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骨质疏松症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成涛 孙广江 +2 位作者 戚晓楠 程茗 姚啸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812-2821,共10页
背景:骨质疏松导致的脆性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亟需探索其病理生理、潜在生物标志物、治疗靶点及有效药物。骨微环境中存在多种细胞,对骨代谢的维持至关重要。近几年,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技术被开发用于表征单个细胞的转录组,并逐... 背景:骨质疏松导致的脆性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亟需探索其病理生理、潜在生物标志物、治疗靶点及有效药物。骨微环境中存在多种细胞,对骨代谢的维持至关重要。近几年,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技术被开发用于表征单个细胞的转录组,并逐步应用到骨质疏松症防治的研究。目的:综述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骨质疏松症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使用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9-2023年出版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bone marrow derived stromal cells,osteoblasts,osteocytes,osteoclasts,immune cells,Bone marrow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中文检索词为:“单细胞转录组测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免疫细胞,骨髓血管内皮细胞”;通过阅读筛选相关文献,最终纳入89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能够深入了解细胞发育、增殖、分化的轨迹及其调控机制。②影响骨密度的候选基因主要富集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亚群,其中Sox9是关键的转录因子。③成骨细胞不同亚群中差异表达Runx2控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④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RAB38与组蛋白修饰和转录调控动态变化有关。⑤单细胞层面研究证实,骨微环境中存在多种细胞间通讯,破骨细胞可能通过CD160-TNFRSF14配体-受体结合进行细胞间通讯;中性粒/单核细胞与成骨细胞间可能通过RESISTIN通路进行交互;浆样树突状细胞与成骨细胞系通过表皮生长因子通路进行交流;均可以为靶点预测和药物研发提供方向。⑥新的骨髓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亚群,称为S型内皮细胞,完全起源于骨骺次级骨化中心,甚至比H型血管更具有可塑性。⑦文章从细胞角度总结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表征不同骨组织细胞的分化命运和分化轨迹、识别新的细胞亚群、鉴定细胞调控因子及明确细胞间通讯的研究进展,为探讨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机制、筛选潜在诊断标志物、预测治疗靶点及探究药物作用机制提供细胞层面的信息。⑧未来单细胞测序技术将向单细胞多组学(基因组、蛋白组学及代谢组学)方向及结合其他诸如空间转录组技术为骨组织细胞变化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骨质疏松 骨代谢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细胞 破骨细胞 骨免疫学 骨髓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管理的优化策略
2
作者 粘诗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3年第3期193-196,共4页
为探索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背景下医院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转型优化路径,本文结合相关政策、制度实施背景,针对医院财务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大体分析,围绕确立战略成本管理模型、实施精细化成本核算、落实全面成本控制体系、... 为探索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背景下医院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转型优化路径,本文结合相关政策、制度实施背景,针对医院财务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大体分析,围绕确立战略成本管理模型、实施精细化成本核算、落实全面成本控制体系、强化运营考核机制建构四个层面,探讨关于医院战略成本管理体系的具体建构路径,致力于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财务 新会计制度 战略成本 财务信息化 成本核算
下载PDF
医院成本控制中的医用耗材管理研究
3
作者 粘诗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3年第4期74-77,共4页
医院医用耗材成本控制与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医院遵循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和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目前,医用耗材的种类多、规格型号复杂,在医院的管理和控制方面普遍存在问题,医用耗材管理亟须科学化、系统化。近年来... 医院医用耗材成本控制与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医院遵循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和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目前,医用耗材的种类多、规格型号复杂,在医院的管理和控制方面普遍存在问题,医用耗材管理亟须科学化、系统化。近年来,国务院与地方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各种应用耗材管理的方法与改革方案,要求各医院加强应用耗材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本文论述了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要性,对降低成本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优化控制对策。有效进行医用耗材的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疗成本,对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改革 医用耗材管理 成本控制
