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8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人才现状及管理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波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2期35-37,共3页
随着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医疗人才建设逐步成为了医院发展过程中关注的一大问题,因为只有拥有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医院也才能在发展中拥有竞争力,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也才能拥有生机活力。院所紧密围绕基础与临床结合的特点,走"... 随着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医疗人才建设逐步成为了医院发展过程中关注的一大问题,因为只有拥有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医院也才能在发展中拥有竞争力,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也才能拥有生机活力。院所紧密围绕基础与临床结合的特点,走"科学问题源于临床,科研成果服务患者"之路,医疗对常见血液病特别是恶性血液病的诊断治疗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科研以全国唯一的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同样,血液学研究所的人才建设也是十分重要,是关系到研究所发展的关键环节,只有认真解决了人才建设的问题,研究所才能往更好地方向发展。文章主要针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人才现状进行分析,从而对血液研究所的人才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对其管理方式也进行了一系列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所 人才现状 管理思考 血液病医院 培养计划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融合党建引领公立医院护理学科高质量发展实践探索——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荣佳 张桂敏 解文君 《办公室业务》 2023年第23期106-108,共3页
当前,如何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公立医院管理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文章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党委为例,从思想、人才、业务、优质护理等方面对其进行的党建与护理业务深度融合实践进行分析,以期为推动护... 当前,如何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公立医院管理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文章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党委为例,从思想、人才、业务、优质护理等方面对其进行的党建与护理业务深度融合实践进行分析,以期为推动护理学科发展,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党建 护理学科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基于缺陷管理的医院后勤劳务外包管理模式研究——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朱宴玉 段平 《劳动保障世界》 2016年第2Z期52-53,共2页
当前诸多医院采取劳务外包形式管理后勤岗位,然而由于各医院外包项目种类不同、承包方种类繁杂与水平高低也不同,其外包管理工作在监督、考核等管理方面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对此,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基于缺陷管理理念,改进了劳务外... 当前诸多医院采取劳务外包形式管理后勤岗位,然而由于各医院外包项目种类不同、承包方种类繁杂与水平高低也不同,其外包管理工作在监督、考核等管理方面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对此,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基于缺陷管理理念,改进了劳务外包管理考核机制。实施缺陷管理后,院方用工部门根据岗位职责进行考核,主管部门根据惩罚标准进行外包费用结算,以此督促外包公司尽量减少外包服务缺陷,逐渐提高劳务外包服务质量,实现劳务外包优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后勤 劳务外包 缺陷管理 管理模式
下载PDF
我国急性白血病诊疗进展: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工作回顾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颖 魏辉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9年第10期611-614,共4页
急性白血病是一类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具有分子学和临床异质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主要以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近年来靶向治疗的发展明显改善了患者预后。文章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急性白血病是一类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具有分子学和临床异质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主要以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近年来靶向治疗的发展明显改善了患者预后。文章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在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研究中所做的部分工作进行了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高三尖杉酯碱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
原文传递
研究型医院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思考和实践——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祁健伟 陈波宇 王晓琛 《中国基础科学》 2019年第1期55-58,共4页
