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硫化碳作业工人临床神经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江滨 张寿林 +3 位作者 黄金祥 鲁洁波 张金松 宋文佳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二硫化碳中毒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二硫化碳作业工人进行神经传导速度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运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检测结果。结果175名二硫化碳作业工人与80例正常人比较,神经传导速度测定15个参数中的13个... 目的探讨慢性二硫化碳中毒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二硫化碳作业工人进行神经传导速度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运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检测结果。结果175名二硫化碳作业工人与80例正常人比较,神经传导速度测定15个参数中的13个参数差异有显著意义。对52名二硫化碳作业工人和26名正常人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分析表明,接触组和对照组、不同工龄组别与对照组间脑干听觉诱发电位Ⅰ、Ⅲ、Ⅴ各主波潜伏时和峰间潜伏时未见差异。结论低水平二硫化碳长期接触对听觉神经传导通路影响不大,二硫化碳作用主要靶部位是周围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碳 神经传导速度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下载PDF
脑缺血后白质保护一神经保护剂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2
作者 徐超 《中国药理通讯》 2008年第3期4-4,共1页
神经保护剂的研究在实验室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中几乎全部失败,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缺乏对白质的保护是重要的原因之。白质约占人类大脑体积的50%以上,而大鼠大脑的90%以上为灰质。这一显著差异,导致以大... 神经保护剂的研究在实验室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中几乎全部失败,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缺乏对白质的保护是重要的原因之。白质约占人类大脑体积的50%以上,而大鼠大脑的90%以上为灰质。这一显著差异,导致以大鼠灰质的神经元胞体、树突和突触部位的受体和通道为靶点发展起来的药物,在临床治疗中难以用来保护白质。对白质保护的忽视,源于人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白质比灰质更能耐受缺血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保护剂 脑体积 神经元胞体 缺血性损伤 临床试验 突触部位
下载PDF
神经保护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
作者 徐超 《中国药理通讯》 2006年第4期8-9,共2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二个方面:(1)通过溶栓治疗,恢复血流;(2)给予神经保护剂治疗缺血引起的继发性神经元损害。因此,后者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重要一环。经过科学家长期不懈的努力,在临床前的动物实验研...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二个方面:(1)通过溶栓治疗,恢复血流;(2)给予神经保护剂治疗缺血引起的继发性神经元损害。因此,后者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重要一环。经过科学家长期不懈的努力,在临床前的动物实验研究中,已有不少神经保护剂被证明有效,但在然后的随机临床试验中大都失败。造成这一窘境的原因,一方面源于动物实验自身和总体设计上的缺陷,另一方面来自于动物实验过渡到临床试验时出现的缺陷。前者包括:(1)不同种系的哺乳动物,特别是动物与人的脑和脑血管的结构有很大的差异,加上致模条件的限制和观察指标的差异,现有的动物模型不能完全代表人类卒中;(2)脑缺血继发性损伤由多元的级联反应所组成,从单一药靶去设计药物,作用有限;(3)药物能否及时和充分地进入受损脑部位;(4)大多在缺血损害前或缺血发作后很短的时间内给药,往往缺乏给药时间窗的研究;(5)缺乏多种不同动物模型的量效关系研究;(6)不少研究缺乏合适的生理监测指标;(7)观察药效的时间过程较短。后者包括:(1)临床前试验使用的给药时间窗非常窄,而临床试验时却较长;(2)临床前实验治疗的靶点是半暗带。而临床试验则不是;(3)临床前研究偏向对灰质的保护.而临床试验常常纳入没有特定损伤部位的患者;(4)神经保护剂给药的最佳疗程尚不清楚;(5)临床前研究根据梗死体积,而临床试验则根据行为判断疗效;(6)临床前研究依据早期转归,而临床试验依赖远期评价;(7)卒中实验模型具有同质性,而人的卒中具有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药物治疗 神经保护剂 药理实验 存在问题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核心区和半暗带Calpain激活的时相过程研究
4
作者 赵炜疆 徐超 +1 位作者 赵育梅 孙明 《中国药理通讯》 2003年第3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 核心区 半暗带 CALPAIN 时相过程 细胞损害
下载PDF
TPCK抗脑缺血作用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孙明 赵育梅 《中国药理学会通讯》 2002年第1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TPCK抑制剂 脑缺血 半暗带脑血流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牛磺酸抗脑缺血作用的研究
6
作者 徐超 《中国药理通讯》 2004年第2期5-5,共1页
脑缺血是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常见病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由于其病理生理机制极为复杂,涉及兴奋性神经毒性、氧化损伤、炎症反应、Ca^2+超负荷、渗透效应等多元机制,虽然科学家们几十年来不懈努力,缺血大脑保护剂在实... 脑缺血是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常见病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由于其病理生理机制极为复杂,涉及兴奋性神经毒性、氧化损伤、炎症反应、Ca^2+超负荷、渗透效应等多元机制,虽然科学家们几十年来不懈努力,缺血大脑保护剂在实验室取得了辉煌成绩,但临床试验的结果却令人失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脑缺血 药物治疗 对映平衡 硫氨基酸
