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庄河地区胃癌综合防治初期效果的流行病学评价 被引量:16
1
作者 郭海强 周宝森 +1 位作者 关鹏 袁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 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分析、评价辽宁省庄河地区胃癌高发现场“九五”期间所实施的胃癌一、二级综合防治措施的初期效果。方法 跟踪随访观察干预组和对照组人群胃癌死亡的详细情况 ,计算两组人群的胃癌累积死亡率和累积减寿率 ,以及... 目的 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分析、评价辽宁省庄河地区胃癌高发现场“九五”期间所实施的胃癌一、二级综合防治措施的初期效果。方法 跟踪随访观察干预组和对照组人群胃癌死亡的详细情况 ,计算两组人群的胃癌累积死亡率和累积减寿率 ,以及干预组相对对照组死亡和减寿的RR值和AR %值 ,并计算首次检出胃癌患者的 3年生存率 ,综合这些指标对干预试验的初期效果作出流行病学评价。结果 综合干预措施对人群胃癌死亡的RR值为 :0 5 70 6 (95 %CI:0 370 5~ 0 8789,P <0 0 5 ) ,AR %值为 42 94% ;对人群胃癌减寿率的RR值为 :0 6 5 5 0 (95 %CI:0 5 35 6~ 0 80 10 ,P <0 0 5 ) ,AR %值为 34 44 % ;检出胃癌患者的 3年生存率达 72 6 7%。结论 庄河地区实施的胃癌综合防治显著降低了试验干预人群的胃癌死亡和胃癌对人群寿命的影响 ,提高了胃癌患者的生存率 ,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综合防治 减寿分析 生存率 相对危险度 归因危险度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中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预防措施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戴国钧 翟城 +1 位作者 高洪信 滕国兴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34-236,共3页
中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预防措施效果观察戴国钧翟城高洪信滕国兴从60年代起,我国各级政府和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广大群众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物资和人力,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改水,开展预防地方性氟中毒的工作,其效果是共同关心的问题。... 中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预防措施效果观察戴国钧翟城高洪信滕国兴从60年代起,我国各级政府和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广大群众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物资和人力,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改水,开展预防地方性氟中毒的工作,其效果是共同关心的问题。现将近年来各地有关预防措施效果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氟中毒 氟中毒 预防 饮水型
下载PDF
中国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预防措施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戴国钧 翟城 +2 位作者 张志瑜 滕国兴 孙玉富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8-50,共3页
中国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预防措施效果戴国钧翟城张志瑜滕国兴孙玉富我国的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是七十年代后期提出、八十年代中期确定。十多年来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成绩。现就仅有的一些预防措施的效果观察报告作一综述... 中国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预防措施效果戴国钧翟城张志瑜滕国兴孙玉富我国的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是七十年代后期提出、八十年代中期确定。十多年来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成绩。现就仅有的一些预防措施的效果观察报告作一综述。1预防措施的降氟效果燃煤污染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燃煤型氟中毒 地方病 预防
下载PDF
传染病季节流行现象预测猩红热疫情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丹 周宝森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0-661,共2页
目的 分析辽宁省猩红热 195 0~ 2 0 0 2年历史疫情资料 ,建立外推预测模型对其疫情进行预测。方法 应用传染病季节流行现象 (Z -D现象 )对猩红热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并作出预测。结果 对最佳截取点的月累计百分位数和流行年前兆升降比... 目的 分析辽宁省猩红热 195 0~ 2 0 0 2年历史疫情资料 ,建立外推预测模型对其疫情进行预测。方法 应用传染病季节流行现象 (Z -D现象 )对猩红热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并作出预测。结果 对最佳截取点的月累计百分位数和流行年前兆升降比的相关分析 ,得出两者呈负相关 (R <O) ,回顾性符合率达 6 6 % ,外推性预测结果显示预测性效果较好 ,且提示 2 0 0 2年猩红热疫情仍呈上升趋势。结论 依据本年度猩红热的疫情资料 ,对下一流行年的疫情发生情况作出预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季节流行现象(Z-D) 猩红热 预测
下载PDF
中国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96
