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医学科患者血流感染细菌谱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汪海源 洪涛 +1 位作者 吴兴茂 臧彬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6-360,共5页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ICU)患者血流感染(BSI)细菌谱及其时间分布特点,以便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借鉴。方法根据是否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VC)将1 330例ICU患者分为CVC组及无CVC组,回顾性分析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比例、血流感染的细菌谱、...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ICU)患者血流感染(BSI)细菌谱及其时间分布特点,以便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借鉴。方法根据是否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VC)将1 330例ICU患者分为CVC组及无CVC组,回顾性分析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比例、血流感染的细菌谱、构成比以及患者入住ICU不同时间段(第1周、第2周及2周以后)发生血流感染的细菌分布情况。结果 CVC组971例,血流感染96例(9.89%);无CVC组359例,血流感染12例(3.34%);总体血流感染率为8.12%。共分离出病原菌株157株,CVC组141株,无CVC组16株。感染细菌构成比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分别为56.7%、32.5%和10.8%;前5位细菌分别为葡萄球菌(16.6%)、鲍曼不动杆菌(15.9%)、肠球菌(14.6%)、铜绿假单胞菌(10.2%)和克雷伯菌(10.2%)。从时间分布上看,无CVC组第1周、第2周血流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分别为3例、4例,第2周以后革兰阳性球菌5例,而真菌则未检出;CVC组在第1周、第2周及2周后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及真菌分别为第1周31例、24例、3例,第2周23例、12例、11例,2周后26例、8例、3例。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及真菌所占比例第1周分别为53.4%、41.4%和5.2%,第2周分别为50%、26.1%和23.9%,2周以后分别为70.3%、21.6%和8.1%,第2周出现真菌血症的概率最高。结论入住ICU第1周、第2周患者血流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2周后CVC组感染仍以革兰性阴性杆菌为主;无CVC组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真菌在CVC组中第2周出现可能性最高,无CVC组出现可能性极低;与CVC组比较,无CVC组血流感染率低,真菌血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血流感染 细菌
下载PDF
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肺内感染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汪海源 李国福 臧彬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8-41,共4页
目的 分析重症医学科(ICU)行机械通气患者肺内感染检出的病原菌及其时间分布特点,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3月,盛京医院ICU病房行机械通气患者痰细菌培养阳性的病原菌及其构成比以及该类患者入住... 目的 分析重症医学科(ICU)行机械通气患者肺内感染检出的病原菌及其时间分布特点,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3月,盛京医院ICU病房行机械通气患者痰细菌培养阳性的病原菌及其构成比以及该类患者入住ICU不同时间段(48 h内、3-7 d、8-14 d及14 d以后)细菌谱的构成情况。结果 行机械通气患者1 022例,其中痰细菌培养阳性病例为206例,肺内感染事件发生率20.16%。共分离病原菌株27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分别为244株(89.38%)、28株(10.26%)和1株(0.37%),占主导地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42.12%)、铜绿假单胞菌(18.68%)、肺炎克雷伯菌(16.12%)、金黄色葡萄球菌(9.16%)和大肠埃希菌(6.23%)。从分布时间上看,机械通气48 h之内检出率最高的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26.14%),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25.00%);机械通气48h之后检出率最高的病原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38.11%)和铜绿假单胞菌(15.16%)。不同时间段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结论 ICU病房行机械通气患者48 h内、3-7 d、8-14 d及14 d后的肺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2.23%、30.40%、16.85%及20.51%。所有检出病原菌中89.38%为革兰阴性杆菌,以非发酵菌为主(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10.26%为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检出率较低,仅占0.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肺内感染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细菌谱
下载PDF
全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胰腺坏死性感染的预防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吴兴茂 吉凯强 +2 位作者 汪海源 李国福 臧彬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1-104,共4页
目的本研究评价全肠内营养与全肠外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胰腺坏死性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从2003~2007年共107名ICU患者入选,在入院的1周内,54名患者接受全肠外营养,53名患者接受全肠内营养。所有的患者均给予充分的预防感染治疗。CT及... 目的本研究评价全肠内营养与全肠外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胰腺坏死性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从2003~2007年共107名ICU患者入选,在入院的1周内,54名患者接受全肠外营养,53名患者接受全肠内营养。所有的患者均给予充分的预防感染治疗。CT及C反应蛋白结果提示两组临床严重程度相似。结果80%的全肠外营养组患者发展成为MODS,明显高于全肠内营养组(21.00%);80.00%全肠外营养及22.00%全肠内营养组患者需外科干预(P<0.05)。全肠内营养组胰腺感染性坏死发生率(23.00%)远远低于全肠外营养组(72.00%)(P<0.05)。全肠外营养组患者死亡率(43.00%)显著高于全肠内营养组(11.00%)(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中全肠内营养对于预防胰腺坏死性感染优于肠外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全肠内营养 全肠外营养 死亡率
下载PDF
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经胃管和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治疗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5
4
作者 李卉 彭富治 +1 位作者 杨振宇 田丰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1期1264-1268,共5页
