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解剖学教学改革的近况 被引量:7
1
作者 柏树令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1-702,共2页
60年来,从学习前苏联的教学方法开始,使全国的教学体制与前苏联对接。翻译了教材,实行了小规模的一条龙教学改革,贯彻了系统。文革后30年教材建设,教化教学模式,逐步向教材国产化的方向运作。从60年代开始,逐渐出版了中国人自己... 60年来,从学习前苏联的教学方法开始,使全国的教学体制与前苏联对接。翻译了教材,实行了小规模的一条龙教学改革,贯彻了系统。文革后30年教材建设,教化教学模式,逐步向教材国产化的方向运作。从60年代开始,逐渐出版了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教材学改革真正进入了中国人自己主宰教育与教学改革命运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中国 解剖学 教学方法 教学体制 教学模式 前苏联 教材
下载PDF
在人体解剖学实习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的思考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岩峰 杨明超 +3 位作者 王喆 梁庆威 朱悦 朱小兵 《解剖学研究》 CAS 2014年第1期62-64,共3页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自我学习为主,教师引导的新型教学方法。通过在解剖见习带教中采用PBL教学法,探讨实施PBL教学法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 人体解剖学 实习 教学方法
原文传递
计算机多媒体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佟浩 柏树令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6年第4期362-363,共2页
将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极大地丰富了这门古老的形态科学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介绍了人体解剖学教学实践中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具体做法、实践经验与实际效果。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以精英教育的理念运作基础医学的学科建设 被引量:5
4
作者 柏树令 王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5年第5期449-450,共2页
医学基础课是培养医生的基石.在目前扩大招生,建立强校,创建重点学科和一流学科的过程中,创建学科的理念事关大局.学科建设是龙头,是强校的重要标志.就创建重点学科的体会与同行进行交流,促进基础医学学科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 基础医学 学科建设 教育理念
下载PDF
《系统解剖学》配套课件的制作
5
作者 佟浩 柏树令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7-838,共2页
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解剖学教学已得到解剖学界的广泛认可。怎样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的作用,怎样与解剖学科教学特点相结合是目前解剖学界关注的话题,解剖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解剖学的重要方面。下面将本教研... 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解剖学教学已得到解剖学界的广泛认可。怎样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的作用,怎样与解剖学科教学特点相结合是目前解剖学界关注的话题,解剖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解剖学的重要方面。下面将本教研室制作《系统解剖学》教材配套光盘及解剖学教学实践中制作课件的一些经验及做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解剖学》 多媒体课件 制作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解剖学教学 教学特点 教学实践 配套光盘
下载PDF
CGRP和NGF对短暂性全脑缺血后再灌注大鼠纹皮质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1
6
作者 金大成 王铁民 方秀斌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6-300,共5页
为了探讨外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CGRP)和神经生长因子 ( NGF)对短暂性全脑缺血后再灌注大鼠纹皮质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在全脑缺血后再灌注模型上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显微图象分析方法检测了 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发现 ... 为了探讨外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CGRP)和神经生长因子 ( NGF)对短暂性全脑缺血后再灌注大鼠纹皮质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在全脑缺血后再灌注模型上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显微图象分析方法检测了 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发现 ,假手术组大鼠纹皮质未见 Caspase-3表达 ;缺血组较假手术组 Caspase-3表达显著增加 ( P<0 .0 1) ;CGRP组和 NGF组 Cas-pase-3表达均弱于缺血组 ( P<0 .0 5 ) ;CGRP和 NGF合用组 Caspase-3表达明显弱于缺血组 ( P<0 .0 1) ,分别弱于 CGRP组 ( P<0 .0 5 )和 NGF组 ( P<0 .0 5 )。缺血组缺血后再灌注 3 h Caspase-3开始表达 ,1d达高峰 ,3 d时减弱 ,CGRP和 NGF合用组 Cas-pase-3表达随着缺血后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以上结果提示 :CGRP和 NGF分别抑制全脑缺血后大鼠纹皮质 Caspase-3蛋白表达 ,联合应用则能显著抑制全脑缺血后大鼠纹皮质 Caspase-3蛋白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纹皮质 大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NGF CGRP 全脑缺血 蛋白 表达
下载PDF
肺癌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及对预后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孙丽梅 王鲁建 +2 位作者 范军 赵海花 何安光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23期1789-1791,共3页
