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吴坤艳 赵岩 张艳玲 《临床护理杂志》 2005年第5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状态的促进作用。方法将9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康复护理干预组58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按照常规护理操作执行。康复护理干预组采用以运动疗法为主的康复程序。两组患者均采用神经...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状态的促进作用。方法将9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康复护理干预组58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按照常规护理操作执行。康复护理干预组采用以运动疗法为主的康复程序。两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及生活能力状态分级进行评测。结果康复护理干预组的神经功能及生活状态恢复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及早并全程采取康复护理干预,使患者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康复 护理干预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炎症因子、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 被引量:7
2
作者 单海燕 李雪莲 +3 位作者 李婉 祁慧萌 刘姝 杨丽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7-33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微量蛋白(MAU)的相关关系。方法将7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24 h动态血压(24 h ABPM)结果分为A、B组,A组为杓型组,共31例;B组为非杓型组,共35例,分别检测hs-CRP、MAU...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微量蛋白(MAU)的相关关系。方法将7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24 h动态血压(24 h ABPM)结果分为A、B组,A组为杓型组,共31例;B组为非杓型组,共35例,分别检测hs-CRP、MAU。结果 B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1);B组的MAU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1);非杓型组夜间收缩压(nSBP)与hs-CRP、MAU之间存在正相关(r=0.426,P<0.01;r=0.285,P<0.01)。结论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hs-CRP、MAU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昼夜节律 超敏C反应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下载PDF
己酮可可碱对高糖时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孙文波 王秋月 +3 位作者 马东蔚 马小羽 陈芬琴 王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205-2209,共5页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表达的影响及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高糖组、甘露醇组、PTX甲...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表达的影响及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高糖组、甘露醇组、PTX甲组、PTX乙组、PTX丙组,分别在24、48和72 h采用RT-PCR法和ELISA法检测PTX对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内MCP-1mRNA及蛋白、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的影响。结果高糖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mRNA及蛋白、FN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己酮可可碱各组比高糖组有明显下降(P<0.01);不同浓度的己酮可可碱对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MCP-1的表达抑制程度不同(P<0.05)。结论己酮可可碱可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的表达以及FN的分泌,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己酮可可碱可能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起到有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糖尿病肾病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己酮可可碱 纤维连接蛋白
下载PDF
磺达肝癸钠延长期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效丽 李效娟 林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观察磺达肝癸钠延长期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行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诊治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行早期PCI的患者12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磺达肝癸钠普通治疗组(A组... 目的观察磺达肝癸钠延长期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行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诊治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行早期PCI的患者12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磺达肝癸钠普通治疗组(A组,40例)、磺达肝癸钠延长期治疗组(B组,41例)和依诺肝素组(C组,40例),三组的基础治疗相同。A组予以磺达肝癸钠2.5mg/d,皮下注射5~7d,平均6.02d;B组予以磺达肝癸钠2.5mg/d,皮下注射lO~15d,平均12.61d;C组予以依诺肝素5000U/12h,皮下注射5—7d,平均6.21d。观察治疗15d内各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心肌缺血、新发心肌梗死、死亡)的发生情况及出血(皮肤黏膜的轻度出血及内脏器官的严重出血)情况。结果B组死亡、再发心肌缺血、新发心肌梗死及总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9%(2/41)、0、0、4.9%(2/41)]均低于A组[分别为25.0%(10/40)、12.5%(5/40)、10.0%(4/40)、47.5%(19/40)]、c组[分别为27.5%(11/40)、15.0%(6/40)、12.5%(5/40)、55.0%(2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C组轻度出血、重度出血及总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2.5%(13/40)、15.0%(6/40)、47.5%(19/40)]显著高于A组[分别为10.0%(4/40)、2.5%(1/40)、12.5%(5/40)]、B组[分别为14.6%(6/41)、2.4%(1/41)、17.1%(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磺达肝癸钠延长期治疗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行早期PCI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且未增加出血风险,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药物疗法 抗凝药 磺达肝癸钠 依诺肝素
原文传递
1057名体检人群代谢异常状况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锦春 邓娓娓 曹翠平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7年第6期47-48,共2页
调查2006年干诊科体检人群1057名,年龄39--65岁,男869名,女188名。结果代谢综合征、高血糖、高血压、高TG、高TC、高LDL、低HDL、高尿酸、肥胖人群分别为24.59%,27.53%,31.66%,37.93%,28.57%,29.71%,31.31%,8... 调查2006年干诊科体检人群1057名,年龄39--65岁,男869名,女188名。结果代谢综合征、高血糖、高血压、高TG、高TC、高LDL、低HDL、高尿酸、肥胖人群分别为24.59%,27.53%,31.66%,37.93%,28.57%,29.71%,31.31%,8.89%,26.74%。结论代谢异常状况在于部保健人群中是高发人群,应是重点防治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保健 代谢异常 高血糖
原文传递
治疗相关髓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牛一蒙 李艳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539-542,共4页
治疗相关髓细胞白血病(TRML)是继发于原发性疾病之后的髓细胞白血病,是目前发病率与导致的患者病死率均较高的髓细胞白血病亚型。TRML患者预后差,中位生存期较短,对传统疗法效果欠佳。随着对TRML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上各种新疗法,如靶... 治疗相关髓细胞白血病(TRML)是继发于原发性疾病之后的髓细胞白血病,是目前发病率与导致的患者病死率均较高的髓细胞白血病亚型。TRML患者预后差,中位生存期较短,对传统疗法效果欠佳。随着对TRML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上各种新疗法,如靶向治疗、免疫疗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等亦不断涌现,为TRML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与研究方向。笔者拟就TRML的发病机制、治疗进展及预后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细胞 肿瘤 第二原发 精准医疗 分子靶向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