下载PDF
益气聪明汤在光学离焦性近视大鼠巩膜组织MMP-2、p-JNK表达中的作用
4
作者 张鑫鑫 姜艳华 赵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46-851,共6页
目的探究中药方剂益气聪明汤在光学离焦性近视(LIM)大鼠巩膜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NK)表达中的作用。方法选取SPF级健康无眼疾21 d龄SD大鼠60只,所有大鼠均选择右眼为实验眼。雌雄不拘,随机分为空白(... 目的探究中药方剂益气聪明汤在光学离焦性近视(LIM)大鼠巩膜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NK)表达中的作用。方法选取SPF级健康无眼疾21 d龄SD大鼠60只,所有大鼠均选择右眼为实验眼。雌雄不拘,随机分为空白(BG)组、模型(MG)组、中药低剂量(LG)组、中药中剂量(MD)组、中药高剂量(HG)组以及西药(WG)组,每组各10只。将-5 D近视离焦透镜打磨至直径约1.7 cm的圆形,在两侧打一小孔,分别缝于MG、LG、MD、HG、WG组大鼠右眼上下眼睑皮肤处建立LIM模型。在造模4周后开始灌胃,WG组大鼠用0.1 g·L^(-1)阿托品滴眼液滴眼,BG组大鼠不做任何干预,LG、MD、HG组给予益气聪明汤灌胃,MG、BG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记录每组大鼠造模前、造模4周及8周后的眼轴长度。造模8周后处死大鼠,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巩膜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巩膜组织中MMP-2、p-JNK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大鼠巩膜组织中MMP-2阳性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巩膜胶原纤维直径大小。结果造模4周和8周后,与BG组比较,MG组大鼠眼轴长度均明显增加(均为P<0.001);与MG组比较,WG、LG、MD、HG组大鼠眼轴长度均减小(均为P<0.05)。造模8周后,BG大鼠的巩膜层间胶原纤维排列规则,走行正常;与BG组比较,MG组大鼠巩膜胶原纤维疏松有明显空隙,排列紊乱;与MG组比较,MD、HG组大鼠巩膜胶原纤维排列较规则,纤维间空隙变小,LG、WG组大鼠巩膜各层间胶原纤维相对清晰紧实。造模8周后,与BG组比较,MG组大鼠巩膜中MMP-2、p-JN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为P<0.001);与MG组比较,WG、LG、MD、HG组大鼠巩膜中MMP-2、p-JN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造模8周后,与BG组比较,MG组大鼠巩膜中MMP-2蛋白阳性表达升高(P<0.001);与MG组比较,WG、LG、MD、HG组大鼠巩膜中MMP-2蛋白阳性表达均降低(均为P<0.05)。透射电镜下观察可见,BG组大鼠巩膜胶原纤维排列整齐致密,大小均匀;与BG组比较,MG组大鼠巩膜胶原纤维溶解;与MG组比较,WG组及LG组可见胶原纤维溶解减少,密度相对增加;与MG组比较,MD和HG组可见大鼠巩膜中胶原纤维直径较均匀,空隙减少,无纤维溶解。结论益气聪明汤可通过调节LIM大鼠巩膜中MMP-2、p-JNK的表达,减缓近视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离焦性近视 巩膜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
下载PDF
岗位胜任力导向下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5
作者 辛彩虹 邹富婷 +2 位作者 徐赫蔓 郑爽 刘辛光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3期118-122,共5页
目的探究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下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培养临床医学人才、考核评价指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55名学生,将其分为对照组(27名)和观察组(28名)。其中... 目的探究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下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培养临床医学人才、考核评价指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55名学生,将其分为对照组(27名)和观察组(28名)。其中,对照组学生遵循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学习,实验组则采用以临床岗位胜任力为驱动的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分析教学效果,并构建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观察组学生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观察组学生的岗位胜任力理论应用、实践技能等要优于实习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构建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纳入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能够全方位涵盖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判断学生岗位胜任力的有力指标。结论以岗位胜任力能力为导向开展医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胜任力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实践教学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下载PDF
早孕期超声测量胎儿脉络丛及枕额径诊断开放性脊柱裂 被引量:6
6
