两病例组间分布的差异。方法对一个有2085例的回顾性出生队列研究人群中所检出的52例有症状非腔隙性脑梗死、49例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分别与1908例非脑血管病对照组进行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然后在两病例组间进行危险因素的比较分析;以及两病例组间危险因素数量的比较分析。结果Logis-tic多元回归发现年龄、性别、糖尿病、酗酒、卒中家族史、颅内动脉狭窄是有症状非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高血压、吸烟是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组间比较显示糖尿病、颅内动脉狭窄在两病例间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5、0.002)。有症状非腔隙性脑梗死组的危险因素数量多于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组(P=0.009)。结论有症状非腔隙性脑梗死与无症状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存在差异,血管机制可能也有不同,糖尿病和颅内动脉狭窄更多见于有症状非腔隙性脑梗死病例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 有症状非腔隙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动态不确定因果图(DUCG)在鞍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包新杰 范阳华 +6 位作者 张湛 景中奇 王怡 刘振宇 郭岷江 王任直 冯铭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249-253,共5页
目的拟在采取综合考虑鞍区疾病相关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不确定因果图(DUCG)的诊断建模与推理方法。方法通过专科医生和人工智能工程师合作,基于DUCG的算法及原理,融合专家知识、临床经验、医学研究成果、临床样本统计数据多... 目的拟在采取综合考虑鞍区疾病相关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不确定因果图(DUCG)的诊断建模与推理方法。方法通过专科医生和人工智能工程师合作,基于DUCG的算法及原理,融合专家知识、临床经验、医学研究成果、临床样本统计数据多种数据和知识来源,构建基于DUCG的鞍区疾病诊断模型。从北京协和医院电子信息病例系统中选择17种最常见的鞍区疾病相关病例,验证诊断模型的的诊断能力,并以图形方式直观展示疾病和症状之间因果关系的推理过程。结果本组DUCG鞍区疾病诊断模型包含138个变量。采用1个病例进行诊断模型测试,结果表明:颅咽管瘤的概率排名第一,占89.004%,并可得到DUCG推导图,清楚解释疾病病因和所有相关因素,症状和监测结果,及其关联性。本组共测试139例鞍区病例,诊断模型的平均准确率为94%。结论基于DUCG的鞍区疾病诊断模型应用于医学诊断中可弥补个人知识和专业限制,降低误诊率,减轻公共卫生保健资源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不确定因果图 诊断模型 鞍区疾病 人工智能
下载PDF
50例Gitelman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和药物治疗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喆 唐彦 +4 位作者 周婧雅 陈晓光 张磊 陈丽萌 袁涛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2期277-286,共10页
目的总结Gitelman综合征(Gitelman syndrome,G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情况,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诊断为GS且住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穿刺活检病... 目的总结Gitelman综合征(Gitelman syndrome,G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情况,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诊断为GS且住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穿刺活检病理特征以及药物治疗情况进行归纳,并根据是否使用螺内酯,分为单纯补钾组和联合螺内酯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共纳入50例GS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30.78±13.99)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乏力(54.0%,27/50),其他临床表现包括四肢无力(40.0%,20/50)、肢体麻木(26.0%,13/50)、软瘫(26.0%,13/50)、心悸(16.0%,8/50)、夜尿增多(14.0%,7/50)。入院时血钾(2.55±0.45)mmol/L,血镁(0.64±0.20)mmol/L,24 h尿钾(92.25±41.33)mmol,24 h尿镁(3.75±2.14)mmol,24 h尿钙0.68(0.38,1.32)mmol;血气分析结果显示,29例(58.0%)发生代谢性碱中毒;31例接受卧立位醛固酮试验的患者中,21例(67.7%)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7例(14.0%,7/50)患者行肾穿刺活检术,其中1例肾小球系膜增生,5例肾小球旁器明显增生,另1例未见明显肾小球旁器增生。50例患者均接受口服补钾治疗,平均补钾量为(1.62±1.25)mmol/(kg·d)。其中,46例(92.0%,46/50)口服氯化钾缓释片(1.5~12 g/d);19例(38.0%,19/50)口服20%枸橼酸钾口服溶液(40~200 mL/d,分2~4次服用);37例(74.0%,37/50)接受门冬氨酸钾镁片治疗(2~15片/d);32例(64.0%,32/50)使用螺内酯片(20~240 mg/d);2例(4.0%,2/50)使用钙镁片(3片/d)。联合螺内酯组治疗后血钾升高水平显著高于单纯补钾组[(1.07±0.61)mmol/L比(0.73±0.59)mmol/L,P<0.05]。50例患者出院时平均血钾为(3.49±0.44)mmol/L,血镁为(0.67±0.16)mmol/L。结论GS多见于青少年或成年人,但儿童亦可发病。最常见的症状是乏力,实验室检查可见低血钾、低血镁、低尿钙、代谢性碱中毒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表现。该病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联合螺内酯可提高补钾效果,总体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TELMAN综合征 临床表现 药物治疗 血钾
下载PDF
