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BL+PBL+CBL三轨教学法用于传统康复方法学的探讨
1
作者 何宇 唐一龙 +2 位作者 孙年怡 韩小钗 刘学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9期7-9,共3页
三轨教学法“LBL+PBL+CBL”是一种具有授课导向、问题导向、案例导向的融合式教学法。在传统康复方法学的教学中,应用三轨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问题,模拟情景,激发学生思考,并且通过授课、问题和案例驱动,引导学生独立学习以... 三轨教学法“LBL+PBL+CBL”是一种具有授课导向、问题导向、案例导向的融合式教学法。在传统康复方法学的教学中,应用三轨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问题,模拟情景,激发学生思考,并且通过授课、问题和案例驱动,引导学生独立学习以及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主动回答临床问题,最终构建课程体系。文章采用三轨教学法,在传统康复方法学课程中进行创新教学,并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实践证明,三轨融合式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应用能力、任务组团队合作的有效性、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康复方法学本科教学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轨教学法 LBL PBL CBL 传统康复方法学 中医康复学 融合式教学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中医康复学多种教学法融合应用探讨
2
作者 何宇 唐一龙 +2 位作者 孙年怡 梁涣冰 刘学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6期30-33,共4页
文章阐述了成果导向型教育(OBE)理念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特点,以及当下中医康复学已实施多种有效教学法并引入OBE理念,传递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理念;并设计了实施框架与方案,以期作为导向性课程设计的选择之一,旨在提升教学质量... 文章阐述了成果导向型教育(OBE)理念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特点,以及当下中医康复学已实施多种有效教学法并引入OBE理念,传递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理念;并设计了实施框架与方案,以期作为导向性课程设计的选择之一,旨在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中医康复学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促使行业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型教育 中医康复学 融合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研究
下载PDF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SSP教学模式在中医康复学的应用
3
作者 何宇 韩小钗 +2 位作者 孙年怡 唐一龙 刘学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8期13-15,共3页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医疗市场需求的增长,高素质、高能力的中医康复人才在医疗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传统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不利于医德医风的培养,不符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中医康复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医疗市场需求的增长,高素质、高能力的中医康复人才在医疗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传统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不利于医德医风的培养,不符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中医康复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更好的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提高教学质量。文章就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学生标准化病人(SSP)教学模式在中医康复学的应用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学生标准化病人 中医康复学 医学教育 教学研究
下载PDF
康复案例结合护理技术工作坊在神经康复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高岩 刘丽敏 +2 位作者 姜李 李华 刘乃全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第16期83-86,共4页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我院2020年7月至2022年4月在康复科实习的88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康复案例结合护理技术工作坊模式,探讨康复案例结合护理技术工作坊在神经康复护理实践...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我院2020年7月至2022年4月在康复科实习的88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康复案例结合护理技术工作坊模式,探讨康复案例结合护理技术工作坊在神经康复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实践表明,康复案例结合护理技术工作坊应用于神经康复护理实践教学中,能够提高实习护生的专科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有利于培养护生的护理临床决策能力,可为康复护理临床实践培训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案例 康复护理技术 工作坊 神经康复 实践教学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临床结局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5
作者 孙红言 朱莉 +2 位作者 孙兆青 张贺 汤蕙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建立一个风险预估模型用于预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72例急性冠... 目的建立一个风险预估模型用于预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7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系统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建模组(75%)及验证组(25%),通过LASSO回归分析来确定潜在的危险因素,通过逻辑回归分析以确定独立危险因素,从而建立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用于评估模型的判别能力,校准曲线用于模型的校准,另外通过决策曲线分析用于评估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122例患者(18.15%)发生了MACE,其中建模组和验证组分别为82例(16.27%)和40例(23.81%)。最后,确定了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支架置入枚数、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五个变量来构建模型,建模组和验证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812和0.803,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区分能力。此外,校准和决策曲线分析表明,该模型分别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结论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支架置入枚数、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是与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该模型可指导此类患者的精准治疗,并有助于临床早期干预,从而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糖尿病 不良心血管事件 风险模型
