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的解剖学教育 被引量:20
1
作者 柏树令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5年第4期350-352,共3页
人体解剖学是基础医学的支柱课程,中国目前的解剖学教育与教学情况是国际瞩目的问题.在调查了原卫生部属院校和其他20所医学院校解剖学教学情况,并在第16届(日本京都)国际解剖学会(WAA)作了大会报告.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解剖学教学,为中国... 人体解剖学是基础医学的支柱课程,中国目前的解剖学教育与教学情况是国际瞩目的问题.在调查了原卫生部属院校和其他20所医学院校解剖学教学情况,并在第16届(日本京都)国际解剖学会(WAA)作了大会报告.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解剖学教学,为中国的解剖学走向世界筑路搭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下载PDF
解剖学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92
2
作者 柏树令 王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0-132,共3页
《人体解剖学》是基础医学中的支柱学科,它与《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并驾齐驱,成为基础医学的顶梁柱,俗称“3理1剖”,构成基础医学教育的必修学科。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换代日新月异。但是,作为最古老的人... 《人体解剖学》是基础医学中的支柱学科,它与《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并驾齐驱,成为基础医学的顶梁柱,俗称“3理1剖”,构成基础医学教育的必修学科。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换代日新月异。但是,作为最古老的人体解剖学科由于其传授知识的内容是正常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知识变化不大。人体的微细结构因分科过细的原因,已经转变为一些新生学科,而人体的功能的新发展越来越多,大部也离开了人体解剖学授课范围。因此,《人体解剖学》教学的“瓶颈”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教学改革 基础医学教育 医学科学 《生理学》 《病理学》 《药理学》 形态结构 正常人体 微细结构
下载PDF
绘图教学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房艳 单伟 +1 位作者 李德华 柏树令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4-164,198,共2页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形态学科,内容、结构和名词繁多,形态和毗邻关系复杂,直观性较强,但易学难记,因而找到更合适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1].目前教学过程中标本、挂图、模型及多媒体的应用较为普遍,而老一辈的绘图教学法有...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形态学科,内容、结构和名词繁多,形态和毗邻关系复杂,直观性较强,但易学难记,因而找到更合适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1].目前教学过程中标本、挂图、模型及多媒体的应用较为普遍,而老一辈的绘图教学法有逐渐萎缩的趋势,课堂上能熟练地在黑板上绘制线条简图来讲解内容的老师越来越少,大多年轻教师忽视了绘图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法 解剖学教学 绘图 应用 形态学科 人体解剖学 医学基础 毗邻关系
下载PDF
人体解剖学国家精品课的创建与运作 被引量:21
4
作者 柏树令 王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1-243,共3页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运作 中国医科大学 精品课程 2004年 教学工作 教学质量 国家级
下载PDF
一个新的甲状腺手术麻醉点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慧友 柏树令 刘德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为甲状腺手术提供新的麻醉方法。方法:用30侧成人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了颈前部神经的来源、分支分布及其吻合。结果:颈皮神经分单干,上、下干和上、中、下干三种类型。上、中、下干的起始宽度分别为1.6±0.6... 目的:为甲状腺手术提供新的麻醉方法。方法:用30侧成人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了颈前部神经的来源、分支分布及其吻合。结果:颈皮神经分单干,上、下干和上、中、下干三种类型。上、中、下干的起始宽度分别为1.6±0.6mm,1.8±0.6mm和1.8±0.7mm;干长17.7±7.8mm,31.7±12.3mm和25.4±9.0mm。锁骨上内侧神经分布至胸锁关节和胸骨柄上方的皮肤。面神经颈支的降支均与颈皮神经吻合。明确了通过胸锁乳突肌前缘,甲状软骨上缘下方1.5cm与颈前正中线外侧4cm的交点处(麻醉点)1cm和2cm半径圆形区的神经来源和分布。结论:经临床100例应用验证新麻醉点具有安全可靠、效果理想、并发症少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局部麻醉 新麻醉点 应用解剖
下载PDF
颧脂肪垫及其固定结构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威 佟晓杰 +3 位作者 刘晓燕 段坤昌 孙鹏 赵奕楠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6年第1期47-49,i0006,共4页