下载PDF
动脉瘤栓塞剂醋酸纤维素的重新估价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新健 吴中学 +6 位作者 王忠诚 李佑祥 唐军 孙异临 王涛 刘朝霞 尹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32-435,共4页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对醋酸纤维素( cellulose acetate polymer, CAP)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病理反应等方面进行重新估价。方法 CAP栓塞 30只大鼠的右侧颈动脉,在栓塞后 4月内的 7个时间阶段各取 2只栓塞后的血管标本行病理检查。采用静...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对醋酸纤维素( cellulose acetate polymer, CAP)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病理反应等方面进行重新估价。方法 CAP栓塞 30只大鼠的右侧颈动脉,在栓塞后 4月内的 7个时间阶段各取 2只栓塞后的血管标本行病理检查。采用静脉移植的方法建立犬动脉瘤模型 15枚,以 CAP栓塞 12枚模型,栓塞后 1周、 2周、 2月行造影复查,并随机抽取 1只动物行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方法包括 HE染色、 VIII因子染色和透射电镜扫描 。结果 CAP栓塞动脉瘤模型后,在 2个月的观察期内, 12枚动脉瘤中,只有 5枚动脉瘤完全栓塞或部分栓塞而载瘤动脉通畅; 1枚动脉瘤载瘤动脉的 1个分支狭窄; 1枚动脉瘤栓塞后残腔扩大;有 2枚栓塞后 4 d和 5 d动脉瘤破裂; 3枚 1~ 2周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复查发现载瘤动脉闭塞。病理检查发现: CAP引起被栓塞血管组织的急性损伤,包括内皮细胞和基膜破坏、脱落,内弹力层裸露附着血栓,纤维细胞和肌细胞严重变性;栓塞后 2月,血栓和 CAP机化,动脉瘤开口被新生的纤维组织和内皮细胞所代替。 结论 CAP具有急性化学腐蚀作用,严重者可以造成栓塞后动脉瘤模型的破裂。此外, CAP栓塞后可以诱发载瘤动脉狭窄或闭塞。鉴于以上缺陷,在临床使用前应经过更多的调整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醋酸纤维素 血管内治疗 栓塞剂 介入疗法
下载PDF
载瘤动脉闭塞治疗椎动脉动脉瘤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佑祥 吴中学 +1 位作者 杨新健 姜除寒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54-456,共3页
目的 介绍用球囊闭塞载瘤动脉治疗椎动脉动脉瘤的方法。方法 10例椎动脉动脉瘤患者,年龄 12~ 52岁,平均 41岁。以头痛及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均在清醒、系统抗凝状态下接受手术。可脱乳胶球囊位于小脑后下动脉近端,... 目的 介绍用球囊闭塞载瘤动脉治疗椎动脉动脉瘤的方法。方法 10例椎动脉动脉瘤患者,年龄 12~ 52岁,平均 41岁。以头痛及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均在清醒、系统抗凝状态下接受手术。可脱乳胶球囊位于小脑后下动脉近端,闭塞患侧椎动脉后行双侧颈动脉及对侧椎动脉造影,证实后交通动脉及对侧椎动脉代偿情况,并观察患者神经功能 30 min,证实患者能耐受椎动脉闭塞后解脱球囊。术后给予增容及扩血管药治疗。结果 10例患者均成功闭塞椎动脉,无术后立即并发症发生。随访 3个月到 5年,无再出血发生,原有占位症状均消除。 7例患者于术后 3~ 6月行核磁共振血管造影复查,证实动脉瘤体积及动脉瘤腔缩小,其中 1例术后 1年出现患侧小脑局灶性梗塞; 1例于术后 3个月行数字剪影血管造影,小部分动脉瘤腔仍通过对侧椎动脉充盈,但患者无任何症状。结论 对于开颅手术夹闭及微弹簧圈闭塞瘤腔困难的后循环动脉瘤,在试验行球囊闭塞载瘤动脉成功后,永久闭塞一侧椎动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载瘤动脉闭塞
下载PDF
提高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人文素质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玉琪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共3页
在传统医学教育体系下,分学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两个阶段,我们得到的是医学知识和临床能力等的教育,而缺乏的是人文素质的教育。“科学”教会我们如何去做事,“人文”教育我们如何去做人,“做事先做人”就是要求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 在传统医学教育体系下,分学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两个阶段,我们得到的是医学知识和临床能力等的教育,而缺乏的是人文素质的教育。“科学”教会我们如何去做事,“人文”教育我们如何去做人,“做事先做人”就是要求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应追求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共同提高。任何学历的人都有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与十多年前相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素质培养 神经外科医师 中国 医学教育体系 科学素质 毕业后教育 学校教育 临床能力
原文传递
iNOS抑制剂aminoguanidine对脑缺血再灌注时相半暗带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张绍东 连睿 《中国药理学会通讯》 2002年第1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INOS抑制剂 脑缺血再灌注 氨基酸 半暗带 动物实验 AMINOGUANIDINE
下载PDF
舞蹈病-棘状红细胞增多症(附二例报告)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衡 张星虎 孙异临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97-299,共3页