下载PDF
等速技术和弹力带阻抗运动在脑卒中康复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吕俊良 王志强 +1 位作者 于莉莉 张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28-32,共5页
等速技术在康复医学领域中具有高安全性、可重复性、客观性等优点,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重点阐述近年来等速技术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评定和康复训练的研究进展,并综述弹力带阻抗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肌力、耐力等运动功能的... 等速技术在康复医学领域中具有高安全性、可重复性、客观性等优点,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重点阐述近年来等速技术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评定和康复训练的研究进展,并综述弹力带阻抗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肌力、耐力等运动功能的影响,对比两种训练方法的优缺点,探讨弹力带阻抗运动训练替代等速肌力训练作为偏瘫肌力训练器材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技术 弹力带 阻抗运动 脑卒中 偏瘫 康复医学
下载PDF
微信小程序作业法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居家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岩 王诗尧 +3 位作者 姜李 高雪媚 王楠 刘乃全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微信小程序作业法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居家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慢性病患者居家延续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2021年1~6月入院治疗的43例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期患者设为对照组,2021年7~12月入院治疗的4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 目的探讨微信小程序作业法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居家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慢性病患者居家延续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2021年1~6月入院治疗的43例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期患者设为对照组,2021年7~12月入院治疗的4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后随访,观察组实施微信小程序作业法随访。比较出院后1个月内两组患者居家进食并发症发生率及康复锻练依从性;同时分别于入院及出院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随访;观察组作业完成达标率为82.61%;两组出院1个月后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居家进食并发症发生率、吞咽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信小程序作业法运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居家延续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居家进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微信小程序 布置作业 延续护理 居家 康复
下载PDF
丰富环境下多重任务导向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干预效果
8
作者 刘达 韩小钗 +4 位作者 王子良 赵紫剑 贾雪嵩 何宇 刘学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7-412,共6页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下多重任务导向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5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30例)和研究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丰富环境下多重任...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下多重任务导向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5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30例)和研究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丰富环境下多重任务导向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29例),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评分、Hoffer步行能力分级、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表面肌电图信号。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MA-LE评分、Hoffer步行能力分级、BBS评分、MBI、表面肌电图信号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FMA-LE评分、Hoffer步行能力分级、BBS评分、MBI、表面肌电图信号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丰富环境下多重任务导向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提高步行能力,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机器人 步行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康复治疗
下载PDF
肌内效贴不同贴扎方式对髌韧带长度的影响
9
作者 王磊 王悦曦 +2 位作者 马前程 何宇 周维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55-657,共3页
将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招募的45名我校学生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贴扎方式随机均分为I形组、U形组、I+U形组,每组15名。对各组受试者右膝关节进行肌内效贴贴扎,分别于贴扎前、贴扎后即刻、贴扎1 d后、贴扎解除后评估髌韧带长... 将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招募的45名我校学生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贴扎方式随机均分为I形组、U形组、I+U形组,每组15名。对各组受试者右膝关节进行肌内效贴贴扎,分别于贴扎前、贴扎后即刻、贴扎1 d后、贴扎解除后评估髌韧带长度。结果显示,与贴扎前比较,3组贴扎后即刻、贴扎1 d、贴扎解除后髌韧带长度均显著增加(均P <0.05);与I形组、U形组比较,I+U形组髌韧带长度均显著增加(均P <0.05),而I形组和U形组髌韧带长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因此认为3种肌内效贴贴扎方式均可牵拉髌韧带,增加髌韧带长度,提升髌骨位置,且I+U形贴扎效果优于I形和U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 贴扎方式 髌骨位置 髌韧带长度
下载PDF