卫生与健康产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领域。研究型医院作为卫生与健康领域创新的排头兵,应肩负起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使命和担当。医院应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疾病防治为中心,抓住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两个... 卫生与健康产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领域。研究型医院作为卫生与健康领域创新的排头兵,应肩负起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使命和担当。医院应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疾病防治为中心,抓住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两个关键点,强化自身优势、学习先进与帮扶落后相结合,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加大经费投入、培养复合型人才、建设高层次平台等举措,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卫生与健康 创新 研究型医院
原文传递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计划-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
6
作者 《中国总会计师》 2022年第5期25-26,共2页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中国提供了方向和指引。《意见》要求公立医院要实现“三个转变、三...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中国提供了方向和指引。《意见》要求公立医院要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即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高质量发展已是医院管理的内涵和核心,要推动医院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转变,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运行效率的有机统一,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加强运营管理,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强弱项、补短板,不断探索和实践,按照“计划-预算-绩效”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预算管理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防范化解 精细化管理 资源配置 公立医院 医院管理模式 粗放管理
下载PDF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第三届血液病理诊断高峰论坛会议邀请函
7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84-784,共1页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主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承办,《中华血液学杂志》杂志社和《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部协办的第三届血液病理诊断高峰论坛定于2014年8月22—24日在美丽的泉城——济南举办。
关键词 血液学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 血液病医院 高峰论坛 病理诊断 《中华病理学杂志》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会议
原文传递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第三届血液病理诊断高峰论坛会议邀请函
8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4-574,共1页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主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承办,《中华血液学杂志》杂志社和《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部协办的第三届血液病理诊断高峰论坛定于2014年8月22-24日在美丽的泉城——济南举办。
关键词 血液学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 血液病医院 高峰论坛 病理诊断 《中华病理学杂志》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会议
原文传递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第二届血液病理诊断高峰论坛会议通知
9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54-754,共1页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二届血液病理诊断高峰论坛定于2013年10月25至2713在天津举办。本届高峰论坛将特邀国际著名血液病理学专家、国际流式细胞协会主席Dr.
关键词 中国医学科学院 血液病医院 高峰论坛 病理诊断 会议 血液学研究所 血液病理学 流式细胞
原文传递
研究型专科医院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与管理模式分析——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为例
10
作者 岳熠 曾柯 +2 位作者 张艺铜 刘利军 祁健伟 《中国基础科学》 2023年第3期61-66,共6页
分析总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情况和经验,是研究型专科医院完善学科建设,加强医学临床与基础共融、提高自身生存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为例,分析该医院2013—2022年国家自... 分析总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情况和经验,是研究型专科医院完善学科建设,加强医学临床与基础共融、提高自身生存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为例,分析该医院2013—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立项情况,归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相关举措,探讨构建适应研究型专科医院的科研发展与管理格局。建议研究型专科医院应通过顶层规划,从人才引育、临床基础协作、项目管理和国际学术合作等多方面入手,提升医院综合科研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专科医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科研管理
