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振宁 杨贺 +1 位作者 魏贵贵 赵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35期79-81,共3页
辅导员在现代医学院校大学生教育和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兼职辅导员作为专职辅导员的补充力量,可以协助辅导员做好所带班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应该引起学校管理者高度重视。医... 辅导员在现代医学院校大学生教育和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兼职辅导员作为专职辅导员的补充力量,可以协助辅导员做好所带班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应该引起学校管理者高度重视。医学高等院校要坚持高标准原则从临床教师队伍中筛选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完善教育和管理工作。文章阐述了中国医科大学兼职辅导员的岗位要求以及政策保障,同时介绍了附属盛京医院教师兼职辅导员工作的实践经验和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整改措施,为其他医学院校开展和完善兼职辅导员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临床教师 兼职辅导员 教育管理 大学生教育 实践探索
下载PDF
急诊科药嘱相关隐患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姜艳 李素玲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1期1473-1475,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科药嘱相关问题及对策。方法对2013年下半年用药医嘱中的隐患进行分析,发现造成药嘱隐患的原因,寻找消除药嘱隐患的对策。结果隐患药嘱与医生对药物作用、用法、剂量不熟悉,药局人员缺乏责任心有着直接的关系。结论加强护... 目的探讨急诊科药嘱相关问题及对策。方法对2013年下半年用药医嘱中的隐患进行分析,发现造成药嘱隐患的原因,寻找消除药嘱隐患的对策。结果隐患药嘱与医生对药物作用、用法、剂量不熟悉,药局人员缺乏责任心有着直接的关系。结论加强护理工作中的核对环节,对轮转医生加强培训,加强药局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对临床医护人员加强相关培训,可以减少药嘱相关隐患,从而减少用药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药嘱隐患 原因分析 对策
下载PDF
不同教学模式整合教学法对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罗明民 姜艳 +1 位作者 夏智军 刘振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3期6-9,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教学模式整合教学法对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在本院接受教学培训的60名急诊科护士作对照组,该阶段展开传统教学模式;以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在本院接受教学培训的60名急诊科护士作试... 目的分析不同教学模式整合教学法对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在本院接受教学培训的60名急诊科护士作对照组,该阶段展开传统教学模式;以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在本院接受教学培训的60名急诊科护士作试验组,该阶段展开不同教学模式整合教学法,对比两组护士的评判性思维、综合成绩及职业认同感。结果教学后,试验组急诊科护士的评判性思维倾向量表中文版本(CTDI-CV)评分为(289.45±22.46)分,比对照组的(272.51±23.58)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士的临床护理技能、急救护理理论知识及急救综合能力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士的职业认同感评分是(5.51±0.33)分,比对照组的(4.60±0.37)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教学模式整合教学法在急诊科护士教学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有助于提升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综合成绩及职业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教学模式整合教学法 急诊科护士 教学培训 评判性思维 综合成绩 职业认同感
下载PDF
基于雨课堂的CBL混合教学在急诊规培医师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磊 陶维晨 +1 位作者 蔡雪 刘振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7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的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混合教学在急诊规培医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轮转医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的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混合教学在急诊规培医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轮转医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CBL教学,观察组采用基于“雨课堂”的CBL混合教学。对比2组的随堂和出科前成绩以及教学方法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随堂成绩测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出科前成绩测评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教学方法满意度分别为(81.14±2.48)分和(92.57±2.62)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雨课堂”的CBL混合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急诊规培医师的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学 CBL教学 雨课堂 规范化培训 临床教学
下载PDF
急诊科护生培训中情景模拟护理教学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马颖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5期I0168-I0169,共2页
目的观察情景模拟护理教学法在急诊科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急诊科实习护生;将40例采用常规教学法的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将40例采用情景模拟护理教学法的实习护生作为研究组;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实习护生的考核成绩;同时... 目的观察情景模拟护理教学法在急诊科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急诊科实习护生;将40例采用常规教学法的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将40例采用情景模拟护理教学法的实习护生作为研究组;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实习护生的考核成绩;同时调查2组护生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教学后,研究组护生在理论考核成绩与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2组护生对于教学方法的调查中显示,研究组护生对于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对急诊科实习护生进行培训的过程中,采用情景模拟护理教学法能够有效改善教学的质量,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情景模拟 护理教学
