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2018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申茉函 黄玉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1期3481-3485,共5页
目的分析2016-2018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6-2018年临床分离的146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其标本来源分布、科室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2016-2018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6-2018年临床分离的146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其标本来源分布、科室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 465株铜绿假单胞菌,痰液、尿液、引流液分别占53.9%、9.8%、9.1%;科室分布以ICU(23.3%)最多,其次为普外科(13.9%)、呼吸内科(13.4%)和新生儿呼吸内科(10.6%)。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2016-2018年变化不大,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较低,在12.75%~31.69%波动;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1.30%~33.46%、12.94%~29.11%,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3.27%~4.54%。共分离出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37株,占2.5%。其中,2017年分离率最低,为1.39%。结论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耐药菌株传播,延缓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出现和防止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某三甲医院康复科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申茉函 李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81,共4页
分析某三甲医院康复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和危险因素。康复科患者感染的多重耐药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本研究分析了康复科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评估了康复科多重耐药菌... 分析某三甲医院康复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和危险因素。康复科患者感染的多重耐药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本研究分析了康复科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评估了康复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防控能力,以探索防控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科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某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7—2023年黏质沙雷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
3
作者 李瑾 张秀月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了解黏质沙雷菌的分布特征和耐药性,为该菌感染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2023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检出黏质沙雷菌患者的电子病历数据信息,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2023年共检出黏质沙雷... 目的了解黏质沙雷菌的分布特征和耐药性,为该菌感染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2023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检出黏质沙雷菌患者的电子病历数据信息,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2023年共检出黏质沙雷菌388株,238株(61.34%)来自男性患者,150株(38.66%)来自女性患者;其中95株(24.49%)分离自14岁以下儿童,144株(37.11%)来自60岁以下的成年人,149株(38.40%)来自60岁以上的老年人。33株来自新生儿,占总体的8.51%,占儿童中的34.74%。2017—2023年黏质沙雷菌检出率基本保持平稳的小幅度波动趋势(0.52%~0.60%),检出标本以痰为主(38.92%),科室分布以外科最多(39.69%),妇产科最少(1.55%)。2017—2023年黏质沙雷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最高(97.42%),其次为头孢呋辛(71.13%)、四环素(59.02%)、头孢孟多(57.47%)、阿莫西林/克拉维酸(44.59%)、氨苄西林/舒巴坦(42.53%)、头孢西丁(34.02%)、氯霉素(15.21%)、呋喃妥因(14.18%)。2017—2023年黏质沙雷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为0.52%~8.25%,2022年出现了对多黏菌素耐药的黏质沙雷菌,2023年出现了对替加环素耐药的黏质沙雷菌。结论临床应针对黏质沙雷菌感染的治疗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有针对性地将黏质沙雷菌列为监测、感染预防管理的重点,预防和控制黏质沙雷菌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质沙雷菌 流行病学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康复中心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8
4
作者 申茉函 陈方圆 +1 位作者 王彤 张秀月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64-968,共5页
目的探讨康复中心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康复中心2018年1—12月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感染部位及病原体种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 目的探讨康复中心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康复中心2018年1—12月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感染部位及病原体种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收治住院患者4 118例,发生医院感染88例,95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2.14%,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31%。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为5.41%,例次发病率为6.21%。医院感染部位位于前3位的为泌尿道、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分别占49.47%、27.37%、15.79%。95例次医院感染病例共分离出76株病原体,其中革兰阴性(G-)菌56株(占73.68%),革兰阳性(G+)菌15株(占19.74%)。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显示,男性、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低蛋白血症是康复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男性患者、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及低蛋白血症是康复中心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发病率 康复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017—2023年某三甲医院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