雨课堂对语言治疗学教学效果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杨晓秋 周凤华 +3 位作者 高敏行 徐羚媛 王欣 刘学勇 《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目的 探讨将基于雨课堂的线上线下互动式智慧教学模式应用于语言治疗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 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选取中国医科大学104名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级49名学生为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019级5... 目的 探讨将基于雨课堂的线上线下互动式智慧教学模式应用于语言治疗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 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选取中国医科大学104名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级49名学生为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019级55名学生为雨课堂组,采用雨课堂线上线下互动式智慧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分析两组学生的成绩,分别对理论成绩、病例分析汇报、演讲和总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雨课堂组学生的理论总成绩、客观题成绩、主观题成绩、演讲成绩和总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雨课堂线上线下互动式智慧教学模式应用于语言治疗学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扎实基础,教师精准授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进而提升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智慧教学 康复治疗学 语言治疗学 多元化考核 教学效果
下载PDF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SFBT)联合心灵关怀改善轻中度偏瘫患者负性情绪、创伤后成长的效果
11
作者 刘丽敏 王楠 +1 位作者 张立新 邱菊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11-1815,共5页
目的:观察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SFBT)联合心灵关怀改善轻中度偏瘫患者负性情绪、创伤后成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某院收治的120例轻中度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60)和干预组(n=60),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S... 目的:观察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SFBT)联合心灵关怀改善轻中度偏瘫患者负性情绪、创伤后成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某院收治的120例轻中度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60)和干预组(n=60),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SFBT联合心灵关怀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自我感受负担、创伤后成长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t=8.899,P<0.05)、SDS评分(t=6.499,P<0.05)低于常规组;干预组干预后情感负担(t=15.756,P<0.05)、身体负担得分(t=10.381,P<0.05)低于常规组;干预组干预后精神改变(t=23.383,P<0.05)、新的可能性(t=21.155,P<0.05)、欣赏生活(t=22.668,P<0.05)、个人力量(t=21.155,P<0.05)、人际关系得分(t=17.959,P<0.05)高于常规组;干预组干预后生理职能(t=13.548,P<0.05)、心理状态(t=13.939,P<0.05)、情感功能(t=13.026,P<0.05)、社会功能得分(t=13.689,P<0.05)高于常规组。结论:SFBT联合心灵关怀有助于改善轻中度偏瘫患者负性情绪,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升创伤后成长水平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 心灵关怀 偏瘫 负性情绪 创伤后成长
原文传递
雨课堂联合PDCA在康复治疗学毕业实习生线上教学中的应用
12
作者 王欣 杨晓秋 +2 位作者 徐羚媛 周凤华 高敏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9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雨课堂联合戴明循环[P(plan)、D(do)、C(check)、A(act),PDCA]在康复治疗学专业毕业实习学生线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2年3—4月选取中国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2018级65名实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雨课堂联合PDCA完... 目的探讨雨课堂联合戴明循环[P(plan)、D(do)、C(check)、A(act),PDCA]在康复治疗学专业毕业实习学生线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2年3—4月选取中国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2018级65名实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雨课堂联合PDCA完成六周线上实习教学,线上实习过程中每周对全体学生的雨课堂分数进行分析。结果全体学生6周雨课堂答题分数[(79.82±9.18)分,(69.78±13.01)分,(59.66±13.42)分,(67.45±15.04)分,(67.63±14.20)分,(67.78±13.78)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雨课堂答题分数从第2周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从第4周开始逐渐提升,并趋于平稳水平。女生每周的雨课堂答题成绩均高于男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雨课堂联合PDCA构建多维度线上实习管理架构,有助于不断提升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同时利于教学管理人员进行质量监控,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PDCA 康复治疗学 毕业实习 岗位胜任力 质量监控
下载PDF
一体式儿童站立训练车的制作与应用
13
作者 王彤 高岩 +2 位作者 姜李 李华 王曼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8-100,共3页
目的 制作一体式儿童站立训练车并评估其可应用性,为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提供器械保障。方法 利用各型固定板、束紧带等设计制作一体式儿童站立训练车。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便利选取某院收治的6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 制作一体式儿童站立训练车并评估其可应用性,为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提供器械保障。方法 利用各型固定板、束紧带等设计制作一体式儿童站立训练车。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便利选取某院收治的6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电动起立床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应用一体式儿童站立训练车进行康复训练,训练时间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步行能力、踝关节活动度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步长、步速、踝关节活动度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步长增长、步速增快、踝关节活动度增大,且观察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一体式儿童站立训练车可明显改善患儿的步行能力,对于痉挛型脑瘫患儿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式儿童站立训练车 痉挛型脑瘫 步行能力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物理治疗翻转课堂教学应用效果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3
