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节性硬化症5个家系致病变异的鉴定
1
作者 刘思邑 杨玉姣 +1 位作者 杨涛 赵秀丽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3期361-367,共7页
目的对5个结节性硬化症(TSC)家系进行致病变异鉴定,为相关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进行远程遗传咨询的5个无关TSC家系的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抽取患者及其家系... 目的对5个结节性硬化症(TSC)家系进行致病变异鉴定,为相关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进行远程遗传咨询的5个无关TSC家系的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抽取患者及其家系成员静脉外周血3~5 mL,应用常规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anel测序(PS)发现候选致病变异,经PCR-Sanger测序验证并联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TSC1/TSC2致病变异鉴定。结果5个TSC家系患者均存在TSC1或TSC2的变异,包括3个已报道致病变异和2个新发现的疑似致病变异。2个新变异,TSC2:c.245G>A和TSC2:c.235delG,预测可分别造成无义变异p.(Trp82)和移码变异p.(Val79Lysfs27),形成提前终止密码子,并经家系共分离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判定为致病性变异。结论本研究为相关家庭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进一步拓展了TSC2致病变异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症 TSC1 TSC2 新致病变异
下载PDF
线粒体功能障碍在肌萎缩侧索硬化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立洋 柳青 +1 位作者 刘雅萍 张学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2期332-335,共4页
线粒体功能障碍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严重的氧化应激损伤和细胞钙稳态失衡,以及被异常释放的线粒体DNA激活炎性反应,这些可能是造成ALS患者运动神经元死亡的重要原因。线粒体自噬作为线粒体... 线粒体功能障碍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严重的氧化应激损伤和细胞钙稳态失衡,以及被异常释放的线粒体DNA激活炎性反应,这些可能是造成ALS患者运动神经元死亡的重要原因。线粒体自噬作为线粒体质量控制的最后环节,其功能的减弱或过度增强都会促进ALS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线粒体功能障碍
下载PDF
CRISPR/Cas9技术构建MMACHC基因c.80A>G(p.Q27R)纯合突变甲基丙二酸血症小鼠模型
3
作者 王薇 毛莹莹 +6 位作者 郑萍 程沛迪 张文超 吴小兵 马文豪 陈倩 张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6期34-39,共6页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MMACHC基因c.80A>G(p.Q27R)纯合突变的cblC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小鼠模型。方法利用CRIPS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小鼠MMACHC基因第80位碱基由碱基A突变为碱基G,在靶位点区域设计单链导向R...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MMACHC基因c.80A>G(p.Q27R)纯合突变的cblC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小鼠模型。方法利用CRIPS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小鼠MMACHC基因第80位碱基由碱基A突变为碱基G,在靶位点区域设计单链导向RNA(single-guide RNA,sgRNA),构建打靶载体,将Cas9/sgRNA及打靶载体显微注射到小鼠受精卵中,培育获得F0代小鼠,以小鼠鼠尾鉴定基因型,将点突变阳性F0代小鼠与野生型小鼠交配获得具有稳定基因型的F1代小鼠,F1代小鼠交配繁育获得MMACHC基因c.80A>G纯合突变型小鼠,对纯合型小鼠、杂合型小鼠、野生型小鼠进行血代谢产物甲基丙二酸和总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获得12只MMACHC基因c.80A>G点突变阳性的F1代小鼠,并进行培育繁殖扩大种群,获得纯合突变型小鼠,纯合型小鼠无早期死亡,其血甲基丙二酸、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杂合型和野生型小鼠(P<0.05),杂合型和野生型小鼠血甲基丙二酸、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MMACHC基因c.80A>G(p.Q27R)纯合突变的cblC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C型甲基丙二酸血症 MMACHC基因 CRISPR/Cas9 小鼠模型
下载PDF