神经系统肿瘤临床智能决策支持术语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时 冯铭 +3 位作者 王怡 李军莲 冀玉静 任慧玲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285-288,共4页
国内目前缺乏统一、规范的临床医学术语体系。医疗人工智能的应用离不开规范统一的术语。借鉴SNOMED CT和Me SH的医学术语分类,结合神经肿瘤医疗服务和科研的需要,本文对神经系统肿瘤相关临床术语的分类提出建议,将其分为疾病/诊断、临... 国内目前缺乏统一、规范的临床医学术语体系。医疗人工智能的应用离不开规范统一的术语。借鉴SNOMED CT和Me SH的医学术语分类,结合神经肿瘤医疗服务和科研的需要,本文对神经系统肿瘤相关临床术语的分类提出建议,将其分为疾病/诊断、临床表现、检查检验、化学药品、生物制品、放射线、手术操作、解剖/部位/组织类型、遗传表型、心理/行为、医疗设备、器械和材料、人口学和社会经济学特征及其他。这些术语之间的关系构成神经系统肿瘤的临床术语体系,为医学信息的提取、分析、交互、整合奠定基础,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在神经系统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语 医学系统 神经系统肿瘤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军队医务人员闭环管理职业倦怠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同学 周淑英 +2 位作者 张婷 薛心爱 姜玢杉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00-503,共4页
目的调查军队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斯坦福职业满足指数(PFI)、焦虑抑郁问卷(PHQ-4)对闭环管理期间149例军队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利用统计学多因素检验,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该军队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检出率... 目的调查军队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斯坦福职业满足指数(PFI)、焦虑抑郁问卷(PHQ-4)对闭环管理期间149例军队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利用统计学多因素检验,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该军队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检出率为58.4%,焦虑-抑郁倾向检出率为79.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编制内医务人员发生职业倦怠是编制外医务人员的2.9倍;职业成就感水平低或中等的医务人员发生职业倦怠可能性比职业成就感水平高的医务人员分别高3.9倍和4.8倍;焦虑-抑郁倾向程度越高,发生职业倦怠可能性越大。结论军队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情况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倦 职业性 医务人员 军队卫生服务 成就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DRGs支付下呼吸机操作填报错误对入组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顾晓敏 赵青 《中国医院统计》 2022年第5期367-372,共6页
目的分析呼吸机操作名称填报错误对DRGs入组的影响,提高该操作名称编码的准确性,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医保DRGs付费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方法利用某医院HIS收费系统检索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出院病案,对病... 目的分析呼吸机操作名称填报错误对DRGs入组的影响,提高该操作名称编码的准确性,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医保DRGs付费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方法利用某医院HIS收费系统检索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出院病案,对病案首页的呼吸机操作相关填报内容进行质控,核查临床实际书写情况与病案编码员编码情况,汇总分析后将错误病例进行修正,再次模拟DRGs入组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出院病案共936份,检查出问题病案17份。其中,遗漏呼吸机相关操作名称8份,占47.06%,缺陷率0.85%;呼吸机使用时间书写错误5份,占29.41%,缺陷率0.53%;呼吸机类型书写/编码错误2份,占11.76%,缺陷率0.21%;使用医保大类编码2份,占11.76%,缺陷率0.21%。经修正后模拟DRGs入组,填报错误导致DRGs入组差异大,权重降低,全院亏损892378.87元。结论呼吸机操作填报错误,主要是由于医师遗漏操作名称或时间填写错误、编码员编码错误造成。应建立病案首页信息化监测系统,加强病案首页规范化填写培训,成立三级质量控制管理小组,提高DRGs入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案首页 DRGS 呼吸机 编码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两种换泵方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金榜 周润奭 +3 位作者 孙建华 庞成 李尊柱 郭海凌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1期54-56,共3页
目的评价去甲肾上腺素两种换泵方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同一患者均使用两种换泵方式分别换泵1次,其中30例第1次采用双泵双通路(双通路组)换泵法,第2次采用双泵单通路(... 目的评价去甲肾上腺素两种换泵方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同一患者均使用两种换泵方式分别换泵1次,其中30例第1次采用双泵双通路(双通路组)换泵法,第2次采用双泵单通路(单通路组)换泵法,另30例换泵顺序反之。两种换泵方式各60例次。结果单通路组换泵后血压波动最大幅度及血压波动时间显著低于双通路组(均P<0.01)。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在换泵时采取双泵单通路换泵法对血压波动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去甲肾上腺素 注射泵 换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