5
作者 李瑾 张秀月 +1 位作者 李泽 王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470,共6页
目的了解2017—2023年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7—2023年60周岁及其以上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资料,总结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7—2023年共监测老年住院患者469362例,感染5196... 目的了解2017—2023年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7—2023年60周岁及其以上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资料,总结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7—2023年共监测老年住院患者469362例,感染5196例,感染率为1.11%,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全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高(P<0.001);男性较女性医院感染率高(P<0.001);年龄≥75周岁较<75周岁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率高(P<0.001);不同季度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呈波动状态,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每年感染率从1.80%下降至0.73%(P<0.001);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例次率>2%的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9.70%)、老年医学科内科综合病房(3.66%)、肾脏内科病房(3.04%)、神经外科病房(3.43%)、血液内科病房(2.33%)、普通外科病房(2.30%)、感染肝病病房(2.29%);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感染部位中前五位分别为下呼吸道感染(25.72%)、上呼吸道感染(18.48%)、菌血症(14.37%)、器官腔隙感染(11.45%)、泌尿道感染(10.68%);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共3647株,革兰阴性菌2195株占60.19%,革兰阳性菌919株占25.20%,真菌446株占12.23%。病原菌前五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屎肠球菌。结论2017—2023年不同季度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呈波动状态,但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例次率较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老年医学科内科综合病房、神经外科病房,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最常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菌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住院患者 医院感染 流行病学 真实世界研究
原文传递
RICU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与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飞 张秀月 +3 位作者 万书 姜艳 刘洁 吕莉 《预防医学论坛》 2014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RICU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与医院感染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阶段性目标监测RICU医务人员洗手液和手消毒剂消耗用量、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研究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连续监测4个... 目的探讨RICU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与医院感染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阶段性目标监测RICU医务人员洗手液和手消毒剂消耗用量、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研究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连续监测4个月,RICU医务人员洗手液和手消毒剂的每床日消耗用量由16.57ml提升至26.30ml;总体手卫生依从率有55.30%上升到9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使用洗手液和手消毒剂的手卫生依从率分别由21.18%、34.12%上升至38.81%、52.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ICU医院感染率由10.26%下降至2.63%(P<0.05);总体手卫生依从率和医院感染发生率呈负相关,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改进手卫生质量,可以提高R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证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卫生质量 手卫生依从率 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率
原文传递
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瑾 张秀月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592-596,共5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23年新生儿病房住院治疗患儿病历数据,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相关因素的差异,采用Logistic多... 目的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23年新生儿病房住院治疗患儿病历数据,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相关因素的差异,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新生儿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3487例新生儿,其中男1881例,女1606例;中位胎龄35(32,38)周,中位出生体重2470(1760,3200)g;感染组158例,非感染组3329例。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主要病种为新生儿败血症(142例,85.5%)、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13例,7.8%)、呼吸道感染(8例,4.8%),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50株,29.8%)、大肠埃希菌(26株,15.5%)、表皮葡萄球菌(25株,14.9%)。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低出生体重(OR=0.999,95%CI 0.999~1.000,P=0.039)、中心静脉导管置入(OR=2.122,95%CI 1.359~3.315,P=0.001)、气管插管(OR=3.241,95%CI 1.811~5.798,P<0.001)、进行肠外营养(OR=11.087,95%CI 3.696-33.258,P<0.001)。以此为基础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回归方程为Logit(P)=-47.407-0.001×出生体重+0.752×中心静脉导管置入+1.176×气管插管+2.406×肠外营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70,灵敏度为89.2%,特异度为76.0%。结论低出生体重、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气管插管、进行肠外营养4个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新生儿医院感染具有较好的预测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驰援医疗队防护消毒物资的优化配置 被引量:9