下载PDF
急诊科成人创伤患者院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蕙伊 刘畅 +5 位作者 赵洋子 曾仁庆 甘淼 王涛 于诗源 崇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科成人创伤患者的院内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86例成人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在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记录2组患者性别、年龄、就诊时心率(HR)、血氧... 目的探讨急诊科成人创伤患者的院内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86例成人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在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记录2组患者性别、年龄、就诊时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AP);首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清肌酐(Cr)、血清尿素氮(BUN)、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红蛋白(Hb)、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血清白蛋白(ALB)、纤维蛋白原水平(Fg)、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计算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按P<0.1筛选出2组差异显著的指标,将其纳入logistic回归,得出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这些因素与院内死亡关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评估其对院内死亡的预测效能。结果 logistic回归得出GCS(β=-0.957,OR=0.384,P=0.012)、SOFA评分(β=0.966,OR=2.627,P<0.001)为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GCS和SOFA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9和0.982。结论 SOFA评分和GCS均为急诊创伤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创伤患者来诊时的脏器功能状态(尤其是脑功能状态)与预后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创伤 预后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下载PDF
病案情境模拟教学对急诊科护理实习带教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于玉兰 陈琦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30期25-27,共3页
目的分析急诊科护理实习带教中实施病案情境模拟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 年6 月—2018 年6 月在本院急诊科轮转的76 名实习护生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教学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 名。对照组行常规教学模式,研究组实施病案... 目的分析急诊科护理实习带教中实施病案情境模拟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 年6 月—2018 年6 月在本院急诊科轮转的76 名实习护生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教学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 名。对照组行常规教学模式,研究组实施病案情境模拟教学。比较两组护生的出科理论成绩、综合能力评分、带教满意度评分、自主学习能力评分、操作得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生的出科理论成绩、综合能力评分、带教满意度评分、自主学习能力评分、操作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急诊科护理任务重、风险高,对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要求高,在带教过程中实施病案情境模拟教学能激发护生学习兴趣,使护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优化带教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急诊科 病案情境模拟 效果 护理实习 带教 理论成绩 综合能力评分
下载PDF
“线上+线下”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晓芳 姜艳 夏天慧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2年第2期209-214,共6页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急诊科本科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1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实习的249名护理专业本科实习生,按照入科实习的时间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2019年7月...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急诊科本科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1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实习的249名护理专业本科实习生,按照入科实习的时间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2019年7月—2020年6月入科实习的122名实习护生为对照组,按常规教学方式采取一对一进行教学;2020年7月—2021年6月入科实习的127名实习护生为试验组,除采用常规教学方式外,还配合“线上+线下”多元化教学模式;比较分析两种教学方式下实习护生的学习效果、对急诊科带教的评价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等。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学习情况评分分别为(96.2±3.4)、(94.6±5.0)和(56.5±2.1),均高于对照组的(87.3±3.4)分、(85.7±5.1)分和(52.4±2.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对急诊科教学的满意率为93.7%,高于对照组的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实习护生的评判性思维倾向量表(CTDI-CV,中文版本)总评分为(289.4±24.8)分,高于对照组的(274.1±2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上+线下”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急诊科本科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充分调动实习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更好地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教学 急诊科 实习护生 临床护理教学
下载PDF