原文传递
医学科技奖励组织管理的“3A1I”模式探索与成效分析
11
作者 李炳轩 纪庆 +4 位作者 王家乐 高佳佳 张艺铜 曾柯 祁健伟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3期174-178,共5页
目前,中国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医院等科研单位正在积极探索医学科技奖励组织管理的科学方式。本文针对医学科技奖励相关工作的现状和问题,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为例,对2009—2023年该医院... 目前,中国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医院等科研单位正在积极探索医学科技奖励组织管理的科学方式。本文针对医学科技奖励相关工作的现状和问题,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为例,对2009—2023年该医院科技奖励的申报和获得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通过积累科学研究产出成果、激发分层分类通知效用、激活科管人员工作效能和制订科研成果激励措施等举措,有效提升报奖数量、报奖种类、获奖数量及获奖水平,探索出“3A1I”管理模式,提出进一步优化组织工作的建议,对其他医院开展相关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科技奖励 组织管理 科学方式
下载PDF
国家卫生健康行业标准《儿科输血指南》中血液病患儿输血的编制说明与解读
12
作者 赵明一 黄蓉 +17 位作者 桂嵘 何庆南 黑明燕 竺晓凡 卢俊 徐晓军 袁天明 张蓉 王旭 刘晋萍 王静 邵智利 郭永建 吴心音 陈佳睿 陈琦蓉 郭佳 杨明华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5,共8页
为了指导儿童患者的临床输血实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卫生健康行业标准《儿科输血指南》(WS/T 795-2022)。输血是血液病患儿最常用的支持治疗手段之一,该指南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葡萄糖-6-磷酸... 为了指导儿童患者的临床输血实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卫生健康行业标准《儿科输血指南》(WS/T 795-2022)。输血是血液病患儿最常用的支持治疗手段之一,该指南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患儿的输血给出了指导和建议。该文介绍了《儿科输血指南》中血液病患儿输血条款内容的证据与解读,希望对该指南的血液病患儿输血部分的理解和贯彻实施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急性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症 儿童
下载PDF
医学科研型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启示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川 王远 周家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2期62-65,共4页
目的设计满意度问卷对医学科研型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探讨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情况。方法采用小组访谈的方法设计问卷,内容包括综合设置满意度、实用性、新颖性、参与度和创新性前沿性5个维度共10个条目及2个开放式... 目的设计满意度问卷对医学科研型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探讨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情况。方法采用小组访谈的方法设计问卷,内容包括综合设置满意度、实用性、新颖性、参与度和创新性前沿性5个维度共10个条目及2个开放式问题。召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我院")医学科研型硕士研究生及已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在读科研型博士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97份,全部收回,有效问卷94份,有效率为96.91%。94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课程时间安排满意度最高,占92.5%;其次分别为学生上课出勤率、教学内容先后顺序及技能实用性,满意度分别为91.5%、88.3%及81.9%。其他项目满意度均低于80.0%,以授课方式(含课件制作)(73.4%)及是否能启发创新性思维(72.3%)最为突出。开放式问题中,22.3%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增加中英文结合授课方式,19.1%建议推荐经典文献及教材,其他意见建议主要包括及时更新课件、不要照读课件、增强课堂互动。结论我院医学科研型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合理,课程时间安排及教学内容先后顺序均能得到较高满意度,但授课方式及创新性存在不足。应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动态更新课程内容;加强特色教材建设;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改进考试形式,提高考核目的;完善课程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科研型 课程设置
下载PDF
老年血液肿瘤患者衰弱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杜越冰 赵金影 +6 位作者 庄淑梅 彭复聪 张倩倩 刘亚婷 赵钰杰 杨惠尧 解文君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血液肿瘤患者衰弱与抑郁的相关性,为临床制订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4—11月国内17家医院收治的505例老年血液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筛查工具-8问卷(geriatric 8 ... 目的探讨老年血液肿瘤患者衰弱与抑郁的相关性,为临床制订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4—11月国内17家医院收治的505例老年血液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筛查工具-8问卷(geriatric 8 geriatric screening tool,G-8)、简版老年抑郁量表(15-item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15)收集资料。结果老年血液肿瘤患者G-8总分为12(10,14)分,GDS-15总分为6(5,8)分,G-8总分与GDS-15总分呈负相关(r=-0.124,P=0.005)。GDS-15总分、家庭人均月收入、有基础疾病以及是血液肿瘤初治患者为老年血液肿瘤患者衰弱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共同解释了总变异的10.1%。结论老年血液肿瘤患者衰弱与抑郁相关,建议护理人员从衰弱角度识别抑郁倾向,及时干预以降低抑郁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血液肿瘤 衰弱 抑郁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申请方医生视角的血液病专科医院远程会诊平台使用满意度及需求调查