5
作者 李霓 代敏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11-415,共5页
目的调查中国女性子宫颈上皮内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相同研究方案,在中国3个地区(山西省阳城县、广东省深圳市和辽宁省沈阳市)进行15~59岁女性人群横断面调查,收集子宫颈上皮脱落细胞,并采用G... 目的调查中国女性子宫颈上皮内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相同研究方案,在中国3个地区(山西省阳城县、广东省深圳市和辽宁省沈阳市)进行15~59岁女性人群横断面调查,收集子宫颈上皮脱落细胞,并采用GP5+/6+PCR通用引物进行HPV分型。结果2 374例受检者中HPV总感染率为16.1%,其中病理诊断异常者中HPV感染率为65.0%。HPV阳性者中,混合感染占29.0%。HPV16感染率最高(3.7%),其次分别是HPV58、52和18型。高危型HPV总感染率在城乡间没有差别,而低危型HPV总感染率城市高于农村。高危型和低危型HPV感染年龄别分布城乡差别显著。结论中国女性HPV感染率较高,除HPV16型外,HPV52和58型仍是中国特有的优势感染型别。城乡HPV感染防治策略应针对不同的城乡人群特点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中国东北汉族人群WNK4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志军 杨志勇 +4 位作者 李妍 吕晶玉 石景璞 李岭 赵彦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9期706-707,711,共3页
目的探讨东北汉族人群WNK4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25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35例健康正常对照人群血样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A589S多态,结果经测序验证,同时检测所有人群的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结果(1)两组研究对象基因... 目的探讨东北汉族人群WNK4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25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35例健康正常对照人群血样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A589S多态,结果经测序验证,同时检测所有人群的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结果(1)两组研究对象基因型频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等位基因频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2)GT和TT基因型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升高密切相关(P=0.041,0.032)。结论WNK4基因A589S多态可能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K4基因 多态性 高血压
下载PDF
SIR模型对北京市SARS疫情流行规律的拟合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黄德生 关鹏 周宝森 《疾病控制杂志》 2004年第5期398-401,共4页
目的 探讨SARS在人群中的传播规律 ,研究预防措施对疾病传播的影响 ,为预防的控制SA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北京市SARS原始数据和易感者、传染者及消除者 (SIR)模型方程组 ,计算出易感者、传染者及消除者人数 ,并求出传染率、消除... 目的 探讨SARS在人群中的传播规律 ,研究预防措施对疾病传播的影响 ,为预防的控制SA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北京市SARS原始数据和易感者、传染者及消除者 (SIR)模型方程组 ,计算出易感者、传染者及消除者人数 ,并求出传染率、消除比及阈值等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参数。结果 对上述三类人群数量进行拟合 ,预测值与实际值相符合 ,差异无显著性。估计 4月2 1日的易感者 (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 )人数为 81 4 70人 ,传染率r为 4 .0 31× 1 0 -5,消除比γ为 3.1 5 0 ,阈值 ρ为 781 4 5。 结论 SIR回归模型对SARS传播的拟合效果好 ,可用于理论上探讨预防措施对SARS发病及传播规律影响的研究。 4月 2 1日后采取的预防措施及时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模型 北京 SARS 疫情 流行规律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预防
下载PDF
中国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霓 代敏 《世界感染杂志》 2009年第1期49-49,共1页
目的调查中国女性子宫颈上皮内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相同研究方案,在中国3个地区(山西省阳城县、广东省深圳市和辽宁省沈阳市)进行15—59岁女性人群横断面调查,收集子宫颈上皮脱落细胞... 目的调查中国女性子宫颈上皮内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相同研究方案,在中国3个地区(山西省阳城县、广东省深圳市和辽宁省沈阳市)进行15—59岁女性人群横断面调查,收集子宫颈上皮脱落细胞,并采用GP5+/6+PCR通用引物进行HPV分型。结果2374例受检者中HPV总感染率为16.1%,其中病理诊断异常者中HPV感染率为65.0%。HPV阳性者中,混合感染占29.0%。HPV16感染率最高(3.7%),其次分别是HPV58、52和18型。高危型HPV总感染率在城乡间没有差别,而低危型HPV总感染率城市高于农村。高危型和低危型HPV感染年龄分布城乡差别显著。结论中国女性HPV感染率较高,除HPV16型外,HPV52和58型仍是中国特有的优势感染型别。城乡HPV感染防治策略应针对不同的城乡人群特点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中国女性 横断面调查 多中心 HPV分型 子宫颈上皮内 HPV16型 总感染率