P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于悦 姜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7期30-31,共2页
目的观察问题为导向(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实习的60名护生作为本次调研对象,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 目的观察问题为导向(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实习的60名护生作为本次调研对象,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的实习护生作为常规组(30名),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的实习护生作为观察组(30名),每组30名,对比2组护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总成绩以及对护理带教满意程度。结果2组护生考核成绩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护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总成绩均高于常规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生对带教满意度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护生对带教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提高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 急诊科 护理教学
下载PDF
急诊科实习护生中新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
10
作者 于悦 姜艳 刘德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0期58-60,共3页
目的 探讨急诊科实习护生中新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8年9月—2019年3月在医院急诊科实习的6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研究组(30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带教)与对照组(30例,传统带教),比较分析两组护... 目的 探讨急诊科实习护生中新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8年9月—2019年3月在医院急诊科实习的6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研究组(30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带教)与对照组(30例,传统带教),比较分析两组护生实习效果、护生对带教方法 评价等.结果 研究组实习护生理论、实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诊科实习护生带教中,采用新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生综合技能以及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实习护生 新教学模式 综合技能评分 带教满意度
下载PDF
美托洛尔联合尼卡地平控制急诊主动脉夹层患者血压和心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郑强 李磊 +1 位作者 赵宏宇 赵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64-1266,共3页
目的评价美托洛尔联合尼卡地平控制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的疗效。方法 34例高血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美托洛尔联合尼卡地平静脉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后各时间段的血压和心率以及达到治疗目标值的患者例数。结果美托洛尔联... 目的评价美托洛尔联合尼卡地平控制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的疗效。方法 34例高血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美托洛尔联合尼卡地平静脉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后各时间段的血压和心率以及达到治疗目标值的患者例数。结果美托洛尔联和尼卡地平治疗10 min后血压和心率即明显下降,治疗后各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30 min后达标率为85.3%,治疗60 min后达标率为94.1%。治疗前后患者肝、肾功能和尿量无明显变化。出现脸红发热感1例,低血压1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在减慢用药速度后血压和心率恢复正常。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尼卡地平可以快速、有效、安全地控制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血压和心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尼卡地平 主动脉夹层 血压 心率
下载PDF
年龄和既往史与急诊内科昏迷患者诊断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宏宇 崔国元 +3 位作者 李凤春 赵敏 肖莉 郑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715-717,共3页
目的:探讨年龄和既往史与急诊内科昏迷患者诊断的关系。方法:根据昏迷患者既往史情况分为既往史健康组(A组)和既往史患某一种或几种疾病组(B组)。结果:A组102例患者,平均年龄31.62±11.61,昏迷诊断依次为中毒(77.45%),脑炎(14.71%)... 目的:探讨年龄和既往史与急诊内科昏迷患者诊断的关系。方法:根据昏迷患者既往史情况分为既往史健康组(A组)和既往史患某一种或几种疾病组(B组)。结果:A组102例患者,平均年龄31.62±11.61,昏迷诊断依次为中毒(77.45%),脑炎(14.71%),脑血管病(4.90%)等,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昏迷患者诊断为中毒或脑炎的总比例是97.18%。B组179例患者,平均年龄60.85±15.83岁,昏迷诊断依次为脑血管病(56.42%),中毒(12.85%),肺性脑病(6.7%)等,其中脑血管病与非脑血管病患者有高血压的优势比OR值为6.03,χ2值为27.44,P<0.05。脑梗死与非脑梗死患者有糖尿病的优势比OR值为6.26,χ2值为26.60,P<0.05。所有46岁以上的中老年昏迷患者诊断为脑血管病的比例是58.89%。除中毒患者外,昏迷患者的诊断与其既往史所患疾病的相关性很高,占83.97%。A组年龄明显小于B组年龄(P<0.05)。结论:既往史健康的昏迷患者平均年龄较轻,中毒和脑炎是其昏迷的最主要诊断,对于35岁以下的青年昏迷患者,在常规检查不能确诊时,一定要警惕中毒。既往史患疾病的昏迷患者平均年龄较大,脑血管病是昏迷的主要诊断。对于46岁以上的中老年昏迷患者首先要考虑急性脑血管病。高血压与脑血管病有一定相关性,糖尿病与脑梗死有一定相关性。昏迷患者的诊断与其既往史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病因学 昏迷/诊断 年龄因素 @既往史
下载PDF