15
作者 李秋燕 秦冰 +6 位作者 王辛 苏衡 连伟 胡宗铃 张甜甜 任子怡 王津雨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5期50-53,67,共5页
目的从申请方医生视角分析某血液病专科医院远程会诊平台的使用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调查远程会诊平台建设需求,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自制问卷对218名申请方医生开展满意度和需求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探析满意度影响因... 目的从申请方医生视角分析某血液病专科医院远程会诊平台的使用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调查远程会诊平台建设需求,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自制问卷对218名申请方医生开展满意度和需求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探析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申请方医生远程会诊平台使用满意度总得分均值为(4.86±0.32)分,“便捷、灵活、稳定的会诊信息系统”对使用满意度影响程度最大。平台建设改进需求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患者对远程医疗服务的知晓度和认可度”占比最高(71.56%),信息系统功能需求以医疗资料共享、追踪随访、在线转诊为主。结论应建立远程会诊随访机制,组建全国血液病亚专业组专家库,探索制订会诊服务收费标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会诊平台 远程医疗 申请方医生 满意度 需求 因子分析
下载PDF
医学科普直播活动的效果分析及全流程建议--以新华大健康“血研所”直播周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董源 李宝翔 +3 位作者 戴强 徐龙彪 刘晓黎 王海龙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第23期221-223,共3页
2019年3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与新华社CNC合作,开展了新华大健康“血研所”直播周直播科普活动。通过总结活动经验、结合理论基础等分析公立医疗单位开展直播科普活动的现实基础、必要准备及筹备一... 2019年3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与新华社CNC合作,开展了新华大健康“血研所”直播周直播科普活动。通过总结活动经验、结合理论基础等分析公立医疗单位开展直播科普活动的现实基础、必要准备及筹备一次直播活动的全流程建议。文章对此次医学科普结合此次疫情期间直播活动的效果进行分析,为医疗单位今后更好地开展医学直播科普活动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单位 直播 医学科普 新媒体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亲密关系在二元应对与癌症复发恐惧间的中介效应
17
作者 张秋会 徐丽 +7 位作者 张玲 张会娟 刘贵英 刘玉秋 管伟 解文君 姜尔烈 张清 《循证护理》 2025年第6期1116-1121,共6页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二元应对、亲密关系和癌症复发恐惧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中文版二元应对问卷、Locke⁃Wallace婚姻调适量表对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及复查的...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二元应对、亲密关系和癌症复发恐惧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中文版二元应对问卷、Locke⁃Wallace婚姻调适量表对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及复查的恶性血液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病人242例进行调查。结果:恶性血液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癌症复发恐惧总分为(31.57±8.66)分,其与二元应对总分、积极二元应对、亲密关系呈负相关,与消极二元应对呈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显示,亲密关系在积极二元应对和癌症复发恐惧间的中介效应为-0.212,占总效应的33.02%。在消极二元应对和癌症复发恐惧间的中介效应为0.235,占总效应的40.87%。结论:恶性血液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亲密关系在积极二元应对、消极二元应对和癌症复发恐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医护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夫妻间的亲密关系,提高二元应对水平,从而降低病人的复发恐惧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二元应对 亲密关系 癌症复发恐惧 中介效应 护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异麦芽糖酐铁治疗中国缺铁性贫血患者疗效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18
作者 李大鹏 肖蓉 +2 位作者 杨正强 秘营昌 张凤奎 《中国药物评价》 2025年第1期54-60,共7页
