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年会
1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7年第3期165-165,共1页
尊敬的全国神经外科同仁: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从建立之日起,就把维护医师的合法权益和推进我国专科医师培训作为首要责任,也把全国神经外科医师群体真正地团结成为一个大家庭。
关键词 神经外科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 年会 十二 专科医师培训 合法权益 大家庭
原文传递
北大医院神经外科历史与发展
2
作者 鲍圣德 伊志强 +1 位作者 赵雅度 王象昌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I0001-I0002,共2页
我院神经外科是新中国神经外科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建国前,我国仅有两三位普外医生兼处理少数脑外伤和三叉神经痛病人,神经外科基本属于空白,1952年4月,在赵以成教授的主持下,首先在天津总医院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独立的神经外科。195... 我院神经外科是新中国神经外科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建国前,我国仅有两三位普外医生兼处理少数脑外伤和三叉神经痛病人,神经外科基本属于空白,1952年4月,在赵以成教授的主持下,首先在天津总医院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独立的神经外科。1954年,中央卫生部邀请前苏联基辅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阿鲁秋诺夫和赵以成教授主持,委托北医主办中国神经外科医生培训班,苏联专家于同年十月来华后,因身体不适休息了近两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外科医生 三叉神经 身体不适 新中国 前苏联 脑外伤 研究所
下载PDF
2013西安国际神经外科论坛暨全国神经内窥镜高峰论坛会议通知
3
作者 张亚卓 费舟 +1 位作者 高国栋 刘卫平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9-19,共1页
2013西安国际神经外科论坛暨全国神经内窥镜高峰论坛将于2013年5月10日在古城西安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内镜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及陕西省... 2013西安国际神经外科论坛暨全国神经内窥镜高峰论坛将于2013年5月10日在古城西安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内镜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及陕西省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内窥镜学组共同主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神经外科 神经内窥镜 高峰论坛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 会议 西安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神经外科医师
下载PDF
2013西安国际神经外科论坛暨2013全国神经内窥镜高峰论坛会议通知
4
作者 张亚卓 费舟 +1 位作者 高国栋 刘卫平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11-511,共1页
2013西安国际神经外科论坛暨2013全国神经内镜高峰论坛将于2013年5月10日在古城西安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内镜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及陕西... 2013西安国际神经外科论坛暨2013全国神经内镜高峰论坛将于2013年5月10日在古城西安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内镜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及陕西省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内镜学组共同主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神经外科 神经内窥镜 高峰论坛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 会议 西安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神经外科医师
下载PDF
2013西安国际神经外科论坛暨全国神经内窥镜高峰论坛会议通知
5
作者 张亚卓 费舟 +1 位作者 高国栋 刘卫平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82-182,共1页
2013西安国际神经外科论坛暨全国神经内窥镜高峰论坛将于2013年5月10日在古城西安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内镜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及陕西省... 2013西安国际神经外科论坛暨全国神经内窥镜高峰论坛将于2013年5月10日在古城西安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内镜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及陕西省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内窥镜学组共同主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神经外科 神经内窥镜 高峰论坛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 会议 西安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神经外科医师
下载PDF
关于举办第三届哈尔滨国际神经外科学术会议的通知
6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7年第1期62-62,共1页
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承办的'第三届哈尔滨国际神经外科学术会议,将于2007年7月28-29日在哈尔滨市召开。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欢迎各医院、医学院神经... 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承办的'第三届哈尔滨国际神经外科学术会议,将于2007年7月28-29日在哈尔滨市召开。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欢迎各医院、医学院神经外科的同行们踊跃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学术会议 中国医师协会 摘要格式 外科新技术 报到时间 请寄 ROMAN HTTP NEUROSURGERY
下载PDF
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培养细则 被引量:5
7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9-420,共2页
一、神经外科医师培养原则 神经外科学是运用外科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诊治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疾病的医疗实践科学,是外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神经外科学的主要亚专科有:神经肿瘤、神经创伤、脑血管病、脊髓脊柱病、功能神经... 一、神经外科医师培养原则 神经外科学是运用外科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诊治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疾病的医疗实践科学,是外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神经外科学的主要亚专科有:神经肿瘤、神经创伤、脑血管病、脊髓脊柱病、功能神经外科、小儿神经外科、放射神经外科等。由于神经外科学是处理人体最高中枢问题的科学,因此对神经外科医师的培训标准要有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学 医师培养 中枢神经系统 中国 神经系统疾病 功能神经外科 小儿神经外科 放射神经外科
原文传递
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培训基地细则 被引量:2
8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0-421,共2页