目的观察中度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经胃管和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入我院消化内科的MSAP患者共56例,随机分为胃管组(NG组,29例)和空肠管组(NJ组,27例)。入院后进行急性胃肠损伤分级评估,予常规治... 目的观察中度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经胃管和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入我院消化内科的MSAP患者共56例,随机分为胃管组(NG组,29例)和空肠管组(NJ组,27例)。入院后进行急性胃肠损伤分级评估,予常规治疗,液体复苏,必要时血液净化等治疗。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48~72 h内置入胃管或空肠管,急性胃肠损伤分级Ⅰ~Ⅱ级患者置管后即启动肠内营养。观察入院24 h及发病1周时CRP,入院1周的CTSI评分,肠内营养达标时间,肠内营养持续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腹胀、腹泻、腹痛加剧和反流等喂养不良反应,胰腺坏死合并感染的发生率,器官衰竭并发症、手术及死亡等不良事件。结果病因中胆源性占48. 2%,高脂血症性占32. 1%,酒精性占12. 5%。NJ组和NG组的EN达标时间、EN持续时间和总体喂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NG组腹胀、反流的发生率高于NJ组(P <0. 05)。器官衰竭中ARDS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急性肾功能不全和休克。NJ组和NG组器官衰竭和胰腺坏死合并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此外,两组入院24 h CRP、入院1周CRP、入院1周CTSI、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NJ相比,经NG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MSAP患者具有短时、高效、安全的特点,并可早期实施,此外,MSAP患者启动EN前应进行胃肠道功能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管喂养 空肠管喂养 肠内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压疮高危患者应用气垫床翻身间隔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金萍 邓月丽 于晓江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8期2197-2200,共4页
压疮(pressure ulcers)是一种很复杂的慢性伤口,是长期卧床以及危重患者的常见并发症。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患者多为病情危重,同时具有全身营养障碍,体位活动受限等情况。因此,在ICU预防压疮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临床实践中... 压疮(pressure ulcers)是一种很复杂的慢性伤口,是长期卧床以及危重患者的常见并发症。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患者多为病情危重,同时具有全身营养障碍,体位活动受限等情况。因此,在ICU预防压疮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临床实践中,常使用气垫床(波动式褥疮防治床垫)作为减压工具来改变其受压部位压力,并配合采取定时人力翻身以降低压疮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垫床 褥疮防治床垫 间隔时间 慢性伤口 重症医学科 全身营养 重症监护 受压部位 压疮发生率 临床实践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趋势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宋岐峰 李国福 臧彬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并总结趋势,以期为未来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滑翔院区ICU临床所取363例病原菌标本和菌种鉴定结果,抗菌药物的药敏...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并总结趋势,以期为未来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滑翔院区ICU临床所取363例病原菌标本和菌种鉴定结果,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和纸片扩散法进行;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本院ICU病原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172例,占47.4%);以革兰阴性(G-)菌为主(257株,占70.8%),且逐年增多,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最多(66株,占18.2%);革兰阳性(G+)菌93株(25.6%),真菌13株(3.6%).多重耐药菌共109株(30.0%),数量及耐药性均逐年增加,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鲍曼不动杆菌,共48株(44.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病原菌耐药性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最突出,除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外,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90%以上.结论 ICU中病原菌耐药性日趋增强.治疗上应采用以替加环素、多黏菌素及部分氨基糖胺类药物为主导的联合用药.临床上应加强无菌观念,减少非必要的有创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病原菌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 多重耐药菌 鲍曼不动杆菌
下载PDF
一次性洗发帽在重症患者基础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文娟 于晓江 韩路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6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洗发帽在ICU患者基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重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床上洗头方法,实验组采用一次性洗发帽进行床上洗头。结果传统方法组洗发时间(10.69±0.80)min长于一次性洗发帽组(4.04±0.... 目的探讨一次性洗发帽在ICU患者基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重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床上洗头方法,实验组采用一次性洗发帽进行床上洗头。结果传统方法组洗发时间(10.69±0.80)min长于一次性洗发帽组(4.04±0.56)min(P<0.05),干燥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清洁度优良率、满意度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洗发帽操作时间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清洁度及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发帽 床上洗头 基础护理 重症患者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苏丰 陈娇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3期3927-3930,共4页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多发慢性疾病,因为患者存在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内分泌紊乱,临床表现出显著性的血糖升高,身体不适症状,伴随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还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身体健...