目的研究颧脂肪垫和其固定结构的解剖,寻找新的面中部年轻化手术方法。方法对10具福尔马林浸泡过的头部尸体进行肉眼及显微镜下解剖,观察颧脂肪垫的分布、位置及与皮肤层和深部SMAS层的固定结构,应用B超测量24名自愿者颧脂肪垫厚度。结... 目的研究颧脂肪垫和其固定结构的解剖,寻找新的面中部年轻化手术方法。方法对10具福尔马林浸泡过的头部尸体进行肉眼及显微镜下解剖,观察颧脂肪垫的分布、位置及与皮肤层和深部SMAS层的固定结构,应用B超测量24名自愿者颧脂肪垫厚度。结果颧脂肪垫为面中部皮下脂肪的一个增厚区域,它的范围外侧起自颧弓和颧骨体交界,内侧到达鼻唇沟,上界位于眼轮匝肌下缘,下界位于口角外下方,在老年尸体可达下颌缘,近似一个倒置的三角形。颧脂肪垫与皮肤层之间有三个由致密的细小纤维隔组成的区域紧密结合,其与深面的SMAS层之间也有三个纤维隔连接区域。颧隔将面中部皮下脂肪分隔为两部分,颧脂肪垫与颊脂体通过薄层的表情肌可以清楚地分开。对比研究中国北方青年和老年女性颧脂肪垫厚度,发现老年组在一些位置脂肪垫厚于青、中年组。结论颧脂肪垫周围有韧带和纤维隔起到固定作用,悬吊颧脂肪垫时应将颧隔上下的脂肪垫分别悬吊。老年人面部脂肪增多可能也是脂肪垫下垂和鼻唇沟加深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除皱术 颧脂肪垫 超声
下载PDF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体会 被引量:9
7
作者 佟浩 王振宇 +2 位作者 段坤昌 曹郁琪 吕永利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2年第4期382-382,共1页
关键词 多媒体 人体解剖学 教学
下载PDF
股内下部皮瓣显微外科解剖学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元健 刘健华 李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9-11,60,共3页
在3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察了股内下部皮瓣的血供来源。对发自股动脉的缝匠肌外缘下皮动脉,缝匠肌内缘下皮动脉和发自膝降动脉的外侧皮支,内侧皮支的外径,分布等作了观测。
关键词 皮瓣 皮动脉 静脉 下肢
下载PDF
大腿内中部皮瓣显微外科解剖学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元健 刘健华 李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284-286,共3页
应用30例注入红色乳胶的新鲜成人下肢,研究了供应大腿内中部皮瓣的缝匠肌内缘中皮动脉。该动脉出现率为93.3%,并且全部来源于股动脉。其起点处平均外径为1.69±0.08mm。穿深筋膜后该动脉可分为升支、横支和降支。
关键词 皮瓣 皮动脉 并行静脉 解剖学 大腿
下载PDF
国外4所医学院校解剖学教育与教学改革现状 被引量:25
10
作者 柏树令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0-370,共1页
2004年8月,我参加了在日本京都召开的国际解剖学术会(IFAA),会议专门对解剖学教学进行了半天的学术报告.现将来自美国、日本、瑞典、巴西等几个国家的代表报告的医学院校解剖学教育和改革现状报告如下:
关键词 国外 医学院校 解剖学 医学教育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舌骨大角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2
11
作者 段坤昌 王秀荣 +2 位作者 王鲜菊 刘元健 杨跃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6-288,共3页
观察74例成人舌骨的整体形态。测量了舌骨大角的长度、舌骨大角与舌骨体的夹角以及舌骨大角的间距。右侧舌骨大角长31.4±2.6mm,左侧舌骨大角长31.0±2.5mm。右侧舌骨大角与舌骨体夹角26.1°±... 观察74例成人舌骨的整体形态。测量了舌骨大角的长度、舌骨大角与舌骨体的夹角以及舌骨大角的间距。右侧舌骨大角长31.4±2.6mm,左侧舌骨大角长31.0±2.5mm。右侧舌骨大角与舌骨体夹角26.1°±6.8°;左侧舌骨大角与舌骨体夹角27.7°±7.6°。舌骨大角前端间距185±7.4mm;舌骨大角后端间距39.2±5.6mm。探讨了舌骨大角与病因不清的咽喉部异物感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舌骨大角过长、过度向内弯曲,以及舌骨大角与舌骨体夹角的异常,可能是产生舌骨大角综合征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骨大角 综合征 解剖学
下载PDF
人体解剖学PBL教学法的运用与思考 被引量:35
12
作者 王军 柏树令 +3 位作者 王鲁建 李瑞 王振宇 佟晓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5年第5期465-466,共2页
PBL教学方式具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等优点,是国际现代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在实际运作中,也发现课堂上应用PBL的不适当之处,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教学改革 PBL
下载PDF
胸锁乳突肌前缘颈丛阻滞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慧友 柏树令 +3 位作者 刘德成 刘慧 李波 张健 《解剖科学进展》 CAS 1999年第3期270-271,共2页
