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城乡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4
1
作者 赖亚新 李晨嫣 +2 位作者 滕晓春 陈彦彦 单忠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分析辽宁省城乡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抽取辽宁省城市及乡镇2 989名年龄≥20岁的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体格检查及血脂、血糖测定,计算血脂异常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辽宁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的患... 目的分析辽宁省城乡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抽取辽宁省城市及乡镇2 989名年龄≥20岁的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体格检查及血脂、血糖测定,计算血脂异常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辽宁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51.6%,男性患病率为60%,女性患病率为47.4%。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在50岁以前,男性血脂异常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而50岁以后女性血脂异常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城市居民血脂谱的异常主要表现为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降低,而乡镇居民血脂谱异常主要表现在甘油三酯水平的增高。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增加10岁、吸烟、超重或肥胖、中心型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均为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辽宁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已高达51.6%,城市及乡镇血脂谱异常的特点有所不同,应加强对血脂异常高危人群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患病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诊治中的困惑与思考 被引量:27
2
作者 滕卫平 单忠艳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妊娠对甲状腺功能影响很大,反之母体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妊娠过程和胎儿也会带来不良后果。约有15%的妊娠妇女患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亚临床甲减(SCH)、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亚临床... 妊娠对甲状腺功能影响很大,反之母体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妊娠过程和胎儿也会带来不良后果。约有15%的妊娠妇女患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亚临床甲减(SCH)、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亚临床甲亢、低甲状腺素血症(低T4血症)和甲状腺功能正常单纯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异常 妊娠期 疾病诊治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低甲状腺素血症 亚临床甲减 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亢进
原文传递
关注甲状腺疾病与糖尿病的关联 被引量:10
3
作者 赖亚新 单忠艳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患,早在1979年就有文献报道了二者之间的关联。一方面,甲状腺激素能够调节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及胰岛功能;另一方面,糖尿病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甲状腺功能产生影响。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糖尿病 内分泌系统 碳水化合物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功能 胰岛功能
原文传递
维生素D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被引量:4
4
作者 杜丽莉 单忠艳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维生素D能通过其活性形式参与免疫调节过程,它能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和分化,也能通过细胞因子,促进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多项研究提示维生素D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其中包括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维生素D与甲状腺相关抗体,如... 维生素D能通过其活性形式参与免疫调节过程,它能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和分化,也能通过细胞因子,促进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多项研究提示维生素D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其中包括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维生素D与甲状腺相关抗体,如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异常的甲状腺功能相关,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对甲状腺功能、细胞因子及细胞凋亡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另外,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间的相关性可能与基因的连锁不平衡以及显性或隐性的表达有关(如BsmⅠ、ApaⅠ和TaqⅠ),但该影响存在一定的种族、地域、遗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原文传递