一、“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培训基地”资格认定标准 由于神经外科是诊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学科,为保证神经外科医师的培训质量,应该在有完善条件(包括人力资源、设备条件、病源、成就)的单位成立“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培训基地”,所有... 一、“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培训基地”资格认定标准 由于神经外科是诊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学科,为保证神经外科医师的培训质量,应该在有完善条件(包括人力资源、设备条件、病源、成就)的单位成立“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培训基地”,所有从事神经外科临床诊疗活动的医师,必须要经过此基地的正规培训,以达到正规化培养合格的神经外科专业医师的目的。要从法律法规的高度来保证培训基地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将这些经过正规化培养的医师分配到全国各级医院,为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医师 医师培训 中国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可持续发展 资格认定 人力资源 设备条件
原文传递
关于申报/评审2012年度“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年度奖”的通知
9
作者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0-100,共1页
全国各神经外科中心、神经外科医师: 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和北京市王忠诚医学基金会设立的“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年度奖”申报工作已经开始。今年评选具体奖项有:“终身荣誉奖”(奖金2万元)1名,“成就奖”(每名奖... 全国各神经外科中心、神经外科医师: 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和北京市王忠诚医学基金会设立的“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年度奖”申报工作已经开始。今年评选具体奖项有:“终身荣誉奖”(奖金2万元)1名,“成就奖”(每名奖金5万元)2名,“青年奖”5名(每名奖金5千元)。评选条件见附件。请全国各神经外科、神经外科医师积极推荐和申报2012年度“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年度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 申报工作 王忠诚 基金会 北京市 奖金 评选
原文传递
关于建立“全国神经外科医师数据库”的通知
10
作者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9-229,共1页
为了建立“全国神经外科医师数据库”,请每一个神经外科医师(有医师资格证书)将个人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最高学历、技术职称、、本科、硕士、博士的就读学校、国外留学经历、单位名称,所在省份、通讯地址、邮编、联... 为了建立“全国神经外科医师数据库”,请每一个神经外科医师(有医师资格证书)将个人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最高学历、技术职称、、本科、硕士、博士的就读学校、国外留学经历、单位名称,所在省份、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200字左右的个人简介。另附1张2寸彩色照片)通过E-mail或书面邮寄到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办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医师 数据库 中国医师协会 E-MAIL 资格证书 出生年月 技术职称 彩色照片 办公室
原文传递
改善门诊服务质量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国光 《中国医院》 2019年第8期4-4,共1页
基于'管理驾驶舱'理念的门诊实时监控管理初探,基于Donabedian模型的综合医院门诊部医疗质量评价体系构建,门诊医疗质量控制方法与实践,身份证就诊全流程模式的设计与实践,基于建立网络舆情反馈和处置绿色通道的改善门诊医疗服... 基于'管理驾驶舱'理念的门诊实时监控管理初探,基于Donabedian模型的综合医院门诊部医疗质量评价体系构建,门诊医疗质量控制方法与实践,身份证就诊全流程模式的设计与实践,基于建立网络舆情反馈和处置绿色通道的改善门诊医疗服务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服务
下载PDF
《脑干胶质瘤张力伟2020观点》
12
作者 张力伟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12期1204-1204,共1页
内容简介:脑干胶质瘤是一组极其复杂、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其好发于儿童,是儿童脑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书共分为七章,前六章分别从多个层面详细论述脑干胶质瘤的异质性,以及如何因病制宜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专家的视角审... 内容简介:脑干胶质瘤是一组极其复杂、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其好发于儿童,是儿童脑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书共分为七章,前六章分别从多个层面详细论述脑干胶质瘤的异质性,以及如何因病制宜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专家的视角审视这一疾病,对本领域中的新观点、新进展进行深度的分析,阐明专家的观点。最后一章精选10个典型病例进行分析,实用性强,从而拓宽临床医师的诊治思路,指导治疗,对脑干胶质瘤的诊疗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患者 临床医师 诊治思路 脑干胶质瘤 诊疗研究 指导治疗 典型病例 高度异质性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296
13
作者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57-664,共8页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颅神经疾病,其人群患病率为182人/10万,年发病率为3-5人/10万,多发生于成年及老年人,发病年龄在28-89岁,70%- 80%病例发生在40岁以上,高峰年龄在48-59岁.但是,WHO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三叉神经痛正趋向年轻化...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颅神经疾病,其人群患病率为182人/10万,年发病率为3-5人/10万,多发生于成年及老年人,发病年龄在28-89岁,70%- 80%病例发生在40岁以上,高峰年龄在48-59岁.但是,WHO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三叉神经痛正趋向年轻化,人群患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工作和社交,也增加了医疗支出.三叉神经痛的治疗,目前主要有药物治疗、射频热凝、半月节球囊压迫、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微血管减压手术,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非主流的治疗方法也在应用,再加上不同地区医疗技术水平之间的差异,许多患者至今不能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微血管减压手术 专家 中国 诊疗 药物治疗 发病年龄
原文传递
中国颅脑创伤外科手术指南 被引量:167
14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0-101,共2页
一、宗旨 规范我国颅脑创伤病人外科手术指证、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提高我国颅脑创伤病人救治成功率。
关键词 创伤外科 手术指南 颅脑 中国 创伤病人 救治成功率 手术指证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中国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专家共识(2015) 被引量:65
15
作者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7-220,共4页
