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结构法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玲 沈其君 《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介绍树结构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用分类树法对医学研究中的实例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单变量分裂,以Gini相异性指标为分裂原则,10层互相证实法及1-SE准则估计错分率,用最小复杂性指标的向上删剪法产生最终树。结果... 目的:介绍树结构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用分类树法对医学研究中的实例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单变量分裂,以Gini相异性指标为分裂原则,10层互相证实法及1-SE准则估计错分率,用最小复杂性指标的向上删剪法产生最终树。结果:分类树共引入5个费用影响因素,并最终分为6个终节点。结论:该分类树结果简单、直观,易于理解与解释,与实际的疾病费用分布不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结构法 医学研究 分类树法 互相证实法 统计学原理
下载PDF
食管癌高发地区人群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韩书婧 魏文强 +5 位作者 张澍田 陈萍 刘叶舟 张华兴 何燕 刘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3745-3748,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发地区人群危险因素,为食管癌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河南省林州市(林县)姚村医院首次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311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在河北省武安市和邯郸市经胃镜...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发地区人群危险因素,为食管癌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河南省林州市(林县)姚村医院首次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311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在河北省武安市和邯郸市经胃镜筛查正常者625例为对照组。调查两组研究对象一般情况,吸烟、饮酒情况,新鲜水果、肉蛋奶类、豆类食品、葱蒜、腌晒食品、油炸食品、烫热食品、霉变食品摄入情况及食管癌家族史等。对食管癌发病的相关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其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结果病例组平均年龄为(59.6±8.0)岁,对照组为(50.8±7.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23,P<0.001);两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因两组研究对象饮酒资料数据缺失较多而未进一步比较分析。两组吸烟率,新鲜水果、肉蛋奶类、豆类食品、葱蒜、腌晒食品经常食用率及家族史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油炸食品、烫热食品及霉变食品经常食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者发生食管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7倍,经常食用腌晒食品者是不经常食用腌晒食品者的1.5倍,有家族史者是无家族史者的2.5倍;经常食用新鲜水果、肉蛋奶类、豆类食品及葱蒜是食管癌的保护因素。校正年龄因素后发现,吸烟,经常食用新鲜水果、肉蛋奶类、豆类食品、腌晒食品及家族史是食管癌的独立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经常食用腌晒食品与年龄有交互作用〔OR=1.0,95%CI(1.00,1.01),P=0.006〕。结论食管癌是饮食因素、生活习惯、社会因素等对具有不同遗传体质的个体长期反复作用的结果,应积极推进食管癌的早诊、早治工作,加强卫生宣教,普及食管癌危险因素知识及防治方法,大力宣传戒烟,倡导健康饮食及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危险因素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子宫颈癌简单快速筛查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鲍彦平 乔友林 《中国医刊》 CAS 2007年第8期19-22,共4页
关键词 子宫颈癌 筛查方法 世界范围 恶性肿瘤 女性健康 发达国家 普及率 发病率
下载PDF
中国林县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调查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颖 曹丹 +3 位作者 曲艳 张琳 乔友林 范金虎 《医学与哲学(B)》 2013年第4期48-51,共4页
调查中国林县PD患者非运动症状发生状况。对中国林县PD患者和对照人群进行痴呆诊断、运动功能损害评估及其他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抑郁、焦虑、睡眠评估。PD患者MMSE平均分为19(15.00~22.50)分,正常对照人群MMSE平均分21(17.25~24.00... 调查中国林县PD患者非运动症状发生状况。对中国林县PD患者和对照人群进行痴呆诊断、运动功能损害评估及其他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抑郁、焦虑、睡眠评估。PD患者MMSE平均分为19(15.00~22.50)分,正常对照人群MMSE平均分21(17.25~24.00)分。两组人群时间定向和MMSE总分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患者抑郁自评分数平均为(39.43±7.95)分,正常对照人群平均分数为(33.34±9.36)分,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PD患者焦虑患病率(43.3%),与对照人群间差异不显著。38.81%PD患者便秘,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D患者常见非运动症状,以认知功能损害、抑郁、焦虑、便秘为主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简明智能状态检查 抑郁 焦虑 便秘 睡眠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山西农村地区妇女HPV-6、11、16、18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建炳 胡尚英 +6 位作者 王鹤 陈汶 马俊飞 苏采峰 李志霞 武燕萍 乔友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01-705,共5页
