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
27
1
作者
徐平
何雨荻
+9 位作者
于泽铭
罗凯
谢怀娅
邹佩美
顾潇
王诗蕊
蔡建芳
许群
李航
李学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51,共11页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对他克莫司与环孢素A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依据PRISMA,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并根据以往相关综述和荟萃分析所引...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对他克莫司与环孢素A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依据PRISMA,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并根据以往相关综述和荟萃分析所引用的参考文献进一步检索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3.3.1软件Meta 4.5.0包和Gemtc 0.8.1包对纳入的研究文献进行网状荟萃分析。结果与他克莫司相比,环孢素A在治疗成人IMN时的完全缓解率(RR=0.98,95%CI:0.70~1.40)或总缓解率(RR=1.00,95%CI:0.90~1.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在肝功能受损(RR=1.40,95%CI:0.52~4.00)、感染(RR=0.75,95%CI:0.18~3.10)、胃肠道症状(RR=2.1,95%CI:0.36~28.00)等常见不良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环孢素A与他克莫司治疗成人IMN的缓解率及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环孢素A
他克莫司
网状荟萃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73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
27
2
作者
孙庆贺
张磊
+11 位作者
杨进宝
刘跃武
梁峰
石华
刘子文
陈革
陈曙光
商中华
胡神保
董云伟
李延龙
李小毅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92-598,共7页
目的 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患者淋巴结转移、大量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5枚)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2 073例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单...
目的 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患者淋巴结转移、大量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5枚)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2 073例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x2检验)、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确定PTC患者淋巴结转移、大量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 在2 073例PTC患者中,淋巴结转移者936例(45.15%),大量淋巴结转移者254例(12.25%).2 073例PTC患者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随肿瘤最大径的增加(≤1.0 cm、1.1~2.0 cm和≥2.0 cm),PTC患者更易出现淋巴结转移(36.28%、59.12%和80.0%,x2=162.702,P=0.000)、大量淋巴结转移(6.79%、18.44%和41.25%,x2=182.138,P=0.000);年龄<40岁较年龄≥40岁、男性较女性患者有明显升高的淋巴结转移率(60.56%比37.68%、58.37%比41.06%,x2为96.390、45.252,P=0.000)、大量淋巴结转移率(21.27%比7.88%、20.20%比9.79%,x2为76.034、37.733,P=0.00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最大径≥2.0 cm、年龄<40岁、男性是PTC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OR=5.262,95% CI:3.468~7.986;OR=2.447,95% CI:2.000~2.995;OR=1.988,95% CI:1.593~2.480)、大量淋巴结转移(OR=6.687,95% CI:4.477~9.986;OR=2.975,95% CI:2.224~3.980;OR=2.354,95% CI:1.737~3.191)的相关因素(P值均=0.000).1 414例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PTMC)患者亦有相似的淋巴结转移、大量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60岁较< 40岁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25.47%比52.24%,x2=62.903,P=0.000)、大量淋巴结转移率(1.89%比13.18%,x2=37.341,P=0.000)下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其出现淋巴结转移(OR=O.316,95% CI:O.194~0.517)、大量淋巴结转移(OR=0.142,95% CI:0.034~0.599)的风险降低(P=0.000).结论 肿瘤大小是PTC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大量淋巴结转移风险最高的相关因素,肿瘤最大径≥2.0 cm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大量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风险高,应给予积极治疗.其次的相关因素是患者年龄<40岁.60岁以上的PTMC患者,淋巴结转移、大量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较低,可以观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淋巴转移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甘肃省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22
3
作者
席天舒
潘利
+12 位作者
任晓岚
张佳
赵红军
王晓阳
常利军
妥娅
席金恩
刘斌
王也
任会茹
余程东
单广良
江宇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87-991,共5页
目的了解甘肃省20~80岁汉族人群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于2016年对甘肃省常住居民开展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受试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使用直接标化法计算标化患病率。采...