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多发慢性疾病,因为患者存在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内分泌紊乱,临床表现出显著性的血糖升高,身体不适症状,伴随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还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身体健康,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目前,针对糖尿病的护理服务还缺乏个性化与针对性的应用方针,这也导致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并发症的控制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达不到较好的指标,因此积极探索有效的协作性的护理模式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满意度 内分泌紊乱 糖尿病肾病 血糖升高 血糖控制效果 血糖指标 护理服务 糖尿病足
下载PDF
基于药动学理论脓毒症患者替考拉宁个体化给药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浩 韩萌 +1 位作者 高琳琳 肇丽梅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利用药动学理论指导脓毒症患者替考拉宁个体化给药的可行性。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脓毒症抗感染治疗案例,结合监测结果和患者药动学分析,为临床提供药物处置对策和监护建议。结果临床药师在2次会诊中,结合监测结果...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利用药动学理论指导脓毒症患者替考拉宁个体化给药的可行性。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脓毒症抗感染治疗案例,结合监测结果和患者药动学分析,为临床提供药物处置对策和监护建议。结果临床药师在2次会诊中,结合监测结果对患者进行抗菌药物药动学分析,提出替考拉宁个体化的处置对策和监护计划,保障个体化给药的实施。结论临床药师对脓毒症患者药动学改变进行全面评估,配合治疗药物监测手段,能够辅助临床医生做好个体化用药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药动学 低蛋白血症 肾脏替代治疗 替考拉宁
下载PDF
麻杏石甘汤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重症肺炎临床观察
10
作者 杨漫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21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对重症肺炎的临床症状缓解、肺功能及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 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对重症肺炎的临床症状缓解、肺功能及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注射用哌拉西林钠2.5 g静脉滴注,每日2次;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麻杏石甘汤。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4.55%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79%(26/33)较高,差异有意义(P<0.05)。治疗后2组PImax、PEmax、MMF及PEF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PImax、PEmax、MMF及P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PCT、TNF-α及HMGB1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CRP、PCT、TNF-α及HMGB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啰音消失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及发热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肺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反应因子、HMGB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麻杏石甘汤 哌拉西林舒巴坦 重症肺炎
下载PDF
床旁持续脑电图监测在小儿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相关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吴瑕 卢志超 刘春峰 《上海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628-632,共5页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小儿危重症救治的重要手段,因原发疾病、术中插管及术后并发症,ECMO治疗过程中患儿有脑损伤风险,神经系统并发症及远期不良预后发生率较高。床旁持续脑电图(cEEG)监测作为实时、无创电生理监测工具之一,可极其灵敏...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小儿危重症救治的重要手段,因原发疾病、术中插管及术后并发症,ECMO治疗过程中患儿有脑损伤风险,神经系统并发症及远期不良预后发生率较高。床旁持续脑电图(cEEG)监测作为实时、无创电生理监测工具之一,可极其灵敏识别脑血流及脑代谢改变,对于脑损伤患者的脑功能评估、预后评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床旁cEEG监测在ECMO相关脑损伤领域的应用价值及优缺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持续脑电图监测 体外膜氧合作用 脑损伤 小儿
下载PDF
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4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胡英凡 贾佳 李国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28-933,共6页
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4(CCL14)是一类趋化细胞定向移动的小分子蛋白质,可能参与多种疾病(包括肿瘤、免疫相关疾病、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发展。本文对近几年CCL14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4 急性肾损伤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工作坊联合PBL教学法在实习护生临床急救技能带教中的应用
13
作者 周佳敏 王晶 臧彬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4期112-116,共5页
目的 探讨工作坊联合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实习护生临床急救技能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年1—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实习的97名护生按教学方法设为对照组(n=32)、PBL组(n=31)和联合组(n=3... 目的 探讨工作坊联合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实习护生临床急救技能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年1—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实习的97名护生按教学方法设为对照组(n=32)、PBL组(n=31)和联合组(n=34),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PBL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PBL教学法教学,联合组在PBL组基础性上采用工作坊模式进行教学。比较三组护生的临床急救能力、临床综合能力。结果 三组护生的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和临床综合能力考核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BL组和联合组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联合组高于P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实习护生采用工作坊联合PBL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能全面培养其临床急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坊 PBL 教学法 实习护生 临床 急救技能