下载PDF
中国汉族肥胖人群IRS2G1057D多态性筛查
9
作者 孔令芳 钱聪 +3 位作者 张瑞霞 许春华 侯永生 刘国良 《中华糖尿病杂志(1006-6187)》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筛查肥胖人群IRS2G1057D多态性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辽宁汉族肥胖者225例,其中2型糖尿病(T2DM)组112例,健康对照组113例。用PCRRFLP方法检测IRS2G1057D多态性,结合T2DM发病机制相关的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作用简易指标的变化探讨其... 目的筛查肥胖人群IRS2G1057D多态性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辽宁汉族肥胖者225例,其中2型糖尿病(T2DM)组112例,健康对照组113例。用PCRRFLP方法检测IRS2G1057D多态性,结合T2DM发病机制相关的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作用简易指标的变化探讨其意义。结果(1)IRS2G1057D变异频率在肥胖总研究人群中为28.7%,T2DM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3.5%和23.9%(P=0.025)。(2)T2DM组DD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3.4%和5.3%(P=0.04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D和DD基因型的OR值分别为1.246和3.991。(3)在T2DM组,DD基因型的腰臀比(WHR)、HOMAIR及OGTT后2h的血糖、胰岛素和C肽均显著高于同组GG基因型,HOMAβ显著低于同组GG基因型。(4)在肥胖对照组,DD基因型的WHR、2h胰岛素、HOMAIR及HOMAβ也分别高于及低于同组GG基因型(均P<0.05)。(5)T2DM组GD、DD基因型的WHR较对照组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的DD基因型携带者T2DM患病风险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汉族 肥胖 IRS-2 G1057D 基因多态性 基因型 2型糖尿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受体底物2
下载PDF
以人群为基础子宫肌瘤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王玮 许伟 +1 位作者 丁淑玉 周宝森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821-823,共3页
目的:探讨妇女子宫肌瘤的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沈阳地区1260名女性的子宫肌瘤患病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对113例病例采用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子宫肌瘤危险因素。结果:子宫肌瘤患病率为8.97%(1... 目的:探讨妇女子宫肌瘤的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沈阳地区1260名女性的子宫肌瘤患病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对113例病例采用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子宫肌瘤危险因素。结果:子宫肌瘤患病率为8.97%(113/1 260),其中40-49岁组的患病率最高为15.29%(65/425);影响子宫肌瘤发生的危险因素按危险性大小依次为月经紊乱、既往盆腔炎、既往宫颈炎、口服避孕药、既往阴道炎和人工流产史,而月经初潮年龄延迟可能是子宫肌瘤的保护因素。结论:子宫肌瘤发病与月经紊乱、既往盆腔炎、既往宫颈炎、既往阴道炎、口服避孕药和人工流产史有关。有必要针对各种危险因素加强女性健康教育,提高其生殖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病因学 平滑肌瘤/病因学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回归分析
下载PDF
辽宁地区入院女性乳腺癌遗传度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霓 何苗 +4 位作者 张曦 李雪莲 吴伟 李鸣川 周宝森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探讨辽宁地区女性乳腺癌的家族聚集性,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按年龄进行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620例乳腺癌患者及其对照采用LiMantelGart法进行乳腺癌分离比的估算;Falconer回归法进行遗传度估算;条件Logisti... 目的:探讨辽宁地区女性乳腺癌的家族聚集性,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按年龄进行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620例乳腺癌患者及其对照采用LiMantelGart法进行乳腺癌分离比的估算;Falconer回归法进行遗传度估算;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其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乳腺癌的分离比为0.11±0.011。先证家系中一级亲属的遗传度为(45.90±3.869)%,二级亲属遗传度为(14.31±12.68)%。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有乳腺癌家族史,有其他癌症家族史,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24,月经周期不规律,流产次数较多,未曾哺乳,有过较大精神刺激,受教育程度较高以及用染发剂等化学品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乳腺癌家族史,其他癌症家族史,BMI>24,月经周期不规律,流产次数多,未曾哺乳,教育程度高,和使用染发剂等化学物品(P<0.05)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结论:辽宁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其他的危险因素为BMI>24,月经周期不规律、流产次数多、未曾哺乳、教育程度高以及用染发剂等化学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遗传学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回归分析