目的:探讨Cox-2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6例肺癌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水平,并用CD34标记血管计数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结果:116例肺癌组织中,Cox-2蛋白阳性78例(67.2%)。Cox-2蛋白的... 目的:探讨Cox-2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6例肺癌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水平,并用CD34标记血管计数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结果:116例肺癌组织中,Cox-2蛋白阳性78例(67.2%)。Cox-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P=0.014)及其淋巴结转移情况(P=0.009)密切相关,且阳性表达的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P=0.000。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的转移(P=0.004)和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P=0.000)是肺癌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Cox-2蛋白阳性表达可作为判断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病理学 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 抗原 CD34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及caspase-12 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鸿 宋利春 +2 位作者 贾春红 刘艳艳 吕永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69-1072,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caspase-1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确内质网信号通路在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调控中的作用。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原位末端...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caspase-1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确内质网信号通路在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调控中的作用。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免疫组化染色、RT-PCR技术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各组凋亡细胞数和caspase-12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数和caspase-12mRNA及蛋白的表达逐渐增高。在脑缺血/再灌注后24h达高峰。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组在各时间点凋亡细胞数、caspase-12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数明显增高,caspase-1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提示内质网通路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凋亡 CASPASE-12 内质网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突变型p53和抑癌基因PTEN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孙丽梅 王鲁建 +1 位作者 宋敏 宋继谒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30-43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是否存在突变型p53的过度表达和抑癌基因PTEN的失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SP免疫组化法检测260例乳腺癌患者中突变型p53和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中突变型p53阳性率44.62%(116/260),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52.59%...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是否存在突变型p53的过度表达和抑癌基因PTEN的失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SP免疫组化法检测260例乳腺癌患者中突变型p53和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中突变型p53阳性率44.62%(116/260),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52.59%)低于阴性患者(65.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P=0.039。抑癌基因PTEN的阳性率为69.23%,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65.00%)高于PTEN阴性患者(4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P=0.0197。抑癌基因PTEN与突变型p53共同阳性69例,共同阴性33例,两者之间呈负相关,χ2=25.924,P=0.0000。结论:p53基因的突变和PTEN基因的失活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密切相关,且均与预后相关,可作为预后评估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基因表达 基因 p53 基因 PTEN 预后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培养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佟雷 季丽莉 +2 位作者 解大龙 高海 佟晓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4-77,共4页
背景:影响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因素很多,各种营养因子可以不同程度地刺激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如何使神经干细胞大量分化为神经元是研究的热点问题。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对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干细... 背景:影响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因素很多,各种营养因子可以不同程度地刺激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如何使神经干细胞大量分化为神经元是研究的热点问题。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对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大鼠脑海马组织,传至第4代克隆球直径约为200μm时,滴加DMEM/F12+2%B27+20μg/L表皮生长因子+2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进行单细胞克隆培养,传代的神经干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神经生长因子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组。观察传代后的克隆球进行神经干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计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细胞率,检测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单细胞克隆培养后,克隆球细胞表达巢蛋白,诱导分化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均呈阳性表达。②与空白对照组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比较,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神经生长因子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神经生长因子组均明显提高(P<0.05),且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神经生长因子组神经元的比例最高(P<0.05)。提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以提高神经生长因子诱和神经生长因子均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且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神经元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分化