硒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自身抗体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朱琳 白雪 +5 位作者 滕卫平 单忠艳 王薇薇 范晨玲 王红 张红梅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2256-2260,共5页
目的观察硒对不同甲状腺功能(简称甲功)状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其亚型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09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134例15~70岁(平均年龄41岁)TPOAb阳性... 目的观察硒对不同甲状腺功能(简称甲功)状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其亚型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09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134例15~70岁(平均年龄41岁)TPOAb阳性(〉300U/m1)的AIT患者,根据甲功状态分为亚临床组(89例),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组(45例)。每组患者随机分为补硒组和安慰剂组,补硒组(亚临床组49例,临床甲减组28例)患者每天服用200斗g硒酵母,安慰剂组(亚临床组40例,临床甲减组17例)患者每天服用安慰剂,均服6个月。分别于服药前、服药3个月、服药6个月测定血清TPOAb、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n)、血清硒浓度、TPOAb亚型。结果亚临床组AIT患者补硒3、6个月时TPOAb分别较服药前降低了4.3%和12.6%(均P〈0.05),临床甲减组患者分别较服药前降低了21.9%和20.4%(均P〈0.05)。AIT患者TPOAb亚型以IgG1、IgG3和IgG4为主,阳性率分别是72%、41%和72%。临床甲减组IgG3阳性率及浓度均明显高于亚临床组(均P〈0.05)。补硒后亚临床组的IgG1和IgG3浓度均明显下降(均P〈0.05),甲减组IgG1浓度明显下降(P〈0.05)。77例口服硒酵母的AIT患者中,有52例患者补硒6个月后TPOAb浓度下降,另外25例患者TPOAb浓度未下降或者上升。TPOAb浓度未下降者IgG1业型的阳性率及浓度均明显高于TPOAb浓度下降患者(均P〈0.05)。结论硒可有效降低AIT患者的TPOAb水平,TPOAb以IgG1和IgG3亚型下降为主,高浓度的IgG1可能是导致TPOAb不易下降的一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 免疫球蛋白G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原文传递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及甲状腺功能正常者甲状腺功能与血糖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7
6
作者 朱雨霏 赖亚新 +6 位作者 姜凤伟 王蓓蓓 贡呜 张乐 孙华坤 单忠艳 滕卫平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39-143,共5页
目的研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及甲状腺功能正常者甲状腺功能与血糖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07年至2010年从沈阳市城市成年居民中招募2751名研究对象,行问卷调查,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促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 目的研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及甲状腺功能正常者甲状腺功能与血糖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07年至2010年从沈阳市城市成年居民中招募2751名研究对象,行问卷调查,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促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将受试者分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n=193)及甲状腺功能正常组(n=2146),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又进一步分为促甲状腺激素低水平组(n=352,促甲状腺激素/〉0.3-〈1.0mU/L)、促甲状腺激素中水平组(n=916,促甲状腺激素≥1.0-≤1.9mU/L)、促甲状腺激素高水平组(n=944,促甲状腺激素1.9〈-≤4.8mU/L)。受试者根据血糖水平进一步分为糖耐量正常组、糖调节异常组、糖尿病组,分析甲状腺功能指标与血糖的关系。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进行数据统计。结果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8.34-4.4)vs(7.74-4.2)mmol/L,t=一2.163,P〈0.05],2组糖调节异常及糖尿病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游离甲状腺素水平高于糖调节异常组和糖耐量正常组[分别为(16.8±2.1)、(16.3±2.1)、(16.2±1.9μmol/L,F=10.515,P〈0.01],女性中糖尿病组[15.3%(26/188)]及糖调节异常组[15.0%(34/227)]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组[9.5%(86/903)]()(2值分别为7.165、5.685,均P〈0.05),女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11.1%(146/1318)VS4.6%(47/1027),x2=31.852,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体质指数、腰围、血压、血脂后,总体受试者空腹血糖与游离甲状腺素呈正相关(β=2.748,P〈0.01),男性受试者空腹血糖与游离甲状腺素亦呈正相关(口=2.346,P〈0.01),女性受试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与游离甲状腺素呈正相关(/3=2.748,P〈0.01)。在正常范围内,游离甲状腺素水平越高,糖尿病的患病危险越大[总体:比值比(OR)=1.142,95%可信区间(cl)1.064-1.225,P〈0.01;女性:OR=1.147,95%C11.024-1.284,P〈0.05:男性:OR:1.142,95%C11.035-1.261,P〈0.01]。促甲状腺激素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糖尿病无关。结论女性糖调节异常和糖尿病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病率增高;游离甲状腺素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游离甲状腺素越高,糖尿病的患病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 血糖