目的:调查异麦芽糖酐铁在中国缺铁性贫血(IDA)患者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在全国79家医院接受异麦芽糖酐铁治疗的IDA患者数据;使用SAS9.4软件分别采用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符合正态分布和不符合正态分布血... 目的:调查异麦芽糖酐铁在中国缺铁性贫血(IDA)患者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在全国79家医院接受异麦芽糖酐铁治疗的IDA患者数据;使用SAS9.4软件分别采用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符合正态分布和不符合正态分布血液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异,采用混合线性模型进行影响临床疗效[治疗后4周血红蛋白(Hb)相对基线差值]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83例IDA患者数据,其中分别有63、2009、11例患者接受异麦芽糖酐铁500、1000、1500 mg单次静脉输注,平均剂量为(987.5±93.4)mg。接受异麦芽糖酐铁治疗后2周,患者的Hb(92.26 g·L^(-1)比74.28 g·L^(-1))、平均红细胞体积(77.72 fL比70.89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28.51 pg比24.14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298.64 g·L^(-1)比275.26 g·L^(-1))、血清铁(20.40μmol·L^(-1)比5.00μmol·L^(-1))、血清铁蛋白(78.00 ng·mL^(-1)比4.50 ng·mL^(-1))和转铁蛋白饱和度(21.40%比5.80%)均较基线显著改善(P<0.001);接受异麦芽糖酐铁治疗后4周,上述指标进一步得到改善;治疗后4周的Hb达标率和贫血改善(Hb上升≥20 g·L^(-1))率分别为33.8%(705/2083)和91.7%(1911/2083)。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接受麦芽糖酐铁治疗患者临床疗效的因素包括年龄、体质量、患者来源、贫血病因、异麦芽糖酐铁给药剂量、输血和基线Hb水平(P<0.05)。结论:异麦芽糖酐铁在我国IDA患者中的疗效确切,单次静脉输注能提升血液指标,显著改善患者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麦芽糖酐铁 缺铁性贫血 静脉铁剂 回顾性分析 有效性
下载PDF
儿童血液病患者缓症链球菌群血流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19
作者 范玉龙 朱国庆 +6 位作者 田志颖 吕燕霞 王朝 郭晔 杨文钰 林青松 陈晓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6-291,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血液病患者缓症链球菌群血流感染的易感因素、临床特点以及细菌耐药情况,为患儿的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住院儿童患者中血培养缓症链球菌群阳性患儿的临床病历信... 目的:探讨儿童血液病患者缓症链球菌群血流感染的易感因素、临床特点以及细菌耐药情况,为患儿的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住院儿童患者中血培养缓症链球菌群阳性患儿的临床病历信息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抗生素耐药性等数据。结果:2018-2020年数据分析显示缓症链球菌群在血液病患儿(≤14岁)血流感染中分离率占比最大(19.91%),占所分离阳性球菌的38.64%,分离率显著高于其他细菌,且呈逐年升高趋势。共有427例血培养阳性患儿病例,其中85例为缓症链球菌群血流感染,均为发热后送检血培养阳性,多数患儿在粒细胞缺乏的早中期(≤6 d)出现反复高热且发热时间>3 d。依据初步药敏结果调整用药后,多数患儿(63.5%)4 d内体温恢复正常。85例患儿中以急性髓系白血病为主,占比84.7%,处于粒细胞缺乏期的患儿占比为97.7%,口腔黏膜破损、肺部感染、胃肠道损伤发生率分别为40%、31.8%、27.1%,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升高占比分别为65.9%、9.4%。所有缓症链球菌群分离菌株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未见耐药,对青霉素、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奎奴普丁-达福普汀耐药率分别为10.6%、8.2%、9.4%、14.1%。所有患儿均未发生因缓症链球菌群血流感染导致的死亡。结论:缓症链球菌群在儿童血液病患者中的感染率逐年升高,以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多见;其中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及口腔黏膜破损为高危感染因素;临床常见症状为持续高热、口腔黏膜破损、C-反应蛋白升高等;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敏感性较好,利奈唑胺作为高敏感性抗生素,能够有效控制感染,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症链球菌群 中性粒细胞缺乏 血流感染 儿童 血液病
原文传递
恶性血液病病人非计划性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20
作者 崔岩 陈明明 +6 位作者 宋振 马跃申 张会娟 吴桂彬 靳兆娜 张倩倩 解文君 《全科护理》 2025年第4期616-621,共6页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病人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治疗的3241例恶性血液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2269例)和验证...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病人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治疗的3241例恶性血液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2269例)和验证组(972例)。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mser-Lemeshow检验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检验模型的拟合度和区分度,并绘制列线图。结果:建模组恶性血液病病人非计划性再入院发生率为14.50%(329/226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纳入风险预测模型的危险因素有疾病类型、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评分(ECOG)、肺部感染、中心静脉置管以及合并基础疾病。建模组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为χ^(2)=8.569,P=0.38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6,约登指数为0.45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70%和66.60%;验证组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为χ^(2)=3.491,P=0.900;AUC为0.771,准确率为76.23%。结论: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为临床护理人员识别中高风险病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非计划性再入院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