14
作者 邹文晨 何宇 +3 位作者 韩小钗 刘学敏 周凤华 刘学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0-496,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物理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MEDLINE、EMBASE、CINAHL Plus、Academic Search Premier、Teacher Reference Center、ERIC以及Education Research,纳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 目的系统评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物理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MEDLINE、EMBASE、CINAHL Plus、Academic Search Premier、Teacher Reference Center、ERIC以及Education Research,纳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物理治疗学教学的原始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6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比传统教学模式在物理治疗学教学中的效果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文献1307篇,最终纳入7篇,包括至少770名学生。发表时间集中在2013年至2019年,研究对象为物理治疗学专业学生,主要结局指标为考试成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总体说来可提高学生的笔试成绩,增强高阶思维能力,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积极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物理治疗 教学 医学教育 系统综述
下载PDF
SAPIM标准化营养管理模式在卒中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孙爽 宋雨修 汤蕙霞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8期1461-1464,共4页
目的探讨筛查-评估-计划-实施-监测(SAPIM)标准化营养管理模式在卒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7例卒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APIM标准化营养管理模式进行营养支持治疗,住院期间应每周进行1次营养风险筛查。比较入院后第2天、第7天及... 目的探讨筛查-评估-计划-实施-监测(SAPIM)标准化营养管理模式在卒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7例卒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APIM标准化营养管理模式进行营养支持治疗,住院期间应每周进行1次营养风险筛查。比较入院后第2天、第7天及第15天患儿营养指标改善情况,比较3次营养筛查结果。出院后共随访3个月,比较入院第2天,出院前1天,随访第3个月患儿体质量指数(BMI)变化情况。结果STAMP≥4分患儿入院第7天前白蛋白(PA,178.24±12.33 vs.167.46±11.32)和血红蛋白(Hb,116.32±11.64 vs.97.24±13.25)水平均升高(P<0.05),转铁蛋白(TRF)水平降低(5.13±0.84 vs.7.34±2.10,P<0.05);入院第15天,PA(195.66±10.18 vs.178.24±12.33/167.46±11.32)、Hb水平(125.25±6.42 vs.116.32±11.64/97.24±13.25)、上臂肌维(AMC,11.69±0.89 vs.11.24±0.83/11.06±0.78)和三头肌皮褶厚度(TSF,9.62±1.30 vs.9.11±1.68/9.31±1.22)均增加(P<0.05),TRF水平降低(4.06±0.69 vs.5.13±0.84/7.34±2.10,P<0.05);STAMP<4分患儿入院第7天Hb水平升高(127.43±4.37 vs.113.26±8.19,P<0.05),TRF水平降低(4.38±0.57 vs.5.64±1.77,P<0.05);入院第15天血清白蛋白(Alb,39.35±5.71 vs.37.55±6.14/36.12±3.57)、PA(224.36±13.17 vs.211.34±10.32/205.23±12.49)、Hb水平(139.31±6.52 vs.127.43±4.37/113.26±8.19)、AMC(12.06±0.72 vs.11.56±0.68/11.23±0.52)均升高(P<0.05),TRF水平降低(3.84±0.65 vs.4.38±0.57/5.64±1.77,P<0.05),入院第15天相较于第7天,TSF增加(10.01±1.52 vs.9.34±1.47,P<0.05),两组患儿因营养状态不同,组间无可比性。初次营养筛查,STAMP≥4分患儿25例,STAMP<4分患儿42例,第2次营养筛查STAMP≥4分患儿21例,STAMP<4患儿46例,第3次营养筛查,STAMP≥4分患儿14例,STAMP<4分患儿53例,与初次筛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6,P<0.05)。入院第2天、出院前1天及随访第3个月患儿BMI分别为:(18.65±1.51)kg/m^(2)、(18.90±1.04)kg/m^(2)、(19.51±1.31)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73,P<0.05)。结论SAPIM标准化营养管理模式能够根据患儿营养状态不同,选择合适的营养方式给予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卒中患儿营养状态和预后,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卒中 空肠营养管 营养管理
原文传递
BOPPPS结合雨课堂在语言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杨晓秋 高敏行 +1 位作者 周凤华 刘学勇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4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导入(bridge-in)、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总结(summary)(BOPPPS)结合雨课堂在语言治疗学课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2020级康复治... 目的探讨导入(bridge-in)、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总结(summary)(BOPPPS)结合雨课堂在语言治疗学课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2020级康复治疗学专业7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语言治疗学课程中设计并实施BOPPPS结合雨课堂的教学方式,采用学生前测完成度、参与式学习完成度、后测完成度和总完成度与期末成绩的相关性以及对学生的访谈评价教学效果。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方法。结果全体学生的前测完成度为(0.86±0.11),参与式学习完成度为(0.71±0.13),后测完成度为(0.84±0.13),总完成度为(0.80±0.11),学生的期末成绩为(78.92±8.12)分。期末考试成绩与总完成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r=0.410,P<0.001。22名参加访谈的学生中,20名(90.9%)学生对BOPPPS结合雨课堂的教学方式非常满意。结论BOPPPS结合雨课堂的教学方式得到学生的认可,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现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康复治疗学专业 语言治疗学 BOPPPS结合雨课堂 完成度 教学效果