下载PDF
非吸烟女性肺癌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施海龙 何钦成 +1 位作者 戴晓淳 周宝森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79-282,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世界上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肺癌是大中城市中恶性肿瘤的第一死因,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迅速.其中女性肺癌死亡率正逐年上升,而病例中以非吸烟者占多数,其危险因素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来研究女性...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世界上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肺癌是大中城市中恶性肿瘤的第一死因,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迅速.其中女性肺癌死亡率正逐年上升,而病例中以非吸烟者占多数,其危险因素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来研究女性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以医院患者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包括女性肺癌患者618人,对照872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特征、被动吸烟史、烹饪油烟暴露史、燃料种类、煤烟暴露、亲属患癌史、职业史与饮食史等.结果女性肺癌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儿童时期被动吸烟(OR=1.81,95%CI=1.46~2.24)、烹饪油烟暴露(OR=3.18,95%CI=2.55~3.97)、煤烟暴露(OR=2.56,95%CI=1.83~4.55)、肺部疾病史(OR=1.80,95%CI=1.43~2.27)、肺结核史(OR=1.63,95%CI=1.31~2.03)、肿瘤家族史(OR=2.09,95%CI=1.46~3.00)和肺癌家族史(OR=2.46,95%CI=1.55~3.90)是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显示儿童时期被动吸烟、烹饪油烟暴露、煤烟暴露、肺部疾病史、肺结核史及肿瘤或肺癌家族史是非吸烟女性肺癌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肺癌 危险因素 被动吸烟
下载PDF
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 被引量:19
13
作者 吴泽明 吴伟 +1 位作者 王萍 周宝森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反馈(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率的应用前景.方法利用沈阳市的气象资料(包括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日照)和动物疫情资料(包括鼠密度和鼠带病毒率)共6个指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将1984~... 目的探讨反馈(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率的应用前景.方法利用沈阳市的气象资料(包括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日照)和动物疫情资料(包括鼠密度和鼠带病毒率)共6个指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将1984~2003年沈阳市HFRS发病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选择1984~2001年的数据,利用STATISTICA Neural Network(ST NN)建立BP网络预测模型,然后训练网络、预测2002和2003年HFRS的发病率.同时用上述指标建立线性预测模型,其结果与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对于BP神经网络,其平均误差率为7.89%,非线性相关系数为0.896.对于线性回归模型,其平均误差率为24.78%,非线性相关系数为0.711.结论BP人工神经网络可以用于HFRS发病率的预测,效果好于传统的线性回归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人工神经网络 肾综合征出血热 发病率 预测
下载PDF
XPD基因多态性与非吸烟女性肺癌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9
14
作者 尹智华 马锐 +3 位作者 崔泽实 李鸣川 何钦成 周宝森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92-496,共5页
背景与目的 着色性干皮病互补基因D(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D,XPD)是一种重要的DNA损伤修复基因,其常见的多态是位于751密码子的A→C多态。本研究旨在探讨XPD基因75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吸烟女性肺癌易感性的关系,并探讨... 背景与目的 着色性干皮病互补基因D(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D,XPD)是一种重要的DNA损伤修复基因,其常见的多态是位于751密码子的A→C多态。本研究旨在探讨XPD基因75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吸烟女性肺癌易感性的关系,并探讨油烟暴露与基因多态性交互作用对肺癌风险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非吸烟女性肺癌患者105人和对照105人。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XPD基因Lys751Gln多态基因型。结果 携带至少1个751Gln等位基因者患肺癌的风险显著增高,调整OR为2.80(95%CI为1.21~6.48)。携带等位基因751Gln又有油烟暴露的个体患肺癌的风险较两个危险因素单独作用时更高,校正OR为6.85(95%CI为1.69~27.67,P=0.007)。结论 XPD基因Lys751Gln多态是非吸烟女性肺癌的遗传易感因素。携带XPD751Gln等位基因又有油烟暴露的非吸烟女性患肺癌的风险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肺癌 XPD基因 遗传多态性