原文传递
58例产后甲状腺炎患者的2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晨阳 关海霞 +4 位作者 李玉妹 滕颖 欧阳煜虹 单忠艳 滕卫平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2-376,共5页
目的对1组58例产后甲状腺炎(PPr)患者随访观察24个月,确定其持续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发生率及与持续性甲减发生相关的临床和生化因素。方法本研究是在前期PPT患病率调查基础上进行的前瞻性研究。对58例P胛患者在产后12、18和2... 目的对1组58例产后甲状腺炎(PPr)患者随访观察24个月,确定其持续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发生率及与持续性甲减发生相关的临床和生化因素。方法本研究是在前期PPT患病率调查基础上进行的前瞻性研究。对58例P胛患者在产后12、18和24个月进行随访,询问临床症状、进行体格检查并留取空腹血清,以测定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TSH异常者加测FT4、FT3,和TSH受体抗体(TRAb)。以50名健康产妇为对照。结果58例PPT患者的随访率为91.4%(n=53),产后24个月时持续性甲减的发生率为20.8%(n=11),对照组无甲减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减双相型PPT患者持续性甲减的发生率为26.7%(4/15),甲减单相型PPT患者持续性甲减的发生率为63.6%(7/11),而表现为甲亢单相型的27例PPT患者无I例发生持续性甲减。所有发生持续性甲减的PPT患者,在产后6个月时TSH水平均高于4.8mU/L,并且其分娩时和产后12个月时的TSH均显著高于仅发生一过性甲减的PFr患者(均P〈0.01)。53例PPT患者产后12、18、24个月时TPOAb阳性率分别为56.6%、50.9%和52.8%,TgAb阳性率分别为35.8%、30.2%和30.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P胛患者各月份TPOAb阳性率和滴度均高于亚临床PPT患者,其中产后18个月和24个月时点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20.8%的P胛患者在产后24个月时持续甲减,持续性甲减的发生与PPT的病程特点、分娩时及产后的TSH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甲状腺炎 持续性甲减 一过性甲减 甲状腺自身抗体
原文传递
乳头状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内源性抗生物素蛋白结合活性表达比较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廉莹 李静 +4 位作者 黄燕红 董文武 单忠艳 滕卫平 张浩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6-468,I0001,共4页
有报道称内源性生物素与组织学类型有关,其在肾嫌色细胞癌和肾乳头状肾细胞癌中的检出率和强度较高。但是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结甲)组织中内源性抗生素蛋白结合活性(EABA)的表达未见报道。本研究比较了PTC与... 有报道称内源性生物素与组织学类型有关,其在肾嫌色细胞癌和肾乳头状肾细胞癌中的检出率和强度较高。但是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结甲)组织中内源性抗生素蛋白结合活性(EABA)的表达未见报道。本研究比较了PTC与结甲组织内源性生物素活性表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甲状腺癌 结节性甲状腺肿 免疫组织化学 内源性生物素 内源性抗生物素蛋白
原文传递
代谢综合征血小板计数与心电图ST-T段异常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立旻 赖亚新 +3 位作者 贡鸣 关海霞 单忠艳 滕卫平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83-786,共4页
目的研究普通人群及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中血小板计数与心电图ST-T段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2010年8月至2011年4月在沈阳地区进行了城市居民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纳入本项研究的572例受检者被分为MS组(362例)及非MS组(210例),通过单因... 目的研究普通人群及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中血小板计数与心电图ST-T段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2010年8月至2011年4月在沈阳地区进行了城市居民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纳入本项研究的572例受检者被分为MS组(362例)及非MS组(210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普通人群及MS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心电图ST-T段异常的相关性。结果不论是在普通人群中还是MS患者中,血小板计数均为心电图ST-T段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小板数目增多与心电图ST-T段异常存在正相关,对于心电图ST-T段异常者,特别是代谢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数目增多可以作为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预测手段,建议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ST—T段异常 代谢综合征