下载PDF
人参皂甙Rb1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结构β-淀粉样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吉平 赖红 +2 位作者 方欣 高旭红 李兆圣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01-305,共5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b1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结构β-淀粉样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动物分3组: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用D-半乳糖联合三氯化铝建立AD大鼠模型,治疗组在造模后给予人参皂甙Rb1腹腔注射4周;采用Morri...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b1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结构β-淀粉样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动物分3组: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用D-半乳糖联合三氯化铝建立AD大鼠模型,治疗组在造模后给予人参皂甙Rb1腹腔注射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结构β-淀粉样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各时间段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1),海马CA1、CA3区及齿状回β-淀粉样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治疗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海马CA1、CA3区及齿状回的β-淀粉样蛋白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人参皂甙Rb1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损害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人参皂甙Rb1减少海马结构β-淀粉样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RB1 Β-淀粉样蛋白 海马结构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凋亡和相关蛋白bcl-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鲁建 孙丽梅 +1 位作者 孙利敏 董春玲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6例肺癌患者组织中细胞凋亡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16例肺癌患者中,细胞凋亡数量达到或超过0&#...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6例肺癌患者组织中细胞凋亡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16例肺癌患者中,细胞凋亡数量达到或超过0·1%的病例占48·3%(56/116),bcl-2蛋白阳性表达的病例占51·7%(60/116);单因素分析显示,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有凋亡(χ2=8·31,P=0·0039)、bcl-2(χ2=4·41,P=0·0357)、淋巴结转移(χ2=19·34,P=0·0001)和TNM分期(χ2=18·54,P=0·0001);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χ2=19·28,P=0·0010)和bcl-2蛋白阳性表达(χ2=5·80,P=0·0160)是肺癌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影响肺癌患者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病理学 基因表达 基因bel-2 细胞凋亡 预后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促进成年大鼠脑海马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的浓度选择 被引量:7
13
作者 季丽莉 佟雷 +2 位作者 唐源远 赵久红 王振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6期9255-9258,共4页
目的:探讨培养基中表皮生长因子与血清两者浓度一定的条件下,不同浓度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成年大鼠脑海马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7-08在中国医科大学神经解剖研究室完成。①材料:清洁级雄性成年SD大鼠1只,由... 目的:探讨培养基中表皮生长因子与血清两者浓度一定的条件下,不同浓度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成年大鼠脑海马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7-08在中国医科大学神经解剖研究室完成。①材料:清洁级雄性成年SD大鼠1只,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实验过程中应用的表皮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均由R&D公司提供。②实验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大鼠脑海马组织,剪碎后胰蛋白酶消化,过滤、离心、弃上清,加入含2%B27、20μg/L表皮生长因子、20μg/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的DMEM/F12无血清条件培养基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传至第4代时利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单克隆培养,100倍镜下克隆球直径约为200μm时制备单细胞悬液,稀释后滴加于96孔板内,设立两组,全量新鲜培养基组加入刚配置未使用过的DMEM/F12无血清培养基100μL,半量条件培养基组加入上述曾用于神经干细胞培养且含有其代谢产物的1/2DMEM/F12无血清培养基100μL。③实验评估:观察神经干细胞的单克隆培养增殖情况。对克隆球行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按培养基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终浓度的不同将所培养细胞设立0,50,100,150,200μg/L组,各组均加入20μg/L表皮生长因子和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1周后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情况。结果:①神经干细胞单克隆培养结果:单克隆培养开始时神经干细胞增殖缓慢,半量条件培养基组细胞增殖速度快于全量新鲜培养基组,随着细胞数的增多,两组细胞增殖速度也相应加快,分别在培养后第12天、第15天形成直径为200μm的克隆球。②神经干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单克隆培养后克隆球表达巢蛋白,诱导分化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均呈阳性表达。③各组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与0μg/L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组比较,50,100μg/L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组的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比例均明显增高(t=2.502~5.025,P<0.05);而浓度为150,200μg/L时均无明显变化(t=0.420~1.857,P>0.05)。结论:向含有B27、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的DMEM/F12条件培养基中加入20μg/L表皮生长因子和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的情况下,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促使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较佳浓度为50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大鼠海马 表皮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分化