作者 刘书丽 马秀丽 +1 位作者 何平 张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观察早孕期(孕11~13+6周)超声测量胎儿颅脑脉络丛(CP)及枕额径(OFD)对诊断开放性脊柱裂(OSB)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77胎早孕期超声未见明显异常、经系统产前超声筛查及出生后追踪证实无异常(正常组),以及25胎早孕期超声发现颅脑... 目的观察早孕期(孕11~13+6周)超声测量胎儿颅脑脉络丛(CP)及枕额径(OFD)对诊断开放性脊柱裂(OSB)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77胎早孕期超声未见明显异常、经系统产前超声筛查及出生后追踪证实无异常(正常组),以及25胎早孕期超声发现颅脑结构异常并经中期引产证实为OSB(OSB组)的胎儿,比较组间早孕期CP、OFD、脑干(BS)宽度、脑干至枕骨距离(BSOB)、CP/OFD及BS/BSOB值的差异,分析上述指标与胎儿头臀长(CRL)的相关性。结果早孕期超声对正常组177胎胎儿均清晰显示CP及OFD,对其中150胎清晰显示、27胎无法显示BS及BSOB;对OSB组25胎均清晰显示CP及OFD,对其中18胎清晰显示、7胎无法显示BS及BSOB。相比正常组,OSB组胎儿BS宽度及CP均增大,BSOB及OFD均缩小,BS/BSOB及CP/OFD均增大(P均<0.001)。正常组胎儿BS宽度、BSOB、CP、OFD均与CRL呈正相关(r=0.592、0.794、0.565、0.772,P均<0.05),CP/OFD、BS/BSOB与CRL均呈负相关(r=-0.663、-0.276,P均<0.05)。OSB组胎儿校正后CRL与BS宽度、BSOB、CP、OFD均呈正相关(r=0.529、0.774、0.495、0.637,P均<0.05),与CP/OFD、BS/BSOB均呈负相关(r=-0.558、-0.231,P均<0.05)。结论早孕期超声测量胎儿CP及OFD有助于尽早诊断胎儿OS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裂 囊肿性 胎儿 超声检查 产前
下载PDF
青光增视方对青光眼大鼠模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保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姜艳华 赵磊 +1 位作者 陈琳琳 左韬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7-152,159,共7页
目的探究青光增视方对青光眼大鼠模型视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对PI3K/AKT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烧灼大鼠右眼巩膜表面静脉制作青光眼模型,给予高、中、低剂量(3.40、1.70、0.85 g·kg^(-1)·d^(-1))青光增视方颗粒(青光增视方给药... 目的探究青光增视方对青光眼大鼠模型视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对PI3K/AKT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烧灼大鼠右眼巩膜表面静脉制作青光眼模型,给予高、中、低剂量(3.40、1.70、0.85 g·kg^(-1)·d^(-1))青光增视方颗粒(青光增视方给药组)或甲钴胺(0.159 mg·kg^(-1)·d^(-1))(西药组)灌胃,末次给药后检测大鼠眼压,观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形态及超微结构,采用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视网膜PI3K、AKT、PTEN、eNOS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其他各组大鼠眼压均显著升高,但青光增视方高、中剂量组眼压显著低于模型组和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I3K、AKT、eNOS mRNA及PI3K、p-AKT/AKT、eNO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TEN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PI3K、AKT、e NOS mRNA及PI3K、p-AKT/AKT、eNO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其中青光增视方给药组显著高于西药组;PTE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青光增视方给药组显著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青光增视方对青光眼大鼠模型的RGCs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PTEN、eNOS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视神经损伤 青光增视方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下载PDF
基于中医气血理论探究AMPK/mTOR信号通路与自噬的关系 被引量:11
8
作者 智猛 那俊夫 +2 位作者 曹奇 杨鸫祥 闻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0-84,共5页
自噬是机体清除自身衰老细胞及有害物质的一种维持细胞能量稳态平衡的机制,受营养因素影响明显,AMPK/mTOR是感受能量变化以调节自噬的重要信号通路。中医学认为气血是水谷精微化生的一种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血关系是机体能量代谢的微... 自噬是机体清除自身衰老细胞及有害物质的一种维持细胞能量稳态平衡的机制,受营养因素影响明显,AMPK/mTOR是感受能量变化以调节自噬的重要信号通路。中医学认为气血是水谷精微化生的一种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血关系是机体能量代谢的微观体现。气的推动、调控、温煦、凉润、防御和中介等作用与自噬维持机体各系统正常运转的作用高度相似,而血的濡养作用又与自噬受能量影响相似,因此AMPK/mTOR是调节自噬的重要途径,气血关系是维持自噬稳态的重要物质基础,气血理论是AMPK/mTOR通路调控自噬的重要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通路 自噬
原文传递
基于PI3K/AKT通路探讨青光增视方对过氧化氢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
9
作者 姜艳华 赵磊 +1 位作者 陈琳琳 左韬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06-710,717,共6页