通过定向内胚层的高效分化提高多能干细胞体外生成肝细胞样细胞的效率
4
作者 闫煜聪 杨淑春 +1 位作者 贾玉艳 黄粤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7期1045-1052,共8页
目的优化多能干细胞(PSCs)体外定向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HLCs)的方法,提高得到HLCs的效率。方法根据体内肝细胞发育的规律,优化多能干细胞逐级诱导分化成HLCs过程中使用的细胞因子,制定出更高效率的肝细胞定向分化体系,并在人胚胎干细胞(... 目的优化多能干细胞(PSCs)体外定向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HLCs)的方法,提高得到HLCs的效率。方法根据体内肝细胞发育的规律,优化多能干细胞逐级诱导分化成HLCs过程中使用的细胞因子,制定出更高效率的肝细胞定向分化体系,并在人胚胎干细胞(hESCs)系H9上进行分化实验。通过对分化不同阶段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标志基因表达水平的RT-qPCR检测以及流式细胞术测量分析,综合评估得到HLCs的效率。结果在hESCs向定向内胚层(DE)分化阶段的培养基中同时添加细胞因子激活素A、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和成纤维细胞因子2(FGF2),能显著提高该阶段标志基因的表达量,荧光示踪和流式分选也表明最终得到的HLCs的比例明显增加。结论DE的高效分化能提高PSCs向HLCs的分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 多能干细胞 定向内胚层 肝细胞样细胞
下载PDF
WNT1基因突变所致成骨不全症患者皮肤组织来源诱导多能干细胞系的建立
5
作者 杜松杰 管鑫 +2 位作者 张美丽 赵秀丽 黄粤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建立WNT1基因突变(WNT1c.677C>T)所致成骨不全症患者皮肤组织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系,为疾病相关的分子机制研究和干细胞治疗提供新的细胞模型。方法通过Sanger测序明确患者的致病变异。... 目的建立WNT1基因突变(WNT1c.677C>T)所致成骨不全症患者皮肤组织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系,为疾病相关的分子机制研究和干细胞治疗提供新的细胞模型。方法通过Sanger测序明确患者的致病变异。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采集其皮肤组织样本,原代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利用仙台病毒介导的非基因组整合的体细胞重编程方法,将皮肤成纤维细胞诱导为iPSCs,并对其进行多能性、分化能力以及核型鉴定。结果患者携带WNT1基因c.677C>T(p.Ser226Leu)纯合错义突变。由其皮肤成纤维细胞重编程建立的iPSCs系具备自我更新及体外分化能力,核型为正常的二倍体(46,XX)。结论建立了患者来源的WNT1基因突变(WNT1c.677C>T)iPSCs系,为该突变所致成骨不全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症 WNT1 c.677C>T突变 诱导多能干细胞 仙台病毒
原文传递
Noonan综合征患者PTPN11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涛 孟岩 +3 位作者 施惠平 赵时敏 王刚 黄尚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4-558,共5页
目的 研究中国人Noonan综合征患者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protein-tyrosine phosphatase,nonreceptor-type 11,PTPN11)基因的突变.方法 收集遗传咨询门诊3例散发的Noonan综合征患者及其无症状父母,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PCR产物... 目的 研究中国人Noonan综合征患者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protein-tyrosine phosphatase,nonreceptor-type 11,PTPN11)基因的突变.方法 收集遗传咨询门诊3例散发的Noonan综合征患者及其无症状父母,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患者PTPN11基因的全部15个编码区外显子及其邻接的内含子区域进行测序,检出突变后再对其父母的相应外显子区域进行测序,并通过限制性内切酶检测100名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相应碱基改变以排除多态性,利用网上ClustalW工具分析突变位点所在氨基酸在多个物种中的保守性.结果 在1例患者的第3外显子区域检出一杂合的c.181G>A碱基取代,导致第61位的天冬氨酸改变为天冬酰胺(p.D61N),在其无症状父母和100名正常个体中无此突变;该位点在多个物种中高度保守.另外2例患者PTPN11基因的编码区未检到突变.结论 p.D61N突变在文献中已有报道,本例患者为新生突变.本研究进一步肯定了 p.D61N为Noonan综合征的致病突变,基因诊断的结果验证了该患者的临床诊断.另外两例Noonan综合征患者可能由其他基因的突变所致,反映了该病的遗传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ONAN综合征 PTPN11基因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