作者对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部位进行了改良。在胸锁乳突肌前缘 ,甲状软骨上缘下 1.5 cm与前正中线外 4 cm的交点处 (麻醉点 ) ,先垂直进针 ,针尖入皮下后向内倾斜 ,进针深度为 1- 1.5 cm,注入局麻药2 m l,退针至皮下后再向前 ,前下方各注... 作者对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部位进行了改良。在胸锁乳突肌前缘 ,甲状软骨上缘下 1.5 cm与前正中线外 4 cm的交点处 (麻醉点 ) ,先垂直进针 ,针尖入皮下后向内倾斜 ,进针深度为 1- 1.5 cm,注入局麻药2 m l,退针至皮下后再向前 ,前下方各注药 1.5 ml。通过 3 0具 ( 60侧 )尸体模拟解剖实验研究和 10 0例临床应用观察证明 ,本法操作简便 ,麻醉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丛神经麻醉 解剖 胸锁乳突肌前缘
下载PDF
大腿前中区皮瓣游离移植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吉 柏树令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6年第3期152-154,189-190,共5页
用30例成人下肢研究了大腿前中区的皮血管,发现分布于该区的主要皮血管为缝匠肌内、外侧缘肌间隙浅出的缝匠肌内缘皮血管和外缘皮血管。本文对这些皮血管的来源、出现率、起始部位、穿深筋膜部位及外径等进行了观察。
关键词 皮瓣 皮动脉
下载PDF
人Heubner回返动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杰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7年第3期247-248,共2页
目的研究Heubner回返动脉的显微解剖,为经翼点手术入路提供应用解剖资料。方法20侧(10例)成人头颅标本,10%多聚甲醛固定,经血管灌注彩色乳胶,模拟双侧翼点入路开颅,研究Heubner回返动脉起止位置、走行路径及其与相邻解剖结构之间的显微... 目的研究Heubner回返动脉的显微解剖,为经翼点手术入路提供应用解剖资料。方法20侧(10例)成人头颅标本,10%多聚甲醛固定,经血管灌注彩色乳胶,模拟双侧翼点入路开颅,研究Heubner回返动脉起止位置、走行路径及其与相邻解剖结构之间的显微解剖关系。结果本组10例标本20侧中,19侧有Heubner回返动脉存在(有1侧为3支,2侧为2支,其余16侧为1支)。均起源于同侧大脑前动脉,以前交通动脉远、近侧2mm内最多。大脑前动脉水平段(A1)远侧,距前交通动脉2mm附近,常有Heubner回返动脉发出逆向伴行。Heubner回返动脉发出后以向A1段上方、内上方为主,向后上方走行。本组有3支回返动脉同内侧豆纹动脉间有吻合,未见回返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的直接分支有吻合支,但可见向后发出的细小穿支分布于胼胝体、基底节、下丘脑及额叶脑组织。结论Heubner回返动脉的识别并明确其与大脑前动脉A1段、额极动脉以及额眶动脉的关系,对经翼点入路的手术安全显露术区,避免损伤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ubner回返动脉 经翼点入路 人体解剖学
下载PDF
桡神经干血供的显微外科解剖学
16
作者 董建明 郭光文 +1 位作者 李吉 姜保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2期81-83,共3页
用红色乳胶灌注成人尸体上肢35侧,观察桡神经的血供。营养桡神经的动脉来自于肱深动脉、桡侧返动脉、中副动脉和肌支动脉。其中肱深动脉和桡侧返动脉在桡神经血供中起重要作用。并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桡神经在临床上的应用。
关键词 桡神经 营养动脉 血管外径 解剖
下载PDF
桡神经浅支及深支血供的显微外科解剖学
17
作者 董建明 郭光文 +1 位作者 李吉 姜保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用红色乳胶灌注成人尸体上肢35侧,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桡神经浅支及深支血供来源,血管外径,血管的集中区域,并讨论其临床意义。
关键词 桡神经 营养动脉 显微外科 解剖学
下载PDF
胸肋肩胛肌引起胸出口综合征的应用解剖学
18
作者 段坤昌 李吉 +1 位作者 宋智敏 刘玉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318-319,326,共3页
对102具尸体204侧胸肋肩胛肌进行解剖调查。见6例异常肌,横跨过臂丛,锁骨下动脉和静脉出现率2.94%。本文讨论了胸肋肩胛肌引起胸出口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胸肋肩胛肌 综合征 解剖学
下载PDF
肌袢成形术所用股二头肌的应用解剖学
19
作者 柏树令 宋志敏 +1 位作者 王志刚 裴文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S1期8-11,共4页
应用显微外科解剖学方法和光镜、扫描电镜观察方法、观察了股二头肌的肌外血管来源和肌内血管构筑。发现股二头肌肌外血管主要来自第1、2、3穿动脉,入肌点主要位于股二头肌肌腹上2/5—3/5区,入肌点处动脉及伴行静脉外径均在1mm以上。股... 应用显微外科解剖学方法和光镜、扫描电镜观察方法、观察了股二头肌的肌外血管来源和肌内血管构筑。发现股二头肌肌外血管主要来自第1、2、3穿动脉,入肌点主要位于股二头肌肌腹上2/5—3/5区,入肌点处动脉及伴行静脉外径均在1mm以上。股二头肌肌腱内有两种类型的血管:较粗大的微动脉和与腱纤维平行的毛细血管。肌内血管分为血管束、血管索和平行血管干。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股二头肌的最佳劈裂宽度的选择及改进手术方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袢成形术 股二头肌 应用解剖学
下载PDF
上臂内外侧轴型皮瓣间血供的显微外科解剖学
20
作者 孟庆延 李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6期435-438,共4页
在手术显微镜下,上臂内外侧轴型皮瓣间供血可分为三层:真皮下血管网;浅筋膜深层血管网和深筋膜表面血管网。其中浅筋膜深层血管网吻合支丰富,血管口径粗,是调节皮瓣间血运的主要血管网,在皮瓣的扩大切取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上臂皮瓣 显微解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