目的探讨青光增视方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H2O2诱导体外培养的RGC-5建立氧化应激损伤细胞模型,用空白血清(模型组)、甲钴胺... 目的探讨青光增视方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H2O2诱导体外培养的RGC-5建立氧化应激损伤细胞模型,用空白血清(模型组)、甲钴胺含药血清(西药组)、青光增视方高、中、低剂量含药血清(青光增视方组)处理模型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RGC-5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RGC-5的凋亡情况,采用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RGC-5的PI3K、AKT、PTEN、eNOS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组RGC-5存活率降低,模型组PI3K、eNOS mRNA与PI3K、p-AKT/AKT、eNOS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TEN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青光增视方高、中剂量组RGC-5存活率增加,西药组、青光增视方高剂量组PI3K、eNOS mRNA及中剂量组的eNOS mRNA表达升高,各给药组PTEN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I3K、p-AKT/AKT、eNOS蛋白表达升高;与西药组比较,青光增视方低、中剂量组PTEN mRNA表达升高,eNOS mRNA降低(P<0.05),高剂量组PI3K、p-AKT/AKT及中剂量组p-AKT/AKT蛋白升高,青光增视方高、中剂量组PTEN蛋白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青光增视方对H2O2诱导的RGC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PTEN、eNOS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青光增视方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下载PDF
血液透析信息系统在患者管理和护理管理中的临床获益及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关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5-768,共4页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已深入到普通人群的日常生活,同样也促进了医疗行业的变革.而信息化管理能提高患者的管理效率和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及质量控制,优化操作流程,减少医务人员工作量.本院通过引进血液透析(血透)信息系统管理平台,规范...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已深入到普通人群的日常生活,同样也促进了医疗行业的变革.而信息化管理能提高患者的管理效率和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及质量控制,优化操作流程,减少医务人员工作量.本院通过引进血液透析(血透)信息系统管理平台,规范了接诊流程、护理流程、护士行为、患者排床,方便了血管通路、辅助药品、耗材、费用的管理及宣教的实施,也能辅助绩效管理,方便医护人员全面、便捷地掌握患者病情和相关信息,帮助医疗护理质控与科研,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助力医院通过国家电子病历五级评审等.同时根据临床需求和国家发展方向对血透信息化管理提出了一些展望,如人工智能(AI)的临床应用,不同城市、不同医院系统间的横向数据互联互通和慢性肾脏病(CKD)的"一体化"信息管理等方面有全面深入地应用,以期更好地让信息化管理手段服务于临床,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服务.现就血透信息系统在患者管理及护理管理中的临床获益和展望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透信息系统 患者管理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基于miR-146a/JNK1通路探究益气针法治疗混合型干眼大鼠模型机制研究
11
作者 赵磊 董宝强 +3 位作者 左韬 刘建宇 姜艳华 张静涵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5,共8页
目的:研究益气针法基于微小核糖核酸-146a(miR-146a)/c-Jun氨基末端激酶1(JNK1)信号通路防治混合型干眼大鼠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研究。2022年6月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agomiR-146a组和针刺联合agomiR-... 目的:研究益气针法基于微小核糖核酸-146a(miR-146a)/c-Jun氨基末端激酶1(JNK1)信号通路防治混合型干眼大鼠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研究。2022年6月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agomiR-146a组和针刺联合agomiR-146a组,每组10只。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各组大鼠采用固视联合吹风诱导混合型干眼模型后,模型组不予处理,针刺组予太阳、攒竹、四白、期门、合谷、气海、天宗、风池、颈夹脊针刺治疗;agomiR-146a组予注射miR-146a激动剂agomiR-146a;针刺联合agomiR-146a组给予针刺组和agomiR-146a组干预措施联合应用。末次干预后观察比较各组大鼠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角膜上皮细胞的形态及超微结构,实时定量PCR检测miR-146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JNK1(p-JNK1)、JNK1、MMP-9、IL-1β、caspase-3的蛋白表达。