目的了解甘肃省20~80岁汉族人群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于2016年对甘肃省常住居民开展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受试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使用直接标化法计算标化患病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甘肃省汉族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7. 33%(男性:10. 59%,女性:4. 98%),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8. 75%(男性:20. 50%,女性17. 50%)。经年龄性别标化后,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5. 77%(男性:7. 63%,女性:3. 86%),糖尿病前期标化患病率为16. 22%(男性:18. 49%,女性:13. 88%);城镇人群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农村,城镇中男性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共同的危险因素有男性、中老年、超重、患高血压、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异常;农村地区、饮酒是糖尿病的保护因素。结论甘肃省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患病率高于农村,男性、中老年超重、具有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或血脂异常是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需对高危人群加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患病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题名
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
27
1
作者
徐平
何雨荻
于泽铭
罗凯
谢怀娅
邹佩美
顾潇
王诗蕊
蔡建芳
许群
李航
李学旺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
协和
医院肾内科
出处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51,共11页
文摘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对他克莫司与环孢素A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依据PRISMA,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并根据以往相关综述和荟萃分析所引用的参考文献进一步检索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3.3.1软件Meta 4.5.0包和Gemtc 0.8.1包对纳入的研究文献进行网状荟萃分析。结果与他克莫司相比,环孢素A在治疗成人IMN时的完全缓解率(RR=0.98,95%CI:0.70~1.40)或总缓解率(RR=1.00,95%CI:0.90~1.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在肝功能受损(RR=1.40,95%CI:0.52~4.00)、感染(RR=0.75,95%CI:0.18~3.10)、胃肠道症状(RR=2.1,95%CI:0.36~28.00)等常见不良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环孢素A与他克莫司治疗成人IMN的缓解率及安全性相当。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环孢素A
他克莫司
网状荟萃分析
Keywords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cyclosporine A
tacrolimus
network meta-analysis
分类号
R692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73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
27
2
作者
孙庆贺
张磊
杨进宝
刘跃武
梁峰
石华
刘子文
陈革
陈曙光
商中华
胡神保
董云伟
李延龙
李小毅
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
协和
医院基本外科
白求恩和平医院普外二科
河北北方
学院
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
河北省冀州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
基础医学
研究所
北京协和医学院
基础医学
院
流行病
学
与卫生
统计学
系
出处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92-598,共7页
文摘
目的 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患者淋巴结转移、大量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5枚)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2 073例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x2检验)、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确定PTC患者淋巴结转移、大量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 在2 073例PTC患者中,淋巴结转移者936例(45.15%),大量淋巴结转移者254例(12.25%).2 073例PTC患者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随肿瘤最大径的增加(≤1.0 cm、1.1~2.0 cm和≥2.0 cm),PTC患者更易出现淋巴结转移(36.28%、59.12%和80.0%,x2=162.702,P=0.000)、大量淋巴结转移(6.79%、18.44%和41.25%,x2=182.138,P=0.000);年龄<40岁较年龄≥40岁、男性较女性患者有明显升高的淋巴结转移率(60.56%比37.68%、58.37%比41.06%,x2为96.390、45.252,P=0.000)、大量淋巴结转移率(21.27%比7.88%、20.20%比9.79%,x2为76.034、37.733,P=0.00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最大径≥2.0 cm、年龄<40岁、男性是PTC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OR=5.262,95% CI:3.468~7.986;OR=2.447,95% CI:2.000~2.995;OR=1.988,95% CI:1.593~2.480)、大量淋巴结转移(OR=6.687,95% CI:4.477~9.986;OR=2.975,95% CI:2.224~3.980;OR=2.354,95% CI:1.737~3.191)的相关因素(P值均=0.000).1 414例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PTMC)患者亦有相似的淋巴结转移、大量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60岁较< 40岁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25.47%比52.24%,x2=62.903,P=0.000)、大量淋巴结转移率(1.89%比13.18%,x2=37.341,P=0.000)下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其出现淋巴结转移(OR=O.316,95% CI:O.194~0.517)、大量淋巴结转移(OR=0.142,95% CI:0.034~0.599)的风险降低(P=0.000).结论 肿瘤大小是PTC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大量淋巴结转移风险最高的相关因素,肿瘤最大径≥2.0 cm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大量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风险高,应给予积极治疗.其次的相关因素是患者年龄<40岁.60岁以上的PTMC患者,淋巴结转移、大量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较低,可以观察随访.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淋巴转移
因素分析
统计学
Keywords
Thyroid neoplasms
Lymphatic metastasis
Factor analysis,statistical
分类号
R736.1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甘肃省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22
3
作者
席天舒
潘利
任晓岚
张佳
赵红军
王晓阳
常利军
妥娅
席金恩
刘斌
王也
任会茹
余程东
单广良
江宇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公共
卫生
学院
流行病
与卫生
统计学
系
中国医学科学院
基础医学
研究所
北京协和医学院
基础医学
院
流行病
学
与卫生
统计学
系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放射
医学
研究所
公共
卫生
学
系
出处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87-991,共5页
基金
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2013FY114100)
文摘
目的了解甘肃省20~80岁汉族人群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于2016年对甘肃省常住居民开展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受试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使用直接标化法计算标化患病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甘肃省汉族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7. 33%(男性:10. 59%,女性:4. 98%),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8. 75%(男性:20. 50%,女性17. 50%)。经年龄性别标化后,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5. 77%(男性:7. 63%,女性:3. 86%),糖尿病前期标化患病率为16. 22%(男性:18. 49%,女性:13. 88%);城镇人群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农村,城镇中男性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共同的危险因素有男性、中老年、超重、患高血压、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异常;农村地区、饮酒是糖尿病的保护因素。结论甘肃省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患病率高于农村,男性、中老年超重、具有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或血脂异常是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需对高危人群加强干预。
关键词
甘肃省
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患病率
影响因素
Keywords
Gansu province
Diabetes
Pre-diabetes
Prevalence
Associated factors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网状Meta分析
徐平
何雨荻
于泽铭
罗凯
谢怀娅
邹佩美
顾潇
王诗蕊
蔡建芳
许群
李航
李学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73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分析
孙庆贺
张磊
杨进宝
刘跃武
梁峰
石华
刘子文
陈革
陈曙光
商中华
胡神保
董云伟
李延龙
李小毅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7
原文传递
3
甘肃省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席天舒
潘利
任晓岚
张佳
赵红军
王晓阳
常利军
妥娅
席金恩
刘斌
王也
任会茹
余程东
单广良
江宇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