下载PDF
女性肺腺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周宝森 王天爵 +2 位作者 张群弟 关鹏 JosephM.Wu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36-539,共4页
1991年 4月至 1995年 12月在沈阳市区开展了以健康人群为基础的肺腺癌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原发性肺腺癌病例 72例 ,年龄为 35~ 6 9岁 ,有Mantel Haenszel法与多因素Logistic模型对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烹调油烟、肺癌家族史、月... 1991年 4月至 1995年 12月在沈阳市区开展了以健康人群为基础的肺腺癌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原发性肺腺癌病例 72例 ,年龄为 35~ 6 9岁 ,有Mantel Haenszel法与多因素Logistic模型对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烹调油烟、肺癌家族史、月薪收入、活产数、β -胡萝卜素摄入量和维生素E与肺腺癌发病有关。对其中烹调油烟按等级数量化后 ,其OR值分别为 1 33、7 33、1 6 7,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对其暴露水平调整后 ,暴露于烹调油烟的危险性为 4 5 3倍。肺癌家族史的危险度为 7 6 5。摄入蔬菜、水果中的 β -胡萝卜素为保护因素 ,保护度为 0 38。调整混杂因素后对女性肺腺癌的多变量Logistic回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环境烟草烟雾 危险因素 室内空气污染
下载PDF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吴伟 郭军巧 +1 位作者 王萍 周宝森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3-488,共6页
目的探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率预测上的优势及应用前景。方法利用1984-2002年沈阳市的气象资料(包括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日照)和动物疫情资料(包括鼠密度和鼠带病毒率)共6个指标作为神经网络的... 目的探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率预测上的优势及应用前景。方法利用1984-2002年沈阳市的气象资料(包括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日照)和动物疫情资料(包括鼠密度和鼠带病毒率)共6个指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将1985-2003年沈阳市HFRS发病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利用Matlab7.0软件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分别构建HFRS发病率的GRNN预测模型和反馈(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样本进行拟合和预测并对两者的拟合和预测性能进行比较。结果GRNN的最优光滑因子为0.35;BP神经网络的隐含层数定为6。从拟合效果来看,GRNN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平均误差率(MER)分别为25.42%和25.55%;两者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438和0.9729,总的来说,拟合效果比较满意,两者拟合差异不是很明显。从预测效果来看,两者的MER分别为4.90%和15.16%,GRNN的MER远远小于BP神经网络;两者的r2分别为0.9897和0.9516。结论GRNN充分体现了它在小样本预测中的优势,预测效果优于BP神经网络,对解决HFRS等流行情况影响因素复杂的问题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反馈神经网络 肾综合征出血热 预测
下载PDF
三氯化铬对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孔令芳 钱聪 +2 位作者 李强 侯永生 刘国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3089-3092,共4页
目的探讨三价铬改善糖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血铬正常的健康人作对照,将63例血铬降低的T2DM患者的红细胞悬液与不同浓度的三氯化铬进行体外孵育,测定孵育前、后碘标INS与红细胞INS受体结合物的放射性,并进行Scatchard分析。结果T2DM组... 目的探讨三价铬改善糖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血铬正常的健康人作对照,将63例血铬降低的T2DM患者的红细胞悬液与不同浓度的三氯化铬进行体外孵育,测定孵育前、后碘标INS与红细胞INS受体结合物的放射性,并进行Scatchard分析。结果T2DM组较对照组血铬显著降低(P<0.01);碘标INS与受体的最大特异性结合率及r1、r2均降低(P<0.01),且空腹INS水平与受体的结合位点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r=-0.91,P<0.05)。