目的研究中国农村地区妇女HPV-6、11、16、18型抗体分布情况,为将来HPV疫苗在中国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调查山西襄垣县年龄为19~54岁妇女884名。问卷收集人口统计学指标、疾病史、月经史等信息。荧光检... 目的研究中国农村地区妇女HPV-6、11、16、18型抗体分布情况,为将来HPV疫苗在中国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调查山西襄垣县年龄为19~54岁妇女884名。问卷收集人口统计学指标、疾病史、月经史等信息。荧光检测法检测静脉血HPV-6、11、16、18血清型抗体。结果山西农村地区妇女HPV-6、11、16、18病毒样颗粒(VL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35%、2.26%、6.90%、1.58%。任意一种HPV-6、11、16、18VLP抗体阳性率为14.93%。子宫颈病变正常、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级及CIN2+妇女的HPV.16VL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36%、14.63%、50.00%(P〈0.0001)。性伴侣数为1〉2的妇女HPV-6/11和HPV-16/18VLP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性伴侣数为1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6/11、16/18VIJP抗体与首次性行为年龄、吸烟、教育程度和避孕套使用情况均无统计学关联。结论HPV-6、16型在山西襄垣被调查妇女中感染较普遍,CIN2及以上病变的患者中有一半感染过HPV-16型。HPV-16VLP抗体阳性率与子宫颈病变程度有关,且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抗体 血清流行病学 荧光检测法
原文传递
危险状态分析法及其应用 (Ⅰ.)理论与算法 被引量:5
6
作者 刘韵源 黎钧耀 +1 位作者 武燕平 陈元立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86年第6期22-26,共5页
本文提出了"危险状态"概念及其分析方法。借助交叉积差和统计量与信息量寻优标准,实现了暴露水平的聚类和变量筛选,直接对危险状态进行分析,克服了现有 Logistic、Cox 回归等多变量统计方法中多重共线和模型选择的困难,有助... 本文提出了"危险状态"概念及其分析方法。借助交叉积差和统计量与信息量寻优标准,实现了暴露水平的聚类和变量筛选,直接对危险状态进行分析,克服了现有 Logistic、Cox 回归等多变量统计方法中多重共线和模型选择的困难,有助于揭示多因素的联合效应,使分析结果更为明晰和可信。为说明危险状态分析法在病例一对照和生存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给出了两个数值分析实例。随着对内外环境因素在人类癌症中所起作用认识的深入,愈来愈感到需要发展一些更为完善的方法,以鉴别生活在各式各样环境和差异悬殊的经济条件下,在人群中的潜在病因。自五十年代以来,癌症和其他慢性病的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研究确已取得显著进展。除了经典的分层资料分析方法外,对于按不同设计所收集的特殊类型数据,相应的专门方法和推广技术不断涌现,各种形式的多变量Logistic 和 Cox 回归模型尤其引人注目,已成为现代癌流行病学研究资料的常用统计分析方法。作为一种有益尝试,我们引入"危险状态"和"可预测性概念",吸取了分层分析与模型描述方法的优点,提出危险状态分析法。本文将介绍此算法及其在病例一对照和生存分析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选择 联合效应 回归模型 内外环境因素 生存分析 多变量统计 流行病学研究 生物统计学 交叉积 状态分析
下载PDF
山西省襄垣县宫颈癌和乳腺癌联合筛查效果初探 被引量:5
7
作者 马俊飞 王少明 +6 位作者 张永贞 史少东 栗春晖 苏采峰 任红梅 赵方辉 乔友林 《癌症进展》 2012年第3期296-300,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为国家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提供基本评价数据。方法 2009~2010年山西省襄垣县妇幼保健院对该县30~59岁妇女通过醋酸/碘染色后肉眼观察方法开展宫颈癌筛查,阳性者转诊阴道镜,镜下有病变时取活检,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35... 目的通过分析为国家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提供基本评价数据。方法 2009~2010年山西省襄垣县妇幼保健院对该县30~59岁妇女通过醋酸/碘染色后肉眼观察方法开展宫颈癌筛查,阳性者转诊阴道镜,镜下有病变时取活检,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35~59岁的妇女开展乳腺癌筛查,以临床检查法为初筛方法,怀疑阳性者通过超声或乳腺X线进行诊断。结果 2009年完成1993名妇女的宫颈癌筛查,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CIN2)及以上病变的患病率为1.6%,早诊率为100%,第2年复查率为91%,仅查出1例CIN2,未查出更高病变,早诊率达100%。完成1819名妇女的乳腺癌筛查,乳腺良性病变9例(4.02%),良性肿瘤3例(1.34%);2010年完成2026名妇女的乳腺癌筛查,良性病变103例(13.57%),良性肿瘤14例(1.84%),可疑恶性1例。结论该县宫颈癌的筛查效果明显,乳腺癌筛查仍需加强技术培训。筛查体系和技术队伍建设是基层单位承担农村妇女健康保健服务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乳腺癌 联合筛查
下载PDF