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UT水平明显降低(P<0.001),CFS评分明显增高(P<0.001),角膜组织中miR-146a的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01),p-JNK1/JNK1的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01),MMP-9、IL-1β、caspase-3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的BUT均明显增加(均P<0.01),CFS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1),角膜组织中miR-146a的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均P<0.01),p-JNK1/JNK1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01),MMP-9、IL-1β、caspase-3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与针刺组比较,agomiR-146a组、针刺联合agomiR-146a组BUT水平增高(P=0.013、0.001),CFS评分降低(P=0.003,P<0.001),角膜组织中miR-146a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增加(均P<0.001),p-JNK1/JNK1的蛋白表达均降低(均P<0.001),MMP-9、IL-1β、caspase-3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与agomiR-146a组比较,针刺联合agomiR-146a组CFS评分降低(P=0.021),miR-146a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01),MMP-9、IL-1β的mRNA表达降低(P=0.013,P<0.001),p-JNK1/JNK1、MMP-9、IL-1β、caspase-3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益气针法可有效改善混合型干眼模型大鼠的BUT、CFS及角膜上皮细胞微绒毛形态,其机制与角膜miR-146a/JNK1信号通路调控MMP-9、IL-1β、caspase-3等炎症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微小核糖核酸-146a c-Jun氨基末端激酶1 针刺 角膜 大鼠
原文传递
粪菌移植在肠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许昊 刘波 +3 位作者 张春霞 曾宪东 袁和学 张勇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5年第2期78-80,共3页
肠道微生物群与肠道功能、炎症反应、物质代谢及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可影响肠道及全身其他系统的生理功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1])。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是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经提取、制备、移植至患... 肠道微生物群与肠道功能、炎症反应、物质代谢及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可影响肠道及全身其他系统的生理功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1])。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是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经提取、制备、移植至患者的肠道内,从而纠正肠道菌群紊乱、重建正常肠道菌群,达到预防和治疗消化系统及其他系统疾病的目的^([2])。虽然FMT作为治疗手段的现代应用较为新颖,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菌移植 肠道菌群 肠道疾病 综述
原文传递
使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血糖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2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旷劲松 赵玉蓉 +1 位作者 辛彩虹 刘飞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3-16,共4页
报道2例在中国医科大学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取得良好效果的治疗过程。2例均为中老年T2DM患者,病史分别为15和18年,合并慢性并发症,就诊前... 报道2例在中国医科大学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取得良好效果的治疗过程。2例均为中老年T2DM患者,病史分别为15和18年,合并慢性并发症,就诊前采用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不能得到良好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增高(分别为10.6%和11.2%)。给予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达格列净10 mg(1次/d)、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每次1片(2次/d)/二甲双胍1000 mg(2次/d)治疗,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剂量,患者血糖控制满意出院,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 长效胰岛素
原文传递
快速交换试验对腹膜透析导管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新旺 吴微 +6 位作者 张丛笑 徐天华 韩莹雯 张雪 陈莹 孙亚南 姚丽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98-601,共4页
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怀疑腹膜透析(腹透)导管功能障碍的患者共36例,腹透管功能正常的对照组5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45±21)岁。对照组与腹透管功能障碍组快速期引流量分别为(2086±65)、(... 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怀疑腹膜透析(腹透)导管功能障碍的患者共36例,腹透管功能正常的对照组5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45±21)岁。对照组与腹透管功能障碍组快速期引流量分别为(2086±65)、(1181±637)ml,总引流时长分别为(15.2±1.3)、(38.3±14.9)min,腹透管功能障碍组较对照组的快速期引流量减少、总引流时长延长(均P<0.05)。与腹透管移位组比较,腹透管堵塞组新一袋灌入时长延长,快速期引流量减少,总引流时长延长,负超量增加(均P<0.05)。快速交换试验可早期诊断腹透导管功能障碍,鉴别导管功能障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管移位 腹膜透析管阻塞