加入三氯化铬后,与“0”浓度组比较,“100”浓度组仅r1增加(P<0.01),而“200”及“400”浓度组的最大特异性结合率及r1、r2均增加,k1及k2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三价铬可能通过增加受体的敏感性而增加INS与受体的结合率,从而改善IR调节糖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红细胞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相关的危险度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苏洪英 刘静 +4 位作者 何苗 贾志芳 关舒 周宝森 徐克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18期1368-1370,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情况,探讨HBV感染与PHC危险性的关系。方法:收集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住院的PHC患者224例作为病例组,同时期在此科住院的其他非肝病患者280例作为对照组,记...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情况,探讨HBV感染与PHC危险性的关系。方法:收集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住院的PHC患者224例作为病例组,同时期在此科住院的其他非肝病患者28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其血清HBV标志,与既往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等情况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PHC组HBV总感染率为68.22%(146/214),以HBsAg阳性(65.42%,140/214)和抗-HBe阳性(30.84%,66/214)为主,对照组总感染率为7.63%(20/262),其中以HBsAg(3.44%,9/262)和抗-HBe(7.63%,20/262)为主。病例组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00.1,P〈0.000 1),优势比OR=27.4(95%CI为16.0~46.9)。结论:HBV慢性感染是PHC的一个危险因素,在HBV慢性感染者中进行PHC筛查,对早期诊断PHC提高其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炎病毒 乙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影响卵巢癌发生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迟雪东 周宝森 +1 位作者 李联昆 张新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98-1199,1201,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卵巢癌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卵巢癌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2009年2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卵巢癌患者243例为研究组,门诊确诊非恶性肿瘤(同时排除卵巢疾病)270例为对照组。采用调查表... 目的探讨影响卵巢癌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卵巢癌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2009年2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卵巢癌患者243例为研究组,门诊确诊非恶性肿瘤(同时排除卵巢疾病)270例为对照组。采用调查表,对两组妇女进行调查,调查其一般情况、既往史、婚姻月经生育史、家族史及个人史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因素计算其卵巢癌发生绝对危险度(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痛经、初潮年龄、月经期、妊娠次数、自然流产、人工流产为有统计学意义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自然流产、人工流产、月经期为有统计学意义因素,OR及其95%C1分别为0.252(0.100~0.636)、4.199(2.710~6.504)、3.525(2.252~5.519)。结论足月妊娠、减少人工流产可能预防卵巢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非吸烟女性肺癌与月经生育史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尹智华 李鸣川 +1 位作者 何钦成 周宝森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56-1457,共2页
目的探讨月经史、生育史及避孕药的使用与非吸烟女性肺癌的关系。方法对沈阳市区内非吸烟女性肺癌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共收集了新诊断的非吸烟原发性肺癌病例409例及按配比年龄与性别在一般人群中选对照436例。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特征、月... 目的探讨月经史、生育史及避孕药的使用与非吸烟女性肺癌的关系。方法对沈阳市区内非吸烟女性肺癌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共收集了新诊断的非吸烟原发性肺癌病例409例及按配比年龄与性别在一般人群中选对照436例。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特征、月经史、生育史以及避孕药服用史。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危险因素。结果妊娠总数大(趋势检验P=0.018)、绝经年龄大(趋势检验P=0.065)的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生的危险性大。使用口服避孕药可增加肺癌发生的风险,其OR值为1.56(P=0.05)。结论雌激素可能在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生育史 月经 女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