一、前言 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的起源始于针对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数十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小脑脑桥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责任血管压迫不同脑神经根进/... 一、前言 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的起源始于针对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数十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小脑脑桥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责任血管压迫不同脑神经根进/出脑干区(root entry/exit zoon,REZ)可导致相应症候群,即神经血管压迫(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NVC)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痛 外科治疗 舌咽神经痛 神经血管压迫 专家 中国 小脑脑桥角
原文传递
中国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疾患围手术期风险专家共识(2015) 被引量:17
16
作者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78-983,共6页
一、前言功能神经外科手术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在解除患者病痛的同时不引发为患者所不能接受的严重并发症。困扰刚开始尝试行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的神经外科医生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显微血管减压术 神经疾患 围手术期 术后严重并发症 专家 风险 治疗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疾患术中减压植入物专家共识(2016) 被引量:13
17
作者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76-977,共2页
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肌痉挛、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等功能性疾病的首选外科治疗方法.MVD术中将压迫相应脑神经根进或出脑干区(root entry/exit zoon,REZ)的责任血管分离... 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肌痉挛、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等功能性疾病的首选外科治疗方法.MVD术中将压迫相应脑神经根进或出脑干区(root entry/exit zoon,REZ)的责任血管分离推开后,需在脑干与责任血管之间置入植入物垫开血管,以防止血管复位重新对REZ构成压迫.多年来,有多种材料作为MVD术中的减压植入物,故有必要对其材质的选择和正确使用进行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血管减压术 治疗方法 植入物 脑干区 术中减压 神经疾患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原发性舌咽神经痛
原文传递
中国颅脑创伤外科手术指南 被引量:72
18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5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前国内外有关颅脑创伤患者,特别是急性颅脑创伤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指征、时机和方法存在争议。鉴于外科手术无法进行双盲临床对照研究和伦理学问题,至今尚无有关颅脑创伤患者外科手术疗效的一级循证医学证据。2006年,美国神经外科... 目前国内外有关颅脑创伤患者,特别是急性颅脑创伤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指征、时机和方法存在争议。鉴于外科手术无法进行双盲临床对照研究和伦理学问题,至今尚无有关颅脑创伤患者外科手术疗效的一级循证医学证据。2006年,美国神经外科专家在收集国际医学刊物发表的800多篇(二级或三级证据)有关颅脑创伤外科手术方面论著的基础上,编写了美国《颅脑创伤外科治疗指南》(guidelines for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在Neurosurgery杂志上全文刊登[1]。对美国和全世界神经外科医生外科手术治疗颅脑创伤患者发挥了良好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患者 外科手术 治疗指南 循证医学证据 神经外科专家 中国 手术治疗 伦理学问题
原文传递
神经内镜经鼻颅底手术中颅底重建技术专家共识 被引量:20
19
作者 洪涛 +3 位作者 张亚卓 李储忠 桂松柏 唐斌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81-1087,共7页
一、背景自1992年,Jankowski等口首次报道神经内镜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肿瘤以来.神经内镜经鼻颅底外科技术日臻成熟,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处理病变的种类日益增多,但术后脑脊液漏始终是制约神经内镜经鼻颅底外科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 一、背景自1992年,Jankowski等口首次报道神经内镜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肿瘤以来.神经内镜经鼻颅底外科技术日臻成熟,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处理病变的种类日益增多,但术后脑脊液漏始终是制约神经内镜经鼻颅底外科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处理颅底脑膜瘤、颅咽管瘤等硬膜下肿瘤时,术中颅底硬膜和骨质缺损较大,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因此对颅底重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益扩大的临床需求推动了颅底重建技术的进步,多种新型修补材料与修补技术相继应用于临床。2006年,带血管蒂鼻中隔黏膜瓣(Hadad-Bass-agasteguy黏膜瓣)的应用2,使神经内镜经鼻手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明显下降[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术后脑脊液漏 颅底重建 切除垂体 颅咽管瘤 带血管蒂 临床需求 骨质缺损
原文传递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57
20
作者 杨新健 +3 位作者 张鸿祺 刘建民 李天晓 罗斌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3-445,共13页
一、背景颅内动脉瘤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3%~5%,患者每年发生动脉瘤破裂的概率约为0.95%[1].然而,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其致死率可达40%[2].因此,对于颅内动脉瘤的及时干预非常重要.当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 一、背景颅内动脉瘤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3%~5%,患者每年发生动脉瘤破裂的概率约为0.95%[1].然而,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其致死率可达40%[2].因此,对于颅内动脉瘤的及时干预非常重要.当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方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被国际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研究(international study of 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ISUIA)[3]及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international subarachnoidaneurysm trial,ISAT)[4]等多项大型临床试验研究所证实.然而,颅内复杂动脉瘤(如巨大型动脉瘤、宽颈动脉瘤、梭形和夹层动脉瘤等),因存在治疗过程复杂、治疗并发症率高、治疗后复发率高等特点,其血管内治疗仍是巨大挑战[5].近年来,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FD)的出现,让临床医生和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夹层动脉瘤 动脉瘤破裂 血流导向装置 颅内复杂动脉瘤 宽颈动脉瘤 临床医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