下载PDF
降解纤维蛋白原可减少创伤性脑损伤后胶质瘢痕与纤维瘢痕的形成 被引量:5
14
作者 白丹 李丹 +2 位作者 刘囡 裴丹 李洪鹏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9-734,共6页
目的探讨通过降解纤维蛋白原减少创伤性脑损伤后胶质瘢痕与纤维瘢痕的形成的可能性。方法选用8周龄昆明小鼠按照川野的方法制备小鼠黑质纹状体通路损伤模型。小鼠经腹腔注射麻醉后固定在脑立体定位仪上。在前囟点右后方1.5mm处用牙钻打... 目的探讨通过降解纤维蛋白原减少创伤性脑损伤后胶质瘢痕与纤维瘢痕的形成的可能性。方法选用8周龄昆明小鼠按照川野的方法制备小鼠黑质纹状体通路损伤模型。小鼠经腹腔注射麻醉后固定在脑立体定位仪上。在前囟点右后方1.5mm处用牙钻打开一长方形缺口,用自制宽度2.0mm的刀片从大脑表面垂直插入6.0mm。然后缓慢拔出刀片,止血缝合。24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于手术后1h立即注入巴曲酶注射液,连续3d。术后第4、7、14天取脑行水平位冠状浮游切片。应用胶原蛋白Ⅳ(ColⅣ)及GFAP抗体特异性识别损伤区域纤维瘢痕及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应用双标免疫荧光法观察损伤部位的瘢痕组织形成。结果在伤后第4天,对照组的损伤部位出现ColⅣ沉着,周边出现由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境界膜,第7天后损伤中心形成纤维性瘢痕,第14天后瘢痕更明显,周边同样有星形胶质细胞包围;而实验组在第4天的损伤部位周边不易形成星形胶质细胞的境界膜,第7天及第14天纤维性瘢痕几乎不存在,但周边仍被星形胶质细胞所围绕。双重免疫荧光显示,对照组的损伤中心有纤维连接蛋白(FN)沉着,形成纤维性瘢痕;而实验组在损伤7d后FN沉着明显减少,14d后几乎消失;两组在损伤周边都有GFAP免疫阳性反应阳性细胞围绕。结论在脑损伤后,注入巴曲酶可通过降解纤维蛋白原减弱纤维性瘢痕及胶质瘢痕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纤维瘢痕 胶质瘢痕 巴曲酶 免疫荧光 小鼠
原文传递
超短波对大鼠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术后神经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立新 佟晓杰 +1 位作者 贾桦 李振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95-698,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小剂量超短波对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再生神经传导速度、患侧胫前肌湿重比率、患侧L4脊髓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来观察小剂量超短波对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术... 目的:通过检测小剂量超短波对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再生神经传导速度、患侧胫前肌湿重比率、患侧L4脊髓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来观察小剂量超短波对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术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n=4),对照组(n=16)及实验组(n=16),对照组采用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cm缺损,实验组于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小剂量超短波治疗,7min/天,1次/天,直至取材,后两组分别于术后第2、4、8、12周时检测患侧L4脊髓内BDNF及CGRP蛋白表达,术后第12周时行患侧胫前肌湿重比率及再生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①对照组术后第2周时患侧L4脊髓内BDNF表达已开始增高,第4周时达高峰,第8周后逐渐降低,第12周时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只有在第8周时BDNF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对照组患侧L4脊髓内CGRP蛋白表达与BDNF表达趋势基本一致,实验组在术后各时间点脊髓内CGRP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术后第12周时实验组再生神经传导速度加快,波幅升高,潜伏时缩短,胫前肌湿重比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小剂量超短波可以促进大鼠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术后神经髓鞘及轴索的再生,此作用可能与小剂量超短波上调患侧脊髓内CGRP蛋白的表达,延长BDNF表达的高峰持续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波 周围神经再生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下载PDF
人参皂甙Rb1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顶叶皮质β-分泌酶及早老蛋白-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方欣 杨吉平 赖红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2-815,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顶叶皮质β-分泌酶及早老蛋白-1(PS-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大鼠胃饲氯化铝200mg·kg-1.d-1,同时腹腔注射D-半乳糖60mg·kg-1.d-1...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顶叶皮质β-分泌酶及早老蛋白-1(PS-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大鼠胃饲氯化铝200mg·kg-1.d-1,同时腹腔注射D-半乳糖60mg·kg-1.d-1;治疗组大鼠于造模结束后,腹腔注射人参皂甙Rb110μg·kg-1.d-1。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β-分泌酶及PS-1的表达,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β-分泌酶及PS-1的表达明显增多,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β-分泌酶及PS-1的表达明显减少,学习记忆能力在第2天及第3天显著提高。结论:人参皂甙Rb1可以抑制β-分泌酶及PS-1的表达,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 Β-分泌酶 早老蛋白-1 人参皂甙RB1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动物低氧实验箱自动控制系统的组建及其在缺氧缺血脑损伤动物模型制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侯伟健 佟浩 +3 位作者 柏树令 陈庆和 田晓红 张保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组配低氧实验箱测氧装置的自动反馈调节系统,构建完整恒稳的氧浓度自动调节机制,并利用其进行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大鼠模型的制作。方法购买电子控氧仪,自制气体密闭箱,自主选配组合气体控制阀门和自动感应开关。连接高压氮气,使... 目的组配低氧实验箱测氧装置的自动反馈调节系统,构建完整恒稳的氧浓度自动调节机制,并利用其进行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大鼠模型的制作。方法购买电子控氧仪,自制气体密闭箱,自主选配组合气体控制阀门和自动感应开关。连接高压氮气,使氮气经电磁控制阀门进入密闭箱;控氧仪测得的密闭箱内的氧浓度信号被输出传至电磁感应开关,后者根据设定的氧浓度阈值控制电磁阀门的通断,进而控制氮气的通入或停止,达到维持密闭箱内的氧浓度恒稳状态。利用该自动控制系统,处理7 d龄颈总动脉结扎术后新生大鼠,设定并调节密闭箱氧浓度为(8.4±0.4)%,持续2.5 h。动物处理后于不同时间点取脑组织,记录表观损伤程度后取材保存,然后利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处理后脑组织内分子表达。结果该系统可以稳定调控密闭箱内的氧浓度于设定范围内。颈总动脉结扎术后7 d龄大鼠,于缺氧箱中处理2.5 h后,存活率达80%~90%。动物脑组织及细胞内分子表达发生明显改变,效果明显。结论该低氧试验箱的氧浓度自动控制系统达到了较好程度的稳定性,适于进行缺氧缺血脑损伤动物模型的制作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实验箱 自动控制系统 缺氧缺血脑损伤 大鼠模型 WESTERN BLOT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睡眠间歇低氧大鼠心室重塑与心肌细胞凋亡和Rho激酶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佟浩 张曼 +1 位作者 王实 柏树令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0-474,共5页