8
作者 张秀月 刘乙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0-255,共6页
目的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防护消毒物资极其短缺的情况下,优化驰援医疗队防护消毒物资配置,保障派出医疗队所属医院自身需求与驰援队员防护消毒物资平衡供给。方法以沈阳市某三甲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 目的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防护消毒物资极其短缺的情况下,优化驰援医疗队防护消毒物资配置,保障派出医疗队所属医院自身需求与驰援队员防护消毒物资平衡供给。方法以沈阳市某三甲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先后派出至不同城市的7批共85名驰援医疗队队员为调查对象。首先确定医疗队防护消毒物资初始配置方案,应用微信应用程序,设计针对初始配置的每一种防护消毒物资实际消耗量的调查问卷,通过微信对医疗队员进行电子问卷调查。结果获得有效问卷80份,38.75%(31名)被调查队员所在的援助医院能按需提供防护消毒物资,其中50.00%能按需提供防护用品,57.50%能按需提供消毒用品,仅有38.75%队员所援助的医院能完全提供防护用品和消毒用品,3.75%的调查对象援助医院不能提供防护消毒用品。三个驰援地的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长款乳胶手套、医用护目镜、提桶、袋装卫生消毒湿巾、单片装卫生消毒湿巾、清洁纱布、100 mL装快速手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泡腾片的总消耗量与初始配置方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驰援地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服、长款乳胶手套、医用护目镜、防护面屏、分体式工作衣、白大衣、工作鞋、提桶的消耗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防护消毒物资初始配置方案按照高风险职业暴露,每日8 h满负荷工作量预期进行的最低量配置,能满足驰援队员初期的实际需求,预期方案与实际需求无明显偏差,使防护消毒物资短缺时期派出医院与医疗队员间的防护资源配给得到平衡,是保障双方有效执行消毒隔离与防护措施的基础和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冠肺炎 医疗队 个人防护用品 消毒
下载PDF
2012-2020年某三甲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诗文 金盈月 +2 位作者 刘乙杉 程莉莉 张秀月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3474-3478,共5页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掌握医院感染变化趋势,发现医院感染防控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计划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连续9年12月上旬某一天0时~24时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患...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掌握医院感染变化趋势,发现医院感染防控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计划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连续9年12月上旬某一天0时~24时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所有结果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医院2012-2020年现患率在1.23%~2.58%间波动,呈下降趋势(趋势性χ^(2)=14.396,P<0.001)。呼吸道、血流、器官腔隙是最常见感染部位,感染部位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6.220,P<0.001)。标本送检率在40.16%~76.00%,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趋势性χ^(2)=20.538,P<0.001)。检出率在60.92%~84.31%,检出率呈下降趋势(趋势性χ^(2)=7.944,P=0.005),检出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鲍氏不动杆菌较为常见。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98.776,P<0.001),免疫力低下、长期卧床、慢性疾病为常见危险因素。结论某三甲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呈下降趋势,仍需注重薄弱环节,提高病原学检查的送检率,提高检测阳性率,重视患者危险因素对其影响,进一步保障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感染控制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管理策略 被引量:177
10
作者 付强 张秀月 李诗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1-805,共5页
目的探讨有效防控医疗机构内感染传播、尤其是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救治的一线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的综合防控策略。方法依据感染性疾病职业暴露法律规范与指南要求,针对传染病"三区两通道"管理、人员防护... 目的探讨有效防控医疗机构内感染传播、尤其是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救治的一线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的综合防控策略。方法依据感染性疾病职业暴露法律规范与指南要求,针对传染病"三区两通道"管理、人员防护严格分区分级防控等现场督导发现的问题,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控措施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估。结果落实依法、科学防控要求,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强化预防为主,科学应对。应按照职业暴露风险防控的优先等级排序,合理做好个人防护,避免防护不足和防护过度。结论在强调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同时,要科学、规范地做好感染性疾病职业暴露更为有效的防控措施的落实,加强感染防控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行为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健康保健相关感染 职业暴露风险管理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个人防护用品国际标准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秀月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99-1502,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早期出现多名医务人员感染情况,医务人员感染问题以及全球性防护物资紧缺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对于个人防护用品(PPE)各国颁布COVID-19感染防控指南,明确合理选择、正确使用、加强PPE使用培训与限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早期出现多名医务人员感染情况,医务人员感染问题以及全球性防护物资紧缺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对于个人防护用品(PPE)各国颁布COVID-19感染防控指南,明确合理选择、正确使用、加强PPE使用培训与限定使用区域内行为管理是发挥PPE防护作用的关键。认清PPE的局限性,比较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英国等颁布的医疗机构对诊治COVID-19确诊(或疑似)病例和进行高风险操作时医务人员PPE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推荐的PPE种类以及正确使用方法,探讨建立基于医务人员感染风险评估的合理应用基本原则,合理选择与使用PPE,以满足标准预防、基于传播途径的额外预防以及产生气溶胶操作时可能发生的空气传播隔离预防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个人防护用品 职业暴露风险管理 合理使用 国际标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