原文传递
反思教学结合ICF-CY框架在康复治疗实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曼 肖莹莹 +3 位作者 梁子辉 张园园 王志强 周凤华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2年第7期882-885,共4页
目的探究反思教学结合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Children and Youth Version,ICF-CY)]框架下的SOAP(subjective objective assessment plan)病例... 目的探究反思教学结合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Children and Youth Version,ICF-CY)]框架下的SOAP(subjective objective assessment plan)病例记录法在康复治疗学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康复治疗学实习学生随机分为ICF-CY记录组和传统记录组,分别采用反思教学结合ICF-CY框架的SOAP病例记录法和传统SOAP病例记录法对脑瘫患儿进行病例分析。实习结束对两组学生进行病例考核及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病例考核成绩显示ICF-CY组在客观资料、评估、计划、总结及总成绩方面均高于传统记录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反思教学结合ICF-CY框架下的SOAP病例记录法评价优于传统SOAP记录法(P<0.001)。结论反思教学结合ICF-CY框架的SOAP病例记录法能提高学生的临床病例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临床诊疗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教学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 SOAP记录法 康复治疗学
原文传递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病原学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爽 张雪 +2 位作者 刘漪漩 宋雨修 张春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1-874,共4页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病原学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21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重症康复病房收治的106例多药耐药菌感染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未发生多药耐药菌感染的重症颅脑损伤患...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病原学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21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重症康复病房收治的106例多药耐药菌感染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未发生多药耐药菌感染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41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研究组患者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记录转归。结果 106例研究组患者中检测出病原菌17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最多(70.76%),药敏试验分析发现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美唑耐药率在85%以上;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机械通气时间、留置气管插管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是影响重症颅脑损伤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研究组炎症因子、CD_(3)^(+)、CD_(8)^(+)、CD_(1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_(4)^(+)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愈率低于对照组,病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药耐药菌感染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炎症反应加重,降低免疫功能及治愈率,治疗中需对机械通气时间、留置气管插管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进行干预或能改善疾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菌感染 重症颅脑损伤 病原菌 耐药性 转归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经颅磁刺激在多发性硬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刘旭佳 朱璐 +1 位作者 徐阳 张志强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0-273,共4页
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表现包括痉挛、运动障碍、膀胱功能障碍、认知障碍、抑郁、疲劳等。药物治疗对改善其症状和延缓进展的效果有限,非药物治疗特别是非侵入性治疗成为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经颅磁刺激(T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手段,... 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表现包括痉挛、运动障碍、膀胱功能障碍、认知障碍、抑郁、疲劳等。药物治疗对改善其症状和延缓进展的效果有限,非药物治疗特别是非侵入性治疗成为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经颅磁刺激(T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手段,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多种功能障碍的康复。本文对TMS在MS中的应用作一综述,挖掘其在临床评估和治疗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经颅磁刺激 康复治疗 康复评定 物理治疗
原文传递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邹文晨 朱璐 +1 位作者 贾一颖 张志强 《华西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668-673,共6页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 DCS)是利用恒定的低强度直流电(1~2 mA)调节大脑皮质神经元活动的非侵入性技术。近年来,tDCS作为探索人类大脑功能和治疗各种神经疾病的工具,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是tDCS...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 DCS)是利用恒定的低强度直流电(1~2 mA)调节大脑皮质神经元活动的非侵入性技术。近年来,tDCS作为探索人类大脑功能和治疗各种神经疾病的工具,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是tDCS治疗脑卒中后功能障碍这一领域,目前仍缺乏系统且全方位的总结。该文通过对tDCS治疗脑卒中后功能障碍进行阐述,综合近年来相关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总结并探讨tDCS治疗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理论机制与应用效果,从而为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脑卒中 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 认知障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