一项来自中国的单中心研究:18例原发性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丽娟 周静 +1 位作者 王林 郑东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24-1030,共7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治疗结果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997年1月至2014年1月共18例原发性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中位总体生存时间(OS)为34.3个... 目的分析原发性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治疗结果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997年1月至2014年1月共18例原发性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中位总体生存时间(OS)为34.3个月,61.1%的患者为双侧卵巢受累,与单侧卵巢受累患者相比,生存时间更短(P=0.036)。临床分期为ⅣE的患者与分期为ⅠE和ⅡE的患者相比,总体生存时间更短(P=0.026)。与术前LDH正常患者相比,LDH升高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更短(P=0.024)。与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2的患者相比,IPI评分>2的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更短(P=0.002)。肿瘤≥10cm的患者有更差的预后(P=0.003)。仅有6例患者应用的美罗华治疗(R-CHOP方案),似乎可以改善预后,但与CHOP治疗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691)。结论原发性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上容易误诊,应认识其临床特征,尽早采取手术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肿瘤大小、IPI评分、术前LDH水平、Ann Arbor临床分期可以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其中肿瘤大小是最具影响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非霍奇金淋巴瘤 综合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急诊COPD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的家庭序贯性治疗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李铁刚 付雷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2期1139-1143,共5页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治疗的可行性,并评价其治疗效果和医疗相关费用。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患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根据出院后是否在家继续使用无创机械通气分为2组:无...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治疗的可行性,并评价其治疗效果和医疗相关费用。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患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根据出院后是否在家继续使用无创机械通气分为2组:无创通气组和对照组(家庭氧疗组),随访两组再入院住院率、插管率及死亡率,出院后6个月、1年、2年的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呼吸困难评分、辅助呼吸肌评分和生活满意度评分,以及2年内的医疗费用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应用家庭型无创通气患者的再住院率、插管率及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PO2升高,PCO2降低(P<0.05);两组各时间点的FEV1%、FEV1/FVC、呼吸困难评分、生活满意度评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费用明显降低。结论 COPD合并呼衰患者稳定期应用家庭无创呼吸机可以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降低医疗费用。因此,家庭无创呼吸机值得在COPD患者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通气 家庭
下载PDF
Mini-CEX联合DOPS作为急诊规培住院医师形成性评价工具探索 被引量:29
15
作者 郭峰 王煜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5期870-873,共4页
目的探索以Mini-CEX量表联合DOPS量表作为工具,对急诊科规培住院医师进行形成性评价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基地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2014级、2015级、2016级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包括专业硕士、外单位... 目的探索以Mini-CEX量表联合DOPS量表作为工具,对急诊科规培住院医师进行形成性评价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基地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2014级、2015级、2016级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包括专业硕士、外单位规培人员和本院员工,共32人。以MiniCEX量表联合DOPS量表对其进行形成性评价,每月考核一次。对比末次及首次考核成绩,并对考核成绩与参加培训月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住院医师Mini-CEX量表末次考核成绩(61.12!2.12)分与首次考核成绩(35.87!5.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医师DOPS量表末次考核成绩(62.26!1.60)分与首次考核成绩(40.21!4.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ni-CEX量表考核成绩与参加培训月数呈正相关(r=0.97,r^2=0.94,P<0.01)。DOPS量表考核成绩与参加培训月数呈正相关(r=0.97,r^2=0.94,P<0.01)。结论 Mini-CEX联合DOPS作为急诊规培住院医师形成性评价工具效果良好,值得在工作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培 MINI-CEX DOPS 形成性评价 急诊医学
下载PDF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急诊教学应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郭峰 白雪 王煜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2期353-358,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disc、VIP、万方数据、以及Google学术中有关急诊医学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效果比较的对照性研究;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7月。采用RevMan 5.3进行M... 目的系统评价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disc、VIP、万方数据、以及Google学术中有关急诊医学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效果比较的对照性研究;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7月。