目的了解舞蹈病-棘状红细胞增多症(chorea-acanthocytosis,ChAc)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特点,以便早期做出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例ChAc患者的诊断过程,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肌电图、头颅MRI及红细胞形态变化的特点。结果ChAc以舞... 目的了解舞蹈病-棘状红细胞增多症(chorea-acanthocytosis,ChAc)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特点,以便早期做出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例ChAc患者的诊断过程,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肌电图、头颅MRI及红细胞形态变化的特点。结果ChAc以舞蹈样不自主运动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肌酶增高,肌电图检查结果示失神经电位,MRI检查示脑萎缩,外周血可见棘状红细胞。结论ChAc是一种罕见的进展型、致命性神经系统运动障碍性疾病,目前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早期诊断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病 棘状红细胞 运动障碍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时半暗带calpain和caspase-3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明 赵育梅 徐超 《中国药理通讯》 2006年第4期43-43,共1页
calpain和caspase-3都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calpain主要参与兴奋毒性引起的神经细胞死亡,caspase-3主要参与细胞的凋亡。一些研究提示calpain和caspase-3之间存在功能上的关联。本研究探讨了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1h后再灌注期间半暗... calpain和caspase-3都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calpain主要参与兴奋毒性引起的神经细胞死亡,caspase-3主要参与细胞的凋亡。一些研究提示calpain和caspase-3之间存在功能上的关联。本研究探讨了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1h后再灌注期间半暗带内calpain和caspase-3的相互作用。在缺血前15min经脑室给予calpain抑制剂1或caspase-3抑制剂z—DEVD—CHO。在再灌注3h和23h时留取半暗带组织,采用酪蛋白酶谱法、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测定胞浆部分μ-和m—calpain的活性、caspase-3的活性以及calpastatin(内源性calpain抑制剂)、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血影蛋白的含量。结果和结论如下:(1)在再灌注早期(3h)和晚期(23h),半暗带内μ-和m—calpain及caspase-3的活性明显升高,MAP-2和血影蛋白的含量明显降低,calpain和caspase-3抑制剂均可明显升高MAP-2血影蛋白的含量,表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早期和晚期半暗带内calpain及caspase-3可被同时活化,继而水解细胞骨架蛋白;(2)在再灌注早期和晚期,半暗带内calpastatin的蛋白含量明显升高,提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可诱导calpastatin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缺血再灌注 半暗带 CALPAIN CASPASE-3 相互作用 神经细胞死亡
下载PDF
Calpain抑制剂对脑缺血/再灌注时相半暗带氨基酸水平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连睿 赵育梅 《中国药理学会通讯》 2002年第1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CALPAIN抑制剂 脑缺血再灌注 氨基酸 半暗带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时Calpain对nN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关云谦 孙明 《中国药理学会通讯》 2002年第1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CALPAIN NNOS表达 动物实验
下载PDF
nNOS抑制剂7—NI对脑缺血再灌注时相半暗带氨基酸水平及梗塞体积的影响
15
作者 孙明 张绍东 《中国药理学会通讯》 2002年第1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nNOS抑制剂 7-NI 脑缺血再灌注 氨基酸 梗塞体积 半暗带
下载PDF
PKC抑制剂chereythronine对脑缺血再灌注时相半暗带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16
作者 徐超 张绍东 《中国药理学会通讯》 2002年第1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PKC抑制剂 脑缺血再灌注 氨基酸 半暗带 chereythronine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时相半暗带氨基酸水平与再灌注损伤观察
17
作者 孙明 连睿 《中国药理学会通讯》 2002年第1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半暗带 氨基酸 再灌注损伤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的时相变化及再灌注损伤的观察
18
作者 孙明 赵育梅 《中国药理学会通讯》 2002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 再灌注损伤 脑缺血 动物模型
下载PDF
Calpain: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一个靶点
19
作者 徐超 《中国药理学会通讯》 2002年第1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CALPAIN 缺血性脑损伤 保护作用 脑缺血 CALPAIN抑制剂 药物
下载PDF
Calpain活性抑制与脑缺血大脑的保护
20
作者 徐超 《中国药理通讯》 2003年第3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CALPAIN 脑缺血 脑功能 半胱氨酸蛋白酶 神经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