吸烟与食管癌发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范金虎 孙秀娣 +1 位作者 张亚黎 乔友林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4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吸烟与食管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的研究方法。随访对象为1986年-1991年中关合作林县营养干预试验中的普通人群组,所有受试对象符合试验条件并完成了基线调查的全部内容。该研究从1986年3月开始,随访截... 目的:进一步探讨吸烟与食管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的研究方法。随访对象为1986年-1991年中关合作林县营养干预试验中的普通人群组,所有受试对象符合试验条件并完成了基线调查的全部内容。该研究从1986年3月开始,随访截止到2001年12月31日,共15a。采用相对危险度(RR)等指标对吸烟的作用大小进行评估。结果:吸烟增加了食管癌发病的危险性。相对危险度RR=1.289(95%CI=1.13~1.466)。P=0.000。吸烟指数与食管癌的发病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χ^2=17.905,P=0.000。结论:在食管癌高发区林县。吸烟是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并且随吸烟指数的增加食管癌发病的相对危险度呈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食管癌 危险因素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维胺酸阻断宫颈癌癌前病变发展的研究
9
作者 陈瑞娣 丁爱华 +6 位作者 韩锐 罗焕造 裴力峰 孙时芬 张惜阴 徐世平 郭宗儒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5-77,共3页
按随机双盲设安慰剂方法,使用维胺酸栓剂对宫颈癌癌前病变患者进行阻断性治疗,每日1栓,宫颈局部用,50次为一疗程,共两疗程。近期癌前病变消失率为68.57%,总有效率为74.29%;远期疗效,与激光、电熨两法相比较,疗... 按随机双盲设安慰剂方法,使用维胺酸栓剂对宫颈癌癌前病变患者进行阻断性治疗,每日1栓,宫颈局部用,50次为一疗程,共两疗程。近期癌前病变消失率为68.57%,总有效率为74.29%;远期疗效,与激光、电熨两法相比较,疗效近似(统计学上差异尤显著意义),而与一般妇科常用消炎药物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且方法简易,效果明显,适用于我国宫颈癌的高危人群,可作为我国宫颈癌高发区防治宫颈癌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胺酸 宫颈癌 癌前状态
原文传递
山西某县农村女性人乳头瘤病毒及其疫苗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燕 冯向先 +2 位作者 李志芳 赵方辉 乔友林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58-159,共2页
我国子宫颈癌疾病负担沉重,目前尚无系统的子宫颈癌防治计划,近年来部分地区呈现年轻病例增多的现象。人乳头瘤病毒(HPV)预防性疫苗接种被证明可以有效预防HPV感染,并能减少70%左右的宫颈癌发生,为宫颈癌的预防提供了新的前景和... 我国子宫颈癌疾病负担沉重,目前尚无系统的子宫颈癌防治计划,近年来部分地区呈现年轻病例增多的现象。人乳头瘤病毒(HPV)预防性疫苗接种被证明可以有效预防HPV感染,并能减少70%左右的宫颈癌发生,为宫颈癌的预防提供了新的前景和方向。本研究欲了解山西某县农村女性对HPV的认知情况及对HPV疫苗的接受意愿,分析该疫苗在中国农村地区推广应用的潜在障碍、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案,为我国人群宫颈癌的一级预防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疫苗接种 认知情况 农村女性 山西 HPV感染 子宫颈癌 调查
原文传递
武汉初中生家长对接种HPV疫苗接受度调查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辉 于冬雪 +8 位作者 刘朝新 王少明 肖杨 彭月华 王冬明 余金聪 韦威全 赵方辉 王增珍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4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了解武汉市初中生家长对孩子接种HPV疫苗的接受度,为在中国进行HPV疫苗接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41名调查对象中,36.66%的人愿意孩子接种HPV疫苗。多元Logistic回... 目的了解武汉市初中生家长对孩子接种HPV疫苗的接受度,为在中国进行HPV疫苗接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41名调查对象中,36.66%的人愿意孩子接种HPV疫苗。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家长的性别、HPV知晓情况和疫苗价格是影响家长对HPV疫苗接受度的主要因素。结论初中生家长对孩子接种HPV疫苗的接受度不高,积极开展HPV及HPV疫苗的认知教育对今后HPV疫苗的预防接种有潜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疫苗 接受度 认知 家长
原文传递
某市妇女子宫颈癌筛查及HPV疫苗认知调查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雪敏 冯向先 +2 位作者 翟艳丽 魏彩玲 乔友林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0-651,共2页
目的了解山西省某市城乡居民在子宫颈癌筛查以及接受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的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某市城区和农村≥25岁女性进行子宫颈癌筛查并对HPV疫苗接受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2 269名女性,其中城市居民341人... 目的了解山西省某市城乡居民在子宫颈癌筛查以及接受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的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某市城区和农村≥25岁女性进行子宫颈癌筛查并对HPV疫苗接受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2 269名女性,其中城市居民341人,农村居民1 928人;有43.4%的城区和76.5%的农村女性知晓子宫颈癌,72.4%的城区和78.9%的农村女性了解子宫颈癌筛查的目的 ,23.8%的城市和6.1%的农村女性知晓HPV的传播途径,78.3%的城区和92.2%的农村女性愿意支付部分筛查产生的费用,且愿意支付的费用在每人100元以内;而对预防子宫颈癌的HPV疫苗,仅有50.7%城区和34.6%农村女性愿意接种,不愿意接种的主要原因是价格因素。结论降低子宫颈癌筛查和接种HPV疫苗的费用,或及早实现HPV疫苗生产的国产化以降低价格,加大人群子宫颈癌防治的宣传教育,对子宫颈癌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筛查 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 知晓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