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霍乱毒素B亚单位诱导大鼠接触脑脊液神经元、胶质-室管膜细胞c-fos基因表达
1
作者 刘智平 万选才 +1 位作者 谭会兵 石葛明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61-68,共8页
在立体定位下将CB注入大鼠左侧脑室前角,用Fos蛋白十六肽抗血清进行ABC免疫细胞化学(ICC)方法标记.观察注射后5个不同时程点c-fos基因的表达情况以研究CH对大鼠脑的作用,结果发现注射侧侧脑室前角、第三脑室、... 在立体定位下将CB注入大鼠左侧脑室前角,用Fos蛋白十六肽抗血清进行ABC免疫细胞化学(ICC)方法标记.观察注射后5个不同时程点c-fos基因的表达情况以研究CH对大鼠脑的作用,结果发现注射侧侧脑室前角、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及第四脑室室管膜细胞、室管膜下层细胞、部分接触脑脊液神经元(CSF-CN)及其他神经元呈现c-fos基因高表达。表达标记出现在注药后1h,且1和2h为表达高峰,4h标记大部分消失,8h标记全部消失。表明CB能够诱导中枢神经元及非神经元细胞成分表达c-fos。这种诱导在CNS的CSF-CN系统有特异性,但与CSF-CN整体系统又不完全重叠。c-fos表达的时程较短。提示CB对整体动物脑在细胞核水平具生物学作用,推论c-fos表达核蛋白可能是CB这种具生长因子样作用的活性物质发挥生物效应的重要中间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 C-FOS基因 室管膜细胞 诱导 脑脊液 CB CSF 神经元 消失 第三脑室
下载PDF
动物后海穴抗原免疫后c-fos基因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幽婷 童江 万选才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4年第2期68-74,T001,共8页
经大、小鼠后海穴注射抗原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中枢神经系统内c-fos基因在不同时程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与穴位神经分布相关的脊髓节段及下丘脑的一些核团和区域的c-fos表达高峰在2d和4d,其Fos免疫反应阳性... 经大、小鼠后海穴注射抗原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中枢神经系统内c-fos基因在不同时程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与穴位神经分布相关的脊髓节段及下丘脑的一些核团和区域的c-fos表达高峰在2d和4d,其Fos免疫反应阳性(Foslikeimmunoreactivity,Fos-LI)神经元的数目及分布区域随时间的变化而不同。骶髓的Fos-LI神经元在2d组分布于Ⅱ→Ⅳ板层,4d组分布到Ⅳ→Ⅶ和Ⅹ板层;下丘脑的视前内侧区、结节区、下丘脑前核群、下丘脑腹内侧核和背内侧核等处的Fos-LI神经元数目在2d组和4d组分布有所不同。据实验结果推导:穴位免疫注射后,免疫信息经免疫体液因子在激活下丘脑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同时;也激活与穴位相关的脊髓节段神经元的活动,经神经通路直接将周围的免疫信息传导到高位中枢,多途径、双重效应地激活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从而起到增强免疫效果的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C-FOS基因 神经元 表达 中枢神经系统 穴位 脊髓节段 数目 动物 分布区域
下载PDF
IgG经周围进入中枢神经的途径及跨细胞转运──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谭会兵 杨佳欣 +5 位作者 刘智平 林嘉友 石葛明 曹承刚 杨惠芬 万选才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4年第1期25-31,共7页
将小鼠抗猪运动神经元单克隆抗体IgG肌肉注射于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IgG样阳性反应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分布。结果发现阳性反应细胞主要分布于脊髓前角及脑干运动核团,脊髓第Ⅷ、第Ⅹ板层和脑干网状结构的中间神经元... 将小鼠抗猪运动神经元单克隆抗体IgG肌肉注射于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IgG样阳性反应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分布。结果发现阳性反应细胞主要分布于脊髓前角及脑干运动核团,脊髓第Ⅷ、第Ⅹ板层和脑干网状结构的中间神经元、室管膜、下丘脑室旁核和血管及其周围的神经元或胶质细胞等处。分析可能有三种途径参与了外源性IgG的转运,即逆行轴浆运输和跨细胞转运,跨血脑屏障,跨血脑脊液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细胞转运 脑干 中枢神经 观察 脊髓前角 室管膜 阳性反应 胶质细胞 神经元
下载PDF
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IgG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分布 被引量:1
4
作者 谭会兵 万选才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8-11,T002,共5页
用免疫细胞化学法研究IgG样免疫反应(IgG-GIR)细胞在正常成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NS)内的分布。内源性IgG可出现在软脑膜,穿通血管、室管膜、下丘脑和最后区等室周器官。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Mn)和第Ⅲ、Ⅳ、... 用免疫细胞化学法研究IgG样免疫反应(IgG-GIR)细胞在正常成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NS)内的分布。内源性IgG可出现在软脑膜,穿通血管、室管膜、下丘脑和最后区等室周器官。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Mn)和第Ⅲ、Ⅳ、Ⅴ、Ⅵ、Ⅹ、Ⅻ颅神经运动神经元及疑核细胞呈现IgG-IR,视上核和室旁核呈现IgG-IR,小脑的普肯野氏细胞、颗粒层和小脑深核的一些细胞存在阳性染色,大脑皮质的Ⅲ~Ⅴ层和海马常有阳性细胞,偶见胼胝体等处呈现阳性胶质细胞。切断神经可阻断运动神经元的IgG积累并使相应Mn细胞周边出现IgG-IR。实验结果提示,CNS提取IgG可能与CNS—体液免疫反应调节和CNS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 阳性细胞 IR 运动神经元 CNS 小脑 最后区 室周器官 胶质细胞
下载PDF
脑的免疫调节网络 被引量:1
5
作者 万选才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3年第6期8-12,共5页
中枢神经系统(CNS)与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双向信息联系是维持高级有机体的整体统一和动态平衡的重要机制。这一动态平衡受到不同损害或失调即产生各种疾病。本文将在概要介绍若干神经免疫调节的基本问题后,集中综述神经免疫调节的中枢作用。
关键词 免疫调节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