原文传递
母鼠边缘性碘缺乏影响其仔鼠脑发育相关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玉辉 张乐 +2 位作者 李静 单忠艳 滕卫平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2-387,共6页
目的探讨边缘性碘缺乏对后代神经智力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及文献报道的大鼠碘代谢特点建立边缘性碘缺乏大鼠模型。边缘性碘缺乏大鼠每日给予3μg碘,正常对照鼠每日给予4μg碘,低碘鼠每日给予1.2μg碘。用Wester... 目的探讨边缘性碘缺乏对后代神经智力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及文献报道的大鼠碘代谢特点建立边缘性碘缺乏大鼠模型。边缘性碘缺乏大鼠每日给予3μg碘,正常对照鼠每日给予4μg碘,低碘鼠每日给予1.2μg碘。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仔鼠7d龄时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l)的蛋白水平,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仔鼠40d龄时海马CAl区的c-jun、c-fos蛋白表达,用水迷宫方法评估仔鼠学习及空间记忆能力。结果边缘性碘缺乏组大鼠妊娠期间fT4水平下降约30%。边缘性碘缺乏组仔鼠7d龄时海马BDNF及EGRl的蛋白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O.05),边缘性碘缺乏组仔鼠40d龄时海马CAl区的c-jun、c-fos蛋白表达也明显下降(均P〈O.05),仔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有下降趋势。结论大鼠妊娠前边缘性碘缺乏时,妊娠后FT。水平下降,影响仔鼠脑内相关蛋白的表达,对智力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边缘性碘缺乏 后代 脑发育
原文传递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刘爱华 赖亚新 +13 位作者 姜凤伟 王蓓蓓 王佳妮 陈彦彦 李祉丹 单玲 史良凤 李宁娜 于嘉澍 鲁丽 白雪 王森 单忠艳 滕卫平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1-463,473,共4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ACR)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关系。方法 2007年10月对沈阳市大东区居民进行分层抽样调查共收集1523人,详细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及腰围(WHR),采集血样测定TSH、甲状腺氧化物酶抗体(TP...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ACR)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关系。方法 2007年10月对沈阳市大东区居民进行分层抽样调查共收集1523人,详细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及腰围(WHR),采集血样测定TSH、甲状腺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30 min血糖(OGGT 30minPG)、2 h血糖(OGTT 2hPG)、空腹胰岛素浓度(FIN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集空腹尿液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U)及尿肌酐,计算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结果 MAU的发生率为11.8%,MAU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P<0.01)。MAU组较非MAU组的腰围、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空腹血糖、糖负荷后30min血糖、糖负荷后2h血糖、TG、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有明显升高(P<0.05);WHR、FINS、TC、HDL-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H、亚临床甲减及亚临床甲亢的患病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提示,高血压、高血糖是ACR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868和1.469,P均<0.05)。结论 ACR与血清TSH未见相关性,高血糖、高血压是发生ACR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微量白蛋白尿 促甲状腺激素 代谢综合征
原文传递
孕早期妇女摄入大豆制品不影响甲状腺功能
12
作者 李静 滕晓春 +11 位作者 王薇薇 陈彦彦 于晓会 王森 李建新 朱琳 李晨嫣 范晨玲 王红 张红梅 滕卫平 单忠艳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8-391,共4页
抽取沈阳地区孕早期妇女505例,通过问卷方式获得其对富含大豆制品食物的摄入频度及相关背景资料,分组如下:(1)经常摄入组:≥3次/周;(2)一般摄入组:2次/月-3次/周;(3)偶尔摄入组:≤2次/月。采用固相化学发光酶免疫分... 抽取沈阳地区孕早期妇女505例,通过问卷方式获得其对富含大豆制品食物的摄入频度及相关背景资料,分组如下:(1)经常摄入组:≥3次/周;(2)一般摄入组:2次/月-3次/周;(3)偶尔摄入组:≤2次/月。采用固相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TSH、FT4,并对其中95名孕妇的尿异黄酮浓度进行了检测。在调查对象中,经常摄人富含大豆制品食物者占18.6%,一般摄入组占62.6%,偶尔摄入者占18.8%。3组在年龄、甲状腺疾病史、家族史、血清兀1。和TSH水平及甲状腺功能紊乱患病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常摄入组尿中尿大豆苷元、尿染料木黄酮水平高于其他2组,血清FT4、TSH水平与尿异黄酮浓度无显著相关。本研究提示在碘充足地区,孕早期妇女进食富含大豆的食物未影响甲状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苷元 染料木黄酮 异黄酮 妊娠 甲状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