目的观察睡眠中间歇低氧状态下大鼠心室重塑、血液动力学异常与心肌细胞凋亡和Rho激酶表达的关系,探讨间歇低氧与心室重塑和心力衰竭之间关系的分子机制。方法 24只雄性Wistar大鼠分3组,每组8只。给予适度限制饮食量的普通饮食和每天正... 目的观察睡眠中间歇低氧状态下大鼠心室重塑、血液动力学异常与心肌细胞凋亡和Rho激酶表达的关系,探讨间歇低氧与心室重塑和心力衰竭之间关系的分子机制。方法 24只雄性Wistar大鼠分3组,每组8只。给予适度限制饮食量的普通饮食和每天正常运动量游泳1h,分为常氧(A组)、间歇低氧(B组)、间歇低氧+法舒地尔(C组),60d后检测血液动力学指标、心室重量、体重、形态学检测(HE染色和凋亡细胞检测)和RT-PCR检测Rho激酶mRNA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血液动力学指标恶化,心室肥厚指数增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凋亡明显及Rho激酶表达增加。与B组比较,C组血液动力学指标改善,心室肥厚指数减小,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减轻,凋亡减少及Rho激酶表达降低。结论间歇低氧与心室重塑及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Rho激酶表达增加与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低氧 心室重塑 RHO激酶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大鼠
原文传递
联合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成年大鼠脑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佟雷 谢大龙 +1 位作者 高海 佟晓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5331-5335,共5页
背景:调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微环境因素很多,数种因素可以不同程度地刺激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如何使神经干细胞更有效地分化为神经元尤为关键。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应用对成年大鼠脑海马神... 背景:调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微环境因素很多,数种因素可以不同程度地刺激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如何使神经干细胞更有效地分化为神经元尤为关键。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应用对成年大鼠脑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5在中国医科大学神经解剖研究室完成。材料:清洁级雄性SD大鼠3只,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大鼠脑海马组织,胰蛋白酶消化后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传至第4代克隆球直径约为200um时,滴加含B27、表皮生长因子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DMEM/F12进行单细胞克隆培养。传代的神经干细胞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组、联合组分别在空白对照组培养液的基础上加入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0μg/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0μg/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培养1周。主要观察指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检测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结果:单细胞克隆培养后,克隆球细胞表达巢蛋白,诱导分化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均呈阳性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组、联合组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均明显提高(t=3.409-7.558,P〈0.05),且联合组升高幅度尤为显著。结论:适宜浓度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应用,比其单独应用具有更强的促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神经元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分化
下载PDF
沉默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可变易位1基因提高胃癌细胞对阿霉素的化疗敏感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冰 黄宝俊 +1 位作者 解大龙 赵丹懿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81-1084,1106,共5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可变易位1 (PVT1)基因调控胃癌细胞对阿霉素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RNA干扰靶向沉默SGC7901/ADR细胞中PVT1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沉默效果。增强CCK8法检测SGC7901/ADR细胞的增殖活力和化疗药物敏感性;...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可变易位1 (PVT1)基因调控胃癌细胞对阿霉素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RNA干扰靶向沉默SGC7901/ADR细胞中PVT1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沉默效果。增强CCK8法检测SGC7901/ADR细胞的增殖活力和化疗药物敏感性;碘化丙啶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SGC7901/ADR细胞的细胞周期;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SGC7901/ADR细胞的凋亡。结果 PVT1沉默能够显著降低阿霉素在SGC7901/ADR细胞中的半数抑制浓度。在0.5μg/mL阿霉素的作用下,PVT1沉默能够抑制SGC7901/ADR细胞的增殖活力,阻滞细胞于G1期,并促进细胞凋亡。PVT1沉默能够提高SGC7901/ADR细胞对阿霉素的化疗敏感性,并提高阿霉素诱导的细胞毒性作用。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PVT1基因与胃癌的化疗耐药相关,PVT1沉默能够提高胃癌耐药细胞对阿霉素的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胃癌 浆细胞瘤可变易位1 化学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