下载PDF
24所医院儿科ICU护士对患儿睡眠管理的认知及实践行为调查
14
作者 范晓睿 顾莺 +6 位作者 胡静 戚少丹 贺琳晰 张雯澜 王林娟 沈伟杰 杨玉霞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7-454,共8页
目的调查儿科ICU护士对危重患儿睡眠管理的认知、态度和实践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儿科ICU护士对患儿睡眠管理的认知及实践行为调查问卷,于2023年3月16日—4月10日通过便利抽样法对国内24所医院... 目的调查儿科ICU护士对危重患儿睡眠管理的认知、态度和实践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儿科ICU护士对患儿睡眠管理的认知及实践行为调查问卷,于2023年3月16日—4月10日通过便利抽样法对国内24所医院的902名儿科ICU护士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89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00%。儿科ICU护士对患儿睡眠管理的知识维度得分为(33.71±7.76)分,态度维度得分为(37.38±4.86)分,行为维度得分为(80.60±16.78)分,总分为(151.78±24.27)分。知识与态度、知识与行为、态度与行为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393,P<0.001;r=0.495,P<0.001;r=0.320,P<0.001)。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地域、睡眠管理知识的学习情况是儿科ICU护士对患儿睡眠管理认知及实践行为调查问卷总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儿科ICU护士对危重患儿睡眠管理的态度较积极,但认知和行为水平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儿科ICU护士对患儿睡眠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行为培训,制订科学的睡眠管理方案,指导护士对患儿睡眠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干预,从而改善患儿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儿科 护士 睡眠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影响因素分析 儿科护理学
原文传递
体外膜肺在中国大陆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应用现状的多中心调查 被引量:24
15
作者 闫钢风 张晨美 +9 位作者 洪小杨 王莹 刘春峰 张鹏飞 项龙 文广富 杨子浩 许煊 钱素云 陆国平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53-657,共5页
目的 探讨中国大陆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心肺衰竭患儿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2015年3至10月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回顾自2006年4月中国大陆PICU首次开展ECMO治疗以来国内三级儿童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PICU应... 目的 探讨中国大陆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心肺衰竭患儿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2015年3至10月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回顾自2006年4月中国大陆PICU首次开展ECMO治疗以来国内三级儿童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PICU应用ECMO的情况;总结分析接受非开胸ECMO治疗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按照年龄患儿分为0~28 d和>28 d两组.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共收到38家三级医院的PICU完整回复.2006年4月至2015年10月有6家医院的PICU能独立开展非开胸ECMO技术,共治疗63例患儿,其中男48例、女15例;成功撤离ECMO 49例(78%),存活出院36例(57%).>28 d组51例,其中男38例(75%)、女13例(25%),中位年龄55.5(15.0,117.0)月龄,中位体重17.5(10.0,32.9)kg.起病为肺部疾病者21例(41%),心脏疾病者28例(55%),心肺联合衰竭者2例(4%);心脏疾病患儿接受ECMO的病死率为21%(6/28),明显低于肺部疾病患儿的病死率67%(1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145,P=0.002);51例患儿接受ECMO治疗时间112.0(74.5,175.2)h,心脏疾病与肺部疾病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7(76.2,139.5)h比149.0(78.9,241.0)h,Z=1.476,P=0.140];静脉-静脉模式(VV)-ECMO 3例(6%),静脉-动脉模式(VA)-ECMO48例(94%);成功撤离ECMO者42例(82%),其中存活出院者31例(61%);ECMO治疗过程中发生各类并发症者36例次(71%),以出血、溶血、氧合膜渗漏常见;存活患儿出院后随访者25例(49%),出现后遗症者8例(16%),以神经系统后遗症为主;平均住院费用(19.0±11.6)万元.0~28 d组患儿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7例)为主要疾病,均为VA-ECMO,ECMO治疗时间88.4 (45.5,110.2)h,成功拔管7例,存活出院5例.结论 ECMO技术能够改善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患儿的预后,对抢救儿科危重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但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临床应用 问卷调查 体外膜肺氧合
原文传递
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监测及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孙浩 徐英宏 +4 位作者 刘晓东 菅凌燕 肇丽梅 王大南 臧彬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6期521-524,共4页
目的分析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监测及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为提高万古霉素应用的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住院期间进行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监测的病例,统计分析后得到万古霉素应用存在的问题。结果共... 目的分析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监测及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为提高万古霉素应用的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住院期间进行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监测的病例,统计分析后得到万古霉素应用存在的问题。结果共入选病例78例,发现临床中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监测及临床应用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无指证用药、给药速度不标明或标注不准确、应用剂量偏低、对特殊情况下的剂量调整方法不当以及靶谷浓度的选择不当、监测时机不当等。结论针对临床中实际存在的应用问题,通过建立万古霉素应用标准及鼓励临床药师参与万古霉素药物治疗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万古霉素应用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血清药物浓度监测 临床药师