原文传递
乳腺癌组织PCNA、MDM2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逄琳 陈新 +2 位作者 王艳 吕秀娟 田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9-232,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癌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小鼠双微体扩增基因(MDM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17例,使用原位杂交法与免疫组... 目的分析乳腺癌癌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小鼠双微体扩增基因(MDM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17例,使用原位杂交法与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HPV16/18、PCNA、MDM2及p53的表达,并分析PCNA、MDM2、p53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结果TNM分期高、肿瘤直径大及存在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HPV16/18、PCNA、MDM2阳性率均高于TNM分期低、肿瘤直径小及不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CNA、MDM2及p53表达与HPV16/18阳性率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PCNA、MDM2在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PCNA、MDM2、p53表达均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HPV16/18感染存在关联性,提示PCNA、MDM2可作为乳腺癌病情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增殖细胞核抗原 小鼠双微体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16/18 病理学类型
原文传递
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氯吡格雷抵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预后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赛 栗印军 +7 位作者 姜镇 邢宇 韦伟 包博 李欣 郭万超 吴洋 步佳琳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1-406,共6页
目的评价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对预后的影响,为以CYP2C19基因多态性进行抗血小板药物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 目的评价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对预后的影响,为以CYP2C19基因多态性进行抗血小板药物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PCI治疗并检测CYP2C19基因型的53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观察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其与氯吡格雷抵抗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关系,分析MACCE的危险因素,绘制5年生存曲线。结果(1)慢、中间及快代谢型患者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2)氯吡格雷抵抗与非抵抗组相比,PCI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3)在三组不同代谢类型患者中分别对氯吡格雷抵抗与非抵抗组进行5年生存率比较,PCI术后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高龄(>75岁)、性别(男性)、高体质指数(BMI≥24)、糖尿病、吸烟、支架数(≥3枚)、多支血管病变(≥2支)与氯吡格雷抵抗为MACCE的危险因素,而CYP2C19基因多态性不是MACCE的危险因素,高BMI及氯吡格雷抵抗是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氯吡格雷抵抗对患者远期生存无显著影响,高BMI患者行CYP2C19基因检测对指导抗血栓治疗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基因多态性 氯吡格雷抵抗 经皮冠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肛肠盆底外科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宪东 张勇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3年第6期547-550,共4页
肛肠盆底外科是近10余年来新兴的专科,它具有巨大的临床需求和发展空间。在专科医师不懈的坚持下,通过临床实践、学术交流、创新改良,目前已经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的盆底疾病专科和专科医师。然而,任何一个新兴学科的发展必然面临许多的难... 肛肠盆底外科是近10余年来新兴的专科,它具有巨大的临床需求和发展空间。在专科医师不懈的坚持下,通过临床实践、学术交流、创新改良,目前已经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的盆底疾病专科和专科医师。然而,任何一个新兴学科的发展必然面临许多的难题,明确现有学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积极地致力于解决问题,同时推进多学科协作、完善辅助检查、康复治疗等综合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坚持微创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坚持诊疗技术与科学研究并重、加强专科医师的培养等,有助于促进肛肠盆底外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疾病 后盆盆底疾病 肛肠盆底外科 发展现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