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文献12篇,共包含1235个研究对象,其中翻转课堂组包含614人,传统教学组包含621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理论考试成绩(MD=6.13,95%CI=5.33~6.92)、操作考试成绩(MD=4.50,95%CI=3.33~5.67)、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OR=7.82,95%CI=4.40~13.89)方面,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估结果均优于传统教学法,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急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提高教学满意度,值得在急诊教学实践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急诊医学 教学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CBL同伴互助教学方式在住院医师急诊医学规范化培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振宁 张斌 +2 位作者 刘君丽 罗秀玲 赵敏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0年第4期68-73,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基于CBL同伴互助教学方式提高住院医师急诊医学规范化培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中国医科大学塔城地区医院急诊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共计96人,平均分成2组。观察组采用基于CBL同伴互助教学方式进行急诊医学规范化... 目的探讨应用基于CBL同伴互助教学方式提高住院医师急诊医学规范化培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中国医科大学塔城地区医院急诊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共计96人,平均分成2组。观察组采用基于CBL同伴互助教学方式进行急诊医学规范化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教学方式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学员理论考试成绩和临床基本操作技能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完成教学效果自我评价。结果观察组规培学员理论考试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员对自学能力、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团队合作以及医患沟通等方面的自我评价均好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基于CBL同伴互助教学方式能够提高住院医师临床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效果,有望在未来的临床培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同伴互助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急诊医学
下载PDF
老年急诊留观患者的优化抢救护理流程探讨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冬 曲鑫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97-99,105,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留观老年患者的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诊留观室于2016年5—9月收治的老年患者142例为观察组,优化抢救护理流程。选取急诊科留观室于2016年1—4月收治的老年患者135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流程。比较...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留观老年患者的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诊留观室于2016年5—9月收治的老年患者142例为观察组,优化抢救护理流程。选取急诊科留观室于2016年1—4月收治的老年患者135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流程。比较2组的抢救时间、抢救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急诊室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好转出院率高于对照组,入住ICU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急诊抢救效率、救护技术、沟通协调、服务意识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患纠纷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留观老年患者的护理流程优化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效果,改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留观 老年患者 护理流程优化
下载PDF
基于急诊大数据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纲要拟定探索 被引量:9
19
作者 郭峰 王煜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9年第1期47-51,共5页
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目前已经广泛开展,其中"小讲课"是培养过程中的必需环节。关于讲课内容,目前没有相关规范可循。虽然国家卫计委制定了一些规培教材,但基本是沿袭本科教材的基本路线,追求"大而全"。规培... 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目前已经广泛开展,其中"小讲课"是培养过程中的必需环节。关于讲课内容,目前没有相关规范可循。虽然国家卫计委制定了一些规培教材,但基本是沿袭本科教材的基本路线,追求"大而全"。规培是毕业后教育,目的是让住院医师培训后能胜任实际工作岗位。因此,如果能根据现实情况进行教学课程规划及重点划分,则可以在有限的培训时间里,更好地提高住院医师的岗位胜任能力。在现有信息条件下,"大数据"是反映真实世界情况的很好参照系统,且获得难度逐渐减小。该研究根据急诊大数据,利用Python计算机语言对数据进行整合、清洗、重塑、计算并分析,研究各类症状和疾病在急诊患者中的构成比,然后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探索住院医师规培课程的规划和重点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急诊医学 规培 数据分析 PYTHON
下载PDF
甘草抗衰老药理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齐爽 张飞 王佳贺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25-329,共5页
甘草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常见中草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甘草及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苷等甘草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是极具研究前景的抗衰老中草药之一。本文就甘草对皮肤及神经、心血管、... 甘草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常见中草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甘草及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苷等甘草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是极具研究前景的抗衰老中草药之一。本文就甘草对皮肤及神经、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多系统抗衰老药理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进行综述,发现甘草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抗衰老中草药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抗衰老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