下载PDF
ICU内获得性感染细菌谱的时间分布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汪海源 洪涛 +1 位作者 吴兴茂 臧彬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4-437,共4页
目的系统性回顾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入住重症医学科(ICU)患者48 h后细菌谱的时间分布规律,为ICU内感染早期抗生素的应用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ICU病房治疗的患者共1 330例,其... 目的系统性回顾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入住重症医学科(ICU)患者48 h后细菌谱的时间分布规律,为ICU内感染早期抗生素的应用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ICU病房治疗的患者共1 330例,其中阳性细菌培养结果患者254例,共收集病原菌1 110株,排除入住ICU病房48 h内检出病原菌288株,同一患者培养出相同病原菌者共222株。最后纳入统计的病原菌为600株。结果 ICU内获得性感染率为19.1%,其中术后患者占74.3%,以腹部、脑外、骨科术后感染发生率最高。肺部感染占ICU内获得性感染的首位(40.3%),其次为血源性感染(25.3%),术后引流管内(14.2%)及尿管(7.3%)感染。入住ICU第1周内病原菌检出率最高,随着时间进展病原菌检出率逐渐降低。ICU病房内感染菌株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屎肠球菌为主,任何时间均以革兰阴性杆菌占主导地位(73.8%)。另外,第2周真菌感染率上升。结论 ICU内获得性感染的防治应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随着ICU住院时间的延长,条件致病菌的比率逐渐上升,主要为非发酵菌。真菌感染在患者入住ICU第2周发生的可能性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感染 细菌
下载PDF
中文版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生命质量-灵性健康量表的信度效度评定 被引量:9
18
作者 孙向红 范玲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6-830,共5页
目的:翻译、修订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生命质量-灵性健康量表(the 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for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spiritual well-being 32,EORTC QLQ-SWB32),并对其信度、效度进行检验。... 目的:翻译、修订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生命质量-灵性健康量表(the 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for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spiritual well-being 32,EORTC QLQ-SWB32),并对其信度、效度进行检验。方法:严格按照跨文化调适步骤进行EORTC QLQ-SWB32量表的修订,形成中文版EORTC QLQ-SWB27评估量表。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270例晚期癌症患者,使用中文版EORTC QLQ-SWB27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评估。结果:中文版EORTC QLQ-SWB27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92,4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606~0.862;重测信度0.886;I-CVI为0.83~1.00,S-CVI为0.97;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特征根>1的4个因子,累积贡献率为51.7%。结论:中文版EORTC QLQ-SWB27灵性健康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作为中国文化背景下晚期癌症患者灵性健康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晚期癌症 灵性健康 信度 效度 量表
原文传递
呼气末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汪海源 臧彬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过程中,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血液动力学稳定、诊断为ARDS的患者10例,APACHEⅡ评分13~25分,年龄25~65岁,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分为PEEP调整前组和PEEP调整后组...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过程中,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血液动力学稳定、诊断为ARDS的患者10例,APACHEⅡ评分13~25分,年龄25~65岁,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分为PEEP调整前组和PEEP调整后组,分别记录PEEP下调至4 mmHg前后的CVP、HR、MAP。结果 PEEP调整前组CVP值明显高于PEEP调整后组(P<0.05),HR与MAP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DS患者于呼吸机辅助通气模式下,下调PEEP可以导致CVP的下降,而对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则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PEEP CVP 心率 平均动脉压
下载PDF
人胃癌组织中NF-κB-p6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杨 宋军民 +1 位作者 李晓晗 李岩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225-1228,共4页
目的研究人胃癌组织中NF-κB-p65的表达及其对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人胃癌石蜡包埋组织、12例癌旁石蜡包埋组织中NF-κB-p65在细胞质和细胞核的表达,分析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 目的研究人胃癌组织中NF-κB-p65的表达及其对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人胃癌石蜡包埋组织、12例癌旁石蜡包埋组织中NF-κB-p65在细胞质和细胞核的表达,分析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人胃癌组织中NF-κB-p65在细胞质和细胞核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人胃癌组织中NF-κB-p65在细胞质和细胞核表达呈显著相关(P<0.001),与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肿瘤的大小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人胃癌组织中NF-κB-p65的表达上调,与胃癌临床进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